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羊河是通山人民的母親河,也是長江一大支流的源頭。據《通山縣誌》所載,昔日的通羊河因兩岸鄉野時有錦雞出沒,又稱「雉水」。北宋年間,進士出身的通山縣令蔣之奇在為政處事之暇,常詩興大發:「我愛通羊好,青山便是城。白雲深處宿,一枕玉泉聲」。
鬥轉星移,通羊河淙淙流淌,流過了千餘年歲月。但隨著城鎮化建設大規模擴張,人們對自然資源的過度索取,承載過重的通羊河被汙染了,棲息的水鳥越來越少,「錦雞出沒」似乎成了一種美好的記憶。
自然資源資產審計,讓「綠色」理念入腦入心
自2016年始,通山縣審計局依次對全縣12個鄉鎮和林業、環保、土地等6個承擔生態保護職能的部門開展自然資源資產審計,重點關注通羊河流域內水資源、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生態保護等方面情況。在審計實施中,審計人員依據衛星圖片對比、地理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技術掌握流域生態變化,然後,根據生成的疑點,有目的性深入各支流進行實地勘查,發現水資源管理和生態保護不到位,村民毒魚、電魚等現象時有發生,生活垃圾隨處扔放,亂扔亂倒現象十分普遍,如此種種,讓水資源不同程度受到破壞和汙染。
為此,審計人員針對以上問題一一作好記錄,形成一份沉甸甸的審計調查報告,向縣政府提交了「加大通羊河生態整治與保護」的建議,並將有關問題線索移交相關職能、執法部門。縣領導高度重視,召開常委會專題討論,研究出臺了《鄉村環境保護管理辦法》等規定,環保、財政、新村辦等八部門實行聯動協作,加強對各支流水源地的監管與保護。並投入財政資金680多萬元,完善相關設施,實現了縣域鄉村垃圾清運全覆蓋。與此同時,環保、公安等職能、執法部門對全流域實施常態化巡邏執法,所有漁民上岸,漁船一律拆解,由政府安排財政資金實行補貼,對毒魚、電魚和亂圍亂捕等破壞水生態環境行為依法嚴懲。
三年過去了,通羊河經過治理,休養生息,又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同時,通過審計人的不斷努力,「綠色」理念進一步入腦入心,深入人心。
鄉村振興審計,讓廣大鄉村富美起來
落實中央和各級黨政指示,助力全面決勝小康和鄉村振興戰略。
整合審計力量,統籌各方資源,組成審計、扶貧辦、財政等多部門聯合審計組,按照「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原則,把鄉村振興審計與扶貧審計、民生審計融合起來實施,實現了全縣鄉村審計一盤棋。把審計觸角延伸到項目示範點,深入到各個受益農戶,通過入戶調查,精準發力,整理並出具產業調查報告6份,推動全縣各鄉村有計劃發展油茶、山桐子、香榧等系列綠色富民產業,把各項涉農資金都能用在「刀刃上」。
同時,依據「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原則,審計人員勤腳力,聚眼力,親臨農村實地掌握第一手資料,看鄉村環境美不美,村民幸福感強不強,基礎設施完不完善,並就美麗鄉村建設中存在問題形成審計專報8份,及時上報縣主管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通過審計整改,讓鄉村生態環境更宜居。
環保專項審計,讓鄉村山更青水更綠
自2018年以來,該縣審計局局抽調業務骨幹,對全縣水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情況依次進行審計。審計人員對廈鋪鎮、九宮山鎮、通羊鎮等鄉村汙水處理情況進行跟蹤調查,重點關注城鄉汙水處理規劃、汙水處理設施、汙水處理費使用,以及約束性指標完成等各方面情況,對相關信息和數據進行精準核實。
審計實施中,審計人員對全縣各鄉鎮12個汙水處理廠排汙情況進行全面抽樣檢測,對排放超標的單位提出合理化建議5條,並責令整改,持續實施跟蹤監督,直至其抽檢結果達標為止。
為確保審計成果經得起檢驗,近日,審計人員對通羊河水域進行「回頭看」。但見夕陽餘暉下,通羊河宛如一條靈動的玉帶,清波綠繞,虹橋吸水,錦鱗遊泳,水鳥或低飛於水面,或展翅於天空……
好一幅「富美通山」、綠色發展的水彩畫!
【來源:通山縣審計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