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2020-12-10 文史記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智慧的勞動人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出了很多的「俗語」,這些俗語包含面廣,也反映著人們的生活經驗與願望。司馬遷寫下的《史記.滑稽列傳》中《西門豹治鄴》一文裡就有了俗語最初的記載:「民人俗語曰:『即不為河伯娶婦,水來漂沒,溺其人民』雲」。由此可見俗語的歷史之悠久,使用範圍之廣。

既為俗語,那麼就是日常生活中,也能用到的語句,俗語之多,每個人總是會那麼一兩句的,流傳最為廣泛的俗語當屬描寫天氣的了,我們在小學的課本中也曾學過,比如:「燕子低分蛇過道,不久大雨到」、「立夏無雷動,包穀皆成空」、「風頭一個帆,雨後變晴天」等等。雖說都是俗語,現在看來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

在現在的農村裡,還有一句俗語一直廣為流傳著,這句俗話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是什麼意思呢?看後真的漲知識了。這句俗語中的「性」主要是說性格,意思是如果一個男人沒有自己的性格,那和鐵有什麼區別呢?如果女性沒有了自己的性格那和一團粘人的麻糖又有何不同呢?雖然說這些說法稍微誇張了一些,但是卻真實反映出了人們所需要保持的品性。

有那麼一句俗語是人們常用來形容那些不成器、沒什麼本事的人,那就是「恨鐵不成鋼」,這類人一般是落後於時代的,跟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的,因此也常常被人們所嫌棄,在古代的時候,重男輕女的思想也是相當嚴重的,不管是皇宮貴族還是平民百姓,他們都更在乎生兒子,也更在乎兒子的教育。

在那個時候甚至是在現如今,他們認為「養兒防老」,只要有了兒子,他們老了之後便有可靠的依靠,只有教育好了自己的兒子,等到自己花甲古稀之時才能有個去處。也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想法,他們才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有鋼鐵一般的意志,做事果斷剛毅有勇有謀,不拖泥帶水,也不優柔寡斷,更不希望自己的兒子成為任人宰割的軟柿子,所以才有了「男無性如鐵」這樣的俗語。

在處於封建社會的古代,其實不僅對男性的地位和德行有所強調,對女子也是有著要求的,對女子的要求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這裡的無才並非是指要讓女子沒有才能,而是想讓女子更好的遵守三從四德,更好地被束縛在條條框框之內,更好地去服從於男人。

但是在三從四德之下,還是有人想要女人能夠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年輕時,可以靠美貌讓男人依從於自己,但到了年老時又怎麼辦呢?那就是美貌不再,只有靠著自己的個性才能留在男人的身邊。除此之外,在古代一直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的,如果那時的女性沒有自己的個性和見解,事事都依靠於丈夫,那就宛如一個累贅,像一顆粘牙的麻糖,只會讓公家覺得麻煩,丈夫也會更加的看不上這樣的妻子。這也才有「女無性如麻」的俗語了。

不管是在古時還是在現如今,「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這句話都表明了,男人需要有鋼鐵般的意志和頑強的性格,女人則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和見解,不要去依靠於男人。試想,無論男女,如果一個人沒有了個人的性格和見解,自身的獨立又從何說起呢?更別說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前行了。沒了性格和見解,只能做一個時代的落後者,從此脫離了社會。

當然,個人的性格和見解都是建立在每個人的品性和品德上的,一個人要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萬不可去危害他人。俗語是中國上千年來偉大的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是歷史的瑰寶,也是我國密不可分的一個文化載體。

俗語通常都以淺顯易懂的句子告訴大家深刻的道理,教會我們怎麼做事,也教會我們如何做人,其中的價值也是值得人去深思的和考量的,伴著這些俗語,想必大家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也能少走彎路,少一些波折。這些俗語將伴隨華夏兒女走過更長的風雨道路,它是我們文化的一種傳承與象徵,我們亦不可以將之拋棄。

參考資料:

《史記.滑稽列傳》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究竟什麼意思?性格決定命運,這句話一點也是不錯的。雖然每一個人都有一種性格,但是由於「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人的性格也是很難改變的。而今天咱們說一下這句關於性格的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有什麼意思,其中又包含著哪些道理: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爛如麻」的意思:「男無性,爛如鐵」的意思:這裡「男無性」,並不是指的其他方面,而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是關於性格的意思。
  • 老話常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是什麼意思,看後漲知識了
    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裡面就有很多深層次的含義,那麼這句俗語要表達什麼意思,我們看後又能得到什麼啟示呢?眾所周知,萬事萬物都分為陰陽兩種屬性,而人在性別上,也有男女之分,男女不僅僅體現在外表的差異上,也有很多是性格上的區別。古人是非常善於觀察的,他們通過長期的觀察和總結,發現有時候男人也有女人的性格,女人有時候也十分的「女漢子」,這便是這句俗語創立的初衷。
  •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
    民間俗語:"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說的是啥意思?華夏文明源遠流長,其中的俗語文化更是早在千百年前就已經非常流行了。在當時那個年代教育還沒有普及,所以民間俗語很容易得到推廣。和詩歌辭賦什麼的相比,俗語在深度內涵上要落後許多,但是俗語通俗易懂,而且在很多方面都適用,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很多俗語都得到了廣泛的流傳。雖然在今天俗語的地位不如從前,但熱衷於使用俗語的人仍然非常多,而且對於很多學者們來說,研究俗語是一件非常有必要的事情,我們從俗語中能夠發現很多古人很多為人處世的態度。
  • 農村俗話:男人無性爛如鐵,女人無性碎如麻,究竟是什麼意思?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究竟什麼意思?這是一句農村俗語,是說農村男人和女人,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性情,即性格、脾氣,所表現的個人性格狀態。農村人把這些無性情的男人和女人,稱作「糯米糰子」,說是懦弱無能的人,或懦弱無鋼的人。
  • 老話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
    我們在了解這些俗語背後的意義時,總能有不同的體會,比如老話說的:「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究竟有何含義?古人的經驗。大家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有些誤解,第一時間想的可能是男女關係的事情。因為這句話中的字面意思,似乎是說一個男性如果長期處於無性狀態,那麼他會如一塊兒廢鐵一樣,沒有任何的用處,後半句的意思也是說,一個女性長期處於無性的狀態,生活也會一團亂麻。其實這樣理解是不對的,這是望文生義的結果,這句話是由來已久,追溯到幾百年前,這句話就已經存在,那麼這兩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古人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啥意思?老俗語中深藏大智慧
    古人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啥意思?老俗語中深藏大智慧。男無性如鐵我們首先來看俗語的上半句「男無性如鐵」,這裡的「性」指的是一個人的性格,而這裡的「鐵」其實是相對「鋼」而言的。所以「男無性如鐵」的意思是說,一個男人要始終保持自己獨立的性格,要像鋼一樣堅韌,同時要志存高遠,性格獨立,才能成就一番事業,打出一片新天地。如果整天遊手好閒,不務正業,人生也不會有什麼起色,自然被人指責為鐵一樣的性格了。
  • 俗話「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到底是什麼意思?
    隨著我們社會快速的發展,民間就出現了許多的俗語,就比如說:這句「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可能你第一次聽的話,根本不知道說的是什麼,若是你明白其中的道理,那麼就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瞬間恍然大悟。
  • 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是啥意思,看後長見識了!
    有的俗語我們耳熟能詳,但有的俗語卻只是在平常的生活中略有耳聞,但是問其大概的意思,卻是鮮為人知,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細細品讀,的確能引人深思。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說的是啥意思呢?
    提起農村俗語,現代人又給予了新的的定義叫做個性教育,而在以前俗語多半也是作為一種知識教育傳播,古時候老百姓很難接觸到古詩詞這些知識,但是人們也渴望學到很多知識,而只能通過長輩們教導來懂得萬物,俗語通俗點說就是一種特殊的教育語言,它不但教育後代子孫做人的道理,還有識別萬物的本能,所以說俗語包羅萬象一點不為過
  • 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啥意思?古人的忠告
    俗語雖然都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話,但有些俗語除了字面意思,還有更深層次的含義,可能和你的理解有很多偏差,今天就給大家說一下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看字面不好理解,但把它分開就一清二楚了。首先解釋一下這句俗語的意思:如果一個男人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那麼就容易碌碌無為;如果一個女人沒有鮮明的性格特點,同樣也會被生活中繁瑣的事情所困擾。在以前,大部分的家庭都是「男主外,女主內」。男性是家裡的精神支柱,而女性主要來操持家務和處理家庭關係。
  • 「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是啥意思?古人忠告字字受用
    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句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到底是什麼意思,背後的道理細細品讀,的確能引人深思。一、男無性爛如鐵古代封建社會中,男子佔據重要地位,一切都要是圍繞男子建立起來的。古人認為一個人男人就要頂天立地,性格要剛強。
  • 老話說: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有什麼深層含義?
    老話說: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有什麼深層含義?我們都知道,人在性別上有男女之分,就是因為性別的不同,所以不論是在外表上還是性格上,男女之間的差別都挺大的。小編今天要給大家講的是老祖宗留下來的一句老話:「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碎如麻」,可能很少人聽過這句話,所以不懂這句話的具體含義,其實這句話中的「性」並不是指男歡女愛的「性」,而是「性格」的意思。字面意思展開來講就是一個男人如果沒有自己的個性,就如同廢鐵一般,毫無用處。
  • 農村俗語:男無性,爛如鐵;女無性,醉如麻;啥意思?有道理嗎?
    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在以前科技信息不發達,人們物質生活還比較匱乏的年代,農村老人們更多的是喜歡用一些民間俗語來表達自己 對事物和規律的認識,這也是民間的一種文化沉澱,這些俗語老話都是這麼多年的經驗積累,有的確實值得我們借鑑和參考,這些俗語可以說是包羅萬象,對我們身邊各種事物都有描述,就好比今天這句"男無性
  • 為何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老祖宗這話說到內心深處了
    為何說「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老祖宗這話說到內心深處了前言:在中國是有著很多文化傳統的,這些傳統也都被流傳到了如今年代,更是被我們現代人所推崇。俗語文化有很多,就好比「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這句話就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更是說到了人們的內心深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分為陰與陽兩種屬性的,就好比性別,也是有男女之分。男人與女人不僅是在樣貌與生理上不同,更是在性格上有差別。古代的人們是很喜歡觀察事物的,他們可以通過長期觀察,總結出經驗。女人有時候,也有女漢子的一面,這就是俗語創立的初衷。
  • 老話「男無性如鐵,女無性如麻」到底有何含義?早知道早受益!
    說起俗語想必大家都不陌生,我們在日常生活之中,總是不自覺地脫口而出,比如我們經常說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比喻事情的發展是一個長期累積的結果,不是突然之間發生的意思;還有一句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歷經磨難就難以獲得成功;再比如我們說的「八九不離十」、「八竿子打不著
  • 農村「女無性,爛如麻」到底是啥意思?網友:做有「性」的就對了
    在農村有很多的「俗語」,其實說是俗語不如說它們是道理,因為很多話都是再告訴人們一些做人做事的態度,就像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女無性,爛如麻」,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我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一說。「女無性」中的「性」指的是一個女人他的性格,性情和品行,說白了就是她這個人的為人怎麼樣。「性」這個東西在社會上是很重要的一點,一個人能否在社會上立得住腳,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性」,如果她的性情,性格和品性都非常好的話,相信會受很多人待見。因此雖然這句話說的是女生,但是男女一樣,在性格這一方面都要做到最好。
  • 農村俗語:「男無性不剛,女無性不秧」是啥意思?
    初看到「男無性不剛,女無性不秧」這句俗語,很多人都會望文生義,從字面意思上聯想到男女之事上,其實二者並沒有什麼關聯,這裡所說的「性」僅僅指的是人的個性,說的是不論男人女人生在人世間,要有抱負有追求有理想,而不是渾渾噩噩,醉生夢死,荒廢終生。
  • 古人講「男子無性鐵無鋼,女子無性馬無韁」,到底是什麼意思?
    俗語「男子無性鐵無鋼,女子無性馬無韁」,與上面的這段話,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男子無性鐵無鋼一個男人沒有頑強的毅力、堅韌不拔的精神,就像一堆廢銅爛鐵一樣,堆積在那裡生鏽。「男子無性鐵無鋼」,也有「恨鐵不成鋼」的意思,一個男人如果軟弱無能,他的妻子兒女就會被人欺負。所以作為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不能在困境下輕易低頭,更不能委曲求全,否則就像煉成鋼的廢鐵一樣,被人遺棄在荒涼的角落。
  • 俗語:「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老祖宗的觀人術,句句在理
    有道是「知人知面不知心」,與人的交往最是麻煩,如果交友不慎,遇人不淑,不僅會浪費自己的時間,說不定還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麻煩,那有沒有什麼「捷徑」能讓我們一眼看透一個人的本質,從而判斷出這個人值不值得我們深交?實話告訴你,有!老祖宗早已為我們留下「觀人術」:「男無性不鋼,女無性不秧」!
  • 古人云:「男無性不鋼,女無性無秧」,老祖宗修身經驗,用詞
    在古代,我們都知道女人沒有地位,男人強迫女人「三從四德」,男人想「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當時有這樣一位學者挑戰權威,明朝徐夢龍專門寫了一篇關於女性智慧的篇章,並勇敢地讚美女性,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這種行為本身需要很大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