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小區裡,一般會看到健身器材等公共設施,可以讓小區居民進行鍛鍊或者休閒娛樂,這些就是小區的配套設施,但是小區設施不止這些東西,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小區配套設施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小區配套設施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
一般來說,配套設施是指與小區住宅規模或者人口規模相對應的配套建設的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的總稱。道路主要是指小區內的道路以及小區與城市公共運輸路線相連接的道路以及相關設施。公共綠地是指小區內的綠地建設。
公共服務設施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類是與基本居住有關的各種公用管線以及設施,包括水、電、天然氣、有線電視、電話、寬帶網絡、供暖、雨水處理、汙水處理等,這些設施保障基本居住需求的滿足;
第二類是與家庭生活需求有關的各種公共設施,包括教育、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商業服務、金融郵電、社區服務、行政管理等設施,這些設施是對基本居住需求之上的更高生活需求的滿足。
二、小區物業管理包括哪些
1、清潔衛生管理。包括樓宇內公共樓道在內的公共地方的衛生清潔,垃圾清運以及經常性的保潔;
2、綠化物日常維護管理。對綠化物進行定期修剪、施肥、更新,保持綠化物生長良好;
3、治安管理。設專職保安人員堅持每天24小時的巡邏值班,保證住宅小區內的安全;
4、維護公共蓄水池。樓內蓄水池應定期清洗消毒。保證住戶的飲水質量;
5、水電管理。對配電設備、水泵房及公共水電設施進行日常保養,維持設備正常運行;
6、排汙設施管理,清疏和維修排水、排汙下水管道、化糞池,確保正常使用;
7、高層樓宇增設的服務項目。配備專職電梯管理人員,搞好電梯維護、保養,保證電梯正常運行;
8、根據需要增設的其他服務項目。
三、小區公共停車位屬於誰
1、地上、地下車庫內的車位,符合法定條件的是區分所有權的專有部分。這類車位是由規劃設計確定,建在整幢建築物的地下層或小區的獨立的車庫內。車位在構造上沒有明顯的外部範圍,構造上也不表現為屋頂、牆腳、地板、門窗等。但是有隔離欄、地釘或固定的劃線(能經常維護、明顯)等。雖無物理性的間隔,但有明確的分界線。
2、地上佔用共用部位的車位屬於管理設施。《物權法》第七十四條規定:佔有業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場地用於停放汽車的車位,屬於業主共有。
3、規劃設計屬於特定專有部分使用的車位,類似專有部分的附屬物。之所以用類似二字,是因為我國自199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1997年頒發《城市房屋權屬登記管理辦法》以及該辦法廢止後2008年頒發的《房屋登記辦法》,都只對土地上的房屋權屬登記作了規定,並無明確規定各類不動產的附屬物的權屬登記。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介紹的關於小區配套設施是什麼包括哪些內容等相關法律知識。通過上文介紹,小區配套設施主要包括公共服務設施、道路和公共綠地等,都需要小區居民共同愛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