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假的

2020-09-09 大連文都君

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其中往屆生也佔了很大比例,但在考研過程中,分數線可不會看你的年齡大小。


那麼,在考研這件事上,


應屆生和往屆生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

是應屆生優勢大、還是往屆生優勢大呢?


我們來聽一聽小夥伴們怎麼說吧!


@有志向的匿名者


在考研的時候,只要滿足報名條件都能夠報考,與考生是應屆畢業還是非應屆畢業,關係並不是很大。


應屆生和非應屆生在考研報名的時候會有一些差別。


研究生考試出來要進行網上報名之外,還要進行現場確認,對於應屆生來說,報考點直接選擇自己的本科院校或者是院校所在地的省招生考試辦。


而對於往屆生來說,在選擇考試點的時候,只能夠選擇工作或者是戶口所在地。


在以往的招生之中,不同的省份管理上存在著一些差異,有些省份可能根本就不用看戶籍,只要是選擇了當地的報考點,就可以拿著身份證和畢業證書進行現場確認。


@天空很藍,我很好


對於往屆生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檔案所在地的填寫。


在最後的錄取階段,對應的錄取院校會郵寄調檔函調檔函郵寄的地址,就是自己所填寫的檔案所在地。


對於往屆生來說,有些學生的檔案可能還在自己本科就讀的院校,還有一部分考生的檔案已經返回到原籍,在自己戶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


在報名之前,一定要確認好自己的檔案所在地,千萬不要隨意填寫,要不然通過了複試,卻因為檔案問題造成不能夠被錄取,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最後對於往屆生來說,可能還需要比較關注一點,就是考生來源的填寫。


如果自己畢業以後,已經找到了合適的工作,那就選其他在職人員,如果是往屆生辭職考研,就選其他人員。


@大迂迴和


往屆生考研和應屆考研在考試內容上是沒有差別的,在錄取上一般也沒有什麼差別的。


不過在心態和複習節奏和複習規劃的安排上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


其實說來說去,如果你能全心全意的考研,哪年考都行,但是相對來說效果最好的,我覺得還是在校的那一年,畢竟這個時候應該是你最心無旁騖的一年,也應該是效果最好的一年,所以如果你現在還在準備期,最好把這一年作為你的首選,而且要不斷告誡自己,這一年你一定能考上,而且必須要考上。


@還在學習的醫學生


我覺得應屆生優勢大,理由是:心態所起到的作用!


只有過來人能懂得吧,應屆生初生牛犢不怕虎,心裡想著大不了就二戰,但是往屆生就不會這樣想,瞻前顧後,猶豫不決。


決定考研因素很多。作為今年剛上岸的幸運兒,衷心祝願各位應屆生,往屆生都能如願,願你回首考研時,一路風景,兩岸繁花。


@Edward魏


我覺得往屆生優勢大,理由是:


不排除部分應屆生考研存在隨大流,人云亦云的情況,考研動機不清,動力不足,沒有下定決心。而往屆生在這一點上略勝一籌;


往屆生因為各種原因第一次沒考上自己心儀的院校(沒下定決心,複習節奏沒把握好,複習重點沒把握到,導師沒有提前聯繫等等),第二次考試時,已經是過來人,想考上的決心比自己一戰時、比大多數應屆生更強,而且他們對於初試的流程、側重點、備考策略都相對於應屆生有一個清晰的認識,複試時要提前做哪些準備(對於那些初試過了,在複試時被刷的二戰考生而言),也比大多初試學生有了更多把握;


考研初試本身對於應屆生和往屆生是完全平等的,所以相對而言往屆生在其中有更多獲勝的籌碼。


@康復Victor


我覺得應屆生/往屆生優勢一樣大,難分仲伯,各有各的優勢,理由是:


在初試上沒有區別,複試往屆生多了些社會經驗。但是有些考生雖然身為應屆生,但卻在完成學業之餘有著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除了寒暑假經常實習外,還有著豐富的校內實踐經驗,積累了充足的「財富」。這樣的應屆生不但具有理論知識的高度連貫性,也滿足導師的實踐素質與能力要求。


應屆與往屆並不應作為評定的考生綜合素質的標準之一,重要的還是應該評定他們所表現出的自身實力。就應屆生與往屆生誰更「吃香」這個問題,最佳的解決辦法就是提高自身「雙實力」,即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只有兩種能力同步飽和,才能達到學習的最佳境界,才是導師真正尋覓的「人才」。


坊間傳聞1:往屆生考研成功率70%?


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並無來源,但從往屆生不斷攀升的比例來看,往屆生比應屆生更容易上岸很有可能因為往屆生更多了,同時,有不少往屆生還是二戰、三戰甚至四戰考生,他們的備考經驗會更豐富。


之前,四位國內知名碩導在接受採訪時,提到往屆生和應屆生在複試中的佔比情況,雖然這四位所言並不能代表全國情況,但能進入複試並考研上岸的,也許並非坊間傳言的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


Q:在往年的複試中,往屆生多嗎?能佔多大的比率呢?


導師A:我們學校不多。


導師B:不太多,大概20%-30%。


導師C:有往屆生,但還是應屆多。


坊間傳聞2:往屆生會被歧視?


在坊間,還有一個傳聞,就是導師普遍喜歡一張白紙的應屆生,但是這真的是導師說的嗎?我們不得而知。而上文中被提問到的4位導師,也回答過「您喜歡往屆生嗎?」這個問題,有導師喜歡,有導師不喜歡,而且,往屆生並未被歧視。


Q您喜歡往屆生嗎?


導師A:不太喜歡。因為我們林學類專業,學生本科畢業之後改行的比較多,時間一長專業基礎就丟掉了,這類考生一般基礎比較差,培養起來難度比較大。另外,可能功利性太強了,很多是為了躲避就業壓力等。


導師B:喜歡一個學生,不會因為是應屆還是往屆,而是學生讀研的價值取向和追求是否與導師一致。往屆生,因為工作過,可能更知道學習的重要性,知道工作和學習的差別,表現出來的學習願望可能更強烈,有時反而更佔一些優勢。


導師C:我喜歡工作了2-4年的學生,至少也要在一個單位工作1年以上的往屆生。這樣的考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工作經驗和閱歷,知道讀研對自己的重要性,也就更珍惜讀研的機會。如果一個學生只工作了幾個月甚至幾天就離職來考研,可能只是為了逃避工作甚至社會,而不見得真的喜歡讀研。


考研對往屆生和應屆生的不同要求,僅在以下方面


1. 檔案所在地


考研報名時,需要填寫檔案所在地,以便擬錄取後報考院校將你的檔案調走。但應屆生與往屆生的檔案所在地也許不一致。


應屆生檔案:本科學校


往屆生檔案:可先打電話給本科學院確認你的檔案在哪,一般情況下,往屆生檔案會在戶籍所在地人才交流中心或者所在單位等。


2. 考點選擇


應屆生:應屆本科畢業生原則上選擇就讀學校所在省(區、市)的報考點。如果想回戶籍所在地考試,可以提前跟戶籍所在省份的招生管理部門諮詢,看是否可以在其指定的報考點完成現場確認等環節。


往屆生:往屆生在考點選擇上會根據戶籍或單位所在不同地區來規定,比如有些地區規定往屆生在本地報考需要有工作和工作證明、暫住證、三個月以上醫保社保證明、戶口本等,這對於在報考院校附近租房但與無工作或戶籍在其他地區的往屆生來說相對比較麻煩。


這些方面,往屆生和應屆生無差別


1、考研總流程相同,比如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往屆生和應屆生要一起報名、一起考試、一起調劑等。


2、往屆和應屆生對於考研學習方式的選擇權幾乎是一樣的,往屆也可以考全日制,應屆也可以考非全日制(注意,一些專業或MBA對工作年限有要求,應屆生不可以考)。


往屆生與應屆生各有優劣


其實,往屆生和應屆生這兩個群體的地位,並無孰高孰低,兩者既有相同點,又有各自不同的優勢。


1. 備考環境


應屆生

優勢:可以選擇學校進行備考,不用費心去找地方學習。

劣勢:有些學校的備考座位一座難求,周圍同學如果不考研很容易影響考生定力。


往屆生

優勢:對學習環境有有選擇權,可依個人情況選擇家、圖書館、租房等。

劣勢:需要自己去找固定的學習場所,往往是一個人的戰鬥,意志不堅定容易放棄。


2. 備考心態


應屆生

優勢:往往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態度,遇到困難後復原時間較短。

劣勢:經歷挫折較少,容易玻璃心,心態很容易受到周圍人事物的影響。


往屆生

優勢:有一定的經歷,對調整心態有了一定的應對技巧。

劣勢:會有年齡、工作、家庭等各方面帶來的壓力。


3. 備考經驗


應屆生

優勢:思維較靈活,能很快接受新知識。

劣勢:無考研考場經驗,對臨時換書等臨時變化應對困難。


往屆生

優勢:有考研經驗的往屆生形成了自己的經驗體系,無考研經驗的往屆生有工作等社會經驗,對參加複試較有好處。

劣勢:離開校園太久英語等已忘卻不少,有考研經驗的往屆生有考研失敗經驗容易產生對考研失敗的恐懼。


小夥伴們,你們覺得哪個更有優勢呢?


總而言之,不論一戰還是二戰,應屆生還是往屆生,希望大家在這個過程中能意識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缺點和不足,穩穩上岸!

相關焦點

  • 聽說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真的假的?
    只有過來人能懂得吧,應屆生初生牛犢不怕虎,心裡想著大不了就二戰,但是往屆生就不會這樣想,瞻前顧後,猶豫不決。決定考研因素很多。作為今年剛上岸的幸運兒,衷心祝願各位應屆生,往屆生都能如願,願你回首考研時,一路風景,兩岸繁花。
  • 考研話題:二戰考研成功率高達70%,為什麼應屆生卻那麼低?
    每年應屆生考研的人數都在增加,而且據2018年考研的統計數據顯示,考研人數已經突破200萬。在這200萬人當中,二戰的學生所佔的比例是非常大的,而且據不完全的統計,二戰考生的考研成功率高達70%,應屆畢業生的考研成功率不到20%。同樣都是備戰考研,為什麼兩者的差距會那麼大呢?
  • 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
    同時,在考研圈,也一直流傳著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地位之爭,有不知來源的數據顯示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也有小道消息稱複試時往屆生會被歧視。也比大多初試學生有了更多把握; 考研初試本身對於應屆生和往屆生是完全平等的,所以相對而言往屆生在其中有更多獲勝的籌碼。
  • 都說二戰考研成功率遠超應屆生,高達70%?
    我們都知道,現在考研熱度很高,每年考研的人數都在增加,這其中二戰的人佔比也很大,而且據不完全的統計,二戰考生的考研成功率高達70%,真的是這樣嗎?小編通過了解二戰考研黨的各種情況總結出了這三點,或許就是二戰考研成功率大的原因吧~一:二戰考生有一定的基礎。選擇二戰的考生基本上都是因為第一次考研的時候,初試差幾分或者是複試的時候被刷下來的。
  • 二戰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遠高於應屆生
    近年來考研人數不斷上升,去年已經突破300萬大關,考研競爭激烈程度可想而知。其中,接近一半的考生都是二戰生,據不完全數據統計:二戰考研的成功率竟高達70%,而一戰考研成功率只有一、信息渠道廣應屆生對於考研階段的流程不熟悉,每一步都需要摸索,不清楚整個流程,在考研方面搜集信息能力也很差。而二戰考生已經經歷過一年的考研學習,清楚考研流程。
  • 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誰更容易成功?歷史學考研網
    考研圈,也一直流傳著應屆生和往屆生的地位之爭,有不知來源的數據顯示往屆生考研成功率高達70%,也有小道消息稱複試時往屆生會被歧視。然而,往屆生和應屆生的地位,真的有高低之分嗎?往屆生真的比應屆更容易上岸?本周我們就來討論討論這個話題!
  • 二戰考浙大,成功率竟高達70%?
    去年浙大MBA項目報考人數高達3000多人,浙大MPA和MEM報考人數接近1500多人,二戰報考生就佔了小半壁江山!據不完全數據統計:二戰考研的成功率竟高達70%,而一戰考研成功率只有30%!很多一戰的考研兒表示有點慌。
  • 這些院校往屆生考研報考佔比高達60%!36所高校今年報名人數出爐
    很多人在預估2021年考研人數的時候,都會把往屆生數據作為一個重要參考指標。 因為今年受疫情的影響,就業情況不容樂觀,一些沒有找到合適崗位的畢業生很多都選擇考研繼續進修; 還有就是一些原本計劃出國留學的同學,也有部分因疫情受阻,不得已踏入考研大軍行列。
  • 二戰考研與應屆生相比,誰更佔優勢?
    在考研大軍中,往屆生不少,但應屆生應該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很多應屆生會擔心,自己第一次考研,經驗不足,會被往屆生秒殺!往屆生更擔心,應屆的同學一直處於學習的環境中,而自己都與世隔絕了!據網友們的不完全統計,二戰成功率高達70%,而應屆生卻只有15%。
  • 往屆生考研報名注意事項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也根據往屆生考研預報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覆:考研預報名主要面向應屆畢業生,但往屆生填報的信息也同樣有效。往屆生考研報考點問題▲考研報考點是什麼?報考點,就是你在哪裡報考。一般在哪裡報考,考場就設置在哪裡。
  • 21考研er報名,注意事項來啦!往屆生應屆生有什麼區別?
    由於就業壓力增大,以及非全日制招生制度逐漸完善,考研報名人數中往屆生的比例也在不斷增加。以遼寧省為例,從2016年到2020年,考研人數中往屆生比例從34.5%上升到41.8%,接近考研人數的一半。越來越多的往屆生加入考研大軍,那麼,往屆生考研注意事項都有哪些呢?與應屆生有什麼不同?
  • 2018往屆生考研報名流程
    新東方網>大學教育>考研>考研資訊>院校報考>正文2018往屆生考研報名流程 2017-09-22 17:56 來源:新東方網整理
  • 二戰考研生上岸率高達70%,備考到現在的你,有多大成功把握?
    而每年考研的的總體報錄比大概是4:1左右。以2020年為例,20考研報考人數是341萬人,招生人數大概在115萬人,也就是說2020年考研總體報錄比是2.9:1左右,成功率大概30%。這個數據已經是比較好的,與去年的3.2:1相比看似相差不多,但是改變了20多萬考生的命運。
  • 2021考研競爭更大?部分院校往屆生報考比達60%,你準備好了嗎?
    我們也都知道,在研究生考試當中除了一些應屆畢業生之外還會有一些往屆生報考。那我們今天就來說一說關於往屆生報名考研的那些事情吧!2021年考研競爭更大?部分院校往屆生報考比達60%在開篇的時候我就已經提到了,因為今年的特殊情況很多人的就業形勢也並不是很樂觀,所以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決定考研來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那麼這樣一來,也就會有很多往屆畢業生為提升自己的競爭力而選擇考研。
  • 考研報考在即,應往屆生如何選擇報考點?
    2021考研報名時間分為兩個階段:第一,9月份預報名。預報名的目的一方面是幫助考生了解報名流程,另一方面則是緩解集中報名造成的網絡訪問高峰。預報名主要是針對應屆生。從2017考研開始,往屆生也可以預報名,不過考位緊張的一些省市可能會限制往屆生預報名,有些會在9月中下旬預報名前發布的網報公告裡有明確說明,有的則不說,需要在預報名試過之後才知道。第二,10月份正式報名。
  • 新祥旭一對一: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考研的人數越來越多,雖然應屆生仍然是考研的主力軍,但是隨著在職研究生納入統考後,以及往屆生對於提高自身就業競爭力的需求增加,往屆生的考研比例也逐年提高,2019年,非應屆生比例達到了48.23%,那麼應屆生和往屆生考研有區別嗎?
  • 2021年考研往屆生:關於考研報考的細節,你要注意了
    進入九月,接下來會迎來許多院校信息和考研資訊,許多非應屆生在報名考試方面存在許多疑問的地方,希望小編今天整理的非應屆生報名問題可以幫助到大家。01往屆生可以預報名麼?  答:可以的。  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也根據往屆生考研預報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覆:考研預報名主要是面向應屆畢業生,但是往屆生填報的信息同樣有效。
  • 往屆生:關於考研報考的細節,你要注意了
    即將進入九月,接下來會迎來許多院校信息和考研資訊,許多非應屆生在報名考試方面存在許多疑問的地方,希望今天整理的非應屆生報名問題可以幫助到大家。一、往屆生可以預報名麼?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也根據往屆生考研預報名這一問題進行了回覆:考研預報名主要是面向應屆畢業生,但是往屆生填報的信息同樣有效。
  • 考研:二戰成功率比一戰高的原因是什麼?聽學姐說
    網傳,二戰考研成功率高達70%,而一戰成功率卻不到30%!但這個統計是真是假還不能一口咬定定,可一戰與二戰的區別真的有這麼大麼?考研經驗方面二戰的考研同學,失敗後往往會總結自己的失敗原因。從考研失敗中走出來後,可以根據一年的複習對於一些自己的薄弱點進行針對性的練習。更容易避開考研的一些坑。一戰的考研同學,由於沒有相關的經驗,往往找不到自己學科的薄弱所在,比較容易犯一些複習方法和策略的錯誤。
  • 考研:往屆生VS應屆生,誰更容易上岸呢?
    >2、年齡優勢年齡問題是很多考研人的一個「阻礙」因素,可能覺得讀研之後畢業年齡大而放棄考研。很多應屆生考上的年齡大約在21~23歲,往屆生二戰、三戰考上的年齡大約在24歲以上。在年齡這個問題上,應屆生可能沒有那麼多顧慮和擔憂,而往屆生可能會因為年齡而考慮更多條條框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