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由於我國城市化進程加快,普遍小家庭化(三口之家)造成兒童的生活空間不足、戶外活動減少、獨生子女的群體生活不足以及養護者的過度呵護等等,使得很多兒童出現以下現象:
好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
看似聰明,卻膽小不敢表現;
笨手笨腳,容易受挫,缺乏自信;
固執、脾氣暴躁或者粘人、爰哭;
偏食、挑食,餐飲習慣不佳;
怕別人碰觸身體,容易吵架;
語言發展緩慢,發音不佳、吐字不清晰;
大動作不協調,身體平衡能力差……
//
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影響
//
感統失調對孩子成長以及發展的影響是逐漸顯現的,而且是日益加重的。
受感統失調的影響,兒童早期可能表現出生活自理較差,如不會繫鞋帶,注意力不集中等;繼而會表現出多動、作業質量差、學習效能下降、情緒不穩定,人際關係不良等。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心理水平的不斷發展,這種能力的欠缺和喪失會嚴重影響孩子生活和學習成就感的積累,阻礙孩子自信心的培養,造成許多問題行為和學習障礙,最終影響人格的健康發展。
也就是說,感統失調對孩子的影響是層遞性的,是一個不斷加劇的惡性循環過程。
很多小學、初中、高中孩子表現出焦慮、孤僻、任性、不合群,甚至出現嚴重的學習障礙、行為障礙乃至人格障礙,很多都可以追溯到幼兒時期感統失調這一原因。
//
如何有效改善感統失調?
//
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因人而異,如果孩子已經失調,請不要焦慮,目前至少有40%-55%的城市兒童患有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
專業、規範的感統訓練課程都是以一種「快樂遊戲」的形勢呈現,這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在快樂的遊戲中不知不覺地訓練自己的各種感覺之間的協調性,能夠儘早儘快地消除感統失調對孩子成長的不利影響。
//
感統訓練有哪些益處?
//
1
可以提升家庭親子關係
既可以重新梳理父母跟孩子的親子關係,又可以推動孩子自主能力的發展,還可以解決孩子不易情緒自控。
2
可以提高孩子的適應能力
除了生活自理之外,對環境的適應也非常重要,特別是在課堂上孩子將接觸陌生的老師、陌生的夥伴。
那麼,在與人和環境的互動當中、在與器械的互動當中,他的適應能力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3
可以塑造孩子強健的體格
在多種訓練的項目當中,孩子主要是跟大量專業的器械來做遊戲。
所以,調動肢體的協調推動,身體的運作是課程的主要表現,可以塑造孩子一個強健的體格。
4
可以推動人格的完善
感統訓練主張要藉助遊戲的設置、教練和孩子的互動來幫助孩子完成一個正確的自我對話,在完成遊戲的過程中找到自尊和自信。
5
可以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在感統訓練的課堂上,他首先要學的是與人互動,建立穩定的人際關係,最終自如地展開社交。
在學習與遊戲的互動過程中,是從觀察示範到親身參與,再到順利地完成,最後享受成就感以及幸福感,這樣的感受給孩子帶來了社交能力的自信心,對孩子將來長大以後融入社會有非常好的幫助。
6
可以幫助孩子做好幼小銜接
感統訓練,除了提高團隊協作能力和動手能力以外,還可以提升視聽的專注能力。
在孩子升入小學之前的有效感統訓練,對孩子將來上學調動自己的視覺和聽覺系統去掌握有效的認知信息,都會帶來重大的推動作用。
感統失調並非不治之症,它只是一種生理髮育不完善,完全可以通過後天的訓練與矯正加以改善,有效矯正感統失調的關鍵在於及時發現儘早幹預(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