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7天的寶寶哭鬧不吃奶,媽媽掀開被子一看,差點和婆婆吵翻
自古以來,婆媳之間的關係大多都是難以處理的。如果是日常小事還比較容易處理,但涉及到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婆媳之間的問題就會被放大化。剛剛生完寶寶的玲玲就遇到了這類令人頭疼的問題。
事情的出發點就是才生下來7天不到的寶寶不喝玲玲的奶。每次玲玲準備餵寶寶的時候,寶寶就會開始哭鬧,用小手不停阻撓玲玲。剛開始玲玲以為是自己抱寶寶的姿勢不正確,但不管怎麼抱,寶寶一直都在哭。奇怪的是,當玲玲把寶寶放入嬰兒床時,寶寶就會漸漸安靜下來,不鬧騰了。
但也不能一直就這麼把寶寶放在嬰兒床裡,況且寶寶一直不喝奶,到時候營養都會跟不上,這可急壞了玲玲。著急的玲玲趕忙打電話詢問了醫生,醫生建議她輕輕拍拍寶寶的背,摸一摸寶寶的肚子,看是不是寶寶沒通著氣。玲玲聽了之後,趕忙準備給孩子順順氣。
結果,這一掀開寶寶的衣服,玲玲就被著實嚇了一跳。寶寶的乳頭居然是紅腫的,每次被玲玲抱起來,貼身的衣服還會跟著摩擦乳頭,難怪一直哭個不停。玲玲看著寶寶這個樣子,心也跟著疼了起來。但為什麼會發生這種事情?玲玲左右詢問,才得知原來是因為婆婆。老一輩的婆婆認為在寶寶出生以後,就要給她擠奶頭,把她的奶頭擠長一點,能讓她長大以後生完寶寶有充足的奶水。
面對婆婆的荒謬解釋,玲玲心裡有些上火,對婆婆說您都擠成什麼樣了!寶寶的乳頭現在是又紅又腫。您是為她好還是在折騰她。婆婆一聽,也不樂意了,嗆了玲玲媽一句,要以後像你這樣,奶都擠不出就好?到時候誰給寶寶補充營養?
那麼到底是老一輩婆婆的觀念對,還是玲玲考慮得更周到呢?醫生建議對於寶寶的乳頭生長應該順其自然最好。如果像玲玲婆婆那樣,長期給寶寶拔乳頭,會導致寶寶乳腺發炎的症狀,並且隨時都會有感染的機率,降低寶寶的身體免疫力。寶寶正在發育成長期,對寶寶做出擠乳頭的行為,也會對寶寶造成心靈上的傷害,甚至會開始產生牴觸心理。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的大人喜歡嘴對嘴餵孩子吃飯。殊不知,人體的唾液裡含有細菌,直接餵給孩子,不僅不衛生,而且會降低孩子的抵抗力,導致消化性潰爛等疾病發生,甚而更嚴重的是引起肺結核等不容易治療的疾病。
在教寶寶排便的時候,一部分大人會給寶寶抽尿。但如果長期幫助孩子抽尿,會造成孩子腰部受損,對孩子的括約肌也有損傷,可能會引發痔瘡。在前期可以進行輔助,但在後期就應該讓孩子獨立上廁所。
當我們與舊時的觀念產生不同意見時,我們要靜下心來,相互借鑑經驗,用最權威的方法去解決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