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越南u23隊繼淘汰伊拉克隊以後,有通過點球大戰淘汰了戰勝中國隊隊卡達隊,進入U23亞洲杯冠亞軍決賽。在這場半決賽中,越南隊在先失一球的情況下,以2比2追平對手,通過互射點球淘汰了卡達隊、闖入冠亞軍決賽,成為第三屆亞洲U23錦標賽的最大「黑馬」!
如果你只是認為越南隊是靠運氣一路過關斬將闖進決賽,把越南足球隊當做亞洲的魚腩之師,那就是老黃曆了。他們在這些年中,已經慢慢的在一點點的進步。2016年11月的U19亞青賽上,中國國青隊小組墊底,而越南國青隊打入四強挺進世青賽。
多年前,範志毅就曾說過,越南足球已經成為國內的第一運動,球員註冊人數比中國還多,而且青訓營遍地開花,孩子都喜歡參與這項運動,英超豪門阿森納都在那裡辦了一所足球學校,中國足球再不加把勁輸給越南真不是什麼玩笑。看起來範志毅的預判也就快實現了。從越南U23隊半決賽與卡達隊的比賽情況相比,我們與亞洲頂尖水平的距離不是縮短了,而是進一步拉大了。
我們對青訓工作不可謂不重視,國內幾支強隊也都建立了自己的青訓體系。但是,由於由於存在著急功近利的情況,從各個梯隊的選材開始就已經變了調。過於強調成績,致使在選材中身材高大、力量突出、發育早、能早日出成績的隊員就成了培養的重點,更不要說過去存在的以大打小的情況了。而一些身材矮小,發育較晚的隊員在起步階段就被淘汰了。而過重的教育負擔,也使許多有天賦的孩子把踢球只是當做了就學的一個階梯。這種充滿功力色彩的足球環境也就制約著足球的發展。
從各級國際比賽中看到,我們的隊員身體情況已經不輸國外的對手,和東亞、東南亞相比還要高處一塊。但是,場上的基本技術的掌握、場上的意識、反應能力、配合等卻處在下風。前不久國內某支俱樂部球17歲年齡段隊伍參加的國際比賽時,我們的3名後方隊員被對方的球員像過樁似的連續玩耍。比人家高一頭、粗一腰,卻、、、
當這支越南U23足球隊晉級半決賽的時候,越南高官重獎全隊28萬元人民幣的時候。我們剩下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