才女出對聯招親,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書生智對下聯獲芳心

2020-12-11 騰訊網

「對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諷可歌,媲美詩詞、曲賦、文章,恰似明珠映寶玉;聯本大觀,源遠流長,亦莊亦趣,增輝堂室、山川、人物,猶如老樹燦新花」

這是當代著名學者白啟寰先生對對聯的描寫,揭示了對聯的藝術性。

據《對聯》所載,對聯作為一種誕生於千年之前的文學形式,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通俗性與高雅性,曾經極盡輝煌,上為學者文人,下為婦人孺子所鍾愛,真正做到了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聞樂見!

更有甚者,對好對聯還能升官發財,收穫美好姻緣!大清康熙年間,江南地區一大戶人家的小姐就通過對聯招親,找到了如意郎君!

具體怎麼回事呢?讓我們一探究竟!

話說大清康熙年間,江南地區有一張姓富商,張家世代經商,累世積善,經過幾代人的辛苦經營,到康熙年間時,張家已經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當代家主張老爺子生性仁厚,從不欺壓良善,經常周濟窮人,所以張老爺子得了福報。

張家到了他這代子孫更加興旺,而且都是良善上進之人,不過在眾多子嗣中,張老爺子最寵愛的還是自己的小女兒。

張家小公主自幼聰明伶俐,頭角崢嶸,加之張老爺不計成本的培養,到她十幾歲時,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大才女,詩詞歌賦、琴棋書畫無一不通,無一不精。

更為難得的是,張小姐繼承了張家仁愛寬厚的家風,雖出身巨富之家,集萬千寵愛於一生,卻從不仗勢欺人,也不刁蠻任性,反而溫良賢淑, 蕙質蘭心!

所以在張家小姐到了婚配的年齡後,前來求親之人絡繹不絕,幾乎要將張家的門檻踏爛,張老爺子素來寵愛自己的這個女兒,涉及到女兒的終身大事,自然小心謹慎,經過他的仔細考察,最終選定江南地區另一大戶人家的公子為婿。

這公子姓李,家世顯赫,外表、才華出眾,而且人品過關,與張家小姐很是般配!在張老爺子的張羅下,張小姐很快就與李公子成親了,兩人結婚後感情極好,舉案齊眉!

然而好景不長,李公子突患重病,英年早逝了!

李公子的突然離世令張小姐痛不欲生,她整日以淚洗面,不吃不喝,幾乎哭瞎了雙眼,張老爺子心疼自己的女兒,將女兒接回了家中,好生照料,為了不讓自己的父母擔心,張小姐強打精神,開始吃飯,總算是慢慢緩了過來。

時光似箭,日月如梭,轉眼幾年過去了,張小姐漸漸從喪夫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張老爺子見狀開始張羅著為女兒重新選擇一個如意郎君,畢竟張小姐芳華正茂,不可能終身守寡。

雖說那個年代寡婦受歧視,不容易出嫁,但一來張小姐才貌雙全,二來張家實力雄厚,所以找個青年才俊還是沒問題的。

張小姐本不想再嫁,但架不住父母軟磨硬泡,同意改嫁,但必須由自己來選擇夫君!古代婚嫁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女子沒有選擇的權力,但因為害怕女兒就此不嫁,張老爺子還是答應了女兒自己選擇夫君的要求。

張小姐知書達理,飽讀詩書,最愛吟詩作對,所以她決定用對聯來選擇自己的如意郎君,隔天,張府大門貼出了張家的「擇婿公告」以及張小姐的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聲明只要對出下聯,就有機會成為張家的如意郎君!

一時間,前來應對之人絡繹不絕,但無一人能對出令張小姐滿意的下聯,此事就此耽擱下來,一日,本地一個窮酸書生路過張府,看到張小姐的上聯,略一思考,對出了下聯「俊俏佳人伴伶仃」,請人送給了張小姐,張小姐看過下聯之後頗為滿意,又命人將秀才請入府中。

一番攀談之下,張小姐斷定秀才日後必成大器,便同意改嫁於秀才,張老爺子本來看不上秀才的家世,但張小姐執意要嫁,只得同意!

張小姐與秀才結婚後相處融洽,琴瑟和鳴,秀才在張家的資助下專心備考,終於高中進士,當地人無不驚嘆張小姐的眼光,她用對聯選擇夫君的故事也在當地傳為美談!

我們來鑑賞一下這幅對聯

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

下聯:「俊俏佳人伴伶仃」

對聯講究字數相等、結構相同、平仄協調、情景相符,上聯的難點就在每個字都帶有「寶蓋頭」,而且「空守寡」正好符合她當下的處境,要想對出與之相配的下聯確實不易,秀才的下聯每個字都是「單人旁」,這點與上聯相配。

而且「俊俏」對「寂寞」,「佳人」對「寒窗」也算協調,只是「伴伶仃」對「空守寡」卻是有些不太「融洽」,二者詞性有些不符,所以秀才的下聯比張小姐的上聯要稍遜一籌,不過總體來看,上下聯還算協調,也能稱得上一副巧對!

你能對出比秀才更好的下聯嗎?

小結:

說了這麼多,其實就是想向大家展示對聯的魅力,現在文學界公認《蜀檮杌》所載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是中國最早的對聯。

以此算起,對聯發展到現在已經走過了上千年的風風雨雨,但是我們痛心的發現,曾經無比輝煌的對聯發展到現在已經沒落了,甚至快要絕跡了,如今很多人只在過春節時才象徵性的貼一下春聯,而春聯上的對聯根本無法彰顯對聯的精妙之處。

儘管如此,也甚少有人關注春聯的內容,曾經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對聯沒落至此,是我們無法想像的,著實令人有些措手不及!

我們應該反思一下,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物質財富確實極大豐富了,但我們是否也在發展的過程中丟失了很多東西,比如傳統文化的精華!

要知道,新時代並不意味著什麼都要新,一個不記得來路的民族,是沒有出路的民族,無論走多遠,一定不要忘記來時的路!

參考資料:《蜀檮杌》《對聯》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直到現在無人能對出下聯!
    「寂寞寒窗空守寡」出自明末清初,期間在江南有一女子,才貌傾城,後卻因為人事哀怨隨即遁入空門,不問情色。該女子在寺門外的牆上寫出一句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並坦言凡能有應對者,便身心相許,重返紅塵。一時間,前去應對的文人雅士絡繹不絕,但都悻悻而歸。
  • 才女以對聯招親,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下聯令人叫絕
    另外,在唐朝之後,人們的思想也開放了許多,到了宋朝時,更是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才子佳人。他們將自身情感融入詩詞歌賦中,讓人感同身受。此外,宋朝時,「對聯」也很流行,成為了文人們作樂的一種方式。有時候,人們還會以「對聯」招親。北宋時,就曾發生了一件這樣的趣事。北宋時期,在開封城內有一戶人家,腰纏萬貫,在城內有著很高的威望。
  • 才女招親上聯:鳳山山出鳳,鳳非凡鳥 無人能對,成千古絕對!
    對聯在我國古時候很盛行,有時候有些才女會通過對對聯來比文招親,誰能夠對出合適的下聯,誰就是這才女未來的夫婿。據說,在廣西鳳山縣有一個比較有才的韋小姐,她才貌雙全,登門前來求親的人絡繹不絕,可是這些人韋小姐都看不上,她想找的夫君要在才能上勝過她,只有這樣才能讓她心服口服。
  • 才女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古代一才女招親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秀才對出下聯,堪稱經典。 對聯的「陽春白雪」 對聯又叫作「楹聯」,名字由懸掛於廳堂、書房、亭閣楹柱上而來。在古代,一些家境殷實的富足大戶人家,或者是皇親貴胄,他們在廳堂或者書房,都會懸掛一副對聯,通過對聯能夠看出主人的性格特點和平時的喜好等等。
  • 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幅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我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幅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煙鎖池塘柳 可能大家都還知道,其實「煙鎖池塘柳」可認為是歷史上的絕對,因其結構上五個字使用五行作為偏旁,那就是「金木水火土」,這也正是這個上聯的絕妙之處。意境上描繪了一個幽靜的池塘、綠柳環繞、煙霧籠罩,所以想要對出這個下聯,基本上比登天還難了,所以很多文人騷客都甘拜下風。
  • 對聯最難的偏旁部首聯,寄寓客家,寂寞寒窗空守寡,你能對出嗎?
    對聯中有很多非常難對的對子,其中以偏旁部首聯為首。這一篇,就來說說對聯中的偏旁部首聯。 直到後來,有人用炮鎮海城樓對出下聯,儘管對仗工整,也具有五行的偏旁部首,但意境上卻迥然不同,上聯是文人的朦朧意境,下聯則是武人的斬釘截鐵,兩種意境並不能相符,這就不得不說是一種遺憾了
  • 富家女徵婚出上聯:朝朝暮暮,進進出出,窮秀才妙對下聯俘獲芳心
    ,如今有很多絕妙的對聯流傳後世,例如'上聯:石墨一枝春,問山僧梅子熟未;下聯:梵鍾數杵曉,喚世人塵夢醒來' 、' 上聯:紅花紅豆紅娘子;下聯:白梅白果白頭翁'、'  上聯:同人同過銅駝嶺 ;下聯:今上今開金馬關'等等。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巧對下聯,抱得美人歸
    古代的相親方式,無非就是比武招親,還有的大戶人家想要給女兒找個好夫婿會選擇比文招親。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比文招親宋朝的民間,有一位才女,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經過媒婆的挑選後,選中了三位不錯的青年才俊,他們都是有才華的公子,家境也不錯,但是才女還是想用對聯一探究竟。於是才女出了一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將此聯交於媒人,帶給三位才子,讓他們各自給出下聯來。
  • 上聯:一人一碗一口鍋,下聯精妙絕倫,網友讀完加上橫批,完美!
    但鬱悶之處就在於,咱們的老祖宗往往不按套路出牌,於是一個個讓人「抓破腦殼」也對不出的千古絕對就誕生了。隨便舉個上聯,大家就知道難度了:寂寞寒窗空守寡據說這是明末一位江南寡婦所寫,只要哪位才子能對上,她便下嫁。這個上聯每個字用同一個偏旁,連起來正好指的是自己當下的狀態,7個字一氣呵成,令人眼前一亮。結果也可想而知,沒人對得上,這位姑娘真的獨守了一輩子。
  • 上聯:「青天白日,進退兩難」,才子對出下聯,喜結良緣
    一、女子出對聯招親,才子妙對下聯 眾所周知,在我國古代,個人的婚姻是父母包辦的,但也有例外,比如明朝時就有一個大戶人家,家裡的千金是個才女
  • 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秀才對出下聯,才女以身相許
    對聯是很早很早就已經出現的,這是在早期的時候,對聯它並不是貼在門口的那種對聯,他只是兩個人或者幾個人,娛樂時對句子的那種形式叫做對聯。到現在我們把它演變為一種辦事的時候,門口還要貼的習俗,包括春節家家戶戶都要貼對聯。倒回去說在古代時候什麼樣的人才能對對聯呢?
  • 才女上聯招親:天字出頭為我夫,窮酸秀才出下聯成絕對,俘獲芳心
    而張家小姐心裡的理想夫君,是可以未來和她對對聯,談談詩詞,聊聊文學的。於是她便行了蘇小妹對聯招親的妙招。她出一上聯為「天字出頭為我夫」,謂其父母從對出下聯的人中挑選一名,父母大喜過望,便四處張貼告示。還聲稱只要是有意向的適齡青年,無論尊卑貴賤,都可以來試一試,只要能夠對出讓她滿意的下聯,就有機會與其永結「秦晉之好」!「公告」貼出後,整個江南地區都轟動了,無數青年才俊聞風而動,都希望能與張家小姐結為夫妻。
  • 寡婦出上聯徵婚再嫁:寂寞寒窗空守寡,後被一和尚對出,成為遺憾
    我國古代的女子遵從三從四德,相夫教子,更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但即使是這樣,在古代的才女也是不少,也因此有了很多才女出對子徵婚的習俗。明朝末年,在江南有一大戶人家,生了一個十分貌美的女兒。女子十分聰慧,因此父母請了教書先生來教女子讀書,於是女子長大後不僅貌美如花,而且才華橫溢,成了當地有名的大才女。
  • 才女上聯「天字出頭為我夫」,年輕人下聯一出,成就美好姻緣
    這一年又到了春節,女子看著張燈結彩的景象,心緒難平,她感慨自己命途多舛,悲傷之餘就隨口說了一個上聯:關關難過關關過這副上聯是一副疊字聯,上聯中一共出現4個「關」字,下聯也要出現四個重複的字,而且位置也要相應, 是十分有難度的。正好在此時路過了一位書生,這位書生是一位大才子,文學素養也是十分深厚,但是目前仍然是單身,原因就是家中實在太窮。
  • 古代才女出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才子對出一下聯,堪稱經典
    才女比對招親的消息如指縫漏沙一般不脛而走,一時間,城中自縊飽讀詩書的才子們都躍躍欲試,想以文會會這個才女,要是被才女看上,不僅有佳人相伴,亦能得到相當豐厚的彩禮,短短幾天,才女的府邸竟門庭若市。面對眾多來競選夫婿的才子們,才女氣若神閒,出了一個上聯「洞中泉水流不盡」,意境清雅,盡顯才情。
  • 中國有名的三幅對聯,千古絕對,至今沒有人能給出最完美的下聯
    從古至今,有許多非常好的句子和對聯。但是有沒有那種古人寫出上聯,直到現在都沒有人能夠完美地對出來的對聯?那是一定會有的。尤其是現在我們要講述的三對千古絕對,你不妨試一試,能不能給出一個精彩的答案。第一句:煙鎖池塘柳。
  • 才女對聯招親:一桿銀槍擋雄兵百萬,書生巧答下聯,抱得美人歸
    眾所周知,古代男女的婚姻是由不得自己做主的,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然要是有條件的家庭就可以採用其他方式為自己的女兒招親,文武都可以招親,文的話就是看這個對對聯的本事了,可以通過對聯看出來這個人的才華和他的情商,而通過武可以看出來這個人的身體強健和他本領非凡,也因為有這兩個招親的方式
  • 宋朝才女李清照出對聯尋夫,20年無人能對,無名和尚:難不倒我
    不過我們本篇要說的並不是李清照的詞,而是她寫的對聯,據說這對聯是李清照為尋夫而出,可是20年卻無人能對,直到李清照去世多年後,一位無名和尚卻表示:難不倒我。那麼李清照的上聯是什麼,和尚對的下聯又是什麼呢?我們一起來看。
  • 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
    而在今天,筆者就為大家分享一下,歷史上最著名的三副對聯,真是千古絕對,至今無人能對下聯!上聯一:畫上荷花和尚畫這是一個迴文聯,既可順讀,也可倒讀,不僅它的意思不變,而且頗具趣味。唐伯虎當即提筆就寫下了這副上聯「畫上荷花和尚畫」,並對僧人說:以後誰要是能對出下聯,他就是當世奇才。可是很多年過去了,方丈換了一任又一任,依然沒有人能對出非常合適的下聯。後來清代才子李調元路過這座寺廟,在時任方丈的請求下,總算對出的下聯「書臨漢帖翰林書」,雖不盡人意,但也算上乘佳作。
  •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
    才女出上聯:日月為明明日月,秀才妙對下聯堪稱經典!抱得美人歸說起「對聯」,想必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對聯又稱為對偶、門對、對子、桃符等,是一種典型的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一種寫在紙上、布上或者是木頭上的對偶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