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備知識:先要學習cad的平面製圖和三維的基本操作,方可進入此練習。
注意:在CAD的三維建模中,某一個模型的建立方法不一定是唯一的;就像在二維製圖裡一樣,畫某一個圖形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只要能達到目的,你盡情的想出簡單的辦法完成任務;只有這樣,才算把CAD學到家了。
先看一下此樓模型的最終結果圖:
啟動CAD,
一:先制門廳主體
1:建立幾個圖層:輔助線層,門廳踏步層,門廳柱子層,門廳頂蓋層等;分別設置其線的顏色,以便於區別;
2:選擇輔助線圖層,在(三維導航控制臺)選擇『俯視』,切換到【俯視圖】如下圖所示:
切換到【俯視圖】後,
A:利用【構造線】在製圖區域根據設計尺寸畫出四條參考線;
B:利用【偏移】命令---偏移300,作出(踏步平臺)的參考線;如下圖:
C:在(圖層)選擇面板裡選擇(門廳踏步)圖層,利用【矩形】工具,以參考線為基準畫一個最大的矩形,然後利用【偏移】工具向內偏移300,執行兩次,總共得到三個矩形,然後分別把內部矩形的上部調整到同一條水平線上,如下圖所示:
D:利用【拉伸】命令分別對三個矩形(從外向內)進行拉伸(150;300;450);得到門廳踏步的實體模型,{在【視覺樣式】裡選擇(概念)樣式,在(三維導航控制臺)裡選擇(東南等軸測圖)。}【注意:利用三維導航控制臺觀察一下,如果得到的模型正確,則刪除多餘的參考線】如下圖:
3:製作(柱子)
A:打開【UCS】面板,選擇(原點),把坐標原點移動到門廳踏步最上面的一個角;選擇(參考線圖層-臨時用),用【構造線】命令畫出三條線,再用【偏移】工具向內偏移1200,作為(柱子)的參考中心線;如下圖:
B:關閉其它圖層;只留下參考線和柱子圖層,切換到(俯視圖),利用【畫圓】命令,在柱子中心線畫兩個圓,如下圖:
C:利用【拉伸】命令分別對兩個圓拉伸3500(柱子高度),如下圖:
4:製作門廳頂蓋:
刪除黃色參考線,利用【構造線】命令,分別在下圖中的A,B,C,F點分別畫出需要的參照線,利用偏移命令分別對需要的線向上偏移3950,形成頂蓋參考線,如下圖所示:
D:選擇(廳頂蓋圖層);利用【矩形】命令以為F點,G點為終點畫一個矩形;利用【拉伸】命令,把剛畫的矩形向上拉伸150(厚度),從而形成門廳上頂蓋模型,如下圖所示:
5:製作門廳頂蓋女兒牆
利用【多段體】命令,在命令欄內的提示下:分別對(h—高度,設置成需要的高度(我用450);(w—寬度,我用100),(J---對正,我用L---左對正)進行相關設定,然後沿頂蓋的邊緣畫出多段體,從而形成翻簷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E:刪除不必要的參考線,開啟關閉的圖層,利用三維導航控制臺觀察效果,如下圖所示:
到此門廳模型製作完畢。
二:製作第一層部分牆體:
A:立好的模型圖層【但要留下柱子圖層---以此作為大門的參考】,俯視圖,利用【偏移】命令分別把參考線向上、向左、向右偏移相應的設計尺寸,從而形成主要牆體參考線;(練習者可以隨意想像需要的尺寸);如下圖所示:
B:建立各個部位牆體的圖層;切換到【南軸測圖】,利用【多段體】命令,別在相應部位畫出牆體;如下圖所示:
三:製作一層地面。
A:因為門廳踏步為450,室內地坪高度應該與之相等,暫且定為正負0.00,室外地坪為-450;
關閉所有牆體圖層,建立(一層地面圖層),選擇此圖層,用【矩形】命令在相應位置畫一個和一層樓大小的矩形,如下圖所示:
B:用【拉伸】命令將此矩形向上拉伸400;(留50作為畫裝飾部分用),如下圖所示:
C:開啟牆體圖層,觀察效果以及位置是否正確;如下圖所示:
四:開門窗洞口
A:開窗洞口
確定窗戶的位置,畫出參考線;並確定位置;然後畫出一個和窗戶一樣大小的矩形,利用拉伸命令將矩形拉伸合適,【圖層可以選擇一個臨時圖層】;然後用【複製】命令複製多個到相應位置,如下圖所示:
選擇牆體後並按一(空格)鍵,再分別點擊窗戶這個小矩形,然後回車,即已經開好窗戶的洞口;如下圖所示:
C:利用與上列相同的方法,分別在相應的地方開出其它的窗戶和門洞口;如下圖所示:
上圖是已經開完的洞口。
五:製作第一層牆體的另一半:
A:畫一條門廳中心線,準備(鏡像)另一半圖形;如下圖:
B:用【鏡像】命令.點選所有牆體後,按一下(空格)鍵,以剛畫的藍色中心線作為鏡像點,點擊兩下;回車;在命令行內輸入N----不刪除原對象,回車後得到一層全部牆體圖形;然後用三維導航控制臺分別觀察圖形的正確性;如下幾幅圖:
六:製作一層頂蓋模型
A;選擇一個臨時圖層畫一個矩形,作為樓梯間減掉的部分;
B:拉伸命令將其拉伸到一定高度(可以任意選擇,但必須超過頂蓋厚度;我選500)
C:建立一個圖層—命名為一層樓蓋;在其圖層上再畫一個與樓面一樣大的矩形;
把上圖中的黃色矩形線框;用【拉伸】命令將其拉伸得到樓蓋;【拉伸—--150---樓蓋厚度】;如下圖;:
D:用【差集】命令減去上圖中的黃色小矩形,得到一層整體樓蓋,如下圖:
七::製作一層樓梯
A:打開【UCS】面板,利用(原點)命令,把原點調整到下圖位置,用【矩形】工具畫一個矩形,作為休閒平臺參照線框,如下圖:
B:用【拉伸】命令把剛才畫的矩形拉伸—150;作為休閒平臺模型,如下圖:
C:用【移動】工具把拉伸的平臺模型向下移動1800(一個踏步300*150---一坡12個,則H=12*150=1800);關閉和鎖定不需要的圖層,把視圖調整到一定方向,如下圖:
D:用【多段線】命令畫出樓梯踏步,一坡上,一坡下,如下圖:
E:用【拉伸】命令對其分別拉伸2000和4200;調整到俯視圖後用【複製】命令把踏步上再複製一坡,調整到合適位置,然後用三維導航控制臺觀察位置和效果,如果正確,樓梯模型的製作就算結束。如下圖:
到此,樓體的三維建模已經完成。下一步的工作是;做裝飾裝修建模。
到此,關於建模是否可以總結為:
1:先要有想要建立模型的總體概念,然後有局部概念;即從整體到局部;
2:分別逐個建立各個部位的視圖;然後用CAD的工具建立成模型;
3:隨時注意USC功能的利用,注意隨時切換視圖
4:從局部逐個建立起局部模型,最後形成整體模型。
1、畫平面圖
2、我們需要藍色六邊形繞DE旋轉,綠色六邊形繞AE旋轉,直到G、F兩點重合時停止。為此,需要以OF為直徑畫一個F點旋轉的軌跡圓。
在畫轉跡圓前需要把UCS軸的Z軸方向,把視圖切換為東南軸測圖,打開UCS工具欄,點擊Z軸矢量按鈕,選擇OE為Z軸矢量,然後以O為圓心,OF為半徑畫黃色圓。
3、蘭色六邊形也需要畫一個軌跡圓,不過可以用鏡像法求得,在選擇鏡像線時捕捉E、BC中點,紫色圓就是蘭色六邊形的軌跡,兩圓交點為H。
4、把綠色六邊形旋轉到如圖位置,注意不要輸入角度,要用參照選項。
5、刪除其它輔助線,在五邊形、六邊形中心畫紅色垂線。
6、拉伸五邊形,獲得黃色柱體。
7、用三點法把柱體切割五次,每一次選擇底部五邊形的一條邊加紅色交點。
8、以紅色交點為圓心,底部五邊形中心為半徑,畫球體,然後把球體和黃色椎體進行交集運算,獲得如圖錐體。
9、視圖切換為西北軸測圖,改變UCS,拉伸六邊形,切割,畫一個和上一步同樣大小的球體,交集運算,獲得如圖白色錐體,為了看得清楚些,可以先把不需要的紫色錐體隱藏。
10、倒圓角,互相剪切兩條中心線,並把中心線外向延長一點,著色,把UCS移到頂點。為了便於選擇,先用group命令把軸和錐體組合。
11、三維陣列紫色錐體,旋轉軸選擇黃色直線。
12、三維陣列白色錐體,旋轉軸為綠色直線。
13、再次陣列錐體。
14、繼續幹吧,如果要改顏色,只要改一下圖層顏色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