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在雲南實地調研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當地一家最早種植工業大麻公司的老闆告訴記者,工業大麻種植的利潤並不高,是苦活累活,如果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可能賺不了錢。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5月23日,雲南省科技廳網站掛出的相關《通知》將工業大麻列入重大招商引資項目,看起來當地對工業大麻的產業定位有升級之意。雲南省是我國允許工業大麻種植的兩個省份之一,合法種植工業大麻已有10年,工業大麻種植遍及13個州的38個縣。5月22至24日,記者在雲南實地調研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
5月23日3點多,紅河州瀘西縣下起了雨。聽到雨聲,康麻生物副總劉華春興奮得睡不著覺,拿起手機給睡在隔壁的另一位副總張華發微信:「睡著了沒?下雨了!下雨了!」又給文山、霑益的同事發微信:「你們那邊下雨了沒?」幾個微信發出去沒一會兒就有了回應,「我在聽雨!」「我們這邊也下了」。
一場雨讓劉華春們興奮成這樣是有原因的。春節以後,雲南沒有下過一場像樣的雨,嚴重影響了工業大麻播種和生長。在曲靖市霑益區,有的長到3、40公分的工業大麻都旱死了。康恩貝集團今年計劃種植2.4萬畝工業大麻,但因為乾旱,至5月22日才種植了9000畝。好在工業大麻播種季節長,6月中旬前播種或補種不會有太大影響。
在霑益,我們碰到了當地最早種植工業大麻的漢晟豐公司老闆李濤。2012年的南博會上,李濤看到雅戈爾的工業大麻展品和鼓勵工業大麻種植的宣傳,動起了種植工業大麻的心思,次年在景洪、西雙版納、霑益等幾個地方試種,最後選擇在霑益建立種植基地。2015年,雲南省農科院試驗雲麻7號時,他就參與了試種,但直到2018年才有微利。
李濤告訴我們,剛開始他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但用工成本不好把握,農忙時還請不到農民;後來,他改成公司+農戶合作的模式運作,給農戶保底收入和承擔種子等種植成本,運營成本變得可控,田間管理能夠及時進行,種植變得順利。2017年,李濤正式種植雲麻7號,花葉的價值提升了工業大麻的收入,但云麻7號的種植技術要求較高,種得好花葉中CBD(大麻二酚)含量能到1.6%,種得不好只能到0.9%,直到2018年他們摸索出一套成熟的種植技術,才實現盈利。
「今年工業大麻股票猛漲給民眾普及了相關知識,現在朋友碰到我說的最多的一句話是,原來你是種工業大麻的。」李濤笑言。他說,今年他有信心將一半左右的花葉含量做到1.6%,這樣的話,種植淨利可以做到15%到20%。正因為對自己的種植技術有信心,他今年的種植面積從去年的3000畝增加到了8000畝。在他看來,工業大麻種植的利潤並不高,是苦活累活,如果是流轉土地自己種植的可能賺不了錢。
康恩貝集團霑益基地靠近珠江水源地,負責這個基地的希美康農業開發公司董事長方華榮告訴我們,基地已運營了9年,種植了4萬畝銀杏,並通過了歐盟認證。在種植工業大麻上,今年計劃在銀杏地上套種3000畝,並以公司+農戶合作的模式在基地之外種植2000畝,總共5000畝,現在播種已基本結束。在他們的銀杏地上,我們看到套種的工業大麻已長到20公分左右。「如果不是乾旱,應該長到半人高了。」言語之間,方華榮盼著下一場痛快淋漓的大雨。
今年霑益大概有4家企業種植工業大麻,種植面積接近2萬畝,包括順灝股份的1000畝。截止5月26日,康恩貝集團大概已種植了1.2萬畝。從整個雲南來看,今年實際種植面積可能會在10萬多畝、不到15萬畝,5月23日雨後,大概搶種了4、5萬畝。前些年統計的每年種植8、9萬畝,實際種植的只有一半,與之相比今年是大幅增加了,但受種子供給等因素影響,實際種植面積不會如外界想像的那麼多。有的上市公司公告的規模比較大,但因為下手晚了,種植許可證都未拿到,今年種植不了。
康恩貝參股的康麻生物在霑益有一個提取工廠,就在康恩貝集團霑益基地內。在雲南調研期間,我們看到,這個霑益提取工廠是利用原除蟲菊花葉提取工廠改造的,提取階段的亞臨界裝置仍在運行,基本不需要改造,純化車間正在改造中,設備正在安裝,預計年產CBD晶體3-5噸。
順灝股份工業大麻提取工廠選址在霑益城區邊上。5月22日,我們找到了這個地方,看到只有一塊「雲南綠新生物藥業有限公司工業大麻加工基地」的牌子,土地還未平整,預計今年難以建成投產。我們在牌子那裡碰到幾個人,一問,說是廣告公司的,5月24日基地舉行奠基儀式,他們受聘為奠基儀式搭臺。
輾轉到瀘西後,我們來到了康恩貝全資子公司雲杏生物。在公司的宣傳欄上看到,公司已做了諸多員工工業大麻加工合法合規培訓等前期工作。1萬多平米的廠區建有花葉整理、倉庫和提取加工三幢樓,加工車間設備改造已完成,等待小試成功並獲得許可後試運行。
透過小試車間的窗戶,看到一臺蒸餾設備裡滾動著黑色的工業大麻浸膏。雲杏生物投產後將是雲南規模最大的工業大麻加工提取工廠,年產10-15噸CBD晶體,走的是酒精萃取技術路線。雲杏生物總經理許全昱告訴我們,康恩貝在植物提取上有豐富的經驗,工業大麻提取也不難,他們目前重點研究的是提純技術,如果技術上取得突破,雲杏生物的產能還有提升空間。
離開瀘西,我們的下一站是昆明海口鎮,漢素生物就在鎮上的西儀股份廠區內。2017年,漢素生物正式投產,設計產能為年產2噸CBD,2018年基本達到設計產能。參觀漢素生物車間前,要拿出身份證進行嚴格的身份核對和登記;走進車間,一股有點像薄荷的藥香味撲鼻而來,抬眼看去到處都是監控探頭;車間裡工人不多,有的在挑除花葉中的雜質,有的在粉碎花葉,有的在巡迴察看設備運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主要由中控室控制運行。負責生產的方總說,漢素生物雖然規模不大,但是使用的都是先進設備,並且也都是完全按照GMP要求來生產和管理的,漢素生物是為漢麻集團擴大生產做技術積累的。
目前,雲南包括漢素生物在內的4家工業大麻提取工廠在運營,今年新增20多個前置審批申請,今年能建成的大概有4家,康恩貝霑益和瀘西提取廠,以及漢維和漢瑞斯。
我國還未放開CBD的應用,目前生產的CBD只能出口。CBD在海關有兩個編碼,大麻二酚和多酚樹脂。騰道資料庫顯示,以大麻二酚名義出口的廠家較多,主要分布在雲南、陝西和寧波,代表廠家為雲南漢木森生物科技,主要經上海海關出口,出口國家有瑞士、荷蘭、斯洛維尼亞等,3月份出口時的申報單價約為4200 歐元/公斤。多酚樹脂監管政策較為寬鬆,不需額外的證明文件即可放行,部分廠家選擇以「多酚樹脂」商品名出口。如寧波康壹生物科技即以「多酚樹脂」的商品名出口至英國和美國等國家。
海關部分數據顯示,漢木森3月份出口大麻二酚260公斤。從今年雲麻7號種植面積來看,CBD產量將達到或超過5噸,而全球產量或大於需求。全球工業大麻業都在等待聯合國麻醉委員會放開對CBD的管制,方向是確定的,但進程不好說。只有聯合國放開管制,工業大麻產業才會迎來大發展。
2010年,《雲南省工業大麻種植加工許可規定》正式施行。《規定》第一條開宗明義:「為了加強對工業大麻種植和加工的監督管理,根據《雲南省禁毒條例》的授權,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因此,看起來《規定》放開了工業大麻的種植和加工,但實際上是為了管住THC(四氫大麻酚)不被濫用。也就是《規定》是從毒品管理角度來制定的,是規範管理不是鼓勵發展。
工業大麻產業鏈中,種子是基礎,種子中的CBD含量決定了產業的效益和競爭力。從毒品管理的角度來說,核心的是要管住THC含量不超標,至於CBD含量並不是毒品管理部門關注的重心,而育種、繁種實施的是嚴格的許可證制度,導致國外優秀種子不易引進,種子升級換代速度慢。美國合法工業大麻種子的CBD含量在3-5%之間,高的到了6%,而雲麻7號CBD含量在1%左右,在研的種子CBD含量最高也只到2%。
工業大麻除了根沒有用外,其它部位都是「寶」,莖可以製成植物纖維,花葉提取CBD,籽可以提煉食用油、蛋白粉,可以製成中藥材和應用在化妝品。雲南的工業大麻生長中容易分叉導致纖維的長度短,跟黑龍江的纖維麻相比沒有競爭力,實際上在雅戈爾工廠搬遷後,以及成本高、賺不了錢,雲南的大麻纖維產量已很低。雲南曾經有廠家用工業大麻纖維製作「再造菸葉」,作為香菸大省照理很有前途,但在相關廠家出問題後沒有繼續下去。
李濤告訴我們,按照規定,大麻籽不能銷售,本來提煉的食用油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含量非常高,但成本高,每公斤要70-80元,因為沒有宣傳,公眾沒有認知,價格又高,賣不掉,他們只能每年榨些送人。大麻籽有保健作用,釀酒也是一個好的方向,但含油量高,一般工藝下釀造的酒不符合標準,需要精細化開發,需要科研機構的支持。據我們的了解,因為工業大麻的研究也需要審批和許可,雲南鮮有科研機構、高校進行工業大麻應用研究,導致當地工業大麻下遊產業化未有大的突破。
雲南中醫藥大學饒高雄教授1996年就參與了當地工業大麻產業相應工作,並一直在產業的前沿。在與我們的交談中,饒教授說,即使大麻花葉也需要一個產品標準,除了THC指標外,對重金屬、農藥殘留要有規定,以及花葉作為藥物或藥物原料的標準。他建議在即將修訂的工業大麻管理條例中將花葉標準作為附件列入。李濤也說,雲南的烤菸從早期的7個等級發展到現在42個等級,不同的等級對應不同的質量標準、不同的收購價,平均價格在20元一公斤,等級在40以上的可以賣到近50元一公斤。他建議,為了推動種植水平的提高,也應對工業大麻花葉制定等級標準。
看來,雲南的工業大麻產業還在粗放的階段,要成為支柱產業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文首提到的雲南省科技廳網站掛出的《通知》,全文是《雲南省科技廳雲南省財政廳關於發布2020年重點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相關工業大麻內容體現在「2020年生物醫藥領域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中。
具體表述是這樣的:對《雲南省生物醫藥產業施工圖》提出的重點產業鏈,以及工業大麻、生物製造、幹細胞技術研發應用等相關領域,通過加快引進相關企業落地雲南,做大增量,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顯然,雲南省已有了引進工業大麻大項目的意識。據悉,雲南省農業廳、科技廳等幾個部門也做了聯合調研,當地工業大麻業者都在期待省級工業大麻產業政策出臺。
數據寶 顧惠忠
(每經App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或者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