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報7月10日訊(記者陳凌燕 通訊員丁燕飛 李晗)以為只是一場普通小感冒,誰能料到竟然是暴發性心肌炎!32歲的陸女士一度暈厥、休克,心臟連續出現8次室顫,所幸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心血管內科及重症醫學科ECMO團隊聯手,將她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頭痛發燒乏力 女子罹患暴發性心肌炎
6月24日,陸女士在黃石家中突現喉嚨痛、頭疼、發燒等「感冒」症狀,想著自己身體好,便未在意。25日,她正欲接家人過端午節,但仍感不適,遂放棄團聚計劃,到醫院打針,然而並沒有好轉。持續性胸悶、心慌、頭昏、乏力……一系列加重的症狀讓她和心細的丈夫黃先生警覺起來,遂立即在當地住院。經過各項檢查,醫生懷疑她患上急性心肌炎,建議轉往武漢的大醫院。
26日13時,陸女士和丈夫坐救護車趕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診中心,查體各項指標指向「心肌炎」,遂被心血管內科收治。「這是流行病毒感染導致的暴發性心肌炎,隨時可能出現惡性心律失常、心臟驟停、猝死等風險。」聽聞醫生的診斷,夫妻倆驚慌不已,立刻轉入CCU治療。
28日上午,因病情進展迅速,陸女士已處於心源性休克狀態。情況危急,心血管內科魯志兵主任、CCU病房負責人王海蓉主任醫師決定立即床旁置入使用IABP,聯合血管活性藥物,糾正休克。「IABP技術被稱為『生命之橋』,我們將一個球囊裝置置入患者降主動脈,幫助她渡過危重的休克期和心衰期,是生命支持的最優選擇。」王海蓉介紹。置入次日,患者血壓及精神稍好轉。
連發8次室顫命若懸絲 多醫護聯手全力搶救
「風平浪靜」的日子沒多久,30日凌晨4時,心內科護士在嚴密監護中突然發現患者意識喪失,眼球上翻,肢體抽搐。「不好!室顫來了!」團隊立即實施電復律搶救,陸女士恢復意識,挽回一命,但仍沒有脫險,醫生緊急與重症醫學科團隊協商,因此時患者心功能極差,需要啟用「人工肺」ECMO,作最後一搏!
患者家庭並不富裕,還有兩個小孩,ECMO的治療費是一筆不小的費用。但得知病情後,黃先生淚如泉湧,毫不猶豫地對醫生說:「救!請你們想盡一切辦法救我愛人!」
30日16時,陸女士在ICU二病區實行了氣管插管,7時,ECMO團隊成功完成上機。而因她心肌廣泛受損,仍間斷出現室顫,短期死亡率極大。焦急的黃先生再次請求積極治療。經醫護全力搶治,終於,2日中午,陸女士心功能抑制明顯好轉,神志清楚,撤下了呼吸機。ECMO團隊骨幹蔡書翰醫生介紹,即便患者有室顫,ECMO也能維持其生命體徵,是急救的「終極利器」。
在IABP、ECMO雙「神器」的救治下,陸女士起死回生,於5日轉回CCU病房進行後續監護與治療。
7月10日,陸女士恢復得不錯,準備出院了。病房裡,黃先生和妻子緊握著彼此的手,面對前來查房慰問的醫護激動不已。「感謝你們對我的細心照顧,不斷給我信心,謝謝你們用最好的技術和方案拯救了我的生命!」陸女士潸然淚下。離開前,她和黃先生手寫了兩封飽含深情的感謝信,送給了心血管內科和ICU所有參與救治的醫護,致敬他們崇高的醫德。
王海蓉主任醫師提醒:急性心肌炎以青年學生和年輕成年人為主,其中暴發性心肌炎是最為嚴重和特殊的類型,它起病急驟,病情進展極其迅速,患者很快出現血液動力學異常(泵衰竭和循環衰竭)以及嚴重心律失常,並可伴有呼吸衰竭和肝腎功能衰竭,早期病死率極高。該病一般由某些腸道病毒、流感病毒等引起,病毒可直接損傷心肌,同時引發免疫炎症激活。早期症狀容易和急性心肌梗死相混淆,也容易誤診為病毒性肺炎等。有些感冒不要輕視,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若出現持續性胸悶、頭昏、明顯乏力、呼吸困難等情況,應立即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