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衛視 《天天向上》王一博向茶百戲傳承人拜師學藝節目成為年輕人熱議的話題。節目中一博學習點茶和茶百戲的情景備受關注。茶百戲是集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的非遺文化。茶百戲的科學原理、豐富的歷史內涵、獨特的藝術表現力深受年輕人喜愛。
清水幻變的圖案
《天天向上》節目一開始,首先給一博欣賞一幅茶百戲作品,茶百戲傳承人章老師讓一博猜一下這白色的圖案是加什麼物質形成的。一博學過咖啡拉花,於是猜想這茶湯上的白色圖案是否也是加牛奶形成的。回答是否定的。茶百戲的圖案的用清水形成的,這是茶百戲區別於一般繪畫本質特徵。一般的繪畫材料如咖啡拉花、國畫、油畫都是靠顏色塗抹形成的,用清水根本不可能形成圖案。這讓一博感到奇怪,為什麼清水會出現圖案?
研膏茶的魅力
要揭開茶百戲的奧秘,首先要明白茶百戲原料不是現代用於泡茶用的散茶,而是具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研膏茶,古代用於朝廷的貢品也稱龍團鳳餅。節目中茶百戲傳承人給一博介紹了研膏茶的特點。正是研膏茶精妙的加工技術才實行了清水幻變圖案,宋徽宗在《大觀茶論》中用「香甘重滑」描述研膏茶的品質特徵。章老師自2005年恢復研膏茶技藝後於2009年搶救性恢復茶百戲技藝。
玩中長知識
隨後,一博開始學習茶百戲的實際操作,首先從點茶法入手,炙茶、碎茶、碾茶、羅茶……。茶百戲蘊含豐富的歷史知識、茶科學和藝術表現技巧,其中歷史典故豐富而有趣,石轉運、三昧手、雪濤公子……。
節目中章老師給一博介紹了石轉運,用於碾茶的茶磨。隨後一博學習點茶中攪拌茶湯的技巧,「指繞腕旋」。研膏茶攪拌很容易形成豐富泡沫,加上一博領悟很快,手法得當,一會兒就攪拌好細膩如雪濤般泡沫。
一博將茶湯一飲而盡,不由自主地說:好喝!接著,章老師邊說邊示範茶百戲表現技法。只見章老師用茶匙在一盤淺咖啡色茶湯中加入清水,立即變白,隨後幻變出一幅圖案:中國的母親花--忘憂草。清水之所以可以幻變圖案,源於茶湯中豐富的氣體顆粒,茶百戲是中國歷史上用氣體材料幻變圖案的唯一方式,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接著,一博模仿老師的作品,也用清水畫了一幅忘憂草。一博的臉上終於露出滿意的微笑。接著一博網絡連線給汪涵大哥等其他幾位天天兄弟匯報學習成果。茶百戲可是很獨特的技藝,汪涵連連誇獎:「一博真是什麼本領都能學得會啊!」
體驗中緩解壓力
茶百戲具有新穎的藝術表現力、豐富的知識和愉快的體驗性,點茶、鬥茶、茶百戲演示非常適於年輕人學習體驗。茶百戲研究院每年都要接待五湖四海的茶友前來體驗學習,茶百戲這一新型的遊學項目也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大學生。大家在愉快的實操中增長知識和技能, 還能通過快樂的學習緩解生活壓力。同時,通過親身體驗真切地感受到中華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年輕一代對中華優秀文化的熱愛,使茶百戲這一非遺文化得以正確傳播,活態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