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在線訊 青島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成立於2015年12月,前身是1998年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系、計算中心、信息網絡中心、軟體技術研究所合併組建的信息工程學院。1986年開始培養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本科生,1999年起培養計算機軟體與理論二級學科碩士研究生,2018年申報成功軟體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教學機構與本科專業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3個教學系,以及實驗教學中心、公共計算機基礎教學中心。現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物聯網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2019年獲批國家級一流專業建設點,是山東省特色專業、山東省首批特色名校重點建設專業;「物聯網工程」專業是山東省高水平應用型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群」獲2018年山東省教育服務新舊動能轉換專業對接產業項目立項。
一級學科及學位授權點
1998年獲批「計算機軟體與理論」二級學科碩士點,2005年獲批「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2011年獲批「軟體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2016年獲批「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2018年獲批「軟體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
目前,學院設有「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網絡空間安全」3個一級學科,承擔一體化建設任務。設有「軟體工程」一級學科博士點,「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碩士點,「電子信息」(計算機技術)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
科研與學科平臺
擁有山東省「十二五」計算機應用技術特色重點學科。與海信集團合作建有山東省院士工作站。
設有計算機應用技術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山東省健康管理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省健康醫療大數據工程實驗室(與商學院共建)、山東省高校「十三五」大數據技術重點實驗室、青島市軟體技術重點實驗室。
目前,學院設有軟體技術研究所、計算機視覺研究所、網絡空間安全研究所、泛在網絡與城市計算研究所、人工智慧研究所、大數據技術研究所、遙感信息與數字地球研究中心等研究機構。青島大學大數據技術與智慧城市研究院掛靠學院發展。
師資隊伍
現有專職教師74人、實驗教師20人,其中:教授13人、副高級職稱教師39人;博士研究生導師5人、碩士研究生導師40人;博士學位教師52人;海外留學歸國教師(含出國訪學交流半年以上教師)26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1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山東省山東省優秀青年知識分子1人、青島市專業技術拔尖人才2人、青島市教學名師1人;1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科學研究
「十三五」以來(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學院獲批國家級項目14項,省部級項目29項,市廳級項目14項,橫向項目26項。獲縱向經費992萬元、橫向經費771.95萬元,合計1763.95萬元。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市廳級獎勵3項,其中:青島市科學技術二等獎1項,山東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224篇,其中:SCI收錄88篇,EI收錄24篇,CSCD收錄46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41項。出版教材6部。主辦或承辦國際、國內學術會議20餘次。
人才培養
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推進「精英化人才培養」。現有全日制在校生1204人,其中本科生1014人、碩士研究生224人、博士研究生2人。畢業28屆4399名全日制本科生、17屆693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
01.高層次升學
近幾年,本科生考研率近30%,多名研究生進入國內外著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深造單位主要包括以中國科學院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院所及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985」高校。
02.高質量就業
本科生、研究生初次就業率均超過90%。就業去向除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外,眾多學子入職阿里、騰訊、百度、華為、朗訊、聯通、攜程、美團等計算機、網際網路、大數據行業著名公司,並呈逐年上升趨勢。
03.特色培養模式
學院組建了「圖靈創新實驗班」,通過優化培養方案、完善課程矩陣、設立專用實驗室、為學生配備學業導師、專業課實行過程性考核評價、推行彈性學業管理等措施,落實「一制兩化」(學業導師制、個性化、小班化),培育「三重」(注重基礎、注重創新、注重實踐)特色,引領和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面向全院計算機大類招錄的優秀本科生設立「學生創新實驗室」,配備專屬實驗室與教學資源平臺、專業輔導教師與管理教師,組建能夠滿足學生專業興趣、學業特長、學術理想、職業規劃的跨專業、跨年級、跨領域的社團與團隊。截至2019年,面向本科生的專用實驗室5間,專用機位與配套高性能計算機160餘套/臺,持續建設的創新指導團隊7個,覆蓋全院所有專業和年級。
04.權威賽事獲獎
「十三五」以來(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學院學生在CIKM人工智慧挑戰賽、全國綠色計算大賽、ICPC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藍橋杯」全國軟體和信息技術專業人才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計算機仿真大賽、中國數據挖掘競賽等權威賽事中獲世界冠軍1項、國家級獎勵232項、省部級獎勵580項。
專業介紹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高考必選科目:物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工程實踐能力,系統掌握計算機基礎理論與應用開發技能,具有國際視野與持續學習能力的信息領域專業技術骨幹人才。
主要課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計算機作業系統原理、數據結構、編譯原理、離散數學、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算法設計與分析、軟體工程、計算機網絡原理、資料庫原理、高級程序設計語言、人工智慧技術、大數據分析方法等。
就業方向:主要到軟體企業、網際網路企業、國家機關以及其他大、中型企、事業單位的信息技術部門、教育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系統與軟體開發、教學、科研及管理等工作。
物聯網工程專業
高考必選科目:物理
培養目標:培養愛國進取,具有良好人文和科學素養,系統掌握計算機和物聯網基礎理論、專業技術與工程方法,能夠在物聯網體系架構和應用系統方面從事規劃設計、開發部署、運維管理等工作,具有創新創業精神和物聯網軟硬體研發能力及工程實踐能力的專業技術人才。
主要課程: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計算機作業系統原理、算法設計與分析、嵌入式系統原理與應用、計算機網絡原理、分布式計算、資料庫原理、大數據技術、機器學習與數據挖掘、物聯網通信技術、無線傳感器網絡、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物聯網工程與管理等。
就業方向:主要到計算機和物聯網相關企業、行業從事智能產品的設計與研發、大數據的分析與應用、物聯網工程的項目管理、方案設計、系統開發、工程實施與系統運維等方面的工作。
信息安全專業
高考必選科目:物理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系統掌握包括網絡安全、計算機系統安全、數據安全等信息安全理論與信息安全軟體開發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具有國際視野和跟蹤信息安全前沿領域發展的能力,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和組織管理能力,具有終身學習能力的信息安全專業高素質人才。
主要課程:離散數學、高級程序設計語言、數據結構、算法設計與分析、計算機網絡原理、計算機作業系統原理、計算機組成與結構、資料庫原理、應用密碼學、計算機網絡安全、信息系統安全、資料庫安全、網絡協議分析與實現、信息安全專業英語、雲計算安全等。
就業方向:主要到信息安全相關領域從事信息安全系統及其應用的研究、設計、開發和系統維護等工作,或到政府(部隊)機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金融行業、信息產業領域的網絡及信息安全部門從事管理和服務工作。
辦學理念
全心全意成就學生成長學者發展
院訓
明德 求真 鼎新
院風
和衷共濟 砥礪圖強
辦學定位
學院類型定位:研究型學院。目前處於從教學研究型學院向研究型學院過渡的階段。
辦學層次定位: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從開展本科教育為主向本科教育與研究生教育並重發展,提高博士研究生培養數量,拓展全職博士後培養。
人才培養定位:立足「成人」「成才」兩大基本任務,培養視野開闊、基礎紮實、兼具科學素養和人文素養以及創新思維與社會責任感的計算機類人才。
科學研究定位:以山東省重點學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省市重點實驗室為載體,夯實「學研產」合作平臺,協同開展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成果轉化。
學科發展定位:計算機科學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軟體工程一級學科進入全國B級行列,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一級學科排名全省前列,網絡空間安全一級學科排名省屬高校第一位。
歷年分數
諮詢方式
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
地址:山東青島 市南區寧夏路308號博知樓
郵編:266071
電話:0532-85953151/85952834
郵箱:xxdzb@qdu.edu.cn
微信公眾號:青大計算機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