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從小白到精通1:3+1+2高考,依據什麼選擇科目組合?

2020-08-09 老張聊IT和教育

2021年起,湖南、湖北、河北、遼寧、重慶、江蘇、福建和廣東開始首次實行3+1+2的新高考模式。該模式要求學生在高一下學期從物理、歷史中選定一科,從化學、生物、地理、政治中選定另外兩科,再加上必考的語文、數學、英語,形成「3+1+2」的高考科目。

同時,對於物理和歷史採用原始分計入高考成績;而對於另外兩門選考科目採用「賦分」機制將原始分轉換後,計入高考成績。

那麼,該如何選擇科目組合呢?

筆者用四篇系列文章進行分析,本文為第一篇。後三篇請為:


選科的依據

「3+1+2」設計的初衷是期望能夠依據孩子的興趣、特長,進行職業方向的初步確定。反映到高考中,選科與可選擇的專業是密切相關的。即:每一種選課組合都或多或少影響到可選高校、可選專業的類別和數目。

其次,既然是高考,那麼分數一定很重要。決定分的首先是孩子對科目的成績優勢(一般來講興趣與成績也是正相關的)。從這個角度講,應該依據孩子科目成績的好壞進行選擇。

但是,由於地理、政治、生物、化學四科採用「賦分」機制進行分數的處理。如下簡單介紹下賦分制,已經明白的家長請無視略過即可。

賦分這個東東簡單講就是把這某一科目的原始分按高低排序後:

1)按15%、35%、35%、13%和2%的人數比例劃分為5個檔次,每個檔次設定分數區間為100~86、85~71、70~56、55~41、40~30;

2)原始分排位落到哪個檔次裡,就把原始分線性拉升到這個檔次的區間裡,得到賦分。該分數用於計入高考總成績用於錄取。

舉個例子:某省一共1萬個考試選了生物。小明考了80分在該省生物的位次為1000名,那麼他在第1檔人數比例為15%即有1500人。這1500人裡第1名的分數為95,第1500名的分數為73。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95~83的原始分,通過線性拉伸的辦法轉換到100~86的範圍內,最後算出來小明的分數為:90.45。

由於賦分採用原始分排位劃分檔次、檔次內「線性拉伸」這樣的機制,因此它的結果會受到如下兩種因素的影響

1、選擇科目的人數。人數少,從每個個體講拿賦分高分的概率會變小。比如,10000人選生物,要想拿到100~86分,必須是前1500名;而若20000人選生物,則前3000名即可拿到100~86分。當然這個因素並不是非常具有決定性、並且僅當科目選擇人數有顯著差距時才有意義;

2、科目原始分的分布狀態。每個科目都有一定的分數分布規律,我們把分數差距小稱之為分數集中度高。那麼,科目分數集中度越高則在「線性拉伸」時原始分每1分會被拉伸成賦分的差距越大。

同樣的,這個因素也並非決定性的。並且在3+1+2模式下,為避免這個問題的出現,應該會在考題設計上充分考慮避免分數集中性過大。

總結

我們總結下,選科的依據應該有4個:學生的興趣及優勢、選擇科目的人數、科目的分數分布狀態、高校和專業的覆蓋度。

本文為系列文章的第一篇。後三篇為:

相關焦點

  • 高考從小白到精通2:3+1+2高考,成績、人數、分數分布對選科影響
    所以,建議以學習的興趣及優勢為主導、適當兼顧專業覆蓋度的問題選定科目。選擇科目的人數對選科的影響參見《高考從小白到精通(1):3+1+2高考,依據什麼選擇科目組合?》,這一因素的影響是選科人數越少則取得賦分高分的難度越大。
  • 高考從小白到精通3:3+1+2高考,選歷史的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度
    前兩篇為:採用官方發布的《2021年在粵招生本科高校選考科目要求》數據對選擇歷史的各科目組合高校、專業的覆蓋度進行分析。因為要求是高校制定、因此其他省份均可參考本文分析結果。從這一點看,實際上各類科目組合的選擇若無特別興趣或要求,應該就按照學科優勢選擇即可。其中有兩個科目應該引起注意:1、選擇化學能夠額外覆蓋到的專業數量最多,主要分布在醫藥類專業。
  • 高考從小白到精通4:3+1+2高考,選物理的各科目組合專業覆蓋度
    前三篇為:採用官方發布的《2021年在粵招生本科高校選考科目要求》數據對選擇歷史的各科目組合高校、專業的覆蓋度進行分析。因為要求是高校制定、因此其他省份均可參考本文分析結果。從這一點看,實際上各類科目組合的選擇若無特別興趣或要求,應該就按照學科優勢選擇即可。其中有兩個科目應該引起注意:1、選擇化學能夠額外覆蓋到的專業數量最多、且比其他高多得多,主要分布在醫藥類專業,其次是化學和材料類。
  • 新高考模式「3+1+2」如何選擇考試科目?
    新高考方案為「3+1+2」模式。「3」語文、數學、英語三科目使用全國卷統一考試,「1」物理或者歷史兩者選擇一門,「2」是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門科目選擇兩門作為考試。面對新高考改革,相比於傳統的文理科上有較大的變動,很多家長以及高一新生比較關心的就是選科問題,選擇的機會多,那麼就會產生糾結的情緒。如何選擇考試科目?新高考有何利弊呢?
  • 高考不分文理 科目「3+1+2」
    中職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實行「3+專業技能課程證書考試」,要逐步建立中職學校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和綜合素質評價制度,並將作為高校招生錄取的依據;初中畢業生報考高職院校將逐步採用中考成績和高職院校自主測試方式。四.本科高校考試科目實行「3+1+2」模式將本科高校考試招生和專科高校考試招生適當分開,分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兩類。
  • 3+1+2高考選科最佳組合推薦
    【導讀】隨著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3+1+2選科模式甚囂塵上,該模式下,物理、歷史分道揚鑣。那麼,學生選課過程中需要遵循哪些原則?有哪些組合是值得推薦的?今天,小助給大家普及下。   新高考選科中的3、1、2分別指什麼?
  • 新高考「3+1+2」的選考科目組合,是高一還是高二確定下來更好?
    2020年1月3日江蘇省教育廳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做好普通高中選科工作的通知》,其中特別指出了三點:①不得在高一年級下學期(6月底)前進行選科分班。②選科方案印發給學生家長,並在學校網站顯著位置公布。③允許學生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重新選擇選考科目。
  • 江蘇高考新方案定了!總分750分,科目「3+1+2」
    3+1+2解釋說明:「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科目設置】統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
  • 【高考改革】新高考「3+1+2」有12種組合方式
    【高考改革】新高考「3+1+2」有12種組合方式!到底哪種備考難度最低?2019年4月份,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南、廣東、重慶、湖北等8省市同時公布新高考改革「3+1+2」模式,計劃到2021年初步建立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普通高校考試招生制度。考生總成績由全國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3個科目成績和考生選擇的3科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組成,滿分為750分。
  • 高考新模式之下,選擇科目組合應該考慮什麼因素?
    隨著高考模式在各大省份陸續鋪開,有的省份實行「3+3」或者「3+1+2」模式,其中「3+3」模式就是在必選語數英三大主科外再從物理化學生物以及政治歷史地理六個小科目中選擇三門進行搭配,這種模式有20種組合,而「3+1+2」模式是在必選語數英之外再從歷史物理二選一接著從化學生物,政治地理四選二來完成科目的組合這種模式一共有
  • 廣東2021高考3+1+2,選定科目組合如何知道可報的高校和專業?
    筆者打算在8月2日2020年高考志願填報結束後,開始一個面向2021年高考家長的新專欄:《高考那些事,從小白到精通》。在整理資料時,首先遇到一個問題是:如何優選定的3個科目--比如選了歷史、政治、地理--得知自己能夠選哪些學校的哪些專業?
  • 新高考「3+2+1」模式下選擇復讀注意什麼
    高考改革將會採用3+1+2的模式來進行,總分共有750分,分別是這樣計算的:語數外滿分各150分,共450分:物理或歷史卷面各100分,四選二每科各100分(化學、生物、地理、政治)共200分。在新高考模式下,準備選擇復讀的高三考生應做哪些準備呢。
  • 在新高考「3+1+2」的模式下,想當醫生,該如何組合科目?
    從文理分科到「3+1+2」模式的新高考,考生們的選擇越來越多,喜歡什麼科目就選什麼科目、擅長什麼科目就選什麼科目,看似更加簡單了,然而,卻有不少考生和家長抱怨:「原來沒有選擇的選擇才是最好的選擇。」高考選科其實並不能只顧自己擅長哪門,還要考慮到很多其他因素,比如以後的高考填志願問題,很多專業對考生高考所選的科目有要求,比如你想報考物理類的專業,而你在高考時並沒有考物理,我們的孩子往往不考什麼就不學什麼,也就是說在高中並沒有認真學過物理,而到了大學卻要學習物理類的專業,很明顯是行不通的。
  • 2021新高考進階100問,「3+1+2」「3+3」一網打盡!
    答:取消文理分科,採取「3+3」或「3+1+2」的模式,即:語數外必考,物化生、政史地6選3考試;學業水平考試分為合格性考試和選擇性科目考試,合格性考試為高中畢業的依據,選考科目考試計入高考總成績;以及規範高中綜合素質評價;深化命題改革;改進高考招生錄取方式;構建兩依據一參考多元錄取機制等方面。
  • 新高考「3+1+2」模式下,想學臨床醫學,該選擇怎樣的組合?
    2019年的高考還沒有到來,但是關於高考的話題已經成為了當下家長們熱議的問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熱議,主要是在4月23日,8個省市同時宣布將進行試點新高考,並將新高考確定為「3+1+2」模式。「3+1+2」模式不同於我們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新模式可以讓學生在物理和歷史中任選一門科目作為必考科目,同時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當中選擇兩門學科作為高考科目。在這一構建下,新高考一共會有12個不同的組合模式。新的「3+1+2」模式比起傳統的文理分科模式,將更有助於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新的高考模式,看上去很受學生和家長歡迎。
  • 江蘇新高考方案出爐!科目設置「3+1+2」,總分750分,2021年...
    選擇性考試科目: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門。學生根據高校的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首先在物理、歷史2門科目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科目中選擇2門,考試成績計入考生總分,作為統一高考招生錄取的依據。
  • ...新高考選科什麼組合更容易上名校?985高校"3+1+2"選科要求出爐!
    新高考區別於傳統高考有以下幾個特點: 1、取消文理分科,實行選科 2、選科目前有兩個模式:3+3模式和3+2+1模式 3、實行「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 新高考「3+1+2」,如何選合適科目?考生:儘量避開4種組合
    「3+1+2」全新高考模式已經來了,今年的高考,山東省、河南省、北京市、天津市正是第一批實行這種模式的省市,很多考生表示選科對高考結果影響很大。尤其這4類組合,看起來很美好,有著多年帶班經驗的高三班主任說,笑著選科哭著結束高考。
  • 生早了,不然考清華:江蘇高考新方案,總分750分,科目「3+1+2」
    江蘇高考新方案重點內容1、總分確定為750分,語數外各150分;2、語數外、物理歷史採取原始成績,政生化地採取賦分制;3、實行「3+1+2」模式;3+1+2解釋說明:「3」是指語文、數學、外語三門必考科目;「1」是指物理、歷史兩門限選科目;「2」是指在化學、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選一門以外的科目中任選2門。
  • 3+2+1高考模式下,不同組合可報比例統計,這一組合相對吃香
    2021年的高考中宣布採用「3+1+2」這一新高考模式的省市是越來越多,實行「3+1+2」這一新模式後,就改變了原來文理分科的形式。 各位高三考生就會關心到選科的問題了,畢竟是有12種的不同組合,下面帶大家了解一下,「3+1+2」新高考模式下,不同組合可報比例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