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曲響向天歌。分享音樂,閒談娛樂。原創文章,抄襲必究。
上一期,曲響菌跟大家聊了《李健好聲音紀錄片》中關於蘇瑋的話題。這一期,咱們接著往下聊,說一說李健戰隊中的另一位學員瑪迪娜都曼。
瑪迪娜都曼是一位少數民族學員,她來自西安音樂學院。她的聲音偏民嗓,婉轉悠揚,渾厚大氣,具體說來是比較傳統的民族唱法與通俗唱法的結合體。
都曼在《好聲音》的舞臺上,為我們貢獻了兩首非常經典的歌曲,一首是《難忘的一天》,另一首是她告別舞臺的最後一首獨唱歌曲《HELLO》。尤其是後一首,都曼將自身的嗓音優勢和現場掌控力表現得淋漓盡致,用謝霆鋒的話來說就是一場「教科書式的表演」,贏得了場外許多觀眾的認可。為什麼說是場外觀眾呢?因為場內的那些評審們並不買帳,明明知道都曼唱得好卻把票投給了都曼的對手(估計劇本就是這樣走的吧,否則後面就演不下去了。至於是誰,請自行查看去吧)。
只是,雖然許多觀眾心有不甘,但還是要面對現實。而她的導師李健也很委婉地表示對這樣的情況表示理解,李健給出的理由是,因為評審的大多數是年輕人,他們比較喜歡標新立異的歌曲,對於都曼這種比較傳統的唱法,相對會排斥。因此,都曼的評分都不高,李健表示也能夠理解。
其實,曲響菌認為,我們仔細聆聽都曼的演唱是一種藝術的享受。她對歌曲的理解與閱讀能力,在眾多好聲音學員中算是屈指可數的。尤其是她時而婉轉、時而大氣磅礴的聲音,加上她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構成了都曼獨特的演繹風格。我估計啊,喜歡的人一定會非常喜歡,而不喜歡的人估計怎麼聽也聽不進去。
但是,正如李健導師所言,像都曼這樣相對傳統的演唱方法,其實指的更多人的尊重,以他二十多年的舞臺經驗來看,這樣的唱法是歷久彌新的,是不會過時的。
雖然都曼過早地離開了《好聲音》的舞臺,但是從後續的結果來看,都曼卻贏得了更多觀眾和聽眾的認可。一,都曼在《好聲音》比賽完後,她的知名度在哈薩克斯坦提高了不少,甚至連迪瑪希也將這首《難忘的一天》的演唱版權送給了都曼。可見,這首歌曲的原唱迪瑪希也很喜歡都曼的演唱。其二,都曼雖然離開了《好聲音》舞臺,但她留下了兩首經典的演唱作品,這是許多學員都非常渴望的事情。畢竟,《好聲音》舞臺上的那麼多演唱作品,大浪淘沙後,能夠讓觀眾留下記憶的那一定是精品。
最後,我突然想到,是不是《中國好聲音》的舞臺對偏民族、美聲類的嗓音都不怎麼友好?第二季的姚貝娜,第三季的周深,加上這一季的瑪迪娜都曼,他們的《好聲音》之旅都不盡人意。但是,也正如李健導師在紀錄片中說的那樣,暫時的比賽輸贏並不代表什麼,真正以後唯一檢驗的「人」是市場。
在此,我們希望像瑪迪娜都曼這樣大氣的民通歌手,能夠贏得越來越多觀眾的認可與喜歡,也希望今後《好聲音》的舞臺能對這樣的歌手多一些寬容與優待。
瑪迪娜都曼,加油!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