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探雲南工業大麻:市場火熱利潤卻不高,僅4家提取工廠在運營

2020-12-27 每日經濟新聞

記者近日在雲南實地調研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當地一家最早種植工業大麻公司的老闆告訴記者,工業大麻種植的利潤並不高,是苦活累活,如果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可能賺不了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23日,雲南省科技廳網站掛出的相關《通知》將工業大麻列入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看起來當地對工業大麻的產業定位有升級之意。雲南省是我國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的兩個省份之一,合法種植工業大麻已有10年,工業大麻種植遍及13個州的38個縣。5月22至24日,記者在雲南實地調研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

今年種植面積或到10萬多畝 種植淨利並不高

5月23日3點多,紅河州瀘西縣下起了雨。聽到雨聲,康麻生物副總劉華春興奮得睡不著覺,拿起手機給睡在隔壁的另一位副總張華發微信:「睡著了沒?下雨了!下雨了!」又給文山、霑益的同事發微信:「你們那邊下雨了沒?」幾個微信發出去沒一會兒就有了回應,「我在聽雨!」「我們這邊也下了」。

一場雨讓劉華春們興奮成這樣是有原因的。春節以後,雲南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嚴重影響了工業大麻播種和生長。在曲靖市霑益區,有的長到3、40公分的工業大麻都旱死了。康恩貝集團今年計劃種植2.4萬畝工業大麻,但因為乾旱,至5月22日才種植了9000畝。好在工業大麻播種季節長,6月中旬前播種或補種不會有太大影響。

在霑益,我們碰到了當地最早種植工業大麻的漢晟豐公司老闆李濤。2012年的南博會上,李濤看到雅戈爾的工業大麻展品和鼓勵工業大麻種植的宣傳,動起了種植工業大麻的心思,次年在景洪、西雙版納、霑益等幾個地方試種,最後選擇在霑益建立種植基地。2015年,雲南省農科院試驗雲麻7號時,他就參與了試種,但直到2018年才有微利。

李濤告訴我們,剛開始他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但用工成本不好把握,農忙時還請不到農民;後來,他改成公司+農戶合作的模式運作,給農戶保底收入和承擔種子等種植成本,運營成本變得可控,田間管理能夠及時進行,種植變得順利。2017年,李濤正式種植雲麻7號,花葉的價值提升了工業大麻的收入,但云麻7號的種植技術要求較高,種得好花葉中CBD(大麻二酚)含量能到1.6%,種得不好只能到0.9%,直到2018年他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種植技術,才實現盈利。

「今年工業大麻股票猛漲給民眾普及了相關知識,現在朋友碰到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原來你是種工業大麻的。」李濤笑言。他說,今年他有信心將一半左右的花葉含量做到1.6%,這樣的話,種植淨利可以做到15%到20%。正因為對自己的種植技術有信心,他今年的種植面積從去年的3000畝增加到了8000畝。在他看來,工業大麻種植的利潤並不高,是苦活累活,如果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可能賺不了錢。

康恩貝集團霑益基地靠近珠江水源地,負責這個基地的希美康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方華榮告訴我們,基地已運營了9年,種植了4萬畝銀杏,並通過了歐盟認證。在種植工業大麻上,今年計劃在銀杏地上套種3000畝,並以公司+農戶合作的模式在基地之外種植2000畝,總共5000畝,現在播種已基本結束。在他們的銀杏地上,我們看到套種的工業大麻已長到20公分左右。「如果不是乾旱,應該長到半人高了。」言語之間,方華榮盼著下一場痛快淋漓的大雨。

今年霑益大概有4家企業種植工業大麻,種植面積接近2萬畝,包括順灝股份的1000畝。截止5月26日,康恩貝集團大概已種植了1.2萬畝。從整個雲南來看,今年實際種植面積可能會在10萬多畝、不到15萬畝,5月23日雨後,大概搶種了4、5萬畝。前些年統計的每年種植8、9萬畝,實際種植的只有一半,與之相比今年是大幅增加了,但受種子供給等因素影響,實際種植面積不會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多。有的上市公司公告的規模比較大,但因為下手晚了,種植許可證都未拿到,今年種植不了。

今年或可新增幾家提取工廠 都在等待聯合國政策放開

康恩貝參股的康麻生物在霑益有一個提取工廠,就在康恩貝集團霑益基地內。在雲南調研期間,我們看到,這個霑益提取工廠是利用原除蟲菊花葉提取工廠改造的,提取階段的亞臨界裝置仍在運行,基本不需要改造,純化車間正在改造中,設備正在安裝,預計年產CBD晶體3-5噸。

順灝股份工業大麻提取工廠選址在霑益城區邊上。5月22日,我們找到了這個地方,看到只有一塊「雲南綠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工業大麻加工基地」的牌子,土地還未平整,預計今年難以建成投產。我們在牌子那裡碰到幾個人,一問,說是廣告公司的,5月24日基地舉行奠基儀式,他們受聘為奠基儀式搭臺。

輾轉到瀘西後,我們來到了康恩貝全資子公司雲杏生物。在公司的宣傳欄上看到,公司已做了諸多員工工業大麻加工合法合規培訓等前期工作。1萬多平米的廠區建有花葉整理、倉庫和提取加工三幢樓,加工車間設備改造已完成,等待小試成功並獲得許可後試運行。

透過小試車間的窗戶,看到一臺蒸餾設備裡滾動著黑色的工業大麻浸膏。雲杏生物投產後將是雲南規模最大的工業大麻加工提取工廠,年產10-15噸CBD晶體,走的是酒精萃取技術路線。雲杏生物總經理許全昱告訴我們,康恩貝在植物提取上有豐富的經驗,工業大麻提取也不難,他們目前重點研究的是提純技術,如果技術上取得突破,雲杏生物的產能還有提升空間。

離開瀘西,我們的下一站是昆明海口鎮,漢素生物就在鎮上的西儀股份廠區內。2017年,漢素生物正式投產,設計產能為年產2噸CBD,2018年基本達到設計產能。參觀漢素生物車間前,要拿出身份證進行嚴格的身份核對和登記;走進車間,一股有點像薄荷的藥香味撲鼻而來,抬眼看去到處都是監控探頭;車間裡工人不多,有的在挑除花葉中的雜質,有的在粉碎花葉,有的在巡迴察看設備運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主要由中控室控制運行。負責生產的方總說,漢素生物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使用的都是先進設備,並且也都是完全按照GMP要求來生產和管理的,漢素生物是為漢麻集團擴大生產做技術積累的。

目前,雲南包括漢素生物在內的4家工業大麻提取工廠在運營,今年新增20多個前置審批申請,今年能建成的大概有4家,康恩貝霑益和瀘西提取廠,以及漢維和漢瑞斯。

我國還未放開CBD的應用,目前生產的CBD只能出口。CBD在海關有兩個編碼,大麻二酚和多酚樹脂。騰道資料庫顯示,以大麻二酚名義出口的廠家較多,主要分布在雲南、陝西和寧波,代表廠家為雲南漢木森生物科技,主要經上海海關出口,出口國家有瑞士、荷蘭、斯洛維尼亞等,3月份出口時的申報單價約為4200 歐元/公斤。多酚樹脂監管政策較為寬鬆,不需額外的證明文件即可放行,部分廠家選擇以「多酚樹脂」商品名出口。如寧波康壹生物科技即以「多酚樹脂」的商品名出口至英國和美國等國家。

海關部分數據顯示,漢木森3月份出口大麻二酚260公斤。從今年雲麻7號種植面積來看,CBD產量將達到或超過5噸,而全球產量或大於需求。全球工業大麻業都在等待聯合國麻醉委員會放開對CBD的管制,方向是確定的,但進程不好說。只有聯合國放開管制,工業大麻產業才會迎來大發展。

監管要從毒品的管理轉變到產業管理

2010年,《雲南省工業大麻種植加工許可規定》正式施行。《規定》第一條開宗明義:「為了加強對工業大麻種植和加工的監督管理,根據《雲南省禁毒條例》的授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因此,看起來《規定》放開了工業大麻的種植和加工,但實際上是為了管住THC(四氫大麻酚)不被濫用。也就是《規定》是從毒品管理角度來制定的,是規範管理不是鼓勵發展。

工業大麻產業鏈中,種子是基礎,種子中的CBD含量決定了產業的效益和競爭力。從毒品管理的角度來說,核心的是要管住THC含量不超標,至於CBD含量並不是毒品管理部門關注的重心,而育種、繁種實施的是嚴格的許可證制度,導致國外優秀種子不易引進,種子升級換代速度慢。美國合法工業大麻種子的CBD含量在3-5%之間,高的到了6%,而雲麻7號CBD含量在1%左右,在研的種子CBD含量最高也只到2%。

工業大麻除了根沒有用外,其它部位都是「寶」,莖可以製成植物纖維,花葉提取CBD,籽可以提煉食用油、蛋白粉,可以製成中藥材和應用在化妝品。雲南的工業大麻生長中容易分叉導致纖維的長度短,跟黑龍江的纖維麻相比沒有競爭力,實際上在雅戈爾工廠搬遷後,以及成本高、賺不了錢,雲南的大麻纖維產量已很低。雲南曾經有廠家用工業大麻纖維製作「再造菸葉」,作為香菸大省照理很有前途,但在相關廠家出問題後沒有繼續下去。

李濤告訴我們,按照規定,大麻籽不能銷售,本來提煉的食用油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但成本高,每公斤要70-80元,因為沒有宣傳,公眾沒有認知,價格又高,賣不掉,他們只能每年榨些送人。大麻籽有保健作用,釀酒也是一個好的方向,但含油量高,一般工藝下釀造的酒不符合標準,需要精細化開發,需要科研機構的支持。據我們的了解,因為工業大麻的研究也需要審批和許可,雲南鮮有科研機構、高校進行工業大麻應用研究,導致當地工業大麻下遊產業化未有大的突破。

雲南中醫藥大學饒高雄教授1996年就參與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相應工作,並一直在產業的前沿。在與我們的交談中,饒教授說,即使大麻花葉也需要一個產品標準,除了THC指標外,對重金屬、農藥殘留要有規定,以及花葉作為藥物或藥物原料的標準。他建議在即將修訂的工業大麻管理條例中將花葉標準作為附件列入。李濤也說,雲南的烤菸從早期的7個等級發展到現在42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對應不同的質量標準、不同的收購價,平均價格在20元一公斤,等級在40以上的可以賣到近50元一公斤。他建議,為了推動種植水平的提高,也應對工業大麻花葉制定等級標準。

看來,雲南的工業大麻產業還在粗放的階段,要成為支柱產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文首提到的雲南省科技廳網站掛出的《通知》,全文是《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財政廳關於發布2020年重點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相關工業大麻內容體現在「2020年生物醫藥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中。

具體表述是這樣的:對《雲南省生物醫藥產業施工圖》提出的重點產業鏈,以及工業大麻、生物製造、幹細胞技術研發應用等相關領域,通過加快引進相關企業落地雲南,做大增量,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顯然,雲南省已有了引進工業大麻大項目的意識。據悉,雲南省農業廳、科技廳等幾個部門也做了聯合調研,當地工業大麻業者都在期待省級工業大麻產業政策出臺。

數據寶 顧惠忠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相關焦點

  • 工業大麻「幕後玩家」:與多家上市公司合作
    坐落於北京資本最集中而燥熱的三裡屯區域,漢麻集團這家成立不足6年的工業大麻全產業鏈投資公司,稱擁有中國內資唯一一張從大麻中提取「CBD」的牌照,至今已經與包括銀河生物、順灝股份、美瑞健康、華仁藥業在內的多家上市公司開展相關合作。
  • 工業大麻市場:CBD提取技術是什麼?中國提取CBD的公司有哪些?
    在提取器中放入高品質的大麻,超臨界二氧化碳在提取器中溶解並收集植物的提取物。4. 將成為液體的二氧化碳送入低壓分離器室,植物提取物將自動從二氧化碳中分離出來。5. 二氧化碳返回至儲藏罐,將CBD油從分離器中排出。優點:1. 絕對安全,二氧化碳是一種常見的食品添加劑,是完全安全的消費品。2. 純淨,沒有葉綠素,汙染風險最小。
  • 福安藥業7300萬美元完成美國工業大麻企業併購:20家「工業大麻股...
    值得關注的是,2019年,「工業大麻」在資本市場掀起熱潮,也引來多家上市公司的追捧,其中包括華仁藥業、貴州百靈、通化金馬等20家醫藥上市公司。然而時隔一年之久,當初布局工業大麻的醫藥企業,目前項目進展參差不齊,還有部分企業提前退出了工業大麻的競爭舞臺。
  • 工業大麻概念退火 種植面積銳減
    來源:中國經營報社本報記者 高瑜靜 北京報導工業大麻種植即將進入收穫季,市場行情卻不似往年火熱。近日,聆達股份(300125.SZ)、華仁藥業(300110.SZ)、爾康製藥(300267.SZ)等多家公司陸續公告,宣布終止工業大麻項目。
  • 清華系涉足工業大麻 資本市場熱捧
    3月12日,清華控股旗下的誠志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雲南漢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雲南漢素)、雲南漢盟製藥有限公司(下稱雲南漢盟)等多方籤訂了股權轉讓及增資框架協議——公司或下屬公司擬以1.3億元受讓雲南漢素持有的雲南漢盟37.14%股權,成為後者的控股股東,同時對後者增資不超過1億元的資金。
  • 我在雲南種大麻:從無人問津到瘋狂圈地只有一夜之間丨稜鏡
    我拜訪過超過50家機構,大部分為專業醫療、醫藥基金。溝通成本過於高,我一家一家地講,每次一講要講三個半小時以上,機構主要還是擔心政策、市場天花板等問題。近期是資本熱度火速發展,直接進入炒熱點併購,只能說資本是最好的宣傳。」沒有投資機構加入那幾年,李琳婧和合伙人一點點增加投資,連續種植了四年工業大麻,每年2000畝。
  • 雲南國資平臺「進場」布局 工業大麻投資熱度不減
    8月29日,雲南工投與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以下簡稱「麻類研究所」)籤署麻類產業戰略合作協議。根據所籤協議,雙方將在工業大麻的品種培育、種植加工、機械化、大麻酚提取利用、飼料開發和纖維利用等關鍵技術研發及工程化研究七個方面進行合作。另據天眼查顯示,雲南省工業大麻產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呂恆,同時任雲南瑞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瑞寶生物」)董事長。
  • 合法的工業大麻為什麼最近……這麼火?
    但是,如果把「工業大麻概念股們」拉出來,你會發現跑贏大盤對「工業大麻」概念裡的同志們來說,連及格線都算不上。指數基金方面,加拿大推出的全球首隻大麻ETF HMMJ(Horizons Medical Marijuana Life Sciences ETF)今年至3月初的回報率超過50%,預計將成為加拿大利潤第二高的ETF;表現不佳的美國ETF MG Alternative Harvest ETF(MJ),從2017年轉型為關注大麻產業後一路走高,業績快速拉升。
  • 美國工業大麻立法熱度不斷!這個投資組合中的工業大麻股值得期待
    該法案將不再允許聯邦政府「禁止、懲罰或以其他方式阻止銀行向大麻相關合法企業或服務提供商提供金融服務,或向對工業大麻相關合法性行使管轄權的州、州政治分區提供金融服務及電子商務。」從本質上講,這將允許銀行像對待其他公司一樣對待工業大麻公司。該法案的通過將是大麻工業合法化的分水嶺時刻。
  • 工業大麻行業分析(一)
    第一章  工業大麻概述1.1工業大麻概念工業大麻是指四氫大麻酚(THC)含量低於0.3%(乾物質重量百分比)的大麻屬原植物及其提取產品,是大麻科(Cannabinaceae)大麻一年生草本植物,不具備毒品屬性,並獲準合法種植的大麻品種,我國將工業大麻又稱為漢麻(hemp)。
  • 兩隻產生實際營業利潤的工業大麻股票
    從今年年初以來,加拿大工業大麻行業的糟糕表現辜負了許多投資者的期望。面對持續的供過於求,庫存減記和利潤率下降,許多工業大麻公司為了彌補經營上的虧損,只能通過拋售股票,來增加其可支配現金。 在負債較為嚴重且現金匱乏的大環境下,那些能夠將投資者的現金轉化為正利潤的公司是值得人們特別關注的。
  • 華仁藥業「工業大麻」夢碎:40億市值曇花一現 上半年靠口罩彌補業績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于娜 北京報導去年以來,「工業大麻」在資本市場掀起熱潮,也引來多家上市公司的追捧,然而時隔一年之久,當初布局工業大麻的醫藥企業,目前項目大多陷入停滯。日前,華仁藥業公告稱,將終止與相關方就建設工業大麻溫室大棚種植基地的合作。
  • ...其中:雲南通灝生物、雲南巨研醫用生物、雲南省工業大麻產業...
    【昆明國際工業大麻產業園今日揭牌 雲南通灝生物等21家公司入駐】今日,昆明國際工業大麻產業園揭牌儀式在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昆明片區(昆明經開區)舉行。同時,昆明市人民政府正式發布《昆明市發展工業大麻產業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2年)》《昆明市工業大麻產業支撐平臺建設總體方案》和《昆明市高質量發展工業大麻產業八條措施》三個支持政策文件。
  • 「德昌祥」探路工業大麻 嘉應製藥涅槃重生
    4月13日,雲南賓川瑞林克林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賓川瑞林克」)執行董事楊昆林指著種植大麻的廣褒土地說,「賓川瑞林克將緊緊抓住歷史性機遇超前發展,力爭在西部大開發中乘勢而上,充分利用工業大麻作為地方經濟發展抓手這一優勢,實現精準扶貧和企業同步發展。」
  • 區塊鏈、工業大麻、人造肉應有盡有,美盈森炒作是為股東套現?
    作者|戴鄂來源|野馬財經一家不太顯眼的上市公司美盈森(002303.SZ)突然在一年之間左手工業大麻概念,右手人造肉。如今手都不夠用了,還蹭上了這幾天炙手可熱的區塊鏈概念。2019年上半年,美盈森單是紙製品業務的營業利潤就有4.24億元,3040萬元的投資還不到這半年利潤的十分之一。工業大麻+人造肉,國內第一家搭上區塊鏈概念的順風車是美盈森的小手筆,而生產出"工業大麻+人造肉"則讓美盈森賺足了眼球。
  • 又嗨起來的工業大麻能否迎來聯合國解禁?倒是黑龍江再議產業發展
    最近工業大麻概念股又嗨了起來,市場期待12月2日至4日的聯合國麻醉藥品委員會對大麻列管調整建議進行投票,以及美國眾議院本周對大麻合法化法案進行全體投票。工業大麻行迎來「超級周」在推遲近十個月之後,世衛組織關於大麻和大麻相關物質的列管建議再次迎來投票。
  • 2020年工業大麻行業發展的挑戰是什麼?
    隨著現在工業大麻(漢麻)的發展,CBD(麻繁愫DMCBD,麻寶愫)也漸漸被大家認識和接受,全球工業大麻行業合法化也在不斷推進,工業大麻的市場不斷被開發,規模不斷擴大。然而我國工業大麻CBD的發展還處於行業發展初期,發展還存在許多挑戰!
  • 工業大麻被遺忘了嗎?昔日漲停王順灝股份市值縮水百億
    縱觀A股市場,概念股炒作永遠不缺熱點話題,並且轉換頻繁,各領風騷三五天。眼下受新冠疫情影響,口罩市場需求大,「口罩概念股」、「呼吸機概念股」被持續爆炒,而去年的這個時候,工業大麻才是資本市場的「寵兒」。
  • 工業大麻板塊添丁 方盛製藥擬分期投資10億元建立中藥材、工業大麻...
    A股市場中的工業大麻概念持續火爆,工業大麻概念板塊也不斷迎來新加入者。方盛製藥(603998)4月8日晚公告,擬在雲南省會澤縣深度參與產業扶貧,在發展中藥材、工業大麻等經濟作物的種植和深加工方面開展合作,計劃在未來8年分期投資10億元,在會澤建立中藥材、工業大麻種植基地和深加工基地。
  • 藥企打頭陣,6月份大麻護膚品備案數猛增,這波大麻護膚熱潮觀望還是出手?
    2018年底,工業大麻概念被點燃,隨之在A股市場掀起了一股「大麻」風,不少美妝企業紛紛盯上大麻市場,其中佔主力的還數中國藥企。今年6月份昆藥集團快人一步,利用大麻核心原料創造出KPC舒敏護膚系列並已上線銷售,而近期雲南白藥也開始重金布局工業大麻市場,康貝恩公司旗下知名護眼品牌「珍視明」推出的6款工業大麻護膚品也已通過國家藥監局備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