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學教育示意圖如下,新加坡中學分中學快捷班、中學普通班(學術)和中學普通(工藝)班,本文中學部分以快捷班為例子介紹。中學快捷班學制四年,畢業後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普通水準)證書會考,就是通常說的O-Level考試。根據成績或個人意願申請初級學院或理工學院(國際獎學金生如SM1獎學金只支持就讀初級學院,轉讀理工學院要放棄或取消獎學金)。初級學院(JC)學制兩年,畢業時參加新加坡-劍橋普通教育證書(高級水準)證書會考,就是通常說的A-Level考試。根據A-Level成績報讀新加坡或其它國家大學。
一、新加坡中學計分方式:
1. 成績的劃分:
每門功課的考試成績滿分100分,按照考試成績劃分等級 。從高到低依次是 A1、A2、B3、B4、C5、C6、D7、E8、F9:
75分以上: A174-70分: A269-65分: B364-60分: B459-55分: C554-50分: C649-45分: D744—40分: E839分以下: F9
2. 成績的換算:
注:C6及以上為及格。
3. 課程簡介(以快捷課程為例):
4. O-Level考成績計算:
初院錄取成績L1R5的計算方法:
L1:語言 ,英語和英語及格的情況下高華,其中成績最好的一門。R1:數學,在數學和高等數學中選成績最好的一門。R2:科學,在物理、化學和生物中選成績最好的一門。R3:人文:在所學的純人文和組合人文中選成績最好的一門。R4、R5:在所剩餘科目中選成績最好的兩門
示例:O-Level考成績單如下
L1:英語及格可在英語和高華中選成績高的科目。高華: A2=2分R1:選數學成績最高的科目,數學和高數都是A1任取一個 。數學:A1=1分R2:科學(物理、生物和化學)中選成績最好的科。物理和化學都是A1任取一個。物理:A1=1分R3:人文 B3=3分R4和R5:剩餘科目中成績最好的兩科。高數和化學:A1+A1=1+1=2分O-Level成績:L1R5=2+1+1+3+2=9分
5. 關於國際獎學金生的基本要求:
2018年以前:
L1R5在15分以下,且英文及格,初院錄取,保持獎學金 L1R5在15分以下,英文不及格,初院錄取,第二年O-Level補考英文 ,合格繼續保留獎學金讀初院。補考不及格,取消獎學金,且不可以繼續在初院學習(可轉私立學校自費讀A水準預科班或用O-Level成績重新報讀理工學院)。 超過15分,取消獎學金,自費報讀理工學院。
註:由於國際獎學金學生LIR5成績普遍很好,而每所初院錄取獎學金生有名額限制。所以會有更多因素影響錄取結果。如:LIR5成績相同情況下其它科目的成績;申請初院志願的順序;所報初院錄取獎學生的名額;所報初院獎學金生申請人數的多少等等)。
2018年開始:
L1R5:12分及以下,繼續有獎學金。 13分-16分,獎學金不被延續,改成優秀獎(學生需支付PR費用,以及目前所住宿舍或教育部指定宿舍的費用) 16分以上,終止獎學金
二、新加坡初院計分方式:
一、成績劃分:
新加坡初級學院成績計算是等級式。A是最好的成績,B次之,以此類推:A、B、C、D、E、S、U。
滿分100分:
70分以上 A69—60 B55—59 C50—54 D45—49 E40—44 S40以下 U
2. 成績的換算:
初級學院課程根據難易程度分H1、H2和H3。
註:E及以上為及格
3. 課程簡介:
三門必修課:英語General Paper(GP)(H1),課題研究Project Work(PW)(H1),母語MTL (H1)。
四門選修課:4科H2或者3科H2和1科H1
4. A-Level考成績計算:
計分公式:3*H2 + 1*H1 + 1*GP + 1*PW
如果選修的是4個H2,取3個得分高的按H2計分,得分最低的一科按H1計分。
理論滿分:20x3+10+10+10=90
如果你有母語MTL成績(如高華或華文),那麼你的成績會做一個加權平均值(如母語成績可以提高你的總成績)。母語MTL成績算H1滿分為10分
加MTL成績後計分公式:(3*H2+H1+PW+GP+MTL)*90%=90
例如:A-Level考成績單如下
四門選修課均為H2:數學、物理、化學和經濟,計分時成績最差的一門自動算成H1(因為四門都是A,任選其中一科算做H1的成績)
數學H2 :A=20分;物理H2:A=20分;化學H2:A=20分;經濟(自動算成)H1:A=10分;GP(H1):C=7.5分;PW(H1以得B算):B=8.75分。
最終成績為:3*H2 + 1*H1 + 1*GP + 1*PW= 20+20+20+10+7.5+8.75=86.25分
假如有母語且母語MTL得A=10分,則成績為:
(3*H2+H1+PW+GP+MTL)*90%=(20+20+20+10+7.5+8.75+10)*90%=86.625分
注: 每年新加坡大學公布招生錄取成績要求中,PW默認為B,GP默認為C。
私立考生,是沒有PW科目的,不算華文前,理論上最高得80分(滿分90),如果有母語MTL,且得A,理論最高為81。
5. A-Level成績不理想的出路(來自詠晴的分享):
A-Level成績公布後,如果感覺成績渺茫,但還想留在新加坡求學:
A水準成績至少兩個科目及格E以上,O水準成績英文至少D7,在A成績公布一周內,用A水準成績報讀理工學院,只需讀兩年就可畢業,畢業時如果成績特別優秀可再申請大學,大學如果報讀和理工學院所學相對應的專業,可從大二讀起。如果A成績全部不及格,可用當年的O水準成績報讀理工學院,一定要在A水準成績放榜的一個星期內報名,逾期只能等下一年如果不想讀理工學院,可報讀私立學校補習A水準預備班,然後再申請大學。
二、新加坡大學計分方式(以國大為例):
1. 成績換算:
2. CPA計算:
國大每門課程有個代碼,如CN3121,字母代表學科,數字表示課程級別。每門課程根據學習時間(包括講課、輔導、實驗、作業和獨立或小組學習)分不同學分MC,1個MC相當於每周需要2.5小時的學習和準備。如:4個MC課程,就是每周需要10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CAP成績計算,首先算出所學各科目MC乘以科目成績的和,然後除以MCS的總數。
舉例如下(如:學生一學期選了四門課,成績如下表):
則累積平均分CAP計算如下:
如果學生S/U掉分數最少的一門(CS1010E),則累積平均分CAP計算如下:
3. 國大畢業生的學位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