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首個生活垃圾四分類試點!可回收垃圾投入智能機立馬收到錢

2020-12-13 澎湃新聞

根據住建部要求,到2020年底,包括濟南在內的全國46個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需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因此對於濟南的垃圾分類情況,也一直備受廣大市民的關注。

8月22日,在濟南名輝豪庭社區,

以幹垃圾、溼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

分類的垃圾回收方式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

這是濟南市首個做到垃圾分類的試點社區,

也是山東省內最大的實行垃圾分類的社區。

22日,記者來到了歷城區全福街道的名輝豪庭社區,

目前名輝豪庭社區已經參與1000多戶。

從居民家到社區裡

乾濕垃圾有了各自的「家」

孫先生是名輝豪庭社區的一位居民,在他的家裡,擺著兩個垃圾桶,分別套著不同顏色的塑膠袋。

「這個灰色塑膠袋裡裝的是幹垃圾,黑色塑膠袋裡裝的是溼垃圾。」

他指著兩個桶說,自己家已經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了,平時會養成習慣把不同的垃圾放到對應的垃圾桶裡。

他將幹垃圾和溼垃圾分別打包,準備丟到樓下的垃圾桶。

「樓門口就有三個垃圾桶,兩個是放幹垃圾的,一個是放溼垃圾的。」

孫先生來到垃圾分類投放點,兩個灰色的垃圾桶上標註了「幹垃圾」,一個綠色的垃圾筒上標註了「溼垃圾」。

「您好老師,您這垃圾袋裡面是果皮嗎?」

孫先生剛準備將西瓜皮等溼垃圾扔入綠桶內,就被垃圾桶邊一位身穿藍色馬甲的工作人員叫住了,在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後,孫先生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將這袋溼垃圾放到了綠色垃圾桶裡。這位身穿馬甲的工作人員是社區垃圾分類的督導員,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各個垃圾桶邊進行監督和指導,幫助居民做好垃圾分類工作。

「通過前期的入戶宣教和宣教活動,居民逐步有分類意識了,現在已經有差不多一半以上的居民做到了垃圾分類,知道怎麼分了。」

負責名輝豪庭垃圾分類項目運營的經理黃磊告訴記者。據了解,自8月16日開始,名輝豪庭社區垃圾四分類開始運行。社區組織志願者進行入戶宣傳,發放宣傳冊、垃圾桶和垃圾袋等紀念品指導社區居民如何按照生活垃圾分類要求進行投放。 目前共設置乾濕分類垃圾桶共計43處點位,100餘個垃圾桶。

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

分別投入智能投放點

除了乾濕垃圾分類點外, 名輝豪庭社區還設置了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的智能回收機。 小區居民可以把家裡的報紙、書本雜誌、紙殼、易拉罐、塑料瓶等可回收垃圾,及電子產品、廢電池、過期藥品、廢舊燈管等有害垃圾放入回收機內。

王女士已經是智能回收機的老用戶了,從去年智能回收機剛在小區投放開始她就一直使用到現在。今天,她拿了一包捆好的廢紙殼、一袋子塑料瓶和一袋子易拉罐瓶前來投放。王女士熟練地拿起手機微信掃屏幕上的二維碼,登陸之後頁面上就顯示了有報紙、塑料瓶、紙殼、書本雜誌等各種分類,她在屏幕上點擊廢紙殼, 頁面上顯示著現在廢紙殼的價格是0.8元每公斤 ,確認之後,一張條形碼出來了。王女士將條形碼貼到廢紙殼上,並投到了垃圾桶內。顯示屏上這次稱重的重量,並自動算出了錢數。

「從這個機器去年來到小區,我就已經開始用了,現在這些家裡的廢紙殼、塑料瓶都攢起來,扔到這裡面。」

王女士向記者展示了手機上的帳戶,

「特別好用,又乾淨又方便,現在我已經賺了692塊多了。」

「居民可以使用微信掃碼進入操作界面,同時為了方便老年人,我們還提供了辦卡的服務,市民也可以刷卡進行登錄。」

黃磊說,目前小區居民的使用情況非常好,使用率也很高,居民也比較認可。

「現在小區裡有5組機器,一天能達到500公斤左右。」

溼垃圾變廢為寶

小區裡配專門設備就地處理

小區裡的垃圾怎麼處理?黃磊介紹,幹垃圾由環衛部門送到焚燒發電廠,可回收垃圾由光大送至分揀中心打包後送到各類再生資源回收廠,有害垃圾收集暫存後送到專業處理企業名輝豪庭小區,而 溼垃圾可以直接在小區內進行處理 。

「小區裡配備了一臺溼垃圾就地處理設備,可以將垃圾變為營養土。」

在小區門口的社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理中心,記者見到了這個能將溼垃圾「變廢為寶」的機器。

「這個就是處理廚餘垃圾的就地化處置設備,可以對溼垃圾進行全部自動化的處理。」

黃磊說,廚餘垃圾到了這裡可以實現自動升降,經過螺旋進料之後會進行自動破碎,破碎之後分揀,將一些沒有進行徹底分類的塑膠袋等,通過自動分揀裝置分揀出來。

黃磊介紹,挑出來的全部溼垃圾進入好氧發酵罐裡,進行微生物的好氧發酵,經過24小時的發酵最終會形成有機化肥,也就是營養土。

「這些營養土可以作為位園林綠化的肥料,用在小區裡或者周邊的園林綠化當中,這樣就做到了溼垃圾的就地處置。」

據了解,設備日處理能力3噸,目前的溼垃圾日處理為0.5噸。

「這是濟南首家溼垃圾現場處理的設備,如果有合適的小區也會進行推廣。」

濟南市環衛科研所工作人員竇穎慧說。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夏侯鳳超

編輯: daidai

往期精彩回顧

▲ ▲ ▲ 你的"人設",其實比明星還容易崩塌

複製下方關鍵詞並回復獲取精彩內容

丨濟南網紅外賣丨山東人倒裝句 丨冰淇淋盤點丨

丨零食冷凍大體驗丨臥底濟南Apple零售店丨

丨濟南小龍蝦外賣丨小眾飾品丨趣聽丨福利丨

丨我想撩一下晚報菌

相關焦點

  • 走訪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垃圾分類指導員主要幹什麼?垃圾分類後...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朱婷 實習生 易建旭/文 李化 /圖據市城市管理局數據,截至6月底,主城區已啟動43個街鎮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示範。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後,小區居民在幹什麼,小區有哪些變化,與試點有關的工作人員又在做些什麼?
  • 山東:垃圾分類新標準出爐,生活垃圾分類調整為4大類11小類
    日前,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北京召開《生活垃圾分類標誌》標準(下簡稱「標準」)發布新聞通氣會,介紹標準修訂情況,並通報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在本次標準修訂中,主要對生活垃圾分類標誌的適用範圍、類別構成、圖形符號進行了調整。
  • 垃圾別丟,可換錢!白雲首個再生資源回收示範點投入試運營
    該示範點投入試運營的當日,白雲區供銷聯社組織人和鎮環衛工人在示範點內開展培訓,指導環衛工人對可回收物進行分類投放,做到日產日清。白雲區首個再生資源回收示範點投入試運營廢報紙0.9元/斤、廢紙皮0.8元/斤、廢塑料瓶1.2元/斤……在該回收示範點牆上,張貼有常見可回收物的回收價格,工作人員正指導環衛工人將可回收物放到稱重儀器上,機器自動稱重後即可在窗口結算,當日回收總量為0.48噸。
  • 我市32個小區試點生活垃圾分類
    去年6月起,我市啟動了《平頂山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市城市管理局1月15日發布消息,截至目前,市區參與生活垃圾分類的居民達36894戶,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32個,設置分類垃圾桶1856組,設置大件垃圾堆放場6處、有毒有害垃圾存儲點6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正在穩步推進中。
  • 香山公館小區成忠縣首個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忠州新聞網訊 (通訊員 袁麗華 丁小忠)近日,筆者從在忠州街道香怡社區召開的香山公館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推進會上獲悉,香山公館小區成為我縣首個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小區。
  • 送垃圾還給錢!大廟附近多了一家垃圾分類回收服務站
    大小新聞客戶端11月20日訊(YMG全媒體記者 曲彩雲 攝影報導)垃圾分類投放送5個積分,出售可回收物不止給錢還有積分能兌獎,積分可以換取相應價值的商品……11月20日,在北大西街大廟附近,包含社區超市、可回收物回收站、餐廚垃圾處理站、垃圾分類投放亭的社區便民服務站落成開張,記者前去採訪時,十幾位市民正忙著將自家垃圾送到回收站,
  • 電子產品都是可回收物?垃圾分類勢在必行
    ,當然我個人更建議通過一些渠道進行回收,也能換一些錢,何樂而不為呢?所以如果你把手機、筆記本電腦、相機等拆開扔的話,那麼電池部分則需要投入有害垃圾。還有個非常鮮明的例子就是移動電源是可回收物,但移動電源拆出來的電池則是有害垃圾了。
  • 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
    垃圾分類工作面臨主要問題 當前垃圾分類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對居民的垃圾分類投放實施激勵管控時,懲罰難以確定責任主體,獎勵需要的大量資金投入難以持續;二是再生資源回收體系的缺失,大量分散的個體遊擊大軍承擔回收責任,再加上回收個體戶的城市擠出效應,導致再生資源加劇回到環衛體系,垃圾增量進一步上升;三是企業缺少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的具體抓手,垃圾分類缺乏長效市場驅動。
  •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變遷史——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歷史(中)
    至年底,全市共設置廢玻璃回收點119個,回收廢玻璃120.22噸;設置廢電池回收箱1269隻,回收廢電池21萬節(約5噸)。1999年,市政府發布《關於加強本市環境保護和建設若干問題的決定》,將垃圾分類納入了環境保護和建設的重要工作,標誌著上海市垃圾分類工作正式進入政府工作推進層面。市環衛局制定了推進垃圾分類收集工作的實施意見,將垃圾分類為:有機垃圾、無機垃圾、有毒有害垃圾三類。
  • 塑膠袋是可回收垃圾嗎?
    今天來說說垃圾分類的事情。垃圾分類的意義想必大家都知道,通過垃圾分類管理,最大限度地實現垃圾資源利用,減少垃圾處置量,改善生存環境質量,是當前世界各國共同關注的迫切問題之一。垃圾分類的優點也很明顯:減少佔地,減少汙染,變廢為寶等。政府為這個事情也投入了不少。
  • 蕪湖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儒林西苑為首個示範區
    到2020年,全市60個居民小區試點垃圾分類記者獲悉,到2020年底,我市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類法規體系、政策體系、標準體系、設施體系和工作體系,垃圾分類工作覆蓋範圍不斷擴大,學校垃圾分類教育培訓體系不斷完善,居民垃圾分類知曉率、參與率、準確率明顯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
  • 小蜜蜂智能回收助力常熟市東區鉑宮智能垃圾分類模式
    有了智能垃圾分類回收機,市民垃圾分類將更精準、更輕鬆。4月19日,蘇州常熟市東區鉑宮首個【小蜜蜂智能回收機】啟用試點,標誌著該小區垃圾分類逐漸進入無人化、自助化的智能時代。前期,隨著浙江小蜜蜂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開展垃圾分類宣傳工作,工作人員發現大部分地區,雖然垃圾分類後的其它垃圾由環衛工人每天收集,但可回收垃圾沒有專人進行回收;社區居民分類習慣養成後,其分類後的可回收物缺少輸出口,在樓道和公共區域堆積易產生安全隱患;也有社區間存在拾荒人員穿梭,不定時地去翻撿值錢的可回收物的情況,撿拾的過程造成路邊和垃圾桶邊常有散落的垃圾。
  • 濟南垃圾分類從試點到即將強制實行催生新興職業 垃圾桶邊來了職業...
    2012年年底,濟南開始試點垃圾分類,督桶員正式登上「泉城歷史舞臺」;2017年,46個重點城市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系統,濟南名列其中,督桶員開始擴招;2019年起,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督桶員正在變成一項新熱門職業……前輩們8年前,最早「督桶員」是義務勞動「2012年年底,我退休在家,應社區號召做了一名義務督桶員。」
  • 垃圾直接換生活用品:阜陽垃圾智能分類箱上線,有望全市推廣
    垃圾如何變錢用記者來到潁泉區金色港灣小區,體驗我市首個垃圾智能分類投放箱。就是它,能把我們平時扔的垃圾換成「錢」。這套包括智能顯示屏、掃碼機和分類垃圾箱等的設備,就是垃圾智能分類系統設備了。除此之外,每周日小區內還將舉行資源回收日活動,居民可以到現場將不易處理的大件垃圾「丟掉」,兌換成積分。積分難攢嗎?要多少積分才能兌換一件商品?據了解,兌換物品的價值,比賣廢品的錢數要稍高。比如一捆舊書只能賣5元錢,但可兌500多積分,換價值在6元內的日用品。
  • 調查|生活垃圾分類探路前行
    2017年,國家發展改革委、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共同發布《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實施強制垃圾分類,並劃定了包括石家莊在內的46個城市,在2020年要實現生活垃圾回收率35%。這是一個怎樣的目標?現實中的生活垃圾分類進行得如何?近日,記者對石家莊的垃圾分類試點進行了探訪。
  • 濟南生活垃圾分四類,按規定時間地點分類投放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於悅12月11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就將於明年正式實施的《濟南市生活垃圾減量與分類管理條例》進行介紹和解讀。生活垃圾分四類進行投放《條例》在總則中就對生活垃圾的分類進行了明確,分為四類:一是可回收物,指適宜回收和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包括廢紙類、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製品、廢織物等;二是有害垃圾,指《國家危險廢物名錄》及相應規定中的家庭源危險廢物,包括廢藥品、廢殺蟲劑、廢消毒劑、廢油漆和溶劑及其包裝物,廢螢光燈管、廢溫度計、廢血壓計
  • 積分可換生活用品,垃圾分類你參與了嗎?
    ,卡片輕輕一刷,垃圾便可投入不同圖案的分類箱中,卡中獲得的積分還可以自主兌換小禮品。通過設立宣傳欄、垃圾分類督導員、撤桶並點等方式,全面推行「一欄、二圖、三點、四桶、五導」載體規範設置管理,引導居民單獨投放有害垃圾,分類投放生活垃圾。其他非試點小區全面配置兩分類普通垃圾桶,引導居民分類投放。
  • 海口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逾26%:設4個有害垃圾暫存點,試點餐...
    海口生活垃圾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逾26%  設4個有害垃圾暫存點,試點餐廚垃圾就近處理  海南日報海口9月18日訊 (記者計思佳)9月18日,全省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現場會在海口舉行。海南日報記者從會上獲悉,海口自8月1日在試點區域開展垃圾分類以來,按照要求配置垃圾分類投放設施,目前已配置各類垃圾收運車近1500輛,建設並改造垃圾轉運站70餘座,設置了4個有害垃圾暫存點,並開始在小區試點餐廚垃圾就近處理。
  • 垃圾分類難在哪?來自丹灶試點的周年報告
    今年6月,每棟樓樓下又多出一隻綠色垃圾桶,容量120升,專門收集有機易腐垃圾,垃圾三分類變成四分類。「垃圾種類太多,怎麼分類?」試點以來,有些居民直呼繁瑣,小區垃圾分類宣傳人員採用最簡單易記的方法告訴他們,「凡是能賣錢的,就是可回收垃圾;菜頭菜尾、剩菜剩飯,屬於有機易腐垃圾。」因生活垃圾分類目前並非強制實施,仍需通過宣傳等提高居民意識。
  • 11個小區做試點 婺城打造住宅區生活垃圾分類「2.0版本」
    小區還配備了一名垃圾分撿員和一名巡檢員,分撿員由小區原先的保潔人員兼任,主要負責對垃圾桶內的垃圾進行檢查,發現分類不到位的地方進行二次分撿。巡檢員則由企業派出,通過現場巡檢,發現分類錯誤的現象時,根據刷卡的記錄找到居民本人,巡檢員會上門告知並且指導他們正確的分類方式,紮實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智能垃圾分類系統讓不可回收垃圾找到了正確的「家」,也沒忘記給可回收垃圾找個好「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