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追星」這件有趣的事如何演變為森嚴的「飯圈」

2020-12-09 澎湃新聞

鏡中火焰——李滄東的《燃燒》,今日電影與世界

時間:

5月29日(周五)

地點:

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微信公號

嘉賓:

戴錦華(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孫柏(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濤(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魏然(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韓國導演李滄東拍攝的影片《燃燒》入圍2019年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且獲得了場外有史以來的最高評分。本次論壇中,北京大學中文系戴錦華教授將從文本分析的角度,對電影《燃燒》進行細緻的、多層面的深度剖析和思考;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魏然副研究員將從文學改編和文化政治的維度解讀村上春樹《燒倉房》、福克納《燒馬棚》及李滄東所創作的《燃燒》之三重文本是如何融合於電影之中並各自發揮其作用。

神妙能逸:四品論畫——朱景玄《唐朝名畫錄》

時間:

5月29日(周五)15:00-17:00

地點:

騰訊會議(ID:295151116)

主講人:

張晶(中國傳媒大學資深教授)

朱景玄所撰之《唐朝名畫錄》,是中國畫論史上的一部經典名著,也是最重要的畫品之一。《名畫錄》對於繪畫的功能與價值,有自覺的方法論意識及批評標準,以「神妙能逸」四品來詮次畫家,每品都有其特定的評價標準及內涵。前三品每品又分上、中、下,而逸品卻是特殊的存在,從其中所舉個案而言,即不守常法。逸品的提出,直接啟發了北宋前期黃休復的《益州名畫記》,並使逸品成為文人畫的重要價值觀念。

顯微鏡下的歷史

時間:

5月29日-31日19:00-20:00

地點:

嗶哩嗶哩·大方直播間

嘉賓:

鄭絮斐(秦始皇帝陵博物館講解員)、馬勇(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侯楊方(復旦大學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你知道,誰是秦始皇帝陵博物館最紅的兵馬俑?你知道,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擁有英文名字的人是誰嗎?你知道,「絲綢之路」是外國人起的名字嗎?從明清到先秦,從西安到敦煌,中國上下五千年,有太多你不知道的有趣歷史!中信出版·大方和B站合作,5月29日-5月31日,每天晚上7點,推出系列直播「學海遨遊計劃:顯微鏡下的歷史」,邀請鄭絮斐、馬勇、侯楊方從細微處挖掘歷史真相,從細節中讀懂古代中國。

梁鴻對讀邱志傑:每重生命走遍每重山水

時間:

5月29(周五)19:00-21:00

地點:

微博一直播、快手·《十月》會客廳等

嘉賓:

梁鴻(學者、作家、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邱志傑(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實驗藝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學院教授)

兩位作者背後有怎樣的創作故事?什麼是我們這個時代文藝的來路與去處?如何走出圍城看清真實的大地與人心?跨越藝術門類的全新書寫嘗試,能否召喚出我們這個時代的總體藝術想像?5月29日晚,《十月》SKP會客廳「對讀」系列首場,梁鴻、邱志傑各攜新書《四象》和《劇透》,在SKP RENDEZ-VOUS相對夜讀,邀您共享。

人生若只如初見——安意如和你一起聊讀書

時間:

5月29日(周五)19:00

地點:

快手·掌閱讀書

主講人:

安意如(作家)

作家安意如,帶來她的初心之作《安得盛世真風流》,和我們一起品讀唐詩之美。同時,作者還會帶來幾本推薦圖書,將在直播間,同各位讀者一同分享。

繪本無處不在

時間:

5月29日(周五)20:00-21:30

地點:

思南書局線上活動群

主講人:

楊樂(童書編輯)

六一來了,你準備好送孩子的禮物了嗎?不如從一本書、一次親子共讀出發,為孩子打開生活的一扇窗,帶他們探索書中樂趣。這也許是最好的童年禮物。5月29日晚,「讀小庫」編輯楊樂將與大家聊聊那些深入自然、文學、藝術或涵蓋各類生活場景的繪本以及「讀小庫」六一新書,與孩子們和大人們一同體驗繪本的「複合味道」。

看見普通人

時間:

5月29日(周五)20:00-22:00

地點:

ZOOM會議

主講人:

袁凌(作家、媒體人)

疫情結束後,你最想見的人是誰?作家、媒體人袁凌說,最想見的是日常生活裡的普通人。這些人一直是袁凌關注和寫作的核心群體,而他們的聲音一度沉寂在主流視野之外。雲上的傳一沙龍第4期,邀請你和袁凌一起「看見普通人」,看見他們——也看見我們自己的生活與生命。

「授人以魚」還是「授人以漁」——土山灣教育揭秘

時間:

5月30日(周六)10:00

地點:

嗶哩嗶哩·土山灣博物館的直播間

主講人:

張偉(上海圖書館研究員)

土山灣系列講座,本次邀請上海圖書館研究員張偉來為大家揭秘土山灣教育。土山灣曾收容了不少孤兒,培養一批土生土長的畫家。直播中,大家會了解到土山灣畫館的美術教育等內容。

《子夜》與1930年的中國

時間:

5月30日(周六)14:00

地點:

首都圖書館雲課堂、京東直播

主講人:

錢振綱(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茅盾先生是中國現代最重要的左翼作家之一,也是中國現代最重要的長篇小說家之一。其代表作《子夜》大視野地反映了1930年中國的社會面貌。錢振綱先生將在本次講座中與觀眾分享他對《子夜》思想成就和藝術特點的研究心得。

到北極去——19世紀美國的英雄遠徵

時間:

5月30日(周六)14:30

地點:

甲骨文新書沙龍群

主講人:

馬睿(譯者)

從16世紀至今,人類在北極這條探險路走了400多年。《冰雪王國》講述了運氣不佳的美國海軍軍艦珍妮特號的失敗的探險故事,但在這個故事的背後,是一幅全景式的北極探險和美國歷史畫卷。5月30日下午,甲骨文譯想沙龍No.5,我們邀請到有著20年翻譯經驗的名譯者馬睿,以其名譯著《冰雪王國》為引,帶來主題為「到北極去——19世紀美國的英雄遠徵」的分享。

歷史的萬花筒:波士尼亞三部曲

時間:

5月30日(周六)15:00-16:30

地點:

上海之巔讀書會讀者群

主講人:

曹晴(圖書編輯)

巴爾幹半島素有「火藥桶」之稱。若要深入探究其綜錯複雜的歷史,一定無法避開伊沃·安德裡奇的代表作「波士尼亞三部曲」——《德裡納河上的橋》《特拉夫尼克紀事》《塞拉耶佛女人》。「波士尼亞三部曲」創作於二戰期間,安德裡奇在南斯拉夫文壇的重要地位由此確立。本周六,我們邀請「波士尼亞三部曲」的責任編輯曹晴,帶你步入歷史的萬花筒。

讀海上花

時間:

5月30日(周六)19:00-21:00

地點:

一時瓣課線上微信群

主講人:

西湘(作家)

5月30日,豆瓣讀書會特邀文學愛好者西湘來到讀書會第十七期,走近《海上花》,共同探索這部讓張愛玲甘願為之奉獻十多年光陰的「巨坑」奇作究竟有何獨特魅力。

「追星」這件有趣的事如何演變為森嚴的「飯圈」?——飯圈女孩正在面對什麼

時間:

5月30日(周六)19:30-20:30

地點:

百度直播

嘉賓:

劉彩梅(心理學博士、譯者)、王磊(樂評人)

不管是引起熱議的肖戰事件還是小學老師發動學生為愛豆投票等新聞,我們不難發現,似乎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追星」這件有趣的事發生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變化。本期活動將圍繞「飯圈女孩」&「內環」,分析追星心理和我們該如何在「追星」過程中保持思考。

書籍裝幀:如何為記憶設計容器?

時間:

5月30日(周六)20:00-21:00

地點:

大方讀者微信群

主講人:

周安迪(設計師、出版人、翻譯)

中信大方live線上主題分享,本期邀請設計師周安迪聊聊書籍的裝幀設計,與你共讀幾本「記憶之書」,在字裡行間,重回現場。

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老故事

時間:

5月30日(周六)20:00

地點:

青稞營微信群

主講人:

李潔(圖書編輯)

歷時四年,將來自世界2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老故事重現在讀者面前,作為《講了100萬次的故事》叢書的責編,一個十歲孩子的媽媽,李潔,想要用自己親子閱讀的體會,自己編輯的心路歷程,跟大家分享:我們的生活,為什麼仍舊需要老故事?

紅樓夢裡的美人與芳草

時間:

5月31日(周日)10:00-12:00

地點:

京東直播

直播中,將結合新書《幾回清夢到花前》,聊聊《紅樓夢》中女子的草木情緣。

武康路的人文空間與文學記憶

時間:

5月31日(周日)15:00-16:00

地點:

看點直播·中華書局的直播間

主講人:

周立民(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巴金研究會常務副會長)

武康路在過去的一百年來,曾有多位著名的作家居住在此,這是一條街道,也是一個人文空間,最終又通過作家們的文字將這裡變成很多美好的文學記憶。本專題以巴金和巴金故居為中心,輻射周邊街區,梳理一下巴金先生的家庭,巴金先生與他的朋友柯靈、王西彥、羅蓀、師陀等人的交往以及他們在這裡的創作。在漫步中,穿越歷史,在歷史裡感受人生。

「憤怒」的道德地位:對塞涅卡「根除激情」的反思

時間:

5月31日(周日)20:00-22:00

地點:

嗶哩嗶哩·做倫理學的直播間

主講人:

陶濤(南京師範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

朱謙之倫理學紀念講座特別活動「從柏拉圖到尼採:西方倫理思想」在線系列,本期邀請南京師範大學陶濤副教授談談對塞涅卡「根除激情」的反思。

什麼才是未來教育的要領

時間:

5月31日(周日)20:00

地點:

淘寶直播

嘉賓:

約翰·漢尼斯(計算機科學家)、(楊斌(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朱永新(教師)

教育發展的方向是什麼?未來的學生該學什麼?怎麼學?面向未來的教育需要幾個要領?5月31日,湛廬文化將邀請到史丹福大學第十任校長、《要領》作者約翰·漢尼斯在線回答這些問題。此外,《要領》譯者、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領導力研究中心主任楊斌教授,會分享他從這本書和漢尼斯身上看到的「校長是學生的一門通選必修課「這一話題。同時民進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朱永新老師也會與漢尼斯連線對話,探討教育創新和未來教育的要領。

我想過「不正確」的人生

時間:

5月31日(周日)20:30-21:30

地點:

百度直播

嘉賓:

吳沚默(編劇、作家、演員)、梁詩韻(編劇)

《風暴來的那一天》是「ONE·一個」APP人氣作者吳沚默的首部小說作品,既是心理懸疑小說,也是多聲部成長故事,聚焦了一家三代女性的跌宕人生,濃縮成一部反映女性群體命運的懸疑佳作。本期特邀TVB學霸演員、香港浸會大學高材生吳沚默做客,分享她的演員生活和小說新作。

「花港觀魚」在建國初期的杭州:城市空間與文化景觀

時間:

6月1日(周一)10:50-12:30

地點:

騰訊會議(ID:165993100)

主講人:

何其亮(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終身教授、上海大學特聘教授)

何其亮教授的研究方向是中國近代史、文化史、城市研究、性別研究,復旦當代人類學講壇本期邀請何老師來為大家講講杭州的「花港觀魚」。

如何讓孩子愛上閱讀——李牧雨的童書世界

時間:

6月1日(周一)19:30-20:30

地點:

尋麓書館「傳燈人」系列微信群

主講人:

李牧雨(兒童文學作家、編劇)

兒童文學是兒童成長過程中最溫暖最體貼的教育者,是孩子童年的娛樂夥伴,是兒童了解世界的另一個窗口,可以彌補兒童成長的不足。6月1日兒童節,我們特別邀請了李牧雨老師通過傳燈人微信語音群,從最喜歡的作者和作品,童年閱讀對自己的影響,聊聊兒童文學的藝術價值、兒童文學的陪伴功能——安慰、鼓勵、成長,體味孩子的內心世界。

官修正史與敘史框架——史源學的意義

時間:

6月2日(周二)9:00

地點:

騰訊會議

嘉賓:

苗潤博(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助理研究員)、餘蔚(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仇鹿鳴(復旦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孫正軍(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黨寶海(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等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苗潤博老師的《〈遼史〉探源》是近年民族史和文獻學研究領域的一部新作,2020年6月將由中華書局推出。6月2日,文研院將與中華書局聯合組織有關該書的雲端討論,與會學者涉及魏晉至宋元不同斷代史領域,希望從《〈遼史〉探源》說起,就官修正史對歷史敘述框架的形塑作用、史源學研究方法等問題展開切實的討論。

溫情的俗世:奧古斯丁論共同體

時間:

6月2日(周二)20:00-22:00

地點:

嗶哩嗶哩·做倫理學的直播間

主講人:

花威(華僑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副教授)

朱謙之倫理學紀念講座特別活動「從柏拉圖到尼採:西方倫理思想」在線系列,本期邀請華僑大學副教授解讀奧古斯丁論共同體。

附:線下活動預告

上海|《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集》首發暨戴敦邦系列作品籤售會

時間:

5月30日(周六)14:00-15:00

地點:

黃浦區福州路424號藝術書坊

嘉賓:

戴敦邦(畫家)、張志萍(作家、編輯)、裘國強(書畫篆刻家)

5月30日,「《戴敦邦手錄紅樓夢詩詞集》首發暨戴敦邦系列作品籤售會」將在藝術書坊舉辦。該書收錄了戴敦邦手錄的大量《紅樓夢》詩詞歌賦,展現了戴老在書法藝術上的卓越成就與獨特趣味。

上海|電影與哲學的邂逅,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時間:

5月30日(周六)14:00

地點:

松江區泗陳公路3770號佘山文化綠洲內山腳下的書店2F

主講人:

鬱喆雋(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副教授)

《當柏拉圖遇到盧米埃爾》是談哲學,還是談電影?哲學和科幻,有沒有通約性?為什麼要談哲學?5月30日下午,一個屬於哲學的午後,我們和復旦「哲學小王子」鬱喆雋,通過一本叫《當柏拉圖遇到盧米埃爾》的小書,一起在山腳下聊聊電影裡的哲學。

成都|大陸與海域,東亞古代聚落形成與文化遷移

時間:

5月29日(周五)19:30-21:30

地點:

天府新區天府大道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尋麓書館一樓閱讀區

主講人:

布彥隆之(歷史學家)

布彥隆之是東亞史、日本古代史學者,這次他在尋麓書館開設《東亞古代文化圈的形態構造》系列課程,將結合當代世界東亞古代思想史研究的近年成果,從我們最為熟悉的漢字詞彙到東亞諸地域的「三國文化形態觀」等為例,探究歷史上的「東亞世界」及其文化構造的形成過程。這是本次課程的第二講,他將結合《從海洋看歷史》一書,談談東亞古代聚落形成與文化遷移。

成都|煙火成都三千年,風從蜀鄉來——袁庭棟《成都街巷志》讀者分享暨籤售會

時間:

5月30日(周六)10:30

地點:

成華區成華大道杉板橋路669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二樓講演廳

主講人:

袁庭棟(學者、巴蜀文化研究專家)

文軒BOOKS新店開業,邀請著名學者袁庭棟,從他的《成都街巷志》談談成都、談談巴蜀文化。

成都|國之重寶,故宮六百年——祝勇新書《故宮六百年》讀者分享暨籤售會

時間:

5月30日(周六)14:30

地點:

成華區成華大道杉板橋路669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二樓講演廳

主講人:

祝勇(作家、紀錄片導演、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

正值故宮六百年,文軒BOOKS邀請故宮博物院故宮文化傳播研究所所長祝勇來聊聊他的新書《故宮六百年》。

成都|五句話,提升孩子的讀寫力——伍蘋《賦予孩子寫作的力量》親子分享暨籤售會

時間:

5月31日(周日)14:30

地點:

成華區成華大道杉板橋路669號招商花園城文軒BOOKS二樓講演廳

主講人:

伍蘋(蘋果樹下教育培訓學校校長)

文軒BOOKS新店系列活動第三場,邀請全國中小學作文教育名師伍蘋分享她的《賦予孩子寫作的力量》。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丁太升怒懟飯圈:理智不可能追星,追星不可能理智!
    有趣的是,他也跟飯圈腦殘粉們槓上了。起因是他評論上一期《天賜的聲音》時,對管櫟和夏瀚宇的表現提出了嚴厲批評,結果受到這兩位愛豆粉絲的圍攻謾罵。他回應時「不慎」提到肖戰這個例子,又被肖戰粉絲惡狠狠地「盯上」,窮追猛打。
  • 別讓飯圈陋習毀了你的孩子,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追星觀
    媽媽看著女兒低頭對著屏幕傻笑,不耐煩地說:「你說你天天追星追星,也不能解決對象問題,還追什麼星!」女兒聽後理直氣壯地對媽媽說:「我是媽媽粉,這是我兒子,你說什麼呢。」看著這位母親疑惑的表情,我知道作為老母親的我們,在追星這件事情上與孩子的代溝越來越大了,而這一切,都源於一個「圈」——飯圈。
  • 青島中小學生的「飯圈文化」:為追星 月花千元為偶像提熱度
    飯圈、祖安文化這類消極網絡現象對島城中小學生的影響有多大?學生、家長、老師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記者對此展開多方調查。追星月花千元為偶像提熱度青島33中初三的晚報小記者馮詩璞對追星這個話題深有感觸。「飯圈主要是由一些盲目追星的粉絲組成,其中不乏中小學生的加入。
  • 青島中小學生的「飯圈文化」:為追星,月花千元為偶像提熱度
    飯圈、祖安文化這類消極網絡現象對島城中小學生的影響有多大?學生、家長、老師有什麼看法和建議呢?記者對此展開多方調查。追星月花千元為偶像提熱度青島33中初三的晚報小記者馮詩璞對追星這個話題深有感觸。「飯圈主要是由一些盲目追星的粉絲組成,其中不乏中小學生的加入。
  • 飯圈女孩追星常用語科普
    飯圈女孩追星常用語科普 飯圈是隨著偶像明星而出現的一類追星族,飯圈與普通的追星族有著很大的差異,通常都是有比較年輕的群體組成的,這也讓其有著很強的朝氣和活力,而且在追星的途中更是有著頑強的毅力,這類追星族也經常的會語出驚   原標題:ggcw什麼意思什麼梗?
  • 飯圈是個什麼圈?追星到底如何追?
    所謂「飯圈惡臭」的印象,大概也是這麼來的。飯圈當中還有許多路人所不知的鐵律,很嚴格!此前就有位知名博主對這些「飯圈鐵律」做過一個總結。對於小馬這種不願意混飯圈的人來說,這9大「鐵律」有一些可以理解,但有一些就表示真的無法理解了!
  • 隱形眼鏡式追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的追星方式了解一下
    隱形眼鏡式追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的追星方式了解一下時間:2020-10-03 16:00   來源:名資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隱形眼鏡式追星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飯圈的追星方式了解一下 對於追星最近也有同一個很火的詞叫做隱形眼鏡式追星,那麼隱形眼鏡式追星是什麼梗?
  • 學生怎能變成追星「利器」,可怕的飯圈文化何時了?
    這種行為令網友大為反感,許多媒體紛紛點名批評這一亂象,甚至央視都站出來發聲:「少年兒童的教育關乎祖國未來,莘莘學子不該變成追星應援的工具」。一方面,在職業身份之外,老師也有追星的權利,這個無可厚非;而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尤其是一些中小學、甚至幼兒園老師,不應帶入純「飯圈」文化,不是不能說跟明星有關的內容,而是要選擇合適的角度向學生呈現。如果只是為了應援,而利用職務之便引導學生配合拍攝視頻、照片,這明顯是不符合教師職業道德要求的,也擾亂了教育教學工作秩序。
  • 人類偶像崇拜發展簡史:「追星」如何追出「飯圈文化」?
    最近,肖戰粉絲事件讓「飯圈文化」成功出圈,備受關注。而本文就從「飯圈文化」切入,對人類追星歷史進行了一番梳理,拆解偶像流行與粉絲追星之間的因與果。「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用飯圈的話來說那就是「我家哥哥怎麼這麼不羈有魅力A爆了啊啊啊啊啊」。可惜,這一腔深情李白表示「婉拒」,因為他崇拜的可是南北朝詩人謝靈運,在詩中引用謝靈運的詩句共110次,大概就相當於改了一百多遍QQ籤名吧。當然咯,謝靈運也有自己的偶像……停!禁止套娃!
  • 飯圈用語知多少?追星少女必備法寶
    相信全對的追星mm們應該對飯圈縮語有所了解。可能不少人會好奇,到底什麼是飯圈用語?如果不追星,有些人看到這些飯圈用語會一頭霧水,他們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一定要用這種形式來表達?Q:什麼是飯圈用語?A:是指追星姐妹們用英文字母或者詞語來表達一些特定的含義。Q:為什麼大家喜歡用飯圈用語?
  • 如何創造飯圈用語?——追星詞彙中的經濟原則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粉絲的地方就有飯圈用語。刷微博的你,是否經常陷入學英語時的困惑,每個字都認識,為什麼連起來就看不懂了?飯圈是粉絲群體的統稱,喜歡同一個明星的粉絲同屬一個飯圈。飯圈的KOL們創造出成百上千個飯圈術語,為這個群體增加了玄學色彩的同時,也為我們形象生動地理解語言學的經濟原則提供了素材。
  • 莫讓「飯圈」變怪圈
    「飯圈」是什麼圈「飯圈」即粉絲圈子的簡稱,而粉絲則因明星偶像而產生,並以明星偶像為中心,依託各種網絡社交媒體建構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方式,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種以「追星」和「造星」為核心、具有鮮明集體特徵的「飯圈文化」。「飯圈文化」是娛樂行業迅猛發展的產物。第一代粉絲的出現可以追溯到2005年的選秀娛樂節目《超級女聲》。
  • 飯圈用語大揭秘!全知道的才是合格的追星少女
    前幾天小編收到一個男生的來稿,他說在Uki上網戀的女友是個瘋狂的追星少女,總是說很多所謂的「飯圈用語」,比如「一起走花路吧」「白宇哥哥真是我的新牆頭啊」這些飯圈用語讓他不知所云,男生感到苦惱求助小編。小編立即為他整理了這些高頻使用的飯圈用語,快來一起看看你是不是一個合格的追星女孩吧!◇「爬牆」「牆頭」:除固定喜歡的偶像之外暫時性喜歡的藝人。例句:白宇哥哥真的是所有鎮魂女孩的新牆頭呀!◇入坑:以前不喜歡但最近突然迷上了的一件事。
  • 飯圈金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了解「飯圈用語」都不好意思追星了
    飯圈金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不了解「飯圈用語」都不好意思追星了時間:2019-07-30 12:56   來源:流行語百科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飯圈金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不了解飯圈用語都不好意思追星了 飯圈金瓜的來源和意思 在飯圈內,粉絲尤其腐女會經常yy男明星搞cp,瓜:就是指那些長相偏硬朗比較攻氣一方,也就是攻。對應詞:花。金瓜:顧名思義被鍍了金身,屬於稀缺物種的瓜,絕世好1並且荷爾   原標題:飯圈金瓜是什麼意思什麼梗?
  • Mob研究院飯圈App用戶人群洞察:追星,低學歷花時間,高學歷花錢
    「坤倫決」事件回顧2019年暑假,一位飯圈少女的真誠提問:「周杰倫連超話排名都上不了,演唱會的票為什麼還那麼難買?」 讓眾多早已佛系的「傑迷」緊急學習「超話打榜指南」,放下孩子和工作,抄起滑鼠從100名開外一路殺進TOP1,就為給如今的小朋友們看看什麼是真正的流量。
  • 追星的飯圈語言「入侵」爸爸媽媽的生活,網友:太搞笑了
    明星的粉絲群體叫「飯」,他們組成的圈子叫「飯圈」。以往,追某個明星或偶像,基本都是散粉,並沒有飯圈的概念。如今,隨著粉絲群體不斷擴大,偶像經濟不斷發展,娛樂圈有了一種新形態——飯圈。追星如火如荼,許多路人轉粉。由路人被圈進飯圈。
  • 「媽媽愛你」「xswl」飯圈用語怎麼產生的?
    然而就是如此低調的人,因為質疑飯圈用語,被頂上了熱搜。 小時候追周杰倫孫燕姿,我們會買專輯一遍又一遍的聽,買海報貼在牆上,這是最初的追星方式。默默關注喜愛的明星,只要出作品就買,很輕鬆也很實在,大概是早期的飯圈文化。 所以當豆瓣上一個帖子問:「周杰倫不做數據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搶演唱會門票」時,那些初代追星者都是會心一笑。
  • 飯圈,和我/一位飯圈女孩的自述
    這樣讓同為追星女孩的我感到難受,心累。飯圈是粉絲圈子的簡稱,指的是粉絲群體。具體來說,某明星的粉絲即為「飯」,而粉絲在一起組成一個團體即為一個飯圈(來自搜狗),比如說,我喜歡李四,我是李四的飯,一群喜歡李四的飯的圈子就叫李四的飯圈。而娛樂圈裡有很多明星,每個明星的小飯圈聚合在一起匯合成一個大飯圈。
  • 中國「飯圈文化」:為明星痴狂,被「割韭菜」也心甘情願
    今天,追星在中國已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普通的粉絲喜歡一個明星,會追他的歌曲、影視作品、演唱會等等。痴狂的粉絲更是將明星視作自己生活的重心,明星出現在哪裡,他就追到哪裡。而就是這樣一個封閉、高度同質化的社群,也逐漸衍生出了獨特的飯圈文化。
  • 吳亦凡打榜、肖戰粉絲事件……飯圈文化是如何一步步畸變的?
    這兩天,微博上有一條關於「飯圈」熱搜:大家別緊張,這次不是飯圈互撕。微博博主@寶藏大婊哥飯了語文、數學這些學科作業,把飯圈文化引入了「作業界」,搞笑了一把。小姐姐一本正經的搞笑,讓我們也體驗了一把飯圈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