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西北方向的玉泉山腳下,有很多郊野公園,幾乎連成了一大片,每個公園都獨具特色。比較著名的有海澱公園、北塢公園、中塢公園、玉泉公園,再往西走有丹青圃公園、西山森林公園,都在玉泉山附近。
明清時期,這裡就曾有過三山五園的說法,三山指的是香山、萬壽山、玉泉山,五園指的是頤和園、圓明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在這些名園之外,有一條全長約40公裡的綠道和13個公園,簡稱一道十三園。分別是中塢公園、北塢公園、兩山公園、暢春新園 、海澱公園、六郎莊公園、船營公園、功德寺公園、 石渠公園、妙雲寺公園、影湖樓公園、茶棚公園、南旱河公園,它們也統稱之為三山五園園外園,全部免費開放。
三山五園地處西山環抱,水系縱橫,擁有得天獨厚的山水格局。作為三山五園「園外園」之一的中塢公園名氣並不大,但去過的人都會感到驚喜。
大部分人都聽說過北塢公園,裡面的主要特色是稻田和油菜花海,復原了明清時期這一帶稻花飄香的田園風光。但相比中塢公園,北塢公園就遜色了一些。中塢公園位於頤和園西南側,面積約55萬平米。園內的主要景點有觀田臺、翠袖軒、娟碧軒、荷風橋、覆春亭、寄舟臺、起雲亭、近櫻橋、晚秋亭、畫圖四面亭等。目前園內油菜花綻放,幾乎開遍了每個角落。而且園內有大片種植油菜花的梯田,錯落有致,非常適合遊人拍照欣賞。
關於「中塢」名字的由來其實還有一段淵源,在元代定都北京後,將京西北玉泉山的水通過金水河引入城內,到了明朝金水河分為內外兩條,經故宮內太和門前的是內金水河,流經天安門前的金水是外金水河。而中塢公園當時就是金水河的流域,明朝政府沿河修了三個停泊、修理船隻的船塢,中塢公園這裡就是中間的船塢,公園也就因此而得名。
中塢公園平日人不多,只有少數來跑步的人和幹活的工人,田園景致,柳林溪田,是中塢公園的主要景觀特色。高田如樓梯,平田如棋局,白鷺忽飛來,點破秧針綠。漫步於中塢公園內,低頭所見是與湖水、綠地自然咬合的稻田,抬眼望去是壯觀的梯田與雄偉的青山撐起的主背景,步道周圍到處都是油菜花,雖不如江南的高大,卻也黃成一片,很有規模。
最讓人喜歡的是那片油菜花梯田,層疊有序,可以攀登至高處俯瞰。附近每隔10分鐘就會有一架飛機划過天空,與油菜花共同打造了一片初夏的自然美景。這些油菜花並不收割,再過一段時間,它們就會被翻到地下做水稻的底肥。這樣一來,即有觀賞價值,也有使用價值,等秋天到來的時候,這裡將會成為金黃色的稻田,同樣是京城一景。
沿著梯田攀登至最高處,就可以望到遠處的玉泉山,趕上天氣好的時候,玉峰塔可以看得一清二楚。這是當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時候,在鎮江金山寺見到了高大巍峨的慈壽塔,就讓人將塔繪成圖,回北京後於玉泉山主峰上建起了這座玉峰塔,並在塔中供奉著定光佛像,而玉峰塔倒影在頤和園昆明湖上玉峰塔影也成為了靜明園十六景之一。
身處田園韻味如此濃鬱的自然風景之中,盡情享受恬靜、開闊的空間氛圍,一種久違的釋然和回歸感讓人心生歡喜,久久不願離去。
目前中塢公園的油菜花正值盛花期,遊人可乘坐539路公交車在玉泉園站下車,步行即可到達。自駕的朋友可導航頤和園西門停車場,收費10元/小時,有個小門可以直通中塢公園。公園免費,不需要提前預約,遊覽一圈大概需要2-3個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