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5 光明數字報

  首都師範大學整合全校教師教育資源,組建了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實體化的教師教育學院。這不僅是學校「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積極響應「京津冀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探索教師教育新機制的重要嘗試。首都師範大學致力於教師教育63年,探索形成的大學與中小學教師教育共同體,大學與中小學雙向激活的教師教育理念,對教師教育變革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人才培養專業化是加強教師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國教師教育經歷過中等師範學校、師範專科學校、師範學院、師範大學、綜合性大學等探索階段。當前,我國教師教育已經基本實現了由「三級師範(高師本科、高師專科、中等師範)向二級師範(高師本科、高師專科)」的過渡,「師範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組建教師教育學院,是學校落實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提升教師教育人才專業化的實際舉措。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已經成為基礎教育強化師資品質的迫切需要。經過10多年的努力,北京地區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幼兒園師資接近或完成本科化,中學教師研究生化。但是,隨著北京基礎教育整體水平與規格的不斷提高,國家「二孩」政策的出臺與落地,對於師資培養數量與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高水平綜合大學的競爭中,首都師範大學在教師培養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教師教育走向何方?道路會有很多種,但可以肯定的是,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將是未來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的重大轉向。為此,首都師範大學提出了「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的辦學理念,依託學校完備、豐富的學科群,打造一流的教師教育。通過對教師教育機制的探索,實現教師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提供制度保障。

  首都師範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也需要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新機制。我國龐大的師範院校系統是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支持師範院校和教師教育學科成為一流,這不僅有助於保持師範院校的教師教育特色優勢,更重要的是,有利於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提供源頭活水。作為首都師範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教師教育必將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是衝刺「一流學科」,也是有可能成為「一流學科」的關鍵學科生長點。教師教育學院將以「一流教師教育學科」建設作為關鍵點和著力點,為首都師範大學保持教師教育特色優勢探索制度保障,從而為北京乃至天津、河北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

科學研究國際化是提升教師教育的重要方向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規定北京功能之一是「國際交往中心」。首都師範大學作為北京市屬高校,落實北京功能定位責無旁貸。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機制,這是開展教師教育研究國際化的客觀需要。

  教師教育源自近代西方的國民教育制度,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理論積澱。教師教育研究需要關注西方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變遷、教師教育知識的生產、教師教育理論的進展,為構建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機制梳理脈絡,澄清淵源,尋找依據。西方教師教育經歷了中等師範學校、師範學院和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研究生院三個階段。隨著近代公立學校的擴展和初等教育迅速發展,培養初等教育階段的師資成為中等師範學校產生的社會基礎。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中等教育快速壯大,中等師範教育培養的師範生已經不能滿足中等教育對師資的需要,於是師範專科學校和師範學院應運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基礎教育對師資水平要求的不斷提升,在綜合大學中培養教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後來甚至出現了教育研究生院,致力於開展學士後教師教育,即研究生層次的教師培養。經過西方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變遷,目前國際上大致有以下幾種教師教育治理結構類型: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模式;綜合大學與教育大學並存的教師教育模式;綜合大學、師範大學和教育大學並存的教師教育模式。發達國家與地區在加強教師的文理基礎學術水平的同時,越來越強調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實踐能力的訓練,並把這些培訓提高到大學後水平。文理學科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教育由大學的文理學院負責,而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則由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學部或者教育研究生院來承擔。

  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是與國際教師教育治理結構接軌的具體行動,代表了國際上學士後教師教育模式的治理結構發展方向。首都師範大學將借鑑發達國家教師教育治理結構變遷的經驗與教訓,在教師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知識、教師教育學科建設等方面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對話,在對話中凸顯中國特色,打造北京品牌。

社會服務一體化是激活教師教育的重要舉措

  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為推動社會服務一體化、服務京津冀教師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教師教育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公共服務的關鍵組成,具有不容忽視的基礎作用。

  首都師範大學將致力於京津冀教師教育社會服務一體化,具體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職前教師培養、新教師入職教育、教師在職研修的一體化專業服務,即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一體化專業服務;二是中學、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教育一體化;三是教師教育理論與教師教育實踐一體化,即教師教育學院與中小學建立夥伴協作的教師教育合作共同體。首都師範大學通過組建教師教育學院,將分散在各個文理學科院系的教師教育資源整合起來,使得教師教育師資形成合力。首都師範大學將立足北京、輻射津冀作為發展方向,聯合津冀地區,協同政府、大學、中小學,建立京津冀教師教育協同中心、研究中心,通過網絡平臺、在線課程、遠程會議、案例庫建設、案例共享、同課異構、研修工作坊、特級教師工作室等多樣化形式與途徑,打通京津冀空間屏障,激活三地教師教育資源與特色,相互融通,資源共享,優勢共生,為京津冀基礎教育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培養探索路徑,搭建平臺,形成機制,提供制度保障。

  總之,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是首都師範大學優化教師教育治理結構、體現並保持特色優勢學科、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的重要舉措,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初步嘗試。按照學校提出的「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的辦學理念,推進學校教師教育學科順應全球教育發展趨勢,立足本土教育實踐,積極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造與實踐變革,成為培養卓越教師的高地,引領教育實踐的思想庫及服務教育決策的高端智庫,實現「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教師教育品牌的建設目標。

  (作者:田國秀 康曉偉)

相關焦點

  • 首都師範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
    首都師範大學成立教師教育學院 2017-07-10來源:《中國教育報》   本報訊(記者 徐倩)7月5日,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高層論壇暨教師教育學院成立大會在京舉行。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成立教育教學諮詢與督導委員會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成立教育教學諮詢與督導委員會
  • 新浪教育盛典訪談: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張婷
    以下是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招生辦副主任張婷的訪談實錄:主持人:各位新浪網友大家好,歡迎鎖定新浪網教育頻道,您正在觀看的是新浪2020中國教育盛典的訪談欄目,在本時段我們邀請到的是來自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招生辦副主任張婷張主任來到我們現場。張主任,也非常歡迎您來到我們本次盛典,也先請您和大家打聲招呼。張婷:各位新浪的網友大家好,主持人您好。
  • 首都師範大學成立教育學部!
    近日,首都師範大學舉行了首屆教育學部聘任儀式。首師大校長孟繁華、副校長楊志成和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教育學部第一屆學部委員到場出席會議,教育學院、教師教育學院、初等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院班子成員在線參加會議。聘任儀式由楊志成主持。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2016年招生簡章
    ●馮廣賀 博士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教師,美術學專業博士。在《光明日報》、《書法研究》、《中國書法》等權威核心刊物及其他論文集發表論文十餘篇。獲「教學優秀獎」、「陳偉南教學獎」。●郭永久 博士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建築景觀藝術系副主任。主要從事室內設計、建築設計與園林景觀設計工作。
  • 明天上午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8月5日 9:30光明日報帶你走進觀看方式一、直播時間8月5日(本周三)上午9:30二、直播平臺光明網微博光明網微博是國家雙創示範基地示範點、國家教學成果獎獲得高校、國家第一批教育信息化優秀高校、教育部-中興通訊ICT產教融合創新基地合作院校和福建省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學校堅持「面向產業、服務地方」,以工為主,工、經、管、藝等多學科協調發展。
  • 音樂課如何逃離被邊緣化-光明日報-光明網
    首都師範大學就學生識譜能力分別在大學和中學進行過抽樣調查,大學調查對象是來自全國的非音樂專業的大一學生,其中僅有5%的學生達到標準。在高中和初中抽樣調查中發現,跟隨手機、電腦學唱歌曲的比例高達70%,而在正規的音樂課堂跟隨老師學唱的比例不足10%。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周世斌認為,當前學生識譜等能力的缺陷,所反映出的基礎音樂教育的問題值得反思。
  • 關於舉辦「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公益活動的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時代主旋律,順應教育深化改革發展趨勢,提升校長專業化水平,由光明日報社主辦,《教育家》雜誌社、光明網承辦,《留學》雜誌社、人民教師網協辦的「尋找中國好校長」大型系列公益活動正式啟動。
  • 西華師範大學:七十載紮根西部三十萬桃李芬芳-光明日報-光明網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學校合併川東教育學院、四川大學和華西大學的部分專業,組建四川師範學院,成為新中國第一批本科師範院校,學校也於當年遷入剛剛撤銷的川北行署原辦公區辦學。1956年學校一分為二,一部分遷往成都,發展為今天的四川師範大學。留在南充的部分,在歷經南充師範專科學校、南充師範學院、四川師範學院三個發展階段之後,於2003年4月經教育部批准,更名為西華師範大學。
  •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走進安徽中醫藥大學、安徽師範大學、天津科技大學、 湘潭大學、瀋陽建築大學、上海電機學院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光明日報記者常河 劉茜 陳建強 禹愛華 任鵬 劉勇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 丁一鳴7月29日9時,光明日報全媒體團隊將走進寧波大學、內蒙古鴻德文理學院,10時走進上海財經大學、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天津職業大學、天津電子信息職業技術學院,14時走進同濟大學、長春科技學院、湖南體育職業學院
  • 高招服務光明大直播7月22日09:00走進哈爾濱師範大學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直播預告:@哈爾濱師範大學站等你來看!】與黑土地同魂、與松江水同根的哈爾濱師範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文、理、藝、經、管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省屬重點大學,被譽為龍江大地教師教育的龍頭學府。69年來,哈師大初心不改、矢志不渝,秉持以「行知精神」、「敦品勵學,弘毅致遠」的校訓精神,「學高為師、身正為範」為特色的「哈師大精神」,培養了40餘萬名優秀人才。春華秋實,桃李競秀,報考哈爾濱師範大學,成為其中的一員嗎?想了解學校最新的招生信息嗎?
  •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組織召開線上教師培訓研修
    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組織召開線上教師培訓研修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1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在學校黨委的大力支持下,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
  • 走進教師教育 續航學業成長 | 教師教育學院成功舉辦首都師範大學2020年本科師範生暑期成長營
    為進一步促進師範生培養質量,激活擁有「教師夢」的優秀學生規劃學業發展的內生動力,帶動更多師範生進入我校教育碩士培養行列,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聯合教務處、研究生院於7月6 - 7日面向全國舉辦了「走進教師教育,續航專業成長」2020年本科師範生暑期成長營。
  •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走進福州外語外貿學院等高校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光明日報記者 晉浩天、鄧暉8月7日,「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全媒體團隊走進福州外語外貿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直播觀看量分別為93.3萬人次、29.7萬人次。
  • 湖南師範大學:始終秉承「仁愛精勤」校訓精神
    【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  光明日報記者 龍軍 禹愛華  6月27日下午4時30分,由光明日報融媒體中心的記者組成的首屆「招辦主任光明大直播」團隊走進湖南師範大學。綿綿細雨中,網友跟隨光明日報主播的腳步探訪了湖南師範大學的特色學院,以及校史館、學生宿舍、食堂等學習生活區,感受了嶽麓山腳下的這所大學美麗的校園環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在歷時兩個小時的直播中,光明日報客戶端、光明網微博(一直播)兩個平臺直播最高在線人數4780人,總觀看量達9.4萬人次。湖南師範大學招生與就業指導處副處長田野及學校師生代表與網友積極互動,回答了網友們關切的話題。
  • 首都師範大學第十九屆晨曦研究生支教團出徵
    未來網高校頻道8月10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陳越)7月29日,團中央第二十二屆、首都師範大學第十九屆晨曦研究生支教團出徵儀式於線上召開。首都師範大學黨委副書記繆勁翔,團委書記張琪,團委副書記郭政、劉添嬌,團委實踐部部長陳越,第十九屆晨曦研究生支教團24名青年志願者全部出席會議。會議由第十九屆晨曦研究生支教團臨時黨支部書記袁晨主持。
  • 孟子公開課課程安排-光明日報-光明網
    主辦單位: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中心   鄒城市人民政府、光明日報國學版     授課地點:鄒城市擇鄰山莊會議中心    第一講 從孔子到孟子(2013年4月27日上午)    主講人:牟鍾鑑(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學院教授
  •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走進北京交通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海南大學、中國醫科大學、 曲阜師範大學、 南寧師範大學、 南通大學、常州大學
    【2020高校招生服務光明大直播】光明日報記者靳曉燕、吳琳、王曉櫻、劉勇、趙秋麗、馮帆、周仕興、蘇雁 光明日報見習記者陳怡7月18日9時,光明日報全媒體團隊將走進桂林旅遊學院,10時走進山東農業大學,14時走進錦州醫科大學、大連藝術學院,16時走進蘇州大學。
  • 首都師範大學錄取分數線,附帶學校簡介
    首都師範大學(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是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與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北京市屬重點大學,京港大學聯盟成員;入選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教育部卓越教師培養計劃
  • 首都師範大學初等教育學院和化學系合作發表高水平研究成果!
    化學系碩士生李沛珅為第一作者,初等教育學院王強教授為第一通訊作者,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陳少偉教授、北京大學劉文研究員、中國科技大學熊宇傑教授為共同通訊作者。該項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首都師範大學科技創新服務能力建設等項目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