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南京江北地區被定為國家級高新區「江北新區」,長江以北的這片區域也被重視起來,這些年發展很快,而商業是一個地區發展的重中之重,商業發展的好壞,可以看出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狀況。
南京橋北地區因為背靠大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江北居民要過長江必然要從南京長江大橋上通過,因此這一地區成為商業聚集地也就不足為奇。
這幾年,在橋北這一片地區有一個地方發展得特別快,建立了大規模的,集吃、喝、玩、樂於一體的現代化商場,每天人流量非常大,這個地方就是江北人吃喝玩樂的中心——弘陽廣場。
其實,這個地方在十幾年來,也先後改了三個名字,從紅太陽裝飾城,到華東MALL,再到弘陽廣場,簡直就是江北新區這十年發展的縮影。
當這片區域還叫紅太陽裝飾城的時候,橋北收費站「還健在」,橋北客運站還非常的繁忙,地鐵S8連影子還都沒有,每天等著上大橋的車輛從大橋下面,能夠一直排到紅太陽裝飾城。人流量每天都非常多,非常熱鬧。當時,有不少本地車輛為了逃過路費,還會從旁邊的紅太陽裝飾城的停車場裡面繞。
此時,「紅太陽裝飾城」附近的路邊還有不少的小吃攤點供人果腹充飢,灰塵漫天,整個商業環境顯得非常的「原生態」。那時候「紅太陽裝飾城」的規模並不大,因為是專做裝飾、建材方面的生意,並非針對日用品、快消、服裝等產業,因此商業氣氛還並不那麼濃厚。
那個年頭,橋北居民如果想逛商場,大都會選擇坐公交車過江、進城,去山西路、湖南路、新街口、夫子廟等地方逛街購物。
隨後,隨著橋北收費站的拆除,紅太陽裝飾城也在2006年進行了升級改造,「紅太陽」變成了更加洋氣的「弘陽」,建成了弘陽廣場華東Mall,簡稱「華東茂」。這個名字想必很多人都記忘了,但是現在提起來,想必還是會有不少人想起當時建築外牆上「華東Mall」這幾個非常大的字。
此時,弘陽廣場的四周,也開始新建商業住宅小區,包括旭日華庭、金城麗景、旭日上城、旭日愛上城等等。每天早上,都有很多人這裡等待換乘公交車過江進城上班。那時旁邊的馬路上還專門劃出了快速公交專用車道,緩解了不少進城的壓力。
華東茂的出現,大大改善了橋北地區的商業環境,使得橋北地區也有了大型購物商場。既然是叫Mall,那肯定就是綜合商區,既能吃,又能逛,還有的玩,特別是遊樂園每天都吸引了很多男女老少過來玩耍。此外,包括大洋百貨的引進,橋北的美女們已經可以不需要「千裡迢迢」跑到市區逛街了。
在江北地區被定為江北新區之後,弘陽廣場又再次進行了大規模的升級改造。將整個片區進行了整合,品牌、形象開始一體化。從新一城開始、到大洋百貨,到弘陽歡樂世界,再到弘陽家具城、建材城等,可以說已經適合老、中、青、小孩各個年齡群體的需求,不論男女,都能在這裡找到可以玩耍、消遣的地方。
1996年,2006年,2016年,弘陽廣場以10年一次的轉變飛速發展,而這個時間節點也恰好見證了江北新區的發展,2005年的橋北收費站拆除,2015年的江北新區成立,在第二年弘陽廣場就立馬有大動作,每一次的升級,都意味著江北地區人多了錢多了,以往的商場大小不夠了。
隨著歷史的推進,弘陽廣場的發展也肯定不僅限於此,而每一次的改造,很多記憶都會淹沒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只能從一些老照片中才能回憶起當時的場景了。
比如「弘陽歡樂世界中」消失不見的旋轉木馬,曾經承載了多少孩子的歡聲笑語,已經不再開放的「摩託過山車」,多少年輕人也曾在上面發出尖叫。現在回想起來,才發覺時間過得真快,仿佛當時的笑聲、叫聲就在眼前。
只有一個地區發展的好了,商業才會繁榮。弘陽廣場的發展依託在江北人民的錢包之上,江北人民富了之後,才會去弘陽廣場消費,而弘陽廣場的不斷繁榮,也反過來見證了江北新區這十幾年的發展。
對於「弘陽廣場」這10年來的變化,你有什麼想說的呢?
了解社會新鮮事,記得:關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