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萬轉讓通威珠海海為 劉漢元下的什麼棋

2020-12-20 搜豬網

  中國水產頻道獨家報導,BioMar注資海為,未來的海為將擁有更強的生產工藝,更強的資金實力,更強的採購能力

  11月24日,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與通威BioMar合資公司關於珠海海為飼料有限公司(簡稱「海為」)的股權轉讓籤約儀式成功舉行,由通威BioMar合資公司向海為注資8000萬元,擁有其100%的股權。

  因為通威股份與丹麥BioMar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BioMar」)在於江蘇無錫成立的通威BioMar合資公司中各自佔有50%的股份,因此,在海為的股權結構調整後,也可以視作雙方對海為各持50%的股份,但前者主導海為的整體經營(仍歸為通威股份蝦特料片區管理),後者主要負責技術方面。

  「毋庸置疑,BioMar在歐洲及全球其它地方做得非常成功,技術方面一定有值得國內企業借鑑和學習的地方;在接觸之初,BioMar方也表示考慮到每個國家、地域養殖品種以及養殖模式的不同,對注資海為的評估非常慎重;真正的談判持續的時間較長,最初2015年底初步確定意向後,2016年3月份的海為股東會正式與所有股東達成一致意見,直到11月份方籤約成功;過程將問題講透徹,把困難擺清楚,正式合作之後才會順暢與順利。」海為總經理劉英傑表示,BioMar進入海為後不會改變公司現有的管理架構、經營思路、市場政策以及產品結構,甚至公司的品牌、名稱等等都不會改變。而且BioMar的做法非常理性與客觀,並不是直接把歐洲的技術與配方完全植入產品後推廣,而是根據中國的養殖品種、模式、環境等來重新設計和定位產品,並在海為的實驗基地中進行實驗。

  「正如海為團隊目前正宣傳的一樣:BioMar注資海為,未來的海為將擁有更強的生產工藝,更強的資金實力,更強的採購能力。」劉英傑強調,只有當新產品表現出明顯優於市面上現有主流產品的性價比時,才會考慮向市場推廣。因此,短期內海為的產品不會出現根本性的調整。

  資料顯示,BioMar成立於1962年,為全球排名前三位的特種水產飼料供應商,飼料年產銷量約為100萬噸。目前在全球共有11個生產基地,為60多個國家的30多種不同的魚類提供飼料。

  為適應全球飼料行業集中發展的趨勢,促進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和綜合競爭力的提升,2015年8月18日通威股份與BioMar籤署了《合資企業協議》,約定雙方各出資4500萬元人民幣,設立以生產銷售高端水產飼料(包括但不限於水產孵化期飼料和開口飼料)為主的合資公司,擬打造成為在中國市場佔主導地位的冷水和海水魚類飼料商,並預計於2016年投產。其中,通威股份主導合資公司的經營方案,BioMar主導技術方案。同時,合作也可能會推動通威股份有渠道去對接歐洲的魚粉魚油資源,這是國內企業此前極少介入的。

  事實上,位於江蘇無錫的通威BioMar合資公司目前仍處於建設中,需要到2017年下半年才能投產。因此,出於合作需求的考慮,通威股份旗下負責海水魚料市場的海為被納入合資公司體系並不意外。據悉,合資公司可能也將以注資的方式進入位於成都的通威股份有限公司特種飼料分公司(簡稱「通威特種料公司」,成立於2006年,是專門從事大西洋鮭等冷水魚料的企業),但技術先行,經過階段性地應用推廣已在冷水性魚料上取得了優於原產品的效果。

  按照通威股份與BioMar此前公開的合作規劃,在首家工廠運營達到雙方預計效果後,將繼續加大合作力度,在中國新建3-5家類似或更大規模的新工廠,並且在亞洲其它國家或地區以及全球範圍內尋求深度合作。某熟悉內情的人士透露,合資公司已在山東、河北等地談建廠的事情,但具體沒有落實下來。可見,雙方的合作目前還處於蜜月期,對未來充滿信心。


相關焦點

  • 珠海海為作價八千萬併入通威拜歐瑪,通威股份總裁郭異忠獨家回應...
    昨日,記者收到消息,通威股份旗下飼料公司珠海海為飼料有限公司(下稱「珠海海為」)已經獲得歐洲上市公司拜歐瑪資本注入,作價8000萬併入通威拜歐瑪。通威水產技術總監張璐博士任董事,直接牽頭珠海海為的技術和管理。通威在特種料板塊的全國布局也在陸續展開。
  • 珠海海為飼料總經理劉英傑:攜手海為 大有可為
    珠海海為飼料總經理劉英傑:攜手海為 大有可為2015-06-23 15:5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過兩年的努力,海為已經從百廢待興步入穩步發展,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與環境,海為正在不斷完善、不斷革新,力求以更加穩健的姿態,紮根於特種水產行業。珠海海為公司總經理劉英傑表示,未來要將海為打造成為特種魚料行業一面亮麗的旗幟。365養殖模式成海為開墾市場利器去年,海為開展了365科學養殖模式示範試點,雖然沒有完全鋪開,但是反饋的初步數據已讓人振奮。
  • 劉漢元譜寫「漁光曲」 光伏發電一年產能多至15萬度電
    4月23日,在第三屆中國光伏農業高峰論壇暨2016通威科技大會上,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表示,通威集團掌握的1000萬畝魚塘,在未來五到十年內,每年不僅出產1350萬噸水產品,水面上光伏發電的容量可以達到300GW到500GW。
  • 通威?海大?
    海大營業收入在2011年首度超過通威,其後兩者的差距拉大。2009-2014年通威、海大飼料總銷量及毛利率對比(萬噸)三費中,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為主要支出,從數據來看,海大的管理費用超過銷售費用,而通威的銷售費用則超過管理費用。此外,通威的銷售費用始終高於海大;管理費用,海大在2011年超過通威;兩個企業在財務費用上增幅不大。
  • 海大、通威下屬公司再次降低海鱸魚飼料價格
    1月14日晚,海大集團下屬分子公司珠海海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廣州容川飼料有限公司、通威股份下屬分子公司珠海海為飼料有限公司分別向客戶發布降價信息,稱海鱸魚料、海水魚料下降250元/噸。據悉,本次降價僅限於珠海的海水魚料市場,這片市場2015年約有18萬噸的飼料容量,其中絕大部分是海鱸魚料。同為海水魚的金鯧,由於處在餵料淡季,沒有納入降價對象範圍內。
  • 「聚焦兩會」2017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劉漢元:光伏發電要減稅降費...
    2020年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2017中國十大品牌年度人物劉漢元就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減輕光伏發電企業稅費負擔、解決光伏發電補貼拖欠、釐清並優化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並提出相關的建議。
  • 通威集團2018年工作總結暨2019年工作計劃會議隆重召開
    2018年,在貿易紛爭、政策突變、行業震蕩等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下,通威逆勢而上,農業、新能源兩大主業高效協調、齊頭並進,再樹全球多項樣本典範。  彎道超車  創造多項行業紀錄  2018年,受相關政策影響,在全行業各產業鏈開工率普遍為60-65%的情況下,通威太陽能、永祥股份全年實現滿產滿銷、現款現貨,各項經營指標、安全環保均位居行業前列,進一步保持和提升了通威在光伏製造領域的綜合競爭優勢和行業龍頭地位。  過去一年,通威新能源產業頻頻發力,備受行業內外矚目。
  • 綠色智創 再鑄輝煌雲南通威4萬噸高純晶矽項目正式開工- 四川新聞...
    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通威集團董事局劉漢元主席,集團禚玉嬌總裁,集團副總裁黃其剛,通威股份董事、永祥股份董事長兼總經理段雍,永祥股份副總經理兼雲南通威高純晶矽總經理杜炳勝等出席開工儀式。
  • 兩會聲音|人大代表劉漢元:光伏發電平價上網漸行漸近
    作為我國光伏行業重要企業--通威集團有限公司的掌門人,劉漢元對於我國光伏發電行業的發展可謂深有感觸。兩會期間,記者就業內關心的平價上網、可再生能源替代等問題,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   記者:作為我國能源轉型的親歷者,請談談您對我國能源轉型發展成就的認識。
  • 廣東珠海養殖能手鄧素貞:把海鱸魚當成孩子養
    廣東珠海養殖能手鄧素貞:把海鱸魚當成孩子養2015-10-16 11:51: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通心社郭振強老闆(左一)與通威股份海為飼料有限公司劉英傑總經理交談鄧場長對自己的養殖效果非常滿意,「海為飼料真材實料,2012年的兩個基地120畝的淨利潤是150萬元,行情不好的這兩年,每年利潤也達到80餘萬元。海為公司14年裝的底排汙的魚塘,畝產1.1萬斤,餌料係數1.29(每包大31.5斤)。今年這塘魚放下去9個月,10月14號打樣是1.18斤,估計10月出塘,長勢非常快。」
  • 劉漢元:光伏發電是未來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選擇
    本次論壇以「美好中國:敢當與前行」為主題,旨在致敬改革開放40年,展望發展新願景。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漢元出席論壇並發表演講。 劉漢元在演講中表示,從根本上講,可持續發展最主要的問題是能源生產和消費方式的可持續。在新一輪能源革命的背景下,光伏發電已成為人類當前及未來新能源發展的主要選擇。
  • 【兩會聲音】劉漢元代表:建議制定更前瞻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
    在先後擔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期間,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始終關注民營經濟、新能源以及中國農業農村發展,他的建議、提案也多與此相關。  【同期】(全國人大代表 劉漢元)因為我們各種原來的這些目標,(是)基於當年的經濟技術發展的時候的判斷,隨著產業的發展和進步,隨著中國在製造業上的這種的超越,事實上我們有條件把進步的速度、比例的這種匹配提得更加具有前瞻性一些,避免這些偏低的指標,影響我們行業的這種轉型的速度。反過來,當年實際上定的時候,我們是希望定一個很高的目標。
  • 珠海華發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關於轉讓下屬公司珠海華融置業有限公司...
    2、公司第五屆董事局第七十次會議於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審議通過了《關於轉讓珠海華融置業有限公司50%股權的議案》。  三、合同標的基本情況  1、《股權轉讓合同》的轉讓標的為華融置業50%的股權;《合作經營合同》的合作標的為華融置業。  2、華融置業成立於2006年9月25日,原名珠海華融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註冊資本人民幣320,000,000元,法定代表人為劉克,住所為珠海市鬥門區鬥門鎮鬥門大道北100號辦公樓A座401室。
  • 珠海,靠什麼成為核心城市
    佛山、中山,城市規模、經濟總量遠在珠海之上。不久前,國家權威部門公布《珠江三角洲地區改革發展規劃綱要》,確定為同區域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是珠海。為什麼?不如將所有待開發土地全由政府統徵下來,將來政府規劃開發一塊,再轉讓建設一塊。堅持若干年後,不僅會極大地節約有限的土地資源,還能從土地開發轉讓中充實地方財政。香港的政府之所以成為全世界的「富人俱樂部」,靠的不也是這一手嗎?
  • 全線產品升級賦能養殖,攜手通威正當其時
    目前,通威飼料產品亟需再次全面提質升級,為適應規模化專業化養殖、產出「口感有辨識度的高端水產品」做好準備。在深度參與本輪產品升級的同時,創始人劉漢元主席更是親自確定每一款飼料產品配方,並再次重申通威質量方針——質量、市場、效益是公司發展的永恆主題,而質量是市場、效益的基礎和前提。準確識別客戶本質需求,始終以養殖效益最大化為目標規範全員意識和行為,以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水平嚴格管控產品質量形成的設計、製造、使用全過程。
  • 正大、新希望、通威、大北農等8家知名飼料企業的營銷模式
    通威集團:科技營銷  什麼是科技營銷?實際上,通威科技源自1983年。「科技營銷」是通威股份經過多年的積累與沉澱,不斷創新和超越,提煉出的屬於通威自己的、在行業內處於領先地位的營銷模式。2012年4月5日,「通威30年」慶典暨「科技的力量」新聞發布會在蓉舉行,通威集團創始人、董事局劉漢元主席總結了過去30年的創業經驗,提出通威基業長青,源於科技創新的發展理念,未來通威將繼續打造世界飼料業「技術航母」。  科技力量包含科技技術與科技營銷兩方面。
  • 【12.18】隆基入股雲南通威;晶澳籤約南京電氣
    2.近日,雲南通威高純晶矽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新增股東隆基股份,持股49%,公司大股東為四川永祥股份有限公司,持股51%。同時,公司註冊資本由12億元人民幣增加至16億元人民幣,增幅為33.33%,法定代表人由段雍變更為杜炳勝。
  • 通威股份:精心耕耘飼料業務
    從目前已有的產能布局來看,通威股份在華東地區的優勢相對較強;在華中地區,通威與海大可以說是勢均力敵;而在四川、成都等通威大本營區域,公司自然也布局更多。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通威的產能布局在覆蓋範圍上更加廣泛,但海大在部分區域的產能效率要更加高。
  • 「兩會聲音」劉漢元代表:理清並優化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
    本次兩會期間,十一屆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先生恪盡代表職守、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建言獻策,參與國是,反映社情民意,並主要針對制定更具前瞻性的可再生能源發展目標、減輕光伏發電企業稅費負擔、解決光伏發電補貼拖欠、理清並優化光伏發電行業管理方式等方面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仔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