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北大清華,華為最愛四所大學的畢業生,大企業用人有何問題?

2020-12-13 冷絲說人文教育
本文全網版權保護,違規轉載洗稿必究!

文|冷絲欄目|絲說大學專業和就業

華為企業是一家生產銷售通信設備的民營通信科技公司,華為的產品主要涉及通信網絡中的交換網絡、傳輸網絡、無線及有線固定接入網絡和數據通信網絡及無線終端產品,屬於高科技公司。

華為企業

在眾人口口相傳之中,華為企業就代表著高薪,也是眾多畢業生爭先恐後想去的好單位。那麼,類似於華為這樣的的企業,它們喜歡哪些高校的畢業生?大企業用人方面又有什麼問題?

華為用人最愛這麼幾所高校的畢業生。

近10年的統計數據來看,除了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華為最喜歡接收的大學畢業生來自於電子科技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武漢理工大學,這四大高校均屬於中西部區域。

武漢理工大學

其實不用多介紹,這四大高校都是國內理工類和行業內頂尖級高校。華為是一家高科技企業,之所以看重這些高校的畢業生,除了畢業生的綜合素質之外,主要是衝著學生的專業素質而來,也給予了一定的高薪待遇。

還是那句老生常談的話,21世紀國家、企業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管理需要正確處理好引進、培養、使用、流動之間的關係,在培養更多人才的同時能夠留住更多人才便是人才管理的制勝之道。

電子科技大學

類似華為這樣的大型企業是否在人才引進和管理上一定就是最好的,答案是:那可不一定!

一些大型企業,類似於華為企業,人才管理存在人才培養流於形式。

具體表現為,比如,企業管理中缺乏人性化的人才管理機制、不注重人才的培養和使用。華為企業一方面也不看重人才管理機制的建立,另一方面也缺乏人性化、科學的人才管理機制。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據很多人才管理專業人士調研,華為企業管理中缺乏以人為本的人才培訓理念和體系,並沒有很好的把能力建設和開發作為企業人才培養的重點,缺乏企業員工實際操作能力和業務素質培訓,企業內部並沒有形成拼搏、奮鬥、團結的工作氛圍。

華為企業在管理中也沒有認識到員工培訓對於人才盤活和資源整合的重要性和積極作用。同時,缺乏人才資源儲備庫的建立,難以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人才待遇也是華為這樣的大型企業未必能夠完善處理好的。

很多專家調研時發現,企業管理工作中對員工缺乏有效的激勵制度、企業缺乏對人才的宣傳和人才管理機制、企業未能真正改善員工的物質條件和待遇優化,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是造成華為企業管理工作中人才流失的重要原因。

華中科技大學

當前,華為企業與員工之間存在著這樣的矛盾,員工對於薪水的期望值和企業實際支付的薪水之間的矛盾。員工認為自己為企業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汗水,應該獲得更多的報酬,但是企業片面的追求經濟利益,對於員工待遇方面存在疏忽和漏洞,這是目前華為人才待遇真實、客觀存在的問題。

從長遠角度看,員工對於薪水的期望值與企業之間的矛盾激化嚴重後,會導致人才工作的信心和積極性急劇下降,造成不可估量的人才損失和流失問題。

清華大學畢業生合影

當然,華為企業人才管理存在的問題和我國人才管理現狀具有普遍性和一致性,主要表現為企業人才管理觀念、制度、措施、環境、待遇等方面的問題。企業人才管理工作是企業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保障和前提,需要給予足夠重視。

愛惜人才,善待人才,這樣的氛圍在我國雖然已經形成,但是形成一種成熟的引進人才和使用人才的制度,那還需時日。

本文全網版權保護,違規轉載洗稿必究!

敬告|冷絲所有文章首發『百家號』,如有錯漏和最新信息,作者將在評論版塊及時更正和補充,也請網友批評指正,謝謝您!同時嚴正聲明『非法轉載必究』。

相關焦點

  • 清北畢業生5年去向大數據:北大偏愛銀行,清華傾向國網,華為成最大...
    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 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 話不多說,直接來看一手數據吧。 北京大學分別有67.24%的本科生、45.30%的碩士生、48.72%的博士生在世界排名前50位的大學就讀。 去了國外,尤其是美國的清北高材生們,對於高校的選擇,也反映出這兩所國內頂尖大學不同的風格和特點。
  • 最受華為歡迎的985大學,一所高校550人籤約,清華北大讓人意外!
    華為一直以來是我國民族企業的主心骨,為中國奠定了5G時代的領先地位。也正因為如此,它才被國外很多國家所排斥,可卻受到了國內年輕人的喜歡。最吸引年輕人去應聘華為的,還是他們超高的薪資待遇,2019年,華為就曾開出了100-200萬年薪招聘清華、北大、中國科大等高校的天才博士,一時被傳為佳話。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年的年薪能達到多少?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一年的年薪能達到多少?」這個問題估計很多人都不太清楚。無論是清華大學,還是北京大學,都是國內所有高校中的「排頭兵」。如果哪個考生能夠考上清華大學或者北京大學,不管是考生還是考生家長,或者是考生的老師,都會興奮並自豪上好一陣子。
  • 上清華和上北大有何不同?看完本文就明白了
    清華和北大是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其實力無與倫比。不過,有考生經常問:清華好還是北大好?這個問題讓人很難回答。其實,兩所頂尖名校各有優勢,各有特色,不能簡單地說誰更好。清華大學是工科強校,其工科實力無與倫比。而北京大學以文理見長。
  • 財政撥款增加六千萬,清華北大也酸了?不愧是華為選中的大學
    ,則會明顯的發現,北大的財政撥款預算減少超過10億元,清華也被減少超過8億元,而且不僅僅是這兩所學校,今年幾乎所有的高校的財政撥款預算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減少。除此之外,這所學校還因為一個原因被人們所熟知,那就是華為最愛招這個學校的畢業生,以去年的數據為例,華為接手畢業生人數中最多的學校就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財政撥款增加六千萬,清華北大也酸了?不愧是華為選中的大學!
    就今年的"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預算"數據來看,北大以47.64億元的撥款高居第一,清華和浙大分列第二名和第三名,但是如果你再拿出去年的數據,則會明顯的發現,北大的財政撥款預算減少超過10億元,清華也被減少超過8億元,而且不僅僅是這兩所學校,今年幾乎所有的高校的財政撥款預算都或多或少的有所減少。
  • 除了清華北大,這四所大學最難考,簡直是學霸的天下
    除了清華北大,這四所大學最難考,簡直是學霸的天下。在目前全國範圍內,全國高校大概共有2600所左右。20世紀我國有多許多著名的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國立武漢大學,國立浙江大學。而在21世紀後最為我們熟知的就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頂級高校了。那麼除了清華北大,又有哪些大學是最難考的呢?
  • 華為眼中的我國5大名校 為何沒有清華北大
    最近華為被制裁的消息很多,也有華為的一些應對措施。這段時間華為頻繁到各大高校拜訪,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主要是為了今後的人才建設方面提前做好準備。那在華為眼中,哪些大學才是真正的5大名校呢?這所211高校是華為員工中佔比最多的一所,可能和一些早期的華為員工的學習經歷有關吧。華為在其中招收的專業學生主要有計算機、通信工程等。其實武工的材料科學與工程也是不錯的。
  • 清北畢業生5年來去向大數據:北大偏愛銀行,清華更傾向國網,華為堪稱最大黑洞
    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話不多說,直接來看一手數據吧。(註:北大數據僅統計本部,文中數據來源於科學網與學校官網)讀研、留學或就業?
  • 華為在雙一流大學招聘人數排行,清華排18位,北大沒擠進前20
    華為在雙一流大學招聘人數排行這樣的大企業,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招聘一些行業的精英進來,為企業的發展注入新鮮的血液。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華為2019年在雙一流大學接收的畢業生人數的排行,清華排在第18位,北大沒有擠進前20,二者都無緣前十,榜首花落誰家?
  • 華為在雙一流大學接收人數排行,清華北大無緣前10,榜首花落誰家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華為2019年在雙一流大學接收的畢業生人數的排行,清華排在第18位,北大沒有擠進前20,二者都無緣前十,榜首花落誰家? 從這所學校畢業的學生,基本都能夠進入比較不錯的企業,所以也是華為接收畢業生人數最多的一所大學,2019年接收了648位畢業生,位列榜首。
  • 除了清華北大,這4所大學最難考,考上就有「金飯碗」?
    在足球界提起球星我們會很自然的想起梅西和C羅,而在中國大學界提起名校,我們的第一反應必然是清華北大。確實,清華北大每年的錄取分數都是全國最高的,能考上清華北大的都是學霸中的學霸,那麼除了清華北大還有哪幾所學校比較難考呢?
  • 華為最喜歡籤約的4所大學,不是清華北大,而是它們
    相信大家對華為這個品牌都不陌生吧!2018年7月31日,2018年第三十二屆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名單出爐,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排名第1名。當然,華為能有今天的成績,除了自身的與時俱進之外,少不了企業中有許多優秀的員工為之貢獻。
  • 清華北大的畢業生都去哪了?5年大數據告訴你:只有16%的人選擇出國,留學首選是美國......
    但是,超模君在看大家的留言的時候,就看見不少模友好奇清華和北大兩所高校的畢業生去向。那麼,近5年,清華和北大培養的畢業生,都去了哪裡?意外的第一點,是清北畢業生出國人數並不像網上傳言那麼高,大部分學子選擇留在國內繼續發展。而吸收清北人才最多的「贏家」,也不是西方高校和企業。清華和北大兩所學校留學和就業選擇也體現出有趣的差別。話不多說,直接來看一手數據吧。
  • 畢業生「薪資最高」的3所大學,榜首211大學,清華北大都沒上榜!
    因為近些年來人才數量的劇增,就業問題就成為了重中之重,而選擇一所就業率高,就業質量好的大學就變得尤為重要。據教育部公布的數據,我國有2956所高等學校,其中普通高等學院有2688所,剩餘的則是成人高等教育學院。而在這2688所高等院校中,有115所211工程大學、39所985工程大學。而這些大學中,畢業生「薪資最高」的有3所大學,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
  • 華為最青睞的大學,清華第15,浙大第2,這所211排名第一!
    ,華為公司一直以來看重人才的學歷,從近兩年校招情況來看,985和211高校的畢業生佔了絕大多數比列,並且在人才選擇上更加看重計算機領域強校和偏向於理工類研發的人才,比如這份華為校招榜單中就可以看到哪些高校更受到華為的青睞。
  • 華為最青睞的大學,清華第15,浙大第2,這所211排名第一!
    通過上表我們可以看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這所211院校,一度碾壓眾985,成為華為最「寵愛」的大學,位居第一。同時,通過上表可以發現,武漢理工大學這所211院校超過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這兩所985高校,位居第7名。或許大家會疑惑,武漢理工大學竟然可以超過武大和華科!這裡小編給大家補充一下,武漢理工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在國內很有名,每年都會有大量優秀的理工類人才從武漢理工大學畢業,所以武理工能被華為喜歡,也是有自身實力的。
  • 清華北大2018屆畢業生去向統計
    清華大學與之類似,該校近八成本科生繼續深造,近九成碩士畢業生和超六成博士畢業生選擇工作。華為連續第三年成為清華、北大就業學生的最大僱主,共從兩校招聘270人,其中清華大學167人、北京大學104人。北京大學2018屆畢業生籤約重點企事業單位統計(截圖) 2018年,北京大學校本部共有2630名畢業生與用人單位籤訂三方協議。從籤約就業單位性質來看,到各類企業就業的畢業生比例達到54.11%;到機關和事業單位工作的畢業生佔籤約人數的43.58%。
  • 這四所大學與華為合作,考進一所畢業後可優先進華為,前景廣闊
    近幾年網際網路通信行業發展的非常好,像華為、騰訊、百度、阿里這些行業巨頭企業受到非常多畢業生的青睞,有些同學甚至高瞻遠矚,在當初填報志願時就規劃好了接下來的人生道路,大學四年致力於進入這些大企業。不過我們也曉得,每年的畢業季都是大部分學生頭疼的時候,畢業生人數遠遠大於市場崗位需求人數,且不說要進入這些巨頭企業,即使是普通的企業也要花費一些功夫,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都說985,211高校是各企業的最愛,那麼有沒有具體的幾所學校進入企業的機會要大一些呢?
  • 華為最青睞的大學,清華屈居15,浙大第2,都敗給了這所211……
    而作為通訊領域的知名企業,華為公司一直以來看重人才的學歷,從校招情況來看,985和211高校的畢業生佔了絕大多數比列,並且在人才選擇上更加看重計算機領域強校和偏向於理工類研發的人才,比如這份華為校招榜單中就可以看到哪些高校更受到華為的青睞。以下數據來自2018年各高校就業質量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