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市場大局已定 線下市場成「兵家必爭之地」

2020-12-20 資本邦

新三板在線研究院 · 2018-03-26 · 文/郭浩文

新三板在線研究院研究觀點

  1.在解決了運輸保存的問題之後,生鮮行業也在網際網路巨頭帶領下逐漸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

  2.生鮮行業在線上市場增長迅速,但線下市場仍然會是各大品牌的主要陣地;

  3.新三板各細分行業都有不同的優勢,同時新三板比A股擁有更加細緻的行業布局,滲透範圍更為廣泛。

引言:

  自2016年誕生,盒馬鮮生就成為探討新零售繞不開的話題。如今,帶著「新零售」、「阿里系」、「生鮮超市」等標籤的盒馬鮮生,正繼續加速全國擴張步伐。

  2018年,盒馬鮮生計劃在全國開出100多家,並希望未來幾年在全國實現2000家門店的布局。

  值得關注的是,盒馬鮮生之後,各大零售巨頭紛紛推出了新零售品牌,「零售+餐飲+生鮮」的複合業態品牌幾乎風靡了全國零售市場。據統計,盒馬鮮生、超級物種、京東7Fresh、掌魚生鮮、百聯RISO、新華都海物會、天虹[email protected]、大潤發優鮮、食得鮮、步步高鮮食演義、世紀聯華鯨選等12個以「零售+餐飲」的新零售品牌,2017年內開店數量超過80家,並將在今年快速擴張。在此背景下,仍有眾多商業地產擁抱盒馬鮮生,與其解決商業地產經營痛點、及清晰的拓展規劃密不可分。

  今年3月1日,盒馬鮮生與新城商業達成戰略合作,新城商業將為盒馬提供旗下優質的門店資源及個性化服務,助力盒馬提供旗下優質的門店資源及個性化服務。

1.國內生鮮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生鮮行業與農產品有著緊密聯繫,所有的生鮮食品都可以算作是農產品的衍生產品,也正因如此,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對生鮮行業也有著不小的影響。除此之外,作為生鮮產業鏈中的重要一環,冷鏈物流行業也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之下取得了快速成長。

  2013年國務院出臺《關於2013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意見》,將冷庫用電價格由商業電價調整為工業電價,進一步降低農產品冷鏈物流成本。同年出臺的《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若干意見》,對示範社區建設鮮活農產品倉儲物流設施、興辦農產品加工業給予補貼。2014年6月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的《物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提出了到2020年物流發展的目標和任務,在部署的12大工程中,第一大工程就是冷鏈物流;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聯合商務部、交通運輸部等十大部委及中物聯冷鏈委發布《關於進一步促進冷鏈運輸物流企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

  標準方面,商務部和國標委出臺了《關於開展農產品冷鏈流通標準化示範工作的通知》,進一步建立健全冷鏈流通標準體系。國家發改委正式發布了《肉與肉製品冷鏈物流作業規範》 、《道路運輸 食品冷藏車功能選用技術規範》等行業標準,細分領域的標準更加完善。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於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中,加強農產品冷鏈物流建設再次成為促進我國農業發展的重點。

  可以說,伴隨著冷鏈行業的規範和成熟,整個生鮮行業也迎來了平穩發展的好時機,在解決了運輸保存的問題之後,生鮮行業也在網際網路巨頭的帶領下逐漸向多元化、規模化發展。

2.線上市場增長迅速,但生鮮市場仍以線下為主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與阿里研究院合作發布的《中國生鮮消費趨勢報告:新時代生鮮市場制勝之道》,到2020年,中國的生鮮消費市場仍將以線下為主。

  數據顯示,2012年生鮮電商市場成交總額為40億元,這一數字在2016年則上漲到了950億元,約佔生鮮消費市場總額的7%左右。根據預測,這一比例在2020年有望達到15%-25%,雖然上升勢頭非常迅猛,但線下市場在未來幾年內仍將會是生鮮行業的主戰場。

  雖然線上市場還擁有巨大的拓展空間,但是京東到家、盒馬鮮生等幾大電商平臺幾乎壟斷了線上市場,在幾大巨頭的夾擊下,其它中小平臺的市佔率只有1.5%。

  從數據中不難發現,針對線上市場目前有限的市場份額,幾乎已經被幾家最早入局的電商平臺瓜分,相對來說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固的格局,之後的平臺想要再擠入頂部市場的可能性已經微乎其微。

  同時,由於單純的電商平臺並不能完美解決配送、品質等問題,因此線下門店依然是各大生鮮品牌的主戰場。

3.新三板細分行業各有千秋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新三板上共有43家生鮮行業的公司,其中40家發布了2017年中報。除去大部分銷售類公司之外,供應鏈方面的公司也有10家。對於生鮮行業來說,供應鏈可以說是重中之重,從數據上來看,新三板的供應鏈公司整體業績也要高出全行業的平均水平。

  雖然供應鏈行業的業績是最好的,但是從成長性來看,檢測行業又佔據著絕對優勢。儘管2017年上半年只交出了不到平均3,000萬的營收和10.25萬的淨利潤,但整個行業的成長速度卻要遠高於其他細分行業,在大家越來越重視食品安全的大環境下,對安全性要求更高的生鮮行業也蘊藏了巨大的食品檢測市場空間。

  相比檢測和供應鏈行業,物流行業的日子就過得比較艱難了,雖然淨利潤增幅較大,但實際上整個2017年上半年行業平均水平還是處在虧損狀態,營業收入也同比出現了小幅的下滑。隨著各家生鮮電商巨頭的產業鏈越來越完善,第三方物流行業的市場也正被逐步蠶食。

4.對標A股市場,新三板生鮮行業仍有潛力可挖

  新三板在線研究院從A股市場上篩選出一些生鮮概念股,據粗略統計,A股市場上生鮮概念股2017年上半年平均淨利潤達到15,188.58萬元,同比增長28.91%,平均營收達到424,278.94萬元,同比增長24.62%。無論是成長性還是經營情況,A股市場都要好於新三板。

  就目前來看,A股市場除了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在與盒馬鮮生直接競爭之外,其它公司都集中在冷鏈物流設備以及生鮮產品的種植、養殖、銷售方面。相比之下,新三板上除了上述行業之外,還有公司專門從事冷鏈物流業務以及供應鏈運營業務,行業分布更加細化,對於細分市場的滲透更加徹底,這也是新三板公司的潛力所在。更加細緻的市場定位將有助於新三板生鮮行業在競爭中加速成長。

5.新三板上的「鮮」行者

  5.1樂活天下

  樂活天下主要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專業從事商品批發和零售,核心業務是生鮮產品批發。作為生鮮電商的一員,雖然樂活天下的市場空間有限,但公司的成長性在新三板同行業中表現尤為突出。

  5.2中健網農

  中健網農主打生鮮供應鏈運營服務,作為一家專業的生鮮供應鏈企業,中健網農雖然在2017年上半年的業績有不小的下滑,但是仍然收穫了1,118.56萬元的淨利潤,在新三板生鮮行業中算得上是較為成功的企業之一。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市場上還沒有專門的生鮮供應鏈企業,因此在供應鏈市場上,新三板企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5.3上陵牧業

  上陵牧業主要以牛場運營、奶牛養殖和生鮮牛乳為主營業務,作為生鮮行業中牛乳細分行業的一支,上陵牧業不光擁有漂亮的業績,同時也擁有著極強的成長性。


免責聲明

  本報告中所提供的觀點及信息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本報告基於已公開的資料或信息撰寫,本研究院不保證該等信息及資料的完整性、準確性。本報告所載的信息、資料、建議及推測僅反映本研究院於本報告發布當日的判斷。

  在任何情況下,本研究院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報告中的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本研究院對本聲明條款具有唯一修改權和最終解釋權。

本文出品:新三板在線研究院。研究員:郭浩文。

轉載聲明:本文為新三板在線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及作者,否則為侵權。

風險提示:新三板在線呈現的所有信息僅作為投資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一切投資操作信息不能作為投資依據。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PUBLIC_CHINAIPO_KEYWORD:

電商研報生鮮

相關焦點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現階段,生鮮電商仍處於模式探索和發展期,尚未出現成熟的盈利模式,隨著前置倉模式的持續火熱,以及線上線下結合的新零售模式,社區拼團等新模式入局,生鮮市場的新一輪混戰已然開始。2.1.2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融資情況
  • 生鮮電商湧上新三板:裂變市場下的生存之道
    在3C、圖書、服裝、家電之後,生鮮被認為是最後一個尚未被電商完全攻克的領域,但由於基礎設施和中間環節的客觀條件限制,生鮮電商尚無法在日常生活中取代實體零售。在這個行業中,巨頭還在小心地觀察與圈地,中小商家則紛紛尋找大腿。  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生鮮電商交易規模已達到560億,同比增長超過100%。
  • 韓國電商市場今年有望破千億美元,或成中國跨境賣家「必爭之地」
    當你已厭倦歐美主流平臺「無盡廝殺」的場景,這些新市場的平臺正向你拋出橄欖枝…… 據了解,去年實現電商交易規模800億美元的韓國電商市場,2019年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目前,該國的許多主流電商平臺正在不斷向中國賣家拋出「橄欖枝」。業內人士認為,未來,韓國電商市場將會成為中國跨境賣家的「兵家必爭之地」。
  • 生鮮電商的下半場:社區團購,壁壘已成風口不在
    社區團購的上半場:生鮮電商2009年,已成立4年的易果從上海拓展北京,才算真正打開生鮮電商之門,玩家們陸續加入,其中就有天天果園,不過並未受到資本的青睞,行業算是有序增長。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卻突然集體進入了寒冬期,一度出現過4000家平臺中就有3000多家虧損的「盛況」。2019年,宣布退出賽道、收縮業務的生鮮電商項目,至少有7家。是市場不行了麼?答案是否定的。
  • 生鮮電商線上線下互融共通
    金毅茹稱,公司近年線上銷售佔總銷售的比例不斷增長,目前線上銷售依然是絕對的銷售增長點,線上與線下銷售互為補充。她還透露,公司正在籌劃在線下布點以服務社區顧客:「未來方向是在廣佛地區開拓不同業態的、全區域的生鮮零售市場。」
  • 網上賣菜前景到底咋樣 鄭州生鮮電商市場大起底
    而菜籃網所開展的新鮮蔬菜配送業務已覆蓋鄭州市區絕大部分區域。一邊是蓮菜網、菜籃網等平颱風景獨好,另一邊則是不少生鮮電商平臺苦苦支撐,甚至有平臺坦言已熬不下去。記者了解到,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2017年間,就有14家生鮮電商企業倒閉,如鮮品會、菜管家、美味七七等。被譽為「線上最後一片藍海」的生鮮領域,怎會出現如此巨大反差?
  • 店寶寶:下一個風口是生鮮電商?網際網路巨頭用行動告訴你
    實際上近期生鮮電商市場非常熱鬧,隨著阿里、京東、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的入局,生鮮電商行業已經風起雲湧。   「賣菜」這件小事   2019年,被稱為是直播電商發展的起始年,但是社區團購卻完全是另一幅場面,不斷出現的倒閉潮,似乎在宣告這個行業即將落幕。但是轉年突如其來的疫情,卻給這個行業帶來了希望。激活行業最為關鍵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多多買菜的上線。
  • 95%都在虧損,千億市場為何養不活生鮮電商?
    早在唐朝,楊貴妃都可以吃到南方新鮮的荔枝,這足以說明冷鏈絕對不是限制生鮮電商發展的絆腳石。在科技更發達的今天,線下水果店已經能夠銷售對新鮮要求苛刻的食物,生鮮電商平臺為何還拿冷鏈物流說事?盈利是生鮮電商的痛大量的生鮮電商平臺虧損,根本原因在於訂單數量太少。有調查數據顯示,生鮮電商在整個電商領域的滲透率只有1%。
  • 「兩桶油」先後進軍生鮮電商市場 中國生鮮行業頭部效應愈發明顯
    來源:證券日報 原標題:兩桶油先後進軍生鮮電商市場 新玩家不斷入局混戰加劇 本報記者 李春蓮經歷了去年年底的淘汰賽,今年以來,在疫情的影響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頗為迅猛。艾瑞諮詢預計到2023年,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8000億元。從市場集中度來看,2019年生鮮電商行業前5家企業份額佔比為57.2%,頭部效應明顯。
  • 斷供焦慮搶購潮後,是新加坡生鮮雜貨配送的機遇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Asia7點5度以下為文章要點:新加坡的三次搶購為生鮮雜貨業務創造低成本獲客窗口期生鮮日雜入口成了電商兵家必爭之地新加坡處於「封城」的狀態,各行各業仿佛被按下了「暫停鍵,商場變得冷清,餐飲場所禁止堂食。而生鮮雜貨線上平臺開始變得火爆,瞬間用戶暴漲,訂單飆升,產品常處於「補貨中」或「缺貨」狀態,甚至連配送時間都被預定光了,搶購的戰況從線下搬到了線上……2020年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行走在困境邊緣的生鮮雜貨電商「絕處逢生」。
  • 馬雲劉強東已布局!這一行業成風口,萬億市場,電商或將被淘汰?
    這一行業成風口,萬億市場,電商或將被淘汰? 雲棲會上,馬雲就提出了「新零售」理念,而後幾年,阿里巴巴也一直在布局線下銷售領域路線。今年由於疫情的蔓延與嚴重性,大家都不能夠出門,很多餐飲實體店、大型商超也都無法開門營業。但人總要吃飯的,不能出門怎麼辦呢?於是,支持線上購買生鮮的平臺在這個時候起了大作用,大部分人開始在線上平臺購買生鮮蔬菜等。
  • 群雄逐鹿的生鮮電商中,叮咚買菜如何佔領市場?
    提高了上遊生產端的同時,促進了生鮮電商的發展1.2 經濟(Economy)層面生鮮新零售行業持續需求火熱,生鮮行業規模過萬億,市場規模大,資本利好生鮮新零售領域,行業發展長期向好。下遊行業交易規模增長,為聲線新零售行業提供新的發展動力,並且隨著人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鮮類產品的需求也變大。
  • 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現狀研究分析及市場前景預測報告(2020年)
    在所有的生鮮電商發展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運輸配送這一環節,在整個運作過程中,配送成本會佔去20%甚至更高,而在所有的客戶體驗中,配送又是最為重要的一環,這就決定了配送成了調動整個生鮮電商發展的一個咽喉式環節。
  • 生鮮電商:誰都不想成行業「炮灰」
    疫情好轉後,生鮮電商平臺的渠道優勢不再,用戶可能又會回到線下買菜。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家裡如果是老人買菜做飯多的情況下,再次使用生鮮電商買菜的概率很低,因為網上買菜本身就是一種高門檻,有的老人可能本身手機就不大會用,而且他們在線下買菜的理念和使用習慣更深,很難被徹底打破。
  • 生鮮電商模式下的水產行業升級
    2.誕生於 2012 年的生鮮電商攪動了市場,有著巨大的想像空間近年天貓、京東等電商已初試水生鮮領域。「順豐優選」、「本來生活」兩個以生鮮為主打品類的電商網站先後上線開通。亞馬遜、京東、一號店、中糧我買網、永輝半邊天、優菜網、沱沱工社也紛紛涉足生鮮,力圖開疆拓土。
  • 線下購物體驗PK線上配送到家:生鮮電商的路要咋走?
    線上和線下生鮮市場的關係,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教授盤和林看來,是此消彼長。「我們能夠看到,社區的一些連鎖菜店做的還是不錯,比如說承諾不賣隔夜商品等,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優勢。」盤和林坦言,「此外,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還是線下居多,這就需要生鮮電商做出一些有核心競爭力的措施出來。」
  • 生鮮電商盈利艱難!海鮮市場為何引發資本狂熱(附商業模式分析)
    一直以來,生鮮電商成為資本的寵兒,創業者淘金的熱土。即使!在遭遇盈利和虧損的窘況情況下,資本依然「熙熙攘攘」。生鮮電商為何會受到資本青睞呢?原因有3個:1)千億級的市場規模。報告顯示,至2017年低月收入在8000元以上的生鮮電商用戶佔到43.6%,並預計2020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將突破21.7%,到2020年為止,生鮮電商市場交易規模或將突破3100億元。因此,資本界流傳著一句話:生鮮市場是藍海!2)高頻、高復購率。生鮮電商已經成為年輕人主流生活。
  • 各路資本加速展開新布局 生鮮電商市場空間巨大
    生鮮電商混戰 冷鏈物流急補短板  生鮮電商正成為網際網路中的「擁擠」賽道。近段時間,京東、蘇寧、滴滴、美團等各路資本加速入局,開啟新一輪冷鏈物流領域混戰。  在企業紛搶巨大市場蛋糕的同時,產業政策接連出臺,冷鏈物流加快補短板。
  • 韓國超千億美元電商市場,旺季攻略來襲
    當大家把目光聚焦在東南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時,卻忽略了東北亞國家的發展。作為一個以韓流文化出名的國家,韓國這些年電商的發展不容忽視,其火熱程度不亞於「當紅炸子雞」。 作為鄰國,中國在地理位置上具有優勢,中韓兩國國土相鄰,跨境電商在物流上具有時間優勢,相較於歐美等其他市場,物流成本也較低;其次因為韓國消費者對於高客單價的產品接受能力比較強,而價格較低的中國商品在韓國市場上有更大、更靈活的溢價空間;而且相較於其他熱門市場,韓國消費者對中國商品的接受能力較好。
  • 生鮮市場潛力大,社區無人生鮮售貨機未來幾年將高速發展
    民以食為天,食品消費市場涉及千家萬戶,生鮮產品作為高頻剛需產品,特別是生鮮電商行業無疑是具有發展潛力的一片藍海。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報告》數據顯示,近幾年來,中國生鮮電商得到了高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