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師範大學整合全校教師教育資源,組建了集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於一體的實體化的教師教育學院。這不僅是學校「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辦學理念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積極響應「京津冀一體化」國家發展戰略、探索教師教育新機制的重要嘗試。首都師範大學致力於教師教育63年,探索形成的大學與中小學教師教育共同體,大學與中小學雙向激活的教師教育理念,對教師教育變革發揮了引領示範作用。
人才培養專業化是加強教師教育的迫切需要
中國教師教育經歷過中等師範學校、師範專科學校、師範學院、師範大學、綜合性大學等探索階段。當前,我國教師教育已經基本實現了由「三級師範(高師本科、高師專科、中等師範)向二級師範(高師本科、高師專科)」的過渡,「師範院校為主體、綜合大學參與、開放靈活的教師教育體系」已經初步形成。組建教師教育學院,是學校落實深化教師教育改革理念、提升教師教育人才專業化的實際舉措。
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已經成為基礎教育強化師資品質的迫切需要。經過10多年的努力,北京地區越來越多的小學教師、幼兒園師資接近或完成本科化,中學教師研究生化。但是,隨著北京基礎教育整體水平與規格的不斷提高,國家「二孩」政策的出臺與落地,對於師資培養數量與質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與高水平綜合大學的競爭中,首都師範大學在教師培養方面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未來教師教育走向何方?道路會有很多種,但可以肯定的是,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將是未來首都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的重大轉向。為此,首都師範大學提出了「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的辦學理念,依託學校完備、豐富的學科群,打造一流的教師教育。通過對教師教育機制的探索,實現教師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為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提供制度保障。
首都師範大學「雙一流」大學建設也需要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新機制。我國龐大的師範院校系統是高等教育「雙一流」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一流大學與一流學科建設支持師範院校和教師教育學科成為一流,這不僅有助於保持師範院校的教師教育特色優勢,更重要的是,有利於為基礎教育培養優質師資提供源頭活水。作為首都師範大學的傳統優勢學科,教師教育必將是學校「雙一流」建設的關鍵,是衝刺「一流學科」,也是有可能成為「一流學科」的關鍵學科生長點。教師教育學院將以「一流教師教育學科」建設作為關鍵點和著力點,為首都師範大學保持教師教育特色優勢探索制度保障,從而為北京乃至天津、河北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
科學研究國際化是提升教師教育的重要方向
《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規定北京功能之一是「國際交往中心」。首都師範大學作為北京市屬高校,落實北京功能定位責無旁貸。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機制,這是開展教師教育研究國際化的客觀需要。
教師教育源自近代西方的國民教育制度,具有悠久的歷史與豐富的理論積澱。教師教育研究需要關注西方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變遷、教師教育知識的生產、教師教育理論的進展,為構建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機制梳理脈絡,澄清淵源,尋找依據。西方教師教育經歷了中等師範學校、師範學院和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研究生院三個階段。隨著近代公立學校的擴展和初等教育迅速發展,培養初等教育階段的師資成為中等師範學校產生的社會基礎。以電氣化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導致對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中等教育快速壯大,中等師範教育培養的師範生已經不能滿足中等教育對師資的需要,於是師範專科學校和師範學院應運而生。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西方發達國家高等教育的普及,以及基礎教育對師資水平要求的不斷提升,在綜合大學中培養教師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後來甚至出現了教育研究生院,致力於開展學士後教師教育,即研究生層次的教師培養。經過西方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變遷,目前國際上大致有以下幾種教師教育治理結構類型:綜合大學的教育學院模式;綜合大學與教育大學並存的教師教育模式;綜合大學、師範大學和教育大學並存的教師教育模式。發達國家與地區在加強教師的文理基礎學術水平的同時,越來越強調教師教育理論的學習和教育實踐能力的訓練,並把這些培訓提高到大學後水平。文理學科的科學文化素養的教育由大學的文理學院負責,而教師教育理論與實踐則由大學的教育學院、教育學部或者教育研究生院來承擔。
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是與國際教師教育治理結構接軌的具體行動,代表了國際上學士後教師教育模式的治理結構發展方向。首都師範大學將借鑑發達國家教師教育治理結構變遷的經驗與教訓,在教師教育研究、教師教育知識、教師教育學科建設等方面積極參與國際交流與對話,在對話中凸顯中國特色,打造北京品牌。
社會服務一體化是激活教師教育的重要舉措
首都師範大學組建教師教育學院,為推動社會服務一體化、服務京津冀教師教育事業發展提供制度保障。《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指出,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是一個重大國家戰略。教師教育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中公共服務的關鍵組成,具有不容忽視的基礎作用。
首都師範大學將致力於京津冀教師教育社會服務一體化,具體包括三個層次:一是職前教師培養、新教師入職教育、教師在職研修的一體化專業服務,即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的一體化專業服務;二是中學、小學和幼兒園教師教育一體化;三是教師教育理論與教師教育實踐一體化,即教師教育學院與中小學建立夥伴協作的教師教育合作共同體。首都師範大學通過組建教師教育學院,將分散在各個文理學科院系的教師教育資源整合起來,使得教師教育師資形成合力。首都師範大學將立足北京、輻射津冀作為發展方向,聯合津冀地區,協同政府、大學、中小學,建立京津冀教師教育協同中心、研究中心,通過網絡平臺、在線課程、遠程會議、案例庫建設、案例共享、同課異構、研修工作坊、特級教師工作室等多樣化形式與途徑,打通京津冀空間屏障,激活三地教師教育資源與特色,相互融通,資源共享,優勢共生,為京津冀基礎教育卓越的研究型教師培養探索路徑,搭建平臺,形成機制,提供制度保障。
總之,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是首都師範大學優化教師教育治理結構、體現並保持特色優勢學科、培養卓越的研究型教師的重要舉措,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的教師教育治理結構的初步嘗試。按照學校提出的「高水平學科群支撐高水平教師教育」的辦學理念,推進學校教師教育學科順應全球教育發展趨勢,立足本土教育實踐,積極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造與實踐變革,成為培養卓越教師的高地,引領教育實踐的思想庫及服務教育決策的高端智庫,實現「國際知名、國內一流」的教師教育品牌的建設目標。
(作者:田國秀 康曉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