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消息!
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揭牌啦!
今日(3月22日)下午,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以下簡稱「順德研究生院」)啟用儀式在順德研究生院報告廳圓滿舉辦。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佛山市委常委、順德區委書記郭文海等相關領導,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副校長臧勇、學校有關單位和入駐科研團隊代表,以及北京科技大學廣東校友、順德研究生院合作企事業單位代表出席了啟用儀式。
啟用儀式上,順德研究生院正式揭牌。順德研究生院由北京科技大學與順德區政府於2017年4月協議共建,是北京科技大學在全國範圍內異地辦學的第一所研究生院。
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整合多方資源
順德研究生院整合了北京科技大學優勢學科師資力量、科研技術與地方資源,將以開放共融、機制創新、特色鮮明的辦學思想,積極開展研究生培養,圍繞區域亟需發展產業,重點開展新材料、先進位造、能源與環保、計算機與通信等研究方向,大力促進科研成果轉化落地,提高地方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推動當地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
北京科技大學校長楊仁樹:
學校將全力支持順德研究生院的發展,充分發揮學校的師資優勢和資源,藉助佛山區位優勢、產業資源、 政策支持,以開放共融的思路,在人才培養、科技研發等方面紮實開展工作,為佛山市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貢獻。
力爭將順德研究生院打造成為集高層次人才培養與齊聚、高水平科學技術研發、高科技成果轉化於一體的創新渠道。同時將繼續支持佛山發展,我們不僅要保證人才培養的質量,同時也要根據佛山實際情況, 加強和地方政府、企業的合作,深化人才培養機制改革、 創新培養模式,打造教育、實踐、創新發展體系。
佛山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偉:
長期以來,佛山市十分重視與高水平、高等院校的對接和合作,全市各級政府與全國近60所高等院校、研究所籤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建設了一批辦學基地和科研成果轉化基地。
今天,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正式啟用,為促進北京科技大學科研教育資源、佛山產業轉型升級的人才需求對接,提供了優質的支持,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 順德研究生院將建設成為立足佛山、面向廣東、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高地,同時我們也希望以此為契機,全面深化於北京科技大學的戰略合作,藉助北京科技大學的學科優勢和人才支援,為佛山理工大學的籌建工作提供專業指導和辦學支持,共同推動佛山高等教育的跨越發展。同時希望依託北京科技大學的科研創新實力,從源頭上提升佛山科學創新能力。
順德研究生院,到底有多「高大上」?
一起來看看!
01
辦學硬體設施「高大上」
在當地政府與北京科技大學的持續關注和支持下,經過近兩年的建設,順德研究生院的載體正式落成啟用。
順德研究生院建築面積達8.5萬平方米,配有教學科研大樓、學生公寓、教師公寓三幢大樓和食堂、地下停車庫等。
校園環境優美,主樓繼承了校本部的建築風格,簡約而大方。
教學科研大樓建有寬敞明亮的實驗室和配置了全息系統、遠程實時直播系統的學術報告廳,便於師生開展科研和學術交流活動,激發更多新想法、新研究、新技術在順德研究生院產生。
學生公寓和教師公寓環境舒適,為師生提供了安靜的休息空間和優越的生活條件。
校園配備了能夠進行人臉識別、異常警示等功能的巡邏機器人,為校園安全又添一層保障,為師生提供一個無憂的科研學習環境。
02
研究生培養標準看齊校本部,
為地方輸送出符合產業需求的優秀人才
自2017年起,北京科技大學每年單列到順德研究生院的全日制碩、博士研究生招生指標超過130個,2018年(第一屆)錄取超過百名研究生,所招收的研究生第一學年在校本部完成所有基礎課的學習,第二學年開始正式入駐到順德研究生院開展科研工作。
在北京科技大學的指導下,順德研究生院的招生錄取、畢業標準與校本部保持一致。順德研究生院積極探索和拓展研究生聯合培養模式和渠道,與中國信息通信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建立了合作關係,雙方每年依託順德研究生院聯合培養至少10名研究生。
通過開展產學研合作和研究生聯合培養等方式,培養出符合產業需求的人才,讓更多在讀研究生了解當地產業與文化,畢業後選擇留在當地為地方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03
引進優勢學科、高層次人才
和科研團隊,助力地方產業轉型升級
結合北京科技大學優勢學科,對口佛山乃至廣東重點發展產業,順德研究生院設置涵蓋材料、機械、能源、環境、通信、計算機、自動化等多個學科專業,引進北京科技大學多支實力雄厚的科研團隊,如研究鈦及鋯等閥金屬基的生物醫用材料的表面仿生修飾的王魯寧教授團隊,研究生物傳熱傳質、新能源及新能源材料的張欣欣教授團隊,研究機械裝備的臧勇教授團隊,研究人工智慧信息安全的周賢偉教授團隊,研究太赫茲波檢測技術的張朝暉教授團隊等,為研究生培養和技術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撐和技術支持。
順德研究生院作為集研究生培養、技術研發、成果轉化、產業孵化等於一體的創新平臺,同時也是高層次人才的集聚地,引進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不僅有效提高順德研究生院整體的科研實力,還促進地方人才隊伍建設。
04
發揮學校國家級平臺資源優勢,
建立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佛山分實驗室
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佛山分實驗室揭牌儀式
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9年經國家計委和教育部審批、原冶金工業部批准成立,立足於金屬材料發展的國際前沿、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對金屬材料的重大需求,開展以新金屬材料研發和傳統材料升級換代為目的的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提供全面系統的規律性認識和新材料及其相關技術的原型,推動研究成果轉化,促進工程化應用。
結合佛山產業需求,在學校的支持下,依託順德研究生院建立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佛山分實驗室,藉助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新金屬材料領域的優勢、豐富的智力資源和先進的科研成果,結合佛山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深入開展新金屬材料方面的產學研合作,促進和提升順德研究生院自主創新和科技開發能力,加速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
05
進一步深化市校合作、產城融合
順德研究生院作為校地合作的高等教育平臺,是佛山加快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項目之一。
啟用儀式上,佛山市政府與北京科技大學籤訂戰略合作協議,以順德研究生院為平臺,深化佛山市與北京科技大學的市校合作、產教融合,加強人才引育、協同創新,共同支持提升順德研究生院辦學水平和佛山科學技術學院高水平理工科大學建設。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共同推動佛山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促進佛山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通過市區校三方共建,努力將順德研究生院打造成為立足佛山,面向廣東,輻射粵港澳大灣區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地和科技創新高地。
06
與碧桂園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
攜手,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
碧桂園新能源汽車小鎮與北京科技大學順德研究生院合作框架協議籤訂
啟用儀式上,順德研究生院與碧桂園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在人才聯合培養、科研合作、技術研發、成果轉化與產業孵化等多方面開展合作,搭建高層次人才培養通道,營造活躍的技術交流氛圍,共同撬動區域科技研發產業集群的勢能,打造科研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創新平臺,服務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
北京科技大學介紹
北京科技大學於1952年由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國內著名大學的礦冶系科組建而成,現已發展成為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經、法等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是全國首批正式成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學校之一,是國家「211工程」、「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北京科技大學現有1個國家科學中心,1個「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臺,2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50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國際合作基地、創新引智基地等。
2007年,北京科技大學作為第一所教育部直屬高校牽頭承擔了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全研究評價設施,並負責籌建國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學中心。北京科技大學現有2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0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80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3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另有MBA(含EMBA)、MPA、法律碩士、會計碩士、翻譯碩士、社會工作、文物與博物館和工程碩士等8個專業學位授權點,1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0個本科專業。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礦業工程、科學技術史4個全國一級重點學科學術水平蜚聲中外,2017年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行列。
北京科技大學的科研實力十分雄厚,1978年至2018年12月底,共申請專利7812項,授權專利4630項;有2000餘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省、部委級等各種獎勵,其中國家級獎勵176項。我國第一顆「東方紅」人造衛星的運載火箭殼體高強度鋼由北京科技大學楊讓教授負責研製開發;我國第一臺全部自主技術的工業機器人由北京科技大學餘達太教授作為主設計師領導研製成功。2018年,由韓靜濤教授團隊負責研製的捲筒式伸縮結構應用於嫦娥四號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