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一家非定點專科醫院如何戰「疫」?
在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婦產科醫院門急診第二黨支部44位黨員醫護的心裡,這是一場幾乎從「零」開始的硬戰,也是一次從未有過的收穫。近日,在全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總結表彰大會上,該支部獲得「浙江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
「設立新冠肺炎隔離室!」1月18日,隨著一聲令下,浙大婦院急診成為醫院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最善於應對緊急狀況的門急診第二黨支部又一次迅速行動起來。
困難也隨之而來。由於缺乏呼吸道傳染病的管理經驗,如何科學、合理劃分區域,如何安排隔離室值班人員,如何布置隔離室等,成為擺在支部醫護人員面前的一道道難題。
大考當前,支部全體黨員團結一心。大家加班加點,一位位黨員醫護在醫務科、護理部、院感科等多部門指導下,與設備、總務、信息等部門通力合作,一點一點地對急診病房進行環境布局及設施設備改造和完善……3天之內,急診病房就改造成為新冠隔離室。
當時,農曆春節就要到來,急診科卻迎來了最忙碌的時刻。在隨時都有新生命降臨的浙大婦院,需要做好急診預檢分診、發熱病人的管理,第一時間識別疑似病人,避免疫情擴散。為了實現「不放過任何一個疑似患者,不讓任何一位工作人員感染」的目標,支部組織委員徐凌燕加班加點,反覆地修訂、完善急診新冠患者排查、接診等各項具體操作流程,確保每一位護士都能更好地按規範操作。「婦產科醫院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地方,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為了患者的安全拼盡全力。」徐凌燕說。
新春佳節期間,急診新冠隔離室平穩運行,為每一位到院的「準媽媽」和新生兒築起堅實屏障。
面對絡繹不絕的患者,流行病學排查工作尤為關鍵。每日學習,成了支部醫護們的必修課。非常時期的每日晨會上,支部書記黃秀峰都要例行「隨堂測驗」,確保醫護人員完全掌握新冠肺炎防控知識。「我們時刻提醒著自己,一定要不斷學習、永不言棄。」黃秀峰說。
在隔離室內,患者的突發狀況時刻考驗著醫護人員。一天夜裡,一位來自外地的患者因無法理解「等待新冠病毒抗體、核酸檢測結果出來才能決定去向」等相關規定,從晚上9時一直哭到凌晨3時,支部黨員醫護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拖著疲憊的身軀一刻不停地開導、陪伴,同時處理著隔離室內的其他突發狀況,直到患者情緒穩定並配合隔離……「我們和自己說,一刻都不能放棄、一刻都不能鬆懈,為的是患者及全院人員的安全。」她們這樣說。
前方驚心動魄的戰鬥,催人奮進。戰「疫」剛一打響,浙大婦院在未接到派員援鄂通知時,一位位黨員醫護積極報名,要求前往一線,為防控疫情貢獻自己的力量。他們中,有20多年工作經驗的老護士,也有入職不久的護理新人……支部黨員劉根紅是最先「坐不住」的,「從電視裡、手機裡,我看到無數同行在前方捨生忘死、奉獻大愛,我也想和他們共同戰『疫』。如果一線要派人,請先考慮我!」她找到黃秀峰主動請纓時,自己家中還有幾個月後就要參加高考的女兒。支部黨員王月琴幾乎做好了一切行前準備,她收拾行囊、調整心態,積極複習強化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只要前方有需要,我隨時準備出發。」她說。
困難面前,信仰彌堅。從1月中旬保持高度緊張的工作狀態至今,浙大婦院這支隊伍一直奮力堅守。在支部黨員的共同努力下,院內沒有一位醫護人員因治療患者而感染,沒有漏掉任何一位高危可疑患者,也沒有延誤任何一位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