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商報 合肥網訊 盼望著,盼望著,合肥的第一列地鐵列車終於離合肥人越來越近了。昨日,記者從合肥市軌道公司獲悉,該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二期工程車輛採購項目正式進入車輛生產製造階段,車輛監造工作同時正式啟動。這也意味著,合肥第一列地鐵列車正式開始製造,預計明年下半年現身地鐵1號線。值得一提的是,這列地鐵列車有望在南車的合肥基地完成組裝並下線。
娘家
南車出品
按照合肥地鐵1號線車輛及車輛牽引系統項目的中標結果,地鐵1號線列車將由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負責製造,而車輛牽引系統由新譽集團(龐巴迪)有限公司製造。
身價
一節581萬
「車輛系統是地鐵1號線項目中最大的設備系統,整個列車的結構設計壽命應不小於30年。其中,每節車的造價約581萬。」據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按照每列車含6節車廂計算,製造1列車至少得花費3486萬元。
身材
像個大肚子
據介紹,地鐵1號線採用的是現在國內最先進的B型「鼓型車」,列車兩端為準流線形,外觀鮮明亮麗、內飾寬闊舒適,每列列車的載客量能達到2000餘人。「其外表上看起來像個大肚子,比傳統的B型車寬40毫米,舒適度更高。」該負責人告訴記者,按照設計,TC車有36個座位、MP車有40個座位,並設有殘疾人區域,設置靠扶,「使用輪椅的乘客只需將輪椅通過固定裝置固定住,便可安穩地乘地鐵。」
體質
輕量化高防火
根據方案,整個1號線項目採用的B型地鐵列車是按照輕量化、低噪音、高防火要求進行設計和製造的,「有著成熟、高效、安全、環保的特點,已成功運行於杭州、南京、蘇州、無錫、東莞等國內大中城市。」據該負責人介紹,為了讓合肥地鐵列車更輕便,本次製造過程中將採用更結實輕便的鋁合金材料,「平均每節車廂將減重10噸左右,這樣列車跑起來將更快捷。」
特技
防水自動緊急通風
為了讓乘客在乘坐地鐵時更舒適,每列車的車頂1/4和3/4處將各安置一臺空調。「這些空調不但具有製冷、通風功能,還能在突發狀況時,轉為緊急通風功能,保障乘客安全。」據介紹,一旦列車斷電或輔助電源故障,空調機組自動轉為緊急通風模式,提供45分鐘緊急通風。
此外,列車還滿足防雨水、冰雪要求,在風雨、大霧天氣,車廂、空調裝置、電氣設備箱、插銷聯接器等設備均應具備防水功能。據悉,合肥地鐵2號線和軌道交通3號線等也將選用同類型列車。
口音
中英文雙語報站名
乘坐過廣州地鐵的市民,可能會覺得粵語報站名很有地方特色,那麼,合肥話會不會加入地鐵列車報站名行列?根據合肥市軌道公司最新消息,合肥軌道交通將採用中文和英文雙語報站名,合肥話暫未列入。
著裝
身飄紅白相間彩帶
記者在合肥城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發布的列車效果圖上看到,地鐵列車車身外飄著兩條紅白相間的彩帶,「這是仿南北淝河水交匯的樣子,列車內裝目前還在考慮設計方案,也將融入更多徽派元素。」合肥軌道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公司正在開展包括軌道線網概念性設計及標誌、地鐵站建築外立面景觀設計等規劃設計工作。
家族
全線26列156輛
合肥地鐵1號線全長24.58公裡,全線共需26列156輛B型全焊接車體地鐵車輛。「列車為6節編組,26列車將在地下循環運行。」相關負責人透露,根據實際運行需要,可能安排24列車在線運行,1列車在線備用,1列車在車輛段備用。隨著客流增加,1號線列車數將增長至36列;等到1號線北段天水路站啟動,列車數可能會增加至60列。
延伸
首列車明年現身
昨天,合肥首列地鐵列車已經在南車集團的南京基地開造,預計明年下半年現身合肥1號線南端的徽州大道車輛段。那麼,合肥的南車集團基地最近有啥新建設進展?
據了解,中國南車集團合肥軌道車輛製造維修基地項目位於天水路和九頂山路交口,建成後將形成地鐵、城際車、有軌電車的規模總裝、維修基地。目前,該基地仍在建設廠房,預計明年4月具備生產能力。據南車的相關負責人透露,合肥的首列地鐵列車雖然在南京製造,但後期有望在合肥完成組裝下線。(檀勇 姜志遠)
更多精彩資訊、優惠活動,請掃描合肥網官方微信(微信號:ahwehefei):
【溫馨提示】手機用戶如何掃描「合肥網」二維碼:
1.長按(三秒以上)二維碼圖片
2.會出現「保存到手機」提示
3.用「掃一掃」功能,點擊手機右上角,選擇「從相冊選擇二維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