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網6月20日訊近年來,隨著人們消費意識的提升,兒童使用兒童化妝品的消費意識不斷形成,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規模也增長迅速。據全球市場研究諮詢公司英敏特預計,2021年,我國0~3歲嬰童護理用品市場規模將由2016年的70億元增長至176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高達20%。業內人士認為,加強兒童化妝品監管,對保障兒童用妝安全十分重要。
楊女士女兒所使用的兒童化妝品
女童疑因化妝品過敏
近日,市民楊女士向記者反映,家裡的親戚在網上給6歲的女兒買了一套兒童化妝品。女兒塗了其中的眼影之後,次日眼皮上起了一些小疹子還伴有輕微的紅腫。「小孩就覺得很癢,總是用手去抓,我就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確診為過敏,醫生說可能是接觸到了化學物質導致的。」
楊女士親戚購買的兒童化妝品是以套裝購買的,外包裝是卡通人物,「像是玩具」。楊女士表示,裡面的眼影看上去跟成人所用的一樣,指甲油則帶有一股果香味。簡單的包裝盒上寫有「睡覺前請卸妝,化妝品不要持續使用於皮膚上超過24小時。」
另外,化妝品的外包裝上標註著淨含量和執行標準等,但具體成分卻沒有明確標明。「嚇得我這兩天都睡不著覺,去了好幾家醫院,都說只是過敏,我這才放下心來。」
記者走訪濟南市區的部分商場、超市看到,兒童化妝品琳琅滿目,外部造型也相當吸引小孩子的眼球。品種除了兒童潤膚霜外,還有各種保溼嫩白類洗面奶、補水乳液、手霜、唇膏等,功效上愈發向成人護膚品靠近。但是像楊女士孩子所用的類似玩具的化妝品套裝,記者並未找到。
記者在淘寶網輸入「兒童化妝品」,找到了類似玩具的化妝品套裝,搜索框出現的產品無一例外都標上了「無毒可水洗」字樣,都是以套裝售賣,價格在15元到100元不等,一家玩具旗艦店的類似產品月銷量在一萬單以上。
這些化妝品套裝的外包裝都有卡通人物等造型。套裝中一般含有小鏡子、指甲油、腮紅、眼影及口紅等化妝品。一位賣家向記者介紹:「現在的年輕家長都希望給孩子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再趕上學校、幼兒園舉辦一些活動之類的,給孩子化妝是免不了的。」
一位舞蹈培訓學校的負責人告訴記者,舞臺表演通常會讓家長幫忙給孩子化妝,只有在大型的演出時,才會專門請化妝師來設計妝容。至於化妝師是否用的是兒童化妝品,該負責人表示並不清楚,並表示以後會注意這個問題。
家長應慎重選購
多位化妝師告訴記者,在影樓、表演等需要幫孩子化妝的場合,也多是使用成年人化妝品,「市面上的兒童化妝品種類少,兒童化妝品功能上更像『玩具』,只有個別家長會提醒化妝師給孩子塗上乳液、隔離等打底產品,但絕大多數是在小孩臉上直接上妝。
採訪時,一位家長表示,現在的孩子不像過去在眉間點顆「寶寶痣」就能滿足了,現在的孩子更喜歡閃粉眼影、指甲油和口紅,而且在衣服、頭飾上要求更多。至於使用成人化妝品會否傷害到孩子,該家長表示「日常生活中不會給孩子化妝,舞臺表演時間這麼短,下臺接著就洗了。」
一位山東三甲醫院皮膚科醫生認為,從安全性的角度來看,其實不推薦兒童尤其是嬰幼兒使用化妝品,這是因為兒童身體組織、器官都處於發育期,對於外界的刺激十分敏感,小朋友的皮膚薄,皮膚屏障功能尚不完善,成年人化妝品的配方對兒童來說有點「重」,特別是一些含有美白、抗衰等功效的化妝品,裡面或會含有環境內分泌幹擾物,容易引起過敏、性早熟等症狀。
成年人化妝品如香波及面部產品中的氯化鍶、腮紅散粉中的滑石粉、爽身粉中的硼酸、沐浴產品中的四硼酸鹽以及淋洗類膚用產品中的水楊酸等均不適合兒童接觸或長期使用。
「給孩子塗抹成年人的化妝品,即使時間短也不可取。比如口紅,基本上是由油脂蠟類原料、顏料和香精等組成,容易吸附空氣中的塵埃、細菌和病毒,孩子又活潑好動,容易將口紅及微生物誤食吃入嘴,帶來不必要的傷害。」
醫生建議,兒童護膚最重要的是要保溼,日常生活中不要給孩子使用成分複雜的化妝品。但醫生也強調,對於孩子使用化妝品,也不必「畏之如虎」,家長重視,謹慎選擇就可以。
監管力度有待提高
記者致電濟南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處室工作人員表示,選擇兒童化妝品時,應在「化妝品監管」APP上查詢備案編號以及生產許可證號,並且外包裝上應有「在家長監督下使用」等字樣。
4月26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以下簡稱:國家藥監局)發布了一篇名為《如何科學選擇兒童化妝品》的科普文章,主要從嬰幼兒的皮膚、眼睛、行為和感情發育出發,介紹了嬰幼兒在選擇皮膚護理產品時應注意的事項和選擇標準。
國家藥監局表示,消費者可根據不同年齡段的兒童需求選擇合適的產品。專家介紹說,對於新生兒來說,戶外活動需求較少。6月齡以下嬰兒皮膚嬌嫩,體表面積與體重的比值較高,塗抹防曬產品更容易發生不良反應,因此,不宜使用防曬產品,應當避免日光直射期外出(每日上午10點至下午2點)。需要外出的話,儘量以戴帽子、打傘、穿著淺色純棉衣物等物理遮蓋的方式防曬。對於6月齡以上至2歲的嬰幼兒,仍然以衣物遮蓋防曬為主,也可以使用SPF10/PA+以內的物理性防曬產品,以霜劑產品為宜。
建議消費者從合法渠道購買兒童化妝品,可以通過登錄國家藥監局網站或者手機APP「化妝品監管」來查詢所購買化妝品的標籤標識信息與其產品註冊或者備案信息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則產品質量存疑。消費者應妥善保存產品,並檢查產品是否在有效期內,是否由於密閉不當導致汙染等。若在使用兒童化妝品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使用該產品並注意觀察;如症狀仍未改善,請及時就醫。
一名藥品監管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我國對兒童化妝品安全的監管有別於成人化妝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部門於2012年發布《兒童化妝品申報與審評指南》,明確兒童化妝品指供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使用的化妝品;兒童化妝品的申報資料應包括基於安全性考慮的配方設計原則(含配方整體分析報告)、原料的選擇原則和要求、生產工藝及質量控制等。2016年起施行的《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明確了兒童化妝品的各類指標,包括微生物菌落總數指標的特別要求、部分原料3歲以下兒童禁限用等規定。
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我國相關法規和技術標準不斷完善,但兒童化妝品仍然存在安全隱患。目前,兒童化妝品主要安全風險是企業違法違規添加,或將成人化妝品宣稱為兒童化妝品。解決這一問題需要加強上市後監管,提高違法違規成本。(據山東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