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期VOCs高級培訓班(天津)火熱報名中..
(△猛戳上圖,查詳情)
NmHc(非甲烷總烴)也是化工和環保行業的朋友們常常遇到的一個概念。而如何區分VOCs和NmHc,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我們整理了兩者如何區分的一些資料,希望可以提供一些參考和幫助。
(NmHc),又稱非甲烷總烴。《大氣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詳解》中定義為: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的總稱,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香烴和含氧烴等組分。
烴類物質在通常條件下,除甲烷外多以液態或固態存在,並依據其分子量大小和結構形式的差別具有不同的蒸氣壓,因而作為大氣汙染物的,實際上是指具有C2~C12的烴類物質。
烴類物質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其具體的物理視單體組成及濃度而定。
而《固定汙染源排氣中非甲烷總烴的測定 法》(HJ/T38-1999)中的定義為:指除甲烷以外的(其中主要是C2~C8)的總稱。在規定的條件下所測得的非甲烷總烴,是對於有明顯響應的除甲烷外總量,以碳計。
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s,Total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又稱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基於不同的使用領域,有著不同的定義方法:
我國(GB/T18883-2002)和《室內環境空氣品質監測技術規範》(HJ/T167-2004)將其定義為:利用Tenax GC或Tenax TA採樣,非極性色譜柱(極性指數小於10)進行分析,保留時間在和正十六烷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
我國《室內裝飾裝修材料內牆塗料中有害物質限量》中的定義是:塗料中總揮發物含量扣減水分含量,即為塗料中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
《R煉油與石油化學工業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DB11/447-2007)定義為:在20℃條件下蒸氣壓大於或等於0.01kPa,或者特定適用條件下具有相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的統稱。
美國ASTM D 3960-98標準將其定義為:任何能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有機化合物。美國聯邦環保署(EPA)的定義為: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是除CO、CO2、H2CO3、金屬碳化物、金屬碳酸鹽和碳酸銨外任何參加大氣光化學反應的碳化合物。
(WHO,1989)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定義為:熔點低於室溫而沸點在50~260℃之間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總稱。
總之,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TVOCs)和非甲烷總烴(NmHc)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大多數情況下又是一致的,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所涵蓋的範疇大於非甲烷總烴。通常認為,沸點高於260℃的化合物的揮發排放速率可以忽略不計,因此不考慮在20℃條件下蒸氣壓的下限(0.01kpa)是可以的,對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的各種定義差別不大,也就可簡明統一為:熔點低於室溫而常壓下沸點在260℃以下的具有揮發性的全部有機化合物的統稱。
依據以上定義:
苯系物既屬於非甲烷總烴類,又屬於TVOCs類,但在環評中必須注意:
一是在現階段的環境影響評價中,針對排氣筒排放廢氣中的VOCs以及廠界環境空氣中的VOCs,以「非甲烷總烴」和幾種特定的單項物質(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作為控制指標;針對包括逸散性排放在內的VOCs總量排放控制,以單位產品向環境中排放的有機溶劑質量作為控制指標。
二是苯系物與非甲烷總烴的異同。苯系物(苯、甲苯、二甲苯等)隸屬於非甲烷總烴類,在汙染源強分析、汙染源監測、環境空氣品質監測等過程中,單獨關注並評價苯系物環境影響的同時,應注意二者的相互關係。
匯總自<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實用技術>中國標準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猛戳上圖
中華環保聯合會主辦第七期揮發性有機物(VOCs)汙染治理與監測技術高級培訓班,定於2017年11.29日-12.1日在天津舉辦;培訓方式採用專家授課、案例講解、互動教學和現場參觀等形式。報名聯繫張老師:13601204337
培訓主題:VOCs汙染防治技術與工藝系統及環保設施(工程)安全
培訓規模:300人以上(額滿為止)
郵件索取報名表:發送「單位+姓名+職務+手機+郵箱」到vocs999@foxmail.com
▼ 點"閱讀原文",火熱報名中
長按二維碼·免費查詢千種揮發性有機物的環境數據
▼ 點"閱讀原文",登官網下載第七期VOCs高級培訓班報名回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