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教育的評價制度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以前的教育評價主要是通過考試檢驗學生的解題能力,是一種應試性的評價,而現在的教育評價則更多地涉及到學生思維能力的考查,不再單一的考查學生的解題能力。對於小學生來說,是培養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而火柴棒的題目可以從數字和圖形兩個方面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因此也成了常用的一種思維鍛鍊題目。今天和大家分享6道火柴棒題目,小學生能作對3道已經非常優秀了,能全作對的是天才,甚至985大學畢業的父母都被難住了。
第1題:移動2根火柴棒,使等式4×9=46成立。移動兩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的題目一般難度較大,需要對數字比較敏感,並能快速發現各個數字之間的變化關係。本題只是較為簡單的考查4、6、9等數字的變化關係,難度不大。
第2題:原等式為7-2=5,現移動2根火柴棒,構成一個新的等式。此題如果只是在數字上進行變換,基本是做不出來的。在火柴棒類的等式題目中,除了關注數字本身,還需要注意數學運算符號的變化。本題就需要利用四則運算符號的變化來解題。
第3題:移動1根火柴棒使9+6=1成立。此題難度較大,重點考查學生的發散思維。等式的左邊,9和6在火柴棒題目中都是筆畫比較多的數字,而等式的右邊確實筆畫最少的1,想通過直接移動一根火柴棒使等式成立,連985畢業的父母半天都沒做出來,可見此題的難度。但是如果我們上下顛倒來看呢?
第4題:移動2根火柴棒,讓椅子倒過來。仔細觀察圖中的椅子,可以發現椅子是倒過來放置的,題目讓我們只移動2根火柴棒將椅子翻轉過來。本題結合了對空間圖形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空間圖形中,我們並不能看到這個物體的所有稜角,有一部分是被前面的面所擋住了的。
第5題:圖中有4個正方形,移動2根火柴棒使正方形的數量變為3個。對大部分人來說,火柴棒中的圖形題的難度要比數字題大。數字題比較容易找出各個數字以及運算符號之間的相互轉化,但是圖形題卻不太容易找到具有通用性的規律,更多的是考查對圖像的理解。
第6題:圖中有一大一小兩個正方形,利用旁邊的8根火柴棒將A區域外的部分四等分。要將A以外的區域四等分,可以先將A以外的區域化為邊長均為一根火柴棒長度的12個小正方形,然後再找出用8根火柴棒把這12個小正方形分為4等分的方法即可。
這6道火柴棒題目的難度還是比較大的,對孩子思維方式的形成有一定的幫助,甚至難倒了不少名牌大學畢業的父母,你能作對幾道?
【參考答案】
第1題:5×9=45;
第2題:1+2=3;
第3題:1=9-8(提示:把原式倒過來);
第4題:
第5題:
第6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