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母親真的是平凡而偉大的,不僅經歷了十月懷胎生下孩子,在生產之後還要經歷餵奶的痛苦。很多時候,家裡人並不理解母親的情緒,甚至忽視母親的情緒。但是壓垮母親的最後一根稻草僅僅是身邊親人的一句話。
同事小紅向我吐槽道,自己生完孩子從月子中心到家裡的臥室,家裡人總是進進出出,就連在餵奶的時候也被雙方的母親進行"圍觀"。這讓她覺得非常的不舒服,感覺自己像動物園裡面的動物一樣被人圍觀,毫無隱私可言。當自己向媽媽婆婆表達自己的不願意的時候,反而被婆婆吐槽"都是當媽的人了,還矯情什麼。"這讓小紅感到十分委屈與疑惑,怎麼沒有人能夠了解我的感受。
其實很多新手母親都有這樣的經歷,不僅被圍觀,還要對自己的餵奶過程指指點點。瞬間感覺到難堪與尷尬。即使每一個女性做好當母親的準備,但是她們是一個人,而不是生育機器。更不需要別人的指指點點她的哺育方式,她們應該被稱讚被尊重。
母乳媽媽到底有多困難
第一、不被家裡人和社會理解
母乳母親不僅要生理的痛苦還要經歷不被家裡人和社會理解的心理痛苦。家裡人的不理解才是對新手媽媽最致命的一個打擊。
在家裡餵奶的時候,公公婆婆都想看孩子的吃奶情況總是隨便進出房門;出門在外如果要碰上餵奶的時候,儘管已經做好防護工作,但是仍然被周圍的人指責說不文明,沒有羞恥心。這樣的一種情況,家庭和社會的不了解讓媽媽更加覺得自己不被尊重,受到排擠。
曾有一個調解節目,有一位母親控訴到"每次當她在給孩子餵奶的時候,公公總要過來看看孩子"。當母親與公公進行抗議的時候反而被公公扇了一巴掌。家裡人總是打著關心孩子的旗號來侵犯母親的隱私,不尊重母乳媽媽。
第二、被人過度關注母乳量
母乳媽媽還總被家裡人關注母乳量,會被大量進補奶水類補品、補湯,在電視劇《產後調理院》中,女主作為一名高齡媽媽,母乳量不如其他年輕媽媽,因為要增加母乳量,每天不斷吃增加母乳量的海帶湯,女主還一頓表示,產後的自己就像一頭奶牛。
當媽媽也可以矯情,無論是家裡人還是陌生人要給予一定的理解和空間
第一、老公可以擔任家庭的溝通橋梁
照顧孩子本來就是丈夫和妻子兩個人的責任,要及時關注母乳媽媽的情緒,讓母乳媽媽和婆婆發生衝突的時候,丈夫可以擔任家庭溝通的橋梁,幫助兩個人減少矛盾衝突。讓雙方都退一步,避免婆媳之間的正面衝突。
第二、給予媽媽一定的鼓勵
當媽媽在哺乳孩子的時候,家裡人可以在背後默默支持著媽媽。丈夫可以幫妻子準備好哺乳衣、防溢乳墊等等。
平常日常生活當中承擔照顧孩子的責任,讓妻子能夠多一點休息。同時不要因為孩子出生了就忽略妻子的感受,要經常在言語上激勵妻子,共同面對困難,攜手前進。
每一個母親都是平凡且偉大的,希望無論是家庭還是社會都給予母乳媽媽一些尊重與愛護。同時也要感謝每一位堅持母乳的媽媽,為孩子的成長付出如此多,要常懷感恩之心。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果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