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歡迎大家收看新一期的單車基械匠,我是趙工。
蠶蛹剛剛在前些天發布了自己的首款公路越野車,或者應該叫做全地形公路車會更加貼切一些,下邊,我們就來看看這臺全地形的公路車,是用什麼樣的新技術或者外觀,在這幾天佔據幾乎有所戶外,以及自行車網站的首頁頭條位置的吧。
這輛命名為grail的全地形車,中文直譯為聖杯,是不是暗含著像達文西密碼當中聖杯的含義呢?每個使用者都像聖殿騎士那樣,感受著這臺全地形車上,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前衛設計,以及各種各種不為人知,只可感受的黑科技。
整輛車依然保持了canyon一貫的設計風格,看起來稜角分明,但又處處充滿了圓潤的設計,和標誌性的一體頭管,以及已經經過比賽驗證的獨家專利VCL2.0避震座管。
如果不是那個像老式雙層機翼的個性車把,和看起來十分粗壯的輪胎的話,這臺車看起來真的和氣動版的蠶蛹公路車很像。
但是作為有著越野血統的grail,必須有一個比公路車更好的操控和舒適性,和比山地車更佳的蹬踏發力感受才行。
作為越野公路車,各家都有各家的高招,崔克的斷開式座管和頭管的設計,
閃電的避震膠設計,
BMC通過改變碳纖維排布設計的GF系列,
以及最近新出的帶有類似於崔克斷開頭管的RM系列,
都是為了能讓騎行在高速越野中有更加舒適性的同時,保持車架的高剛性。
而canyon走了一條別人都不曾走過的路,從蠶蛹一慣發布的新車來看,每一臺都是充滿了科技感和設計感,
這次也是同樣,這臺grail使用了全新的車把設計。這不單單只是個噱頭,上層車把,除了能提供更舒適的騎行姿勢,還能讓你在騎行中可以保持有一定的吸震效果。比如傳統車把,離把立位置越近,相應的彈性反饋越差,也越容易疲勞,但是現在的上層把位就可以通過碳纖維排布,達到更佳的減震效果,減緩疲勞的產生。
而這一切僅僅只帶來了120g的增重,可以說是非常高效的設計了。
彎把握持位置,因為有了第二層車把的加強,據canyon資料說,比原來的設計增加了7倍的剛性,簡直可以說是殘暴。
在大家都在越野公路車的彎把上設計角度更加外傾的下把位時,蠶蛹使用了一個7.5度的設計,這也是得益於有下層車把的加持,可以讓車把的設計更寬而又不會失去更多的剛性。
另外一大亮點是這輛車還為業餘愛好者預留了擋泥板安裝孔,
並且在頭管下部還有一個防止轉彎過度磕碰車架的限位機關,
而在車把下部也預留了碼錶座的安裝位置,可以說是非常細心的設計了,
雖然這輛車剛剛發布比久,但是topeak已經開發了一些列車包來搭配這臺車。
屏幕前的你,如果你厭倦了山地車,又擔心駕馭不了公路車,又或者想來一場說走就走的輕裝旅行,那麼這臺車一定是你的夢中女神。
單車基械匠,每天給您帶來更多的單車向視頻,如果喜歡,歡迎點擊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