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到累成狗的專業,醫學一定榜上有名!學醫可謂是又苦又累,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同學對此體會更加強烈。對於醫學生來說,不僅本科學習階段很苦,讀研、讀博,一直到工作,根本都沒有喘息的機會。
很多人都說,學文窮一生、學醫毀三代。本來學醫就是一個不能馬虎的事情,當了醫生之後只會更辛苦。但這兩年,醫學考研越來越熱門,想要考到好的學校、專業面對的競爭越來越大。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考研的總體趨勢就是報考人數不斷上漲,很多專業都是這樣的情況。普通本科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上並不佔優勢,經濟下行也導致找一個好工作並不容易,但是像教育、醫藥這些行業卻是相對平穩的,所以醫學類專業會被大家看好。
醫學專業本身就對學歷要求較高,比如臨床醫學,本科階段學到的知識是很有限的,實操經驗也不夠,所以要經歷實習、讀研、規培等一系列步驟。而且,三甲醫院如此難進,很多博士都進不去,何況一個本科生。這就導致了很多學醫的同學不得不讀研、讀博,才能尋求更好的職業發展。
而和醫學相關的心理學也是考研的一大熱門專業。心理學沒有醫學那麼強的封閉性,對本科專業基本上沒什麼要求。而且,心理學的考研難度相對較低,不考數學,專業課統考(統一命題),所以受到很多跨專業考生的青睞。
可是這兩個專業的熱門也導致了它們報考風險的加大,再加上醫學的複習內容繁雜,很多同學需要實習,有效複習時間很少;而心理學的專業課對於本科非心理學專業的考生也是有很大難度的。當同學們覺得複習起來吃力的時候,備考的心態和效率也會受到影響。所以說掌握高效的複習方法是很必要的。
那什麼才是高效的複習方法呢?
系統性理解,明確重點
首先要能全面、系統地過一遍基礎知識,在對學科體系有所了解之後,深化理解核心知識點。
答疑的重要性
「學」和「習」並不一樣,「學」是輸入的過程,「習」是內化的結果,想要真正掌握,少不了解決學的過程中個性化的問題,所以才需要專門的老師隨時答疑,這比你東查西找高效得多,尤其是對於時間緊張的醫學考生和零基礎的心理學跨考生。
階段測評,講練結合
怎樣才能知道你對一個知識點有沒有真正掌握?考研不像高考,老師會組織大家月考、周考,但是不得不承認我們之前的方法是有效的,每次測驗都能發現新的問題,可能一兩次你看不到進步,但是最後的結果一定有質的改變。
學管師(班主任)
對於自控能力差的學生來說,考研這場一個人的戰役你一定是打不好的。其實有的時候,拖延、放縱都是因為自我管理能力的缺失,所以你需要的是別人的提醒、督促,幫你把好關,戰勝自己。
以上就是小編為您提供的全部內容,歡迎留言,參與討論。
免責及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絡,僅供個人研究學習,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中公考研網校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