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yond曾炮轟香港媒體,娛樂化的香港樂壇,也促使黃家駒遠赴日本
香港一部分媒體的無底線和瘋狂由來已久,他們低俗誇張的震驚部標題常常令人忍不住噴飯,也一直是各地網友們茶餘飯後的笑料來源。
以娛樂新聞為重心的香港壹傳媒引進「狗仔隊」文化,更是助長了香港娛樂市場的不良風氣。最瘋狂的時候,一些黑記竟敢偷拍女明星的更衣照片,並且公然將這些照片刊登到娛樂雜誌之上。
為此,眾多香港的著名藝人張學友、成龍等人曾毅然抨擊,呼籲港府出面幹預。對於香港媒體的這種不良生態,經紅極一時的香港搖滾樂隊beyond也曾寫過一首歌曲強烈譴責過。
這首歌就是發行於1995年的《教壞細路》,這個時期已經是beyond三子。歌名的「細路」是粵語小孩的意思。
關於部分香港媒體的野蠻行徑,beyond樂隊在這首歌裡是這麼形容的:歪曲是非沒人理,汙糟邋遢都爭住(著)播。賑災當作節目,點解(為什麼)叫座(叫賣)叫好?
賑災都當作賣點,說白一點就是吃血饅頭。然而這些低俗的新聞卻在香港有著很大的市場,乃至今時今日,不少需要付費閱讀的香港娛樂雜誌仍然頗有讀者為之買單。
香港文娛界的泛娛樂化冰凍三尺並非一日之寒,beyond樂隊對此有著切身的體會。beyond樂隊的靈魂人物黃家駒為此曾感慨地說:「香港沒有樂壇,香港只有娛樂圈。」
在那個時期,黃家駒不止一次在電臺和節目上對香港過於娛樂化的音樂市場發過牢騷。他苦口婆心地對著鏡頭說,希望安靜的歌曲樂迷們能安靜地聽,燥的音樂就燥著聽,而不是在臺下一直在長時間呼喊,影響其他歌迷還有演出。
除了過度的追星文化,在那個時期裡,香港的音樂也總是不能像國外的音樂一樣受到人們的尊重,黃家駒無奈的說這讓他覺得很好笑,因為他並不覺香港音樂比國外音樂差。
其實說到90年代裡在音樂上崇洋媚外,國內各地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現象。當然,這種現象與當時國內音樂市場比較貧瘠的現狀也有一定關係。
為了改變這個現狀,也促使了黃家駒用了「beyond」這個詞來作為樂隊的名字。黃家駒說當時很多樂隊都是翻唱外國歌曲,beyond代表著希望超越自己,創作自己的歌曲,表達自己的思想,爭取音樂自尊。
然而,從一支地下樂隊走到大舞臺成為家喻戶曉的殿堂級樂隊,beyond的路途並非一帆風順。黃家駒為了母親創作的歌曲《真的愛你》曾經風靡一時,但也曾被不少的聽眾和樂評人質疑過於流俗。
為此,黃家駒上電臺發言說自己是一個不會哄女孩只會哄媽媽的男孩子,他不明白歌頌自己的母親有什麼可俗的。香港樂隊相對於歌手明星,更難得到市場和業界的包容。
最終,迫於對香港樂壇的種種無奈,令黃家駒毅然決心帶領著beyond前往日本發展。這也成為了日後黃家駒巨星隕落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