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2014APEC首腦用瓷《國彩天姿》等三個系列,國博本月20日起將展出12天
7月20日,華光陶瓷國宴瓷收藏儀式在國家博物館舉行。由華光國瓷自主設計製作的2014APEC首腦用瓷《國彩天姿》、國慶60周年國賓用瓷《鳳舞和鳴》、中南海用瓷《彩雲追月》正式被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並將在國家博物館北11展廳展出12天。國家博物館館長呂章申、清華美院教授張守智等出席了此次收藏儀式。「淄博陶瓷,當代國窯」再一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
華光作品被國家博物館收藏並非首次,早在2007年華光創作的「和諧2007咖啡具」和2008年創作的「和諧五洲壺」就已被國家博物館收藏。2017年華光創作的「國彩天姿」、「鳳舞和鳴」和「彩雲追月」三個系列同時被國家博物館收藏,這不僅體現出國家對陶瓷文化藝術事業的重視,同時也是對華光國瓷品牌文化和品質的再次肯定,以及華光國瓷為中國當代陶瓷的發展復興做出新的貢獻的認可。
多年來,華光陶瓷先後研製成功了天然礦物骨質瓷、抗菌陶瓷、無鉛陶瓷、華青瓷、華玉瓷等,並獲得100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著作權,華光國瓷成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釣魚臺國宴、國賓、國禮用瓷,國家博物館、故宮博物院等收藏陶瓷。
呂館長在收藏儀式上表示,這次捐贈代表了當代陶瓷的最高水平,感謝為國家文博事業做出貢獻的相關企業和個人。中國自古是陶瓷大國,古時瓷器通過海上絲綢之路大量出口,隨之輸出的還有中國文化。中國現代陶瓷藝術應該引領出我們自身的文化底蘊和生存經驗,繼承傳統、面向生活,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作品賞析】
《國彩天姿》
華光國瓷2014APEC首腦用瓷《國彩天姿》以天然礦物質無鉛骨質瓷為體,材質細膩而通透,在裝飾上把經典鬥彩「五彩+青」六種顏色擴展為十三色,採用高溫釉中彩現代工藝,釉面溫潤晶瑩,效果更加充盈而華美。紋飾中有寓意「百年好合」的百合花、「清雅高貴」的玉蘭花、「吉祥安康」的西番蓮及燦然綻放的大麗花等。畫面枝藤纏繞極具動感之美,上承傳統鬥彩的富貴吉祥,下開當代彩飾的華麗典雅,既展示出中華國粹文化的厚重,又彰顯出當代中國豪邁的時代風尚。國彩天姿曾榮獲第四十三屆國際陶藝學會大會展覽會「和諧獎」金獎、山東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
《鳳舞和鳴》
國慶60周年國賓用瓷《鳳舞和鳴》以漸變青花的藍調色彩及飄逸舞動的鳳凰紋飾為主,紋飾之底則是高貴典雅的傳統明黃色。其間青花線條如浪花飄逸舞動,喻含四海昇平之意。天然礦物質無鉛華光骨瓷為體,傳承千年的「和」文化為創意點,淋漓盡致地表現了鳳凰文化中至德、至慧、至情的和諧大美。「鳳舞和鳴」系列作品於2009年被選定為新中國成立六十周年國賓用瓷。
《彩雲追月》
中南海用瓷《彩雲追月》不僅繼承了古典裝飾工藝所有的造型和飾圖精華,還融入了全新的現代設計理念、最先進的工藝製造水平以及最健康的高新技術材質,以天然礦物質無鉛華光骨瓷為體,華貴的黃、紅為主色,構圖於富麗堂皇中顯現富貴,柔美線條又見人間風情萬種,寓意「名利雙收天賦富,威望榮達世間誇」。同時,也表達華光人祝願天下人享有富貴、團圓、太平、祥和的美好之意。《彩雲追月》曾榮獲第八屆全國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金獎、山東陶瓷藝術設計創新評比一等獎。
整理/新京報記者 田超
更多詳細新聞請瀏覽新京報網 www.bjnews.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