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吟
❁千華
小榭清輝裡,書臺紙墨涼。
銀河千萬裡,可比夜還長?
白荷
❁坐隱
冰清在一身,玉潔出風塵。
自任花開謝,光陰日日新。
無題
❁甘露
未等梅開謝,春思早發芽。
君心三萬畝,一併種桃花。
秋樓送月
❁臘洲渡
燈影照洲塵,秋中氣又新。
窗前一鏡月,久待未歸人。
晨雨
❁雨載鷹
一陣臨門雨,風來似早秋。
蛙鳴妨客夢,雞唱斷鄉愁。
旭日東方出,輕雲遠野浮。
滄桑憐俗子,署氣自然收。
怨回紇
❁光芒
夢雨千秋月,霞光四季春。
不驚風逐浪,堪盡筆推倫。
南北無言局,東西易轉身。
憂思頻過往,除寂興情人。
立秋詠於蘇馬蕩
❁鄭 毅
吾焉心鏡仰,獨自照蒼穹。
望野人懷古,回眸雨跳空。
林聊千鳥語,茶化一杯風。
雲隙穿霞勁,秋山忽抹紅。
註:蘇馬蕩今日陰、雨、晴輪番互變、且迅速而頻繁,令人眼花繚亂。
己亥立秋偶作
❁黃義和
初聞又立秋,始覺惹新愁。
碧宇才騰日,銀霜已染頭。
風來知樹瘦,雁過感潭幽。
為逐心中夢,何辭月下舟。
奉和黃義和先生《己亥立秋偶作》題
❁林峰(香港)
是日立秋,香島酷暑當頭。眼看時事不平,風雲四起。正在坐臥難安之際,年青友人黃先生寄來立秋詩一首,邀和。因而信筆奉韻。
酷暑又驚秋,衣單我欲愁。
雲紅飇樹杪,眼熱看江頭。
南海風難靜,西廂夜獨幽。
今宵維港月,何日照行舟。
香港明天會更好
❁美慧
清風搖彩韻,最美是荊花。
碧水三江匯,虹橋一畫賒。
香分雲暫隔,日出霧難遮。
極目陽關道,舒心疾過車。
立秋詩事
❁李心澄
攪樹風聲作,遐心不自持。
秋涼生此夜,港沸止何時。
微信沉吟久,新詩發送遲。
怯於抒赤悃,恐惹異人嗤。
登鬱孤臺遠眺
❁思塵
青山常入夢,久慕鬱孤臺。
恍惚行人淚,分明望北哀。
長安花不見,夕日眼初開。
一曲清江水,東流已不回。
夜遊香江
❁陳亞洲
相知逾十載,港島不虛行。
蹈海巡天闊,乘風逐浪輕。
雲閒心寄趣,笛盡耳留聲。
舉目煙銷處,痴痴月正明。
中元節前路過社廟
❁楊習和
回鄉翻小嶺,社廟密林中。
瓦殿無香火,蒲團見草蟲。
蟬驚秋葉雨,客嘆夕山風。
若問興亡事,浮雲過碧空。
山居
❁天空
茅茨山嶺上,花草野中芬。
風竹輕搖葉,桃溪漫濯雲。
鳥鳴幽澗谷,魚躍動波紋。
暮靄應憐我,朝霞紅日燻。
步韻林峰老師《己亥立秋偶作》題
❁陳法營
暑盡轉身秋,涼風帶雨愁。
蟬囂搔樹杪,眼乜黑衣頭。
浪濺礁巖靜,江流碧水幽。
殘雲遮港月,晴日渡飛舟。
感表弟早逝
❁曹友亙
白菊吐新蕊,絹花承舊情。
悲哀天地動,生死夢魂驚。
月滿心初定,山空風未平。
音容今已去,唯有一丘橫。
穿梅嶺古道
❁夏日雨荷
驛路開危嶺,群峰險亦奇。
石連秦漢客,手挽竹松枝。
兩省通關要,三章拓撰碑。
清風盈我袖,訪古正當時。
秋日懷人
❁艄公
秋風過斷陘,大漠響駝鈴。
戈壁沙丘赭,江灘牧草青。
樓頭懷旅客,海角嘆漂萍。
何日西窗下,烹茶話錦屏?
七夕抒懷系列(集聯)
❁蓬池散人
(一)
玉露清瑤簟,銀河繞畫樓。(明·張羽)
月寒紅燭夜,風淡紫微秋。(元·陳孚)
聚散多歧路,悲歡自女牛。(明·謝榛)
鳥聲驚夢斷,銜恨在心頭。(蓬池散人)
(二)
烏鵲三千路,銀河一夕橋。(蓬池散人)
北風人獨立,南國信空遙。(唐·貫休)
滄海天連水,青山暮與朝。(唐·劉長卿)
徘徊望牛女,愁絕向中宵。(明·李流芳)
雨中過荷塘
❁強
出水雲煙漫四方,雨中信步過荷塘。
到家不忍潮衫換,只為還留一份香。
暮春
❁九月菊花
琴上黃昏寂寞弦,欲彈欲放欲思眠。
斷腸不是春花落,更在落時人可憐。
過瑞金葉坪感懷
❁思塵
古樟舊瓦草茵茵,誰是當今作主人?
憐我愧稱紅後代,鹹魚模樣未翻身。
註:我祖父入紅七軍團北上抗日先遣隊,警衛粟裕。
立秋後一日登滕王閣
❁陳仁德
閣樓如畫傍雲開,曾有華章動九垓。
秋水長天依舊在,神風何日更重來。
無題
❁甘露
料是東君著意栽,夭夭爬上美人腮。
山桃不辯武陵路,但折一枝和夢開。
秋風逸
❁星星過月
風去風迴風瑟瑟,落花無處不悽涼。
三千故事皆成憶,更有相思夢一場。
晨起
❁玄子
涼涼孤月照扁舟,滾滾黃河日夜流。
夢裡不知何所事,清晨散發順堤遊。
過黃埔一二三中學
❁臘洲渡
滿城高聳繡樓臺,玉柵金門兩扇開。
或記重行霜鬢客,舊時花樹過牆來。
鳥瞰祁連山冰雪
❁王玉明
大鵬呼嘯瞰祁連,橫亙東西接九天。
銀髮飄瀟情未泯,冰心一片許冰川。
感秋
❁朱知甫
夜暗流螢撒薄涼,曉觀叢露似輕霜。
方知玉簟昨宵冷,原是西風已接防。
遊榆木川(新韻)
❁平凡
古來戰跡已無痕,灤水潺潺草色新。
堪嘆一川老榆樹,年年守望到如今。
夜半夢回得句(新韻)
❁笛音
多奈秋風叩鄙窗,一泓月色湧軒房。
輾翻臥榻難安夢,幾處寒蟬銷夜長。
七夕有感
❁羅洪星
牛郎織女樂今霄,喜鵲天河忙架橋。
誰與人間親眷便?工棚繡镼兩情憀。
大暑
❁梅影點點
流火炎炎暑漸狂,人間何處覓清涼。
臨窗一鑑芙蓉水,風起猶吹細細香。
訪友夜歸
❁蕭海聲
山中訪友日西斜,煮酒談經論百家。
偶聽夜鶯人半醉,歸來冷月落天涯。
消暑
❁陽萬青
芭蕉葉茂籠西廂,素拌三餐心感涼。
枕下林泉消溽暑,望梅夜夜在山鄉。
詠荷
❁汪火炎
徑寸柔腰舞秀裙,便隨風雨澄清芬。
畫船才入花深處,一片荷池蕩夕曛。
秋感
❁宋乃良
何來雁斷向空雲,更少黃英亂日曛。
算取豐收還是早,寒蟬聲短過秋分。
七夕葡萄架下
❁張利娟
葡萄架下透霞光,縷縷分明軟語香。
應是仙人殊意趣?靈犀一點卻尋常。
春弄輕柔
❁心如藍天
霧霏雲散碧空靜,紅杏梢頭鶯囀稠。
春弄輕柔香暗溢,祥雲紫氣鎖朱樓。
雨荷
❁呂萬昌
雨中漫步賞幽岐,跳傘銀珠樂不疲。
翠蓋朝天茶萬盞,紅蓮照水影千姿。
纏綿高閣偏思友,輾轉廊橋獨戀伊。
最是新桃疏粉嫩,一顰一笑盡成詩。
七夕有寄
❁陽萬青
羨慕蟾宮年復年,深深一夢幾情牽。
忠貞恩愛流千古,華麗姻緣動陌阡。
醉後不知情與義,醒來才覺意和天。
人間冷暖誰能解,可嘆啼鶯不識煙。
遊惠陽沙田水庫有興
❁楊子怡
湖裡氤氳山外樓,喧囂那畔是幽幽。
鷗翻數點風催暑,雨洗千山樹迓秋。
今日臨流當盥耳,明朝備句笑牽牛。
年來漸罷書生憤,好趁閒情作遠遊。
立秋有思
❁紅妝
三春淡酒品詩林,賒得清輝對月斟。
詎念南山存竹跡,當嗟北闕少梅音。
蓬門數段雲泥季,烏巷幾開螻蟻心。
歲序交遊枯一笑,人間貝帙可流金。
立秋有思
❁晚秋
舒風萬裡過豐林,隱約紅黃淺或深。
果墜枝頭含暑色,花餘柔蔓有秋音。
幾番暮雨嚴雲泣,一枕新涼曉日吟。
慚愧霜絲難寂寂,慢將白紙畫詩心。
立秋
❁羅勝前
吟詩易被風吹老,雁語初聞便嘆秋。
不識徵鴻堪致遠,偏隨杜宇盡啼愁。
蘆芽白後蘆花蕩,稻葉黃時稻穀收。
物類崢嶸承造化,人心莫苦自成囚。
香江時事感懷
❁林峰(香港)
邊隅何事擾紛紛,欲黑天南幾縷雲。
無那遺臣翻惡浪,何堪片雨亂晴氛。
山河一統誠難得,海島千秋豈再分。
不死獨心人共恨,且看嚴陣是三軍。
江南水鄉
❁陳旭東
十裡水鄉芳草榮,一川秀色映山明。
裁雲作紙霞流韻,攜燕穿簾影逗鶯。
巷裡甕醅香撲鼻,橋邊煙柳雨牽情。
猶來筆槳搖紅翠,唱晚漁舟伴我行。
遊戈壁感受胡楊樹
❁董文海
木中化石說胡楊,戈壁沉淪獨逞強。
枯海揚波溫舊夢,綠洲餘影咒洪荒。
時窮節勁精神爍,地陷頭昂志氣剛。
憫土越王情噬膽,拘身蘇武色留芳。
閒詠一首為倪含章作
❁赤岸柳
痴叟觀天誇見機,嬌娃傍笑只微微。
青蟬卻暑抱枝唱,紫燕擒蟲貼地飛。
竹下風涼枰戰緊,水邊草茂釣竿稀。
南村絡緯覓無影,手託空籠不欲歸。
己亥中元感懷
❁王香谷
人云生死兩茫茫,時至中元豈可忘。
水面招魂燈萬盞,墳頭添土淚千行。
三更怕聽南窗雨,十載猶思北苑桑。
孤冷無關冬未盡,感知故裡入秋涼。
秋老虎
❁朱知甫
居中溽熱兩頭涼,老虎橫秋勢仍狂。
表面炎威雖未減,內中元氣已垂喪。
幾場浮雨悶難釋,百足爬蟲死不僵。
末伏回光難久駐。歸鴻運去葉飄黃。
偕澳門二龍喉詩友大湧聯誼
❁陸廣毅
幸與同儕訪俊賢,城中閬苑古風翩。
紅魚隱跡仙姬側,綠芋點頭騷客前。
已敞胸懷歌逸韻,還欣翰墨繼遺鐫。
高情若問何長久,恰似池旁柏永妍。
立秋感懷
❁風葉蕭蕭
轉瞬年逾半百身,如無似有假和真。
傾杯方解壺中趣,理鬢休言陌上塵。
野鶴流雲今作友,青蠅點壁夕為鄰。
慢隨搖曳清風裡,卻倚垂楊數月輪。
潮河印象
❁龍門山人
自古潮河四面山,群峰映水影灣灣。
波浮白鷺翩翩翅,鯉躍清溪道道關。
雅致長廊承鬱秀,風情小鎮度悠閒。
一川盛景名聲噪,只待當朝御旨頒。
立秋
❁孫德力
翠屏山色此何求,小徑紅稀綠掩樓。
十裡湖煙烹素月,一江漁火醉輕舟。
飛花逐水流年去,啼鳥依林往事悠。
送爽金風雲乍起,應聲沙雁葉驚秋。
立秋
❁張文舉
陣雨頻繁送老陽,迎風已感伏生涼。
清荷舉袂呈新露,晚菊開懷待早霜。
樹畔聽蟬心漸靜,梁間望燕夢初長。
金輝漫灑移蒼翠,又落箋中一段香。
中元節感懷
❁羅朝開
中元祭祖古今傳,不盡哀思託紙錢。
異地焚香菸渺渺,丹心滴血淚漣漣。
夢驚浩劫饑寒歲,告慰安寧殷實年。
養育深恩終未報,人間百善孝為先。
過江
❁臘洲渡
十裡長洲舊設防,先人事跡載華章。
虎門外港通夷國,穗石中峰勒古羊。
巨舶旗來聲括括,大江潮入岸茫茫。
叢樓拔起成華市,更接天橋過遠湯。
行楚吟
❁鄭 毅
誰把青山多嫵媚,催車點讚綠程中?
天因潦草塗灰筆,江不荒疏比彩虹。
途裡延渝小炎暑,雨鄉守鄂久涼功。
帽簷頻拍人前額,我是迎來送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