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遭遇史上最嚴重危機!「萊豬」讓蔡英文臉兒腫腫

2020-12-13 華夏經緯網

島內各界激烈反對含瘦肉精萊克多巴胺豬肉進口。(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民進黨當局在島內一片反對聲浪下,一意孤行,堅持在明年元旦開放萊豬進口,在立法機構與藍營「豬腸」大戰中執意公布五項管理機制,不但未能平息在野黨杯葛決心,更燒出了高達7成的反對民意。「萊豬」(含瘦肉精的美國豬肉)讓民進黨遭遇到了史上最嚴重危機,被民意的怒火打得臉兒腫腫,很可能在接下來的縣市長選舉中敗北。

驚悚的「豬腸」大戰

「拳頭和豬內臟在臺灣立法院關於美國豬肉的爭論中飛舞」,路透社以此為題報導稱,因為臺灣民進黨當局決定從明年1月1日起允許進口含「萊豬」,兩黨「立委」27日爆發激烈但短暫的衝突。

作為民進黨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的蘇貞昌,在遭藍軍杯葛12次之後,27日第13度上臺進行施政報告及備詢,然而5分鐘的施政報告中,全程被藍營民代拋擲豬心、豬肺、豬腸,場面血腥驚悚,更被「藍委」鄭麗文在發言臺前痛罵30分鐘,大喊「蘇貞昌下臺」!

鄭麗文指出,為什麼蘇貞昌是一個不受歡迎的「行政院長」;為什麼我們要杯葛他13次;為什麼我們覺得他今天的所作所為讓人不能接受,直言「30分鐘雖然很長,要把他所作所為,這些真是罄竹難書,講完還不容易」。事後鄭麗文被媒體封為「女戰神」。

綠綠機關算盡兩面空

蘇貞昌為平息「萊豬」爭議,提出了5項管制措施,包括赴美查廠、新增貨號、逐批查驗、清楚標示、嚴格稽查。未曾進口來臺的肉品廠,需經臺灣赴美派員赴美查廠後,才能進口,看起來似乎符合民眾要求,但舊廠卻仍可進口萊豬。舊廠購自美方肉品廠的產品就一定安全嗎?

臺行政機構規定,舊廠進口萊豬要逐批查驗,以0.01PPM為殘留值標準,先前已有臺北市長柯文哲等人提醒,有小數點進位問題,應訂0.010PPM,但未獲臺當局採納,這種比國際「寬鬆」的容許值至今仍不為民眾接受。

臺衛福部門甚至還「天真的」預估,萊豬成本並未較低,即使明年開放,在無利可圖下,舊廠不會進口萊豬,新廠未完成查廠,也不能出口萊豬至臺灣,因此不會有萊豬來臺。

臺灣《中國時報》報導指出,衛福部門此番理論,如果成真,擺明不就是卡「萊豬」嗎?擅長國際貿易戰的老美,可能看不懂嗎?看在拜登新政府眼裡,會願與臺灣積極展開經貿談判?臺當局的這般盤算,只能形容,在機關算盡後,落個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下場。

民進黨深陷「萊豬」危機

臺灣民眾顯然並不買帳。有臺媒報導,截至當晚8點的Yahoo網絡民調顯示,為了化解民眾疑慮,蘇貞昌的萊豬進口五原則,63.7%的民眾認為沒有減少對萊豬的疑慮;另64.4%的人則對蔡當局落實管制措施非常沒信心。共有1.25萬人參加了這項網絡投票。新廠舊廠一刀切的粗暴作為,反倒讓民眾「食不安心」,擔心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誤食「萊豬」。

事實上,民進黨對於島內反對「萊豬」進口的強大民意並非不知。根據國民黨智庫最新民調顯示,相較10月有65.9%臺灣民眾不贊成開放「萊豬」進口,11月攀升至70.6%。此外,國民黨智庫副執行長黃心華說,事實上,自民進黨當局宣布開放「萊豬」以來,智庫所進行的多次民調顯示,反對者始終維持在6至7成左右,可見反「萊豬」不僅是主流民意,而且民眾反對的態度十分堅定、從未動搖。

因為進口「萊豬」等議題,此前臺灣的「秋鬥」大遊行,已經吸引了將近6萬人上街,表達對民進黨當局的不滿,在民調上更是可見蘇貞昌幾度下跌。據TVBS27日公布的最新民調,蘇貞昌的滿意度下跌10%,僅剩38%的滿意度,不滿意度則增加至44%,就連蔡英文的滿意度也受到波及減少到43%,比起蔡英文連任就職時的高點61%失色不少。「萊豬」議題的不斷發酵正讓民進黨陷入空前危機。

蔡英文不得不親上火線

為了挽救執政危機,蔡英文不得不親上火線為自己辯護,「美牛美豬的開放,是讓市場多一個選擇,並不是要求臺灣人一定要食用」。臺灣臺灣中時新聞網一篇刊文指出,這位領導人顯然還不懂臺灣百姓痛恨的,不是「萊豬」本身,而是當局從頭到尾,沒對昨是今非的立場道歉;更老是以矛盾的愚民政策把毒藥當補藥;就連最基本的食安履歷都拒絕承諾,擺明以信息不對稱強逼民眾吞下萊劑。

當年馬英九當局開放30月齡以下美牛祭出「三管五卡」。諷刺的是,當時反萊劑反到上街頭的蔡英文,如今開放萊豬也有一套標準作業流程,簡稱「雙標五不」。所謂「雙標」,就是當年別人開放,民進黨堅持零檢出;如今執政就變成時空環境不一樣。當年民進黨要求零檢出是照顧百姓健康;現在別人要求,卻要對方道歉。當民進黨說開放萊豬符合國際標準,結果臺灣地區豬農卻被禁止符合國際標準。當民進黨催眠萊劑很安全,卻又暗示老人不能吃,小孩不能吃。至於「五不」,就是貨號標示不要,來源標示不要,萊劑標示不要,辯論不要,就連說好的查廠也不要。

蔡當局當然不會直接拿「萊豬」塞進民眾嘴巴,但當所有足以辨識、確保食安的政策工具全遭否決後,消費者也只能期待業者自律。然而,地溝油、塑化劑殷鑑不遠。

綠要加工萊豬轉賣大陸?

為了轉移民眾怒火,民進黨無所不用其極,最近有「臺獨」分子放言,「進口含瘦肉精美豬牛肉臺灣不吃,可以加工轉賣大陸」。大陸通過ECFA,進口臺灣地區食品,是對臺灣同胞的照顧,民進黨卻打起了這樣的邪惡算盤,實在是其心可誅。

而且他們不止於說說而已。有媒體報導,上海三中院日前經審理查明,2019年11月,黃某某等三人非法裝載18隻冷凍貨櫃凍肉製品,從臺灣省基隆市出發,妄圖走私偷運至上海。據查,其中部分冷凍豬肉中檢出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目前,相關嫌犯已被法辦。「臺獨」分子意圖將問題食品轉賣大陸的野心註定不會成功。【華夏經緯網綜合報導】

記者:李昕

相關焦點

  • 美國恩將仇報,蔡英文遭遇史上最慘打臉
    2021年的第一天,臺灣就遭遇了史上最嚴重的打臉,現在不僅蔡英文被看作笑話,整個臺灣都快成笑話了……2021年1月1日,臺灣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美國萊豬」,正式被允許進口到臺灣地區。這種在生長過程中會添加瘦肉精的豬,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只有非常少的地方才被放行。
  • 臉腫是什麼原因,女生早上起來臉腫怎麼辦
    很多女生早上起來會發現臉腫得厲害,等到中午才會消退。浮腫會顯得臉特別大,就算用化妝也是難以拯救的。什麼原因造成臉腫?女生總是浮腫要怎麼辦呢?看這一篇你就全知道。臉腫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一、熬夜女生臉腫最常見的狀況就是熬夜了,在十一點後身體加入夜間循環排毒,如果這個時候還沒有睡覺,就會阻礙皮膚的更新代謝。
  • 美國的憐憫,蔡英文求到了嗎?|臺灣|民進黨當局|國務卿|蔡英文|萊豬...
    一直以來,民進黨當局對於更改「臺駐美代表處」名稱耿耿於懷,也呼聲不斷,如今這封聯名信的正式登場,更是將民進黨當局搖尾乞憐的樣子顯露無遺。在「美臺」的貿易關係中,美國一直卡住臺灣地區的點是:臺灣是否開放含瘦肉精的美豬,美國揪此不放,要求蔡英文必須先開放萊豬,才能往下談雙方的自由貿易關係。
  • 見完蔡英文,他突然致歉「頭暈、喉嚨腫」--上觀
    臺媒:才剛與蔡英文見面,「綠委」自曝「頭暈、喉嚨腫」會做病毒篩檢。臺灣地區22日新增1例本土確診病例,引起社會關注。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稱,民進黨「立委」何志偉23日下午,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同場出席民進黨「中執會」,隨後他突然在臉書致歉,說自己有頭暈、喉嚨腫脹症狀,目前已經到醫院就診,他說會立刻在醫院做病毒的篩檢,「希望結果呈陰性」。
  • 狗狗玩得正嗨,突然蔫兒了,臉也腫得像豬頭,狗狗:我被蛇親了
    上一秒狗狗還在草地上快樂地奔跑,下一秒狗狗忽然蔫兒了,隨後臉跟著腫了起來,這是怎麼回事?帶狗狗去踏青江西九江一位鏟屎官養了3隻比格犬,1大2小,因為比格是獵犬,所有平時活潑好動,但今年因為疫情問題,狗狗們很久都沒有好好活動過了。
  • 知道牙疼導致臉腫怎麼辦?妙招讓你擺脫牙疼導致臉腫
    牙痛就已經夠折磨人的了,如果再加上臉腫,那可真算得上是雪上加霜。而有些人牙痛症狀嚴重的時候,就會伴有臉腫的現象。這時候治療牙痛並且消腫就成了患者最希望解決的問題。如果智齒冠周炎引起的臉腫,臨床表現為,張口受限、口腔氣味加重、進食脹痛、有白色膿液分泌物、主要是因為後面最後一顆牙齒,生長的很緩慢,由於上火或不良的口腔衛生,致使產生炎症,並且得不到重視,最後病情加重炎症蔓延才會導致臉部膿腫!慢性根尖炎,化膿期,臨床表現為:牙齒鬆動、有伸長的感覺、吃食物咬痛感、遇熱不適或疼痛,遇冷有舒適感.時而會自發痛!
  • 得了腎病會浮腫 臉腫腿腫有不同
    原標題:得了腎病會浮腫 臉腫腿腫有不同   腎臟的健康是所有人的追求,然而腎病總是會在我們疏忽大意的時候找上門來。由於腎病知識的逐漸普及,不少人都對腎病有一定的了解,對於腎病會出現的症狀也多少有所耳聞,浮腫作為腎病的一種常見表現也為很多人所知。可你又是否知道,腎病浮腫不單一,浮腫發生的位置不一樣,病情也不一樣。
  • 蔡英文引爆的臺灣安全危機
    來源:海峽新幹線最新民調民進黨當局聲望重挫,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受創最重,民意支持度逼近死亡交叉邊緣,蔡英文聲望同步下墜,信任度從10月份的60.9%降至11月份的55.6%,減少5.3個百分點;不信任度
  • 這回,蔡英文親自上場化解危機
    導讀:據中評社報導,近日,臺當局行政機構負責人蘇貞昌回答藍營「民意代表」質詢時,稱臺灣肉品大廠信功實業也支持進口美國「萊豬」。不過蘇貞昌這個說法卻被打臉了,信功實業否認有這回事。為此,蔡英文親自上場回應這件事。蘇貞昌說謊遭到打臉民進黨當局8月底答應在明年元旦開放美國「萊豬」的進口,此事在島內引起軒然大波,紛爭抗議一直不斷。國民黨更是加大抗議力度,想給民進黨施加更多的壓力,不但參加凱道「秋鬥」,而且多次抵制蘇貞昌。不過在臺灣地區立法機構進行質詢的時候,藍營的人總是說不過蘇貞昌。
  • 抽菸20年,臉突然腫了,罪魁禍首是肺癌
    如果發現自己的臉腫了,你的第一想法是什麼?胖了?昨天晚上喝了太多水?被蚊子咬了?牙齦出問題了?你可能找到很多原因,但你可能做夢也想不到,這也可能是肺癌的徵兆,特別是當你是一個擁有超過20年煙齡的重度吸菸者。
  • 看見臺灣|民進黨當局就是美國的「兒皇帝」
    盧的聲名大噪源自民進黨當局的攻擊。上周,「美國在臺協會」(AlT)臺北辦事處長酈英傑訪問臺中,座談中,盧清晰地表明了臺中市民反對美國「萊豬」(含瘦肉精豬肉)進口的立場。遭此一擊,酈英傑當場發飆趕走媒體,AIT臺北辦事處惱羞成怒,嚴詞發表聲明譴責盧秀燕「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並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對所有人無益」。
  • 見完蔡英文 民進黨"立委"突然致歉 稱頭暈、喉嚨腫
    臺灣「東森新聞」報導稱,民進黨「立委」何志偉今(23)日下午,與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同場出席民進黨「中執會」,隨後他突然在臉書致歉,說自己有頭暈、喉嚨腫脹症狀,目前已經到醫院就診,他說會立刻在醫院做病毒的篩檢,「希望結果呈陰性」。
  • 蔡英文又臉「腫」了,「脫鉤」大陸卻頻頻失敗
    這正是民進黨所謂臺灣人均GDP超過三萬美元元的由來,同時島內有很大一部分聲音認為新臺幣升值為此作出了突出貢獻,但是民眾對此並沒有任何好感。 中華大學講座教授尹啟銘在1月5日所刊發的名為《臺灣經濟靠大陸才是常態》文章中指出,在此之前,有民進黨相關人員對媒體披露稱,伴隨著臺灣投資規模不斷提升,以及排除非基期因素特殊狀態影響
  • 「貪委」蘇震清為交保說瞎話,誰的臉又腫了?
    在這起集體貪汙案中,最引人注目的,非民進黨立委蘇震清莫屬。蘇震清是蔡英文鐵桿男閨蜜、前蔡辦秘書長蘇嘉全的侄子,從2007年底首次當選立委後,官運亨通。蘇震清在SOGO案中胃口最大,收賄高達2580萬元(新臺幣),由於拿的錢最多,在案件中最使力。
  • 藍營炮轟蔡英文:史上最屈從美國的無能領導人
    華夏經緯網1月3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蔡英文元旦文告提及開放美國萊牛豬進口時說「過去的民進黨當局作出了開放的承諾,卻無法落實」、「歷經3任領導人的難題,已經沒有迴避不處理的空間」。前馬英九辦公室發聲明,指馬當局從未承諾開放美國萊豬進口,馬英九擔任臺灣地區領導人前、後,都明確反對萊豬進口,蔡英文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豈可信口開河、隨意胡說?
  • 引起寶寶出現臉腫的原因有哪些?
    寶寶一覺醒來,突然出現臉腫的情況,在觀察寶寶沒有其他症狀的情況下,寶媽媽還是產生疑慮的,為什麼突然會出現臉腫的情況呢!由於引起寶寶臉腫的原因是多種的,所以,當寶寶出現臉腫時,寶媽媽要注意避免盲目的選用抗生素等藥物治療,以免掩蓋病情,影響治療最佳時機。在臨床上最常見的原因,和寶寶對某些物質過敏、局部炎症感染、蚊蟲叮咬、蛀牙等等都會引起寶寶出現臉腫的,所以,當寶寶出現臉腫時,要結合伴隨的症狀,查明原因對症治療。
  • 萊豬風暴 凸顯民進黨雙標傲慢「黑白講」
    蔡英文突兀宣布萊豬進口迄今3個多月,民進黨當局應變漫無章法,各界疑慮不安未解,人民無所適從,怨聲載道怒火延燒,而在位者依然睜眼瞎說「行政有效率」、「會做事」,殊不知百姓的不滿已再度喚醒兩年前那股「討厭民進黨」是「臺灣最大黨」的深刻記憶。開放美國萊豬政策,是蔡英文施政滿意度下跌的重大破口。
  • 激素臉腫的厲害怎麼辦?激素臉腫要怎麼消除
    很多人在有了激素臉後,會發現自己的臉部開始腫起來了,並且還伴隨著瘙癢和發紅的症狀,症狀較輕的話還能忍受,但是有些人就腫的比較厲害,腫的眼睛都睜不開,這不但給我們的形成造成了影響,也給我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在用了很多的方法後,激素臉腫的情況非但沒有消除,反而有加重的情況。那麼激素臉腫的厲害怎麼辦呢?
  • 萊豬"立法院"強勢闖關 民進黨為2022年選舉清理戰場
    華夏經緯網12月2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民進黨團在平安夜送給美方開放萊豬進口大禮,從當年的反對到現在大轉彎力推,重創「綠委」和民進黨的形象。不過,選民擅健忘,民進黨當局急於清理萊豬戰場,就是希望快刀斬亂麻,避免波及2022年底「九合一」選舉。
  • 終於,蔡英文親上「火線」|蔡英文|臺灣|蘇貞昌|民進黨|信功實業|火線
    點擊播放 GIF 0.9M編輯:一水流殤自八月底蔡英文突然宣布允許美國含瘦肉精豬肉和牛肉流入臺灣地區市場以後據臺灣地區媒體的報導,12月1日,蘇貞昌在立法機構答詢「萊豬」議題時,提及臺灣地區肉食品製造大廠信功實業很支持美國含瘦肉精豬肉的流入,試圖以大企業的威信力帶動臺灣民眾接受「萊豬」。隨後,信功實業發布聲明,否認了蘇貞昌的個人說法。可見,在「萊豬」問題上,蘇貞昌在臺灣地區並不得民心。從信功的表態不難看出,無論臺灣地區民眾,還是臺企都不願意「萊豬」流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