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流逝,高考的錄取工作已接近尾聲,許多大學都已經陸陸續續的迎來開學。每年開學季的熱門話題中除了軍訓之外,還有上大學的費用問題。可能很多人只關心的只有生活費,因為生活費給的多,那就意味著可以在大學中過得很瀟灑滋潤。
日前,山村在網上看到有一位網友去被稱為魔都的上海上大學,父母每個月給他1200的生活費,但是這位網友卻並不滿足,並埋怨父母給的生活費太少,甚至因為此對父母發飆:「我是去上大學又不是去當乞丐的」。
這樣的對話也引來了眾網友的熱議,有體諒父母的網友認為:「雖然身處魔都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1200的生活費確實有點少,但至少能夠吃飽飯。上大學是去學習知識的,不是去度假享受生活」;也有網友直言:「想要享受生活,可以自己去兼職打工掙錢啊」;當然,也有不能體諒父母的網友認為「1200元根本就不能生活,還不夠自己出去吃頓大餐,父母應該每個月給4000以上」。
看到網友們的激烈討論,山村默默地看了下自己的錢包不敢發表任何言論,因為以山村目前的工資,每個月全部供一個大學生都很吃力了!如果要供一個大學生讀四年大學,那真的是要砸鍋賣鐵了。
下面我們一起來算一算一名大學生大學四年下來,要花費多少錢,父母要供一名大學生畢業有多辛苦。
一、必交的學費(公費除外)
算學費之前我們先得了解一下大學的分類。大學可以分為兩大類:公立大學和私立大學,而兩者之間的區別就在於學費的高低。大學裡流傳著一句話:「越好的大學,學費就越便宜」因為好大學都是公立大學,公立大學有國家的支持和補助,所以學費不貴。
公立大學一般專業的學費在4000-7000這一區間,藝術類的學費並不在此行列。就取個中間的數字來算吧,一年按5000的學費來算,四年下來僅學費也得20000元左右,甚至很多。
私立大學也被稱之為三本院校或貴族學校,最大的特點就是貴,普通專業的學費差不多在15000-25000區間,藝術類的專業更貴。我們就按20000每年來算,四年下來差不多在80000左右。
二、住宿費
大學的宿舍也有三六九等之分,而區分就在於可住宿的人數和所交的費用。大學宿舍有8人間,6人間和4人間。8人間是最便宜的,一般收費為600元,6人間在800元左右,4人間最貴,因為4人間被稱為學生公寓,一般在1200元左右,如果是私立學校可能會更貴(地域不同,收費有一定的出入)。
這樣算下來,四年下來差不多也在2000-4000左右。
三、生活費
大學生的生活費是整個大學四年中持續性的費用,因為父母是按月發放的。而父母給生活費是結合學校所在的城市和消費水平給的。父母會根據家庭情況來給生活費,當然,絕大多數大學生的生活費在1500元左右。
只要不是經常外出聚餐,1500元的生活費就算在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也能生活下去。當然,前提條件是要能夠計劃好每個月的用錢,否則學前過得像公子,月末就過得像「花子」了。
就按一個月1500元計算,一年12個月,但拋開寒暑假不算,在校的時間差不多8個月。8x1500=12000元,四年下來就是48000元,也就是說,僅生活費四年差不多近50000元了。
四、額外的開銷
除了學費、住宿費、生活費之外,大學生的消費中還有一些額外的消費。比如大學生三件套:電腦、手機、平板,有錢的基本都是蘋果,一般的家庭沒有三件套也得有兩件套吧,電腦和手機是必備品。蘋果就不算了,隨便都是好幾萬。就拿普通的來算,一臺筆記本電腦,可以打遊戲的基本都在5000左右。手機好一點的能用和三四年沒問題,普通的可能換得比較勤,四年至少也得兩個吧,一個按1500的標準,兩個也就3000,這還是最少算了,四年下來僅手機電腦費用差不多一萬左右。
當然,除了電腦手機外,還有買衣服的錢和外出聚餐的錢,隨便算一下四年下來怎麼也得有幾千吧。按最低的3000來算吧。
結語:零零總總的算下來學費+住宿費+生活費+額外開銷等費用,四年大學下來公立的在10萬以內,而私立大學則在15萬-20萬左右。
寫在最後:
10-20萬對於富裕的家庭而言可能僅是九牛一毛,但是對於普通家庭而言卻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對於貧困家庭也是天文數字。在農村,很多家庭可能全年收入都達不到5萬元,但是為了孩子的未來,父母就算是自己過得苦一點,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孩子上大學,為的就是讓孩子在大學中努力學習,畢業以後能夠找份好工作,過上好的生活。
因此,作為當代大學生,別抱怨父母給的太少,真正有能力的人從不抱怨父母給予的少,因為他們會通過自己的雙手去爭取更多的財富來改善自己的生活和減輕父母的壓力。與其抱怨,不如低下頭努力的學習,學習是為了能夠未來更好的自己。
你大學的時候父母給你多少生活費呢?歡迎各位留言交流。
(圖片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山村老師看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