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一個女生在商場被一個中年男子猥褻,同行的男同學見義勇為,踹傷了猥褻男子。
8月,猥褻男竟然以被踢傷為理由,向男同學索賠20萬,男同學被刑事拘留。
女生的媽媽在微博上將此事公開,事件迅速上了熱搜,升溫發酵。
今日人民日報發布微博稱,永州警方對此案高度重視,已經責令分局撒銷此案,解除了男同學的刑事拘留。經過重新調查,猥褻男被刑拘15日。
惡人終有惡報,本是圓滿結局,理應大快人心。
但細思過程,卻有些齒寒。
有幾個問題,卻是如何都無法想透。
問題一:
女生媽媽的陳述中提到,根據商場監控,該猥褻男在事發當天還用同樣的手段襲擊過其他女性。
這樣一個猥瑣的惡人,明目張胆屢次犯案,如果不是男同學此次一舉將其惡行踢爆,他還要用同樣的方法侵犯多少女性,給多少女性留下心理陰影和創傷?
這樣一個慣犯,我不相信之前沒有其他女性反抗報警,但他為何仍道遙法外?
是犯罪成本太低,還是犯罪根本沒有成本?
問題二:
猥褻男在惡行敗露之後,竟然還提出索賠20萬。警方正式立案,男同學被刑拘。
惡人自然是厚顏無恥,面對惡人的傷情,好人百口莫辯。
但現代社會,哪個商場沒有百八十個攝像頭?
男同學為何出手,猥褻男如何受傷,是否咎由自取。
通過調取監控,還原事情真相,還好人清白,滅惡人威風,真的有這麼困難嗎?
問題三:
男同學8月21日被刑拘,事件在微博上引起了關注,當地警方高度重視重新調查,這才於8月26日宣布撤案,並釋放了男同學,改為刑拘猥褻男。
6月發生的猥褻事件,壞人一直逍遙法外,並且惡人先告狀反咬一口,使好人蒙冤。
直到微博熱搜、民情激憤,這才「高度重視」,釋放了好人,刑拘了壞人。
如果沒有微博上這一事件的發酵升溫,男同學是否仍在刑拘,猥褻男是否仍在襲擊女性?
微博本來只是一個社交工具,什麼時候開始,微博成為了蒙冤之人最後的求告之處?
以後我們在生活中人身安全和利益受到了侵害,到底是應該選擇報警,還是先發個微博?
一個安居樂業的健康社會應該要以何種態度面對善惡?
面對惡。
必須讓惡人承受犯罪的代價,惡必有惡報。代價應該至少大到讓其下次犯罪時有所顧慮,並通過合理的途徑對其後續行為進行跟蹤監督。
面對善。
英雄應該得到表彰和榮譽,得到世人的尊敬,以英雄頂天立地的正能量,樹立榜樣,讓後來人在面對惡行時,能夠敢於發聲,施以援手。
在面對需要分辨的善惡時,
應該有公正明理的審判,公開透明的渠道,讓好人心安,讓惡人心顫。
正義應該得到弘揚,惡行應該得到遏止。
這就是俗話說的,著有善報,惡有惡報。
善無善報,再無善人;惡無惡報,惡人遍地。
善惡不分,不僅讓惡入脫逃,更讓英雄寒心,讓後人無所適從。
更重要的是,分辨善惡應該是法律和公理的職能。
而法律和公理,應該有獨立清醒的立場。
這一立場應傲立於天地間,獨立於三界外,時刻警醒,絕不應該依靠微博來喚醒。
此案中,男同學在刑拘5天後終被釋放,猥瑣男最終受到了懲處。
正義最終沒有缺席,但下次,能不能不要遲到?
————————
關注@亂亂說事兒,女性自我成長,親子閱讀分享,八卦熱點討論,亂亂陪你說事兒,一起聊聊唄。
亂亂:
親子育兒閱讀達人,喜馬拉雅「亂亂親子故事會」11萬粉絲主播;
閱讀使人成長,八卦令我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