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試目的
以大學英語基礎詞彙和應用能力基礎知識為本,測試考生掌握大學英語基礎知識和應用方面的能力。
二、考試要求
本測試以掌握英語語言的基本知識與技能,了解基本的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具備一定的讀寫譯的能力為考試前提條件。依據教育部辦公廳2017年頒發的《大學英語教學指南》的要求,確定本課程考試要求。
1、語言知識
考查考生對英語詞彙和語法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所學功能意念和話題的運用能力。
2、語言運用
①閱讀技能
要求考生能讀懂各類題材的文章,並能從中獲取相關信息。考生應能:
(1) 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大意;
(2) 了解事實和細節;
(3) 根據文章所給信息進行判斷和推理;
(4) 根據上下文推斷單詞和短語的含義;
(5) 理解作者的意圖、觀點和態度。
②翻譯技能
要求考生能理解常用話題的文段,並能用所要求的語言準確表達原文意思。考生應能:
(1) 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句子意義;
(2) 運用正確的語法結構和恰當的詞彙;
(3) 準確而流暢地表達原文的意思。
③寫作技能
要求考生能根據要求進行英文寫作。考生應能:
(1) 完整表達所要求寫作的內容,條理清晰;
(2) 正確運用語言知識,表達流暢;
(3) 使用正確的英文寫作格式。
三、考試內容
本測試包括五大部分:詞彙與結構、閱讀理解、完型填空、段落翻譯、寫作。
1、詞語與結構
該題測試考生掌握詞彙的能力。本題向考生提供10個單詞,為每個單詞提供相應的選擇項。要求考生熟悉詞彙的形態和語義,了解詞彙的搭配規則,熟練詞法與句法,能夠結合句子的大意,選擇正確的答案。每題1分,共10道題,總計10分。
2、閱讀理解
該題要求考生能運用閱讀技巧快速捕捉有效信息,準確把握整篇材料的的主旨大意,同時還要考生具備邏輯推理和分析總結能力。文章形式多樣,包含故事、時政、科普等,體裁以記敘文、說明文為主。共四篇閱讀文章,每題2分,共20道題,總計40分。
3、完型填空
該題要求考生在給出的15個詞彙備選項中,分別選出文中10個空格所需的最佳答案,使所給的文章邏輯合理、內容完整。它考查考生在具體語境中對語法、詞彙、習語、句型、搭配等基礎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考查對短文閱讀的邏輯推理、綜合判斷和分析概括的能力;考查考生的文化視野和認知能力。每題1分,共10道題,總計10分。
4、段落翻譯
該題測試考生把漢(英)語所承載的信息用英(漢)語表達出來的能力。要求譯文完整、達意、語句通順,無明顯語法錯誤,符合目的語的語言規範。該題共兩個小段落,包含一小段漢語和一小段英語。要求考生做漢英互譯。每個段落翻譯10分,總計20分。
5、寫作
該題測試考生運用書面語言進行交際的實踐能力。要求考生根據要求完成一篇150詞彙左右的英語短文。短文要求思想清楚,邏輯連貫,文字通順,層次清晰,格式正確,基本無語言錯誤。寫作總計20分。
四、考試形式、題型和分值
1、考試形式:閉卷。
2、考試時間:120分鐘。
3、卷面總分:100分。
4.、題型和分值:
Part I Vocabulary & Structure (1'×10=10')
Part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2'×20=40')
PartIII Banked Cloze (1'×10=10')
PartIV Translation (2×10=20')
PartV Writing (20')
五、參考書目
《大學實用英語綜合教程》第1-2冊,陳仲利主編,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計算機應用基礎》考試大綱
一、教學內容
本課程主要講述計算機的發展、應用、軟硬體體系結構等基礎知識、多媒體技術基礎知識、計算機信息安全與病毒防護基礎知識、計算機網絡及Internet基礎知識、Windows 7(Win 8、Win 10 作業系統、MicrosoftOffice 2010辦公套件中Word2010文字處理軟體、電子表格Excel2010、中文PowerPoint2010演示文稿軟體的使用。
二、考試內容及要求
(一)要求
1.掌握計算機的工作原理及相關基礎知識。
2.對微型計算機系統的基本組成及計算機軟、硬體體系結構有清楚的了解。
3.了解計算機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的基本概念,熟悉網際網路的相關應用或服務,能在網際網路上瀏覽、檢索信息,下載文件和收發E-mail。
4.具有計算機、行動裝置的信息安全使用常識,掌握病毒的基本知識及防護措施,能夠利用一些常用工具軟體對所用設備的安全進行管理、維護。
5.對作業系統的主要功能、目前普遍使用的Windows作業系統中相關概念及操作熟悉,能熟練使用計算機或相關行動裝置如平板等進行系統性能設置、管理等相關任務的處理。
6.掌握文字、表格等處理的基本知識,能熟練地應用辦公自動化軟體進行文字處理和表格處理,掌握數據處理的基本操作。
(二)考試內容
●計算機基礎知識
1.計算機系統構成,計算機的發展階段、應用領域、指令和程序的概念、計算機語言(機器語言、彙編語言、高級語言);源程序、目標程序;計算機硬體體系機構(CPU、存儲器、I/O設備)與計算機軟體體系結構(系統軟體、應用軟體)的基本概念。
2.數位化信息編碼與數據表示,數據單位(位、字節、字);編碼(ASCII碼、漢字國標碼)。
3.微型計算機的基本配置,主要技術指標,微機硬體系統結構圖;中央處理器功能;存儲器功能和分類(內存儲器、RAM、ROM;外存儲器:硬碟、光碟、U盤等);輸入輸出設備(鍵盤、顯示器、印表機)功能和使用方法。
4.計算機網絡的概念和分類,計算機區域網的特點,網際網路(Internet)的基本概念和簡單應用; IP位址、域名;常用的如FTP、電子郵件(E-mail)、全球資訊網(WWW)等服務。
5.多媒體技術基本概念。
6.計算機信息安全,病毒;常用殺毒工具軟體的使用;病毒的預防與消除。
●作業系統的功能和使用
1.作業系統的功能和分類,中文Windows 7的基本操作。
2.文件和文件夾的概念、命名、類型、屬性。
3.利用資源管理器進行文件及文件夾的建立、複製、移動、刪除、查找等操作。
4.窗口及有關操作,作業系統的常用菜單及操作,常用附件,應用程式間的合作,利用控制面板配置Windows 7系統。
●中文文字處理軟體Word2010
1.Word2010概述。
2.文檔的基本操作,建立、打開和保存文件。
3.文件編輯,輸入漢字、字母、標點符號和特殊字符,對文字的增、刪、改操作,選定,複製、移動和刪除文本,查找與替換文本,字體,字號,字形的設置,拼寫檢查。
4.表格,建立表格,修改表格結構,行列交換、插入和刪除行(列)、合併單元格、邊框和對齊方式,對表格中數據的排序和計算,文字與表格間的互換。
5.圖文混排,在文檔中插入剪貼畫、圖片、圖形、藝術字,設置圖片格式。
6.文檔的排版,頁面設置,段落格式,項目符號或編號,文本框和圖文框,邊框和底紋,頁眉和頁腳,分欄,腳註、尾注和題注。
7.模擬顯示和列印。
●中文電子表格Excel2010
1.Excel2010基本知識。
2.工作表的建立,打開和保存,地址,單元格的相對引用和絕對引用,公式。
3.工作表的編輯,行(列)的交換、增、刪、改操作,常用函數。
4.數據的圖表化,依據工作表中的數據生成圖表。
5.數據管理和分析,數據排序、篩選、分類計算和合併計算。
6.頁面設置和列印。
●中文演示軟體PowerPoint2010
1.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文稿的建立、打開和保存,插入、移動和刪除。
2.格式化和美化演示文稿,模板、配色和編排格式。
3.自定義動畫和超連結技術,設置幻燈片的放映,超連結技術。
4.放映和列印演示文稿。
三、試卷題型
本課程考試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試卷題型為:
1.單項選擇題 2.填空題 3.判斷題
4.簡答題 5.操作及實際應用題
四、參考書目:
1、《大學計算機基礎》,徐秀花等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計算機應用基礎(Win7+Office 2010)》,張韶回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一、目的與要求
掌握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基本體系和方法,把握管理職能對於各種組織的重要作用,運用全面的、發展的、系統的觀點以及所學管理理論,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的管理問題,正確把握管理活動內在規律,能具體理解認識管理的基本原理、概念、目的、性質、內容、結構、方法,同時善於理論聯繫實際,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具備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
二、教材
《管理學》,周三多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第四版。
三、教學內容與考核要求
1. 管理與管理理論
1.1識記:管理的概念,管理的基本職能,正式組織與非正式組織。
1.2理解:管理者的主要角色類型,管理者應掌握的基本技能,不同層次管理者應重點掌握的技能,舉例說明管理者扮演的角色。
2. 決策與決策方法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2.1識記:決策的定義和原則,決策的類型,決策的過程。
2.2理解:古典決策理論、行為決策理論。
2.3運用:聯繫實際分析決策的一般過程;運用所學決策方法進行決策.
3. 計劃與計劃工作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3.1識記:計劃的概念及其與決策的關係、計劃的類型。
3.2理解:計劃工作的重要性(計劃的性質),計劃編製程序。
4. 戰略性計劃與計劃實施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4.1識記:企業戰略性計劃的概念和內容,目標管理的含義和目標的性質。
4.2理解:企業戰略環境分析的內容與目的,重點掌握行業競爭結構分析和波特的對競爭對手分析的基本內容,目標市場研究的基本框架;目標管理的基本思想,滾動計劃法的基本思想。
4.3運用:掌握各種企業戰略選擇類型的定義,了解其選擇的原則
5. 組織設計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5.1識記:組織結構的定義;直線職權、參謀職權和職能職權含義;管理幅度的概念及其與組織層次的關係,管理幅度設計的影響因素,授權的概念。
5.2理解:組織設計的目的、任務和原則、組織部門化的基本原則、基本形式及特徵。
5.3運用:分析組織(企業)的組織結構形式。
6. 人力資源管理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6.1識記:外部招聘與內部提升的概念,績效評估的概念。
6.2理解:人力資源計劃的任務,管理人員內部晉升與外部招聘的優點和局限性。
6.3運用:員工培訓的方法。
7. 組織變革與組織文化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7.1識記:組織變革的含義,組織變革的動因、目標、類型和內容,建設性衝突和破壞性衝突的概念,組織文化的概念、特徵和功能。
7.2理解:組織變革的阻力、壓力及其管理。
7.3運用:組織變革的現實意義及組織文化案例分析;聯繫實際觀察、分析並評價組織文化對組織(企業)發展所產生的深遠影響。
8. 領導概論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8.1識記:領導的概念與本質、領導者的類型
8.2理解:領導方式行為理論;領導方式情景理論,主要掌握菲德勒權變理論、領導生命周期理論。
8.3運用:分析實踐中所採用的領導方式和方法,分析實例中領導中的存在問題。
9. 激 勵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9.1識記:激勵的概念,X理論和Y理論,期望的概念,強化的概念,強化類型
9.2理解:激勵產生的內因與外因。
9.3運用:需要層次理論、雙因素理論的主要內容及其在應用中應注意的問題;激勵的過程理論:公平理論(社會比較理論)和.弗魯姆的期望理論及其對管理者的啟示。
10. 溝 通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10.1識記:溝通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意義,溝通的過程和類別,有效溝通的障礙和有效溝通的實現
10.2理解:對待組織衝突的三種觀點和有效管理組織衝突的方法。
11. 控制與控制過程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11.1識記:控制的概念及其必要性,
11.2理解:控制過程的基本環節,適時控制、適度控制、客觀控制、彈性控制的概念。
12. 控制方法
考核點及考核要求
12.1識記:控制的類型:前饋控制、同期控制、反饋控制;預算控制的概念。
12.2理解:預算控制的作用及缺點;生產控制的主要內容。
12.3運用:分析做好有效控制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試卷總分和考試時間
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9年專升本《寫作》考試大綱
寫作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本科專業的一門主幹課程,也是文科各專業的重要基礎課程。它既有系統的理論性,又有強烈的實踐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擔負著全面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操、審美修養、心理素質以及創造能力和創新品質的重任。
《當代寫作教程》共29章,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寫作原理論(第1-6章),第二部分是寫作過程論(寫作載體,第7—12章),第三部分是寫作文體論(第13-29章)。
考生必須掌握以下寫作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
第1—6章
一、寫作主體、寫作客體、寫作受體的含義
二、寫作主體素質的三個方面:人格品質、學識素養、能力結構
三、人品與文品、人格品質與選材立意、人格品質與文章格調三者之間的關係
四、寫作客體與寫作主體的關係
五、寫作受體的特徵與素質
六、寫作思維的品質、類型和方式
七、形象思維、抽象思維、靈感思維三種思維類型的含義、特點和思維的方法
八、感受的含義、種類和審美能力的培養
聯想與想像的含義、種類
第7—12章
十、 材料、素材、題材、資料等概念的含義
十一、材料的選擇與使用
十二、主題的含義與作用
十三、主題的提煉與要求
十四、結構的含義與基本要素
十五、結構的原則與要求
十六、敘述的概念與六要素
十七、對三種敘述視角與五種敘述方法的理解
十八、描寫的含義與類別
十九、抒情的種類與特點
二十、議論的含義、議論三要素與議論的種類
二十一、說明的含義與分類
二十二、語言的功能、要求與素養
二十三、語體及其種類
二十四、優良文風的基本特徵
二十五、文章修改的方法
第13—29章
二十六、當代散文的含義與分類
二十七、散文的特徵與寫作要求
二十八、掌握一般散文的寫作
二十九、詩歌的含義與分類
三十、 詩歌的特點和寫作要求
三十一、小說的含義與特點
三十二、小說的審美特徵
三十三、小說的寫作要求
三十四、戲劇文學的含義與分類
三十五、戲劇文學的審美特徵
三十六、影視文學的含義與分類
三十七、影視文學的審美特徵
三十八、消息的含義
三十九、消息的分類與特點
四十、 掌握消息的寫作
四十一、通訊的含義
四十二、通訊的分類與特點
四十三、寫好通訊應注意的問題
四十四、報告文學的含義
四十五、報告文學的分類與特點
四十六、報告文學的寫作要求
四十七、文學評論的含義與分類
四十八、文學評論的特點
四十九、掌握文學評論的寫作
五十、 社會評論的含義與分類
五十一、社會評論的特點
五十二、掌握社會評論的寫作
五十三、學術論文的含義與分類
五十四、學術論文的特點
五十五、掌握學術論文的寫作要領
五十六、決定的含義與寫作
五十七、會議紀要的含義與寫作
五十八、通知的含義與寫作
五十九、通報的含義與寫作
六十、 報告的含義與寫作
六十一、請示的含義與寫作
六十二、報告與請示的區別
六十三、計劃的含義、種類與特點
六十四、計劃的寫作要領
六十五、總結的含義、種類與寫作要求
六十六、調查報告的含義、分類與特點
六十七、啟事和海報的寫作要求
六十八、演講稿的特點
關於考試要求
試題題型
客觀性試題:填空題、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
主觀性試題:寫作文
分數比例:客觀題60%,主觀題(寫作文)40%
考試時間和形式:120分鐘(卷面總分100分)、閉卷考試
參考書目
《當代寫作教程》(修訂版)鄔乾湖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5月第2版。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9年專升本《翻譯與寫作》考試大綱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翻譯是溝通各族人民的思想,促進經濟、文化、科學技術交流的重要手段,翻譯主要測試學生對基本的翻譯理論和常用的翻譯方法、技巧的熟練和掌握程度。
寫作涉及的問題很多,除了語言方面的問題外,還有思想內容和所用材料、組織條理、書寫格式等。對於所寫的內容,要求言之有物,觀點正確,條理清楚;養成嚴格的工作作風,從一詞一句到全篇結構都力求一絲不苟,反覆推敲。要求學生能就一定的話題、提綱寫出內容完整的200字左右的短文;並要求學生能夠書寫通知、便條、信件等應用文。
翻譯
第一部分 我國翻譯史簡介
了解以下內容:
1、佛經的翻譯始於東漢桓帝,譯者:安世高。
2、隋代:翻譯事業高度發達,翻譯巨星玄奘。
3、北宋、明代:佛經翻譯。
4、嚴復:「信、達、雅」的翻譯標準。
5、五四:我國近代翻譯史的分水嶺,《共產黨宣言》的譯本問世。
魯迅:理論與實踐翻譯的典範。
第二部分 翻譯的標準、過程以及對譯作的要求
1、了解並掌握翻譯的標準:忠實、通順。
2、了解翻譯的過程:理解、表達和校核。
3、了解對翻譯工作的要求:理論水平、嚴肅認真、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水平。
第三部分 英漢語言的對比
1、了解並掌握英漢詞彙現象的對比:詞的意義、詞的搭配能力和詞序。
2、了解並掌握英漢句法現象的對比:句子結構、句序和句子內容 。
第四部分 英譯漢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1
掌握詞義的選擇、引伸和褒貶:
1)根據詞類來選擇;2)根據上下文聯繫以及搭配來選擇。
2、掌握詞類的轉譯法:名詞轉譯成動詞、前置詞轉譯成動詞、形容詞轉譯成動詞、形容詞轉譯成名詞等。
3、掌握增詞法:增加動詞、增加形容詞、增加副詞、增加表達時態的詞等。
4、了解省略法。
第五部分 英譯漢常用的方法和技巧 2
1、掌握分句、合句法。
2、掌握被動語態的譯法。
3、掌握名詞從句的譯法。
4、掌握定語從句的譯法。
5、掌握狀語從句的譯法。
6、掌握長句的譯法。
7、掌握段落的譯法。
二、寫作
第一部分 文稿格式
了解並掌握以下內容:
安排 2、移行 3、大寫 4、標點 5、書法
第二部分 用 詞
了解並掌握詞的類型 。
2、掌握詞義:原義和涵義。
3、了解並能區分和運用準確運用一般詞彙和具體詞彙。
4、了解並能熟練運用部分習語 。
5、掌握以下修辭格: 明喻、隱喻、擬人、婉言、反語、誇張。
第三部分 造 句
1、了解並能區分和運用完整句和不完整句。
掌握以下句子的類型:
1)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感嘆句、2)簡單句、並列句、複合句
了解並掌握以下好的句子的標準並能熟練地進行寫作:
1)完整;2)連貫;3)簡潔;4)強調;5)多樣
第四部分 段 落
了解並掌握以下好的段落的標準並能熟練地進行寫作:
1)完整;2)連貫;3)過渡
第五部分 完整的作文
了解完整作文的寫作步驟。
掌握文章的組織結構。
3、了解並掌握以下文章類型及其寫作手法: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
第六部分 正式和非正式文體
1、了解文體的涵義。
2、了解正式文體和非正式文體。
第七部分 應用 文
了解並掌握以下應用文的寫作格式及寫作手法:
1、布告、通知 2、便條 3、書信
第八部分 標點符號
了解並掌握以下標點符號的含義並能熟練運用:
1、逗號 2、句號 3、分號 4、冒號 5、問號
6、感嘆號 7、引號 8、破折號
三、試卷總分和考試時間
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四、參考書目
1、《英語寫作基礎教程》丁往道、吳冰編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2、《新編英漢翻譯教程》孫致禮編著,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9年專升本《材料力學》考試大綱
一、適用專業:土木工程專業
二、總體要求
通過材料力學的考試,考察其掌握杆件的強度、剛度和穩定性計算的基本理論的程度;著重觀察其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熟練程度;也注意辨析其計算能力和掌握初步的實驗分析能力的情況。本大綱在專家相應考試命題和考生複習應考中提供一個關於內容、重點等等方面的參考。
(1)對材料力學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有明確的認識。
(2)具有對常見的構件簡化為力學簡圖的初步能力。
(3)能夠分析杆件在拉或壓、剪切、扭轉、彎曲時的內力,並作出相應的內力圖。
(4)熟練掌握構件的各種基本變形形式下的應力和變形的理論計算方法。
(5) 能夠正確運用強度、剛度和穩定性條件對構件進行計算。
(6)掌握簡單超靜定問題的求解方法。
三、考核內容及要求
考試主要內容
(1)緒論及基本概念:材料力學的任務,可變形固體的性質及其基本假設,杆件的幾何特徵,杆件變形的基本形式。
(2)軸向拉伸與壓縮:求內力的截面法;直杆在拉伸和壓縮時橫截面上的應力;強度條件;軸向拉壓變形;胡克定律;材料在拉伸和壓縮時的主要力學性質;拉伸(壓縮)應變能;應力集中的概念。
(3)扭轉:切應力互等定理;剪切胡克定律;傳動軸外力矩的計算;圓軸扭轉時橫截面上的切應力分布規律及應力公式;圓軸扭轉的強度條件;扭轉時的應變能;圓軸扭轉時的變形。
(4)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靜矩;形心;慣性矩;慣性積;慣性半徑;平行移軸公式;組合截面的慣性矩和慣性積;截面的主慣性軸和主慣性矩。
(5)彎曲內力和彎曲應力:梁的內力(剪力和彎矩);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剪力圖和彎矩圖;直梁在純彎曲下橫截面上正應力計算公式;直梁彎曲時的切應力;直梁彎曲時的強度條件;梁的合理設計。。
(6)彎曲變形:梁撓曲線近似微分方程及其積分;梁的剛度條件;梁內的彎曲應變能;提高梁的剛度的措施。
(7)簡單的超靜定系統:拉壓超靜定問題、扭轉超靜定問題、簡單超靜定梁的解法。
(8)組合變形及連接部分的計算:兩相互垂直平面內的彎曲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拉伸(壓縮)與彎曲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扭轉與彎曲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偏心拉伸(壓縮)時的應力及強度計算;連接件的實用計算法。
(9)壓杆穩定:細長壓杆的歐拉公式;不同杆端約束對臨界力的影響;歐拉公式的應用範圍;臨界應力總圖;提高壓杆穩定性的措施。
2、考試重點
(1)內力圖的繪製;
(2)各類強度、剛度問題計算、分析;
(3)平面圖形的幾何性質計算;
(4)不同約束情況下歐拉公式的應用及其適用範圍。
四、試卷結構
試卷總分:100分
考試時間:120分鐘
試卷題型比例:
判斷題 約10% 單項選擇題 約10%
填空題 約10% 繪製內力圖 約20%
計算題 約50%
試題難易比例:
容易題 約40% 中等難度題 約50%
較難題 約10%
五、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教材:《材料力學I、II》第五版,孫訓方等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 《材料力學》第四版 ,劉鴻文主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9年專升本《平面構成》考試大綱
所謂構成,是以各種造型要素為素材,將其按照功能、審美、動力學的秩序組成視覺形態的造型活動。該課程是將現有自然形態中的點、線、面等符號元素用藝術的審美法則將其進行歸納和演繹,在二維的平面上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則進行分解、重組,在設計構成的理念中達到新的理想形態。
平面構成的基礎要素
平面構成的基礎要求有哪些?
點、線、面的特點,分別在設計中的作用與效果。
能掌握將點、線、面各種視覺元素進行綜合運用。
平面構成的形象
平面構成形象的組成要素,平面設計中基本形的組合關係。
通過學習,能掌握骨骼的運用。
平面形態的形式法則
平面形態的形式美法則有哪些?
以哪些合理的組合方式可以達到設計的統一目的。
掌握重複與節奏、對稱與平衡、對比與統一的關係,運用靈活的表現手法、獨特的構圖方法,達到滿意的視覺效果。
平面圖形的創意
圖形創意的思維方式與過程。
圖形創意的原則有哪些?
在平面圖形構成的創作中,離不開創意思維、創意思維的核心具體是什麼?
平面構成的運用形式
重複構成的表現形式。
特異構成在平面設計中的作用。
運用漸變在視覺設計中能產生強烈的透視感和空間延伸感,是一種有順序、有節奏的變化,漸變構成的表現形式具體有哪些?
中心式、同心式、螺旋式和多樣式的發射構成分別有哪些特點?
設計中的對比有哪些具體形式,如何把握設計中的對比關係。
了解表現肌理的材料與方法,多嘗試新的、不同的材料與方法製作肌理效果,以更好地在設計中應用。
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參考書目:《平面構成》王忠編著,中南大學出版社。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
江西科技師範大學2019年專升本《基本樂理》考試大綱
一、考試方法:筆試、閉卷
二、試卷總分和考試時間: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120分鐘
三、考試範圍及要求
考試以高師音樂專業基本樂理教學大綱為依據,範圍涉及基本樂理的全部內容,即音的高度與記譜法;節奏、節拍、拍子;調、調號、譯譜、臨時記號;裝飾音,略寫記號及其它記號;音程、和弦;調、調式;調式中的音程和弦;調性關係,調性變換;調式變音及半音階;移調;速度、力度及感情術語。
具體要求為: 能正確地解釋和記憶有關的各種名詞,概念;能正確地認識和應用樂譜中的各種符號標記和常用記號;能在各種譜表中正確辨識音高及不同的拍子,並能規範記寫音的高低、長短、強弱及各種音值組合;能對曲調做正確移調記譜;能準確辨認各種音程、和弦並按要求轉位或解決;能正確分析調式、調性及調性轉換。
四、試題難易比例
容易題約20%,中等難度題約50%,難題約30%
五、參考書目
《基本樂理》西南師大出版 賈方爵編
尤軒專升本:15270879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