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年邁的家人有時會出現耳鳴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健康的耳朵是不會無緣無故地散發出「嗡嗡嗡」或一些其他的聲音,耳鳴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問題。如果出現耳鳴的狀況,不妨用一些穴位按摩的方法來改善,據很多人反饋還是有很好的效果的,那麼治療耳鳴的穴位有哪些?今天,我就來給大家推薦兩個穴位,大家沒事的時候可以多學習下相關的知識。
聽宮穴
聽宮穴,別名多所聞、聽多聞、窗籠。屬手太陽小腸經。聽宮是手少陽三焦經、足少陽膽經、手太陽小腸經的交會穴。聽指聽聞,宮即宮室,此指耳竅,此穴在耳部,有通耳竊之功,故名聽宮。
位置:聽宮穴位於面部,耳屏前,下頜骨髁狀突的後方,張口時呈凹陷處。取該穴道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仰臥、仰靠姿勢,聽宮穴位於頭部側面耳屏前部,耳珠平行缺口凹陷中,耳門穴的稍下方即是。
功能主治耳鳴,耳聾,聤耳,牙痛,癲狂癇等疾病。
翳風穴
翳風,翳,用羽毛做的華蓋穴也,為遮蔽之物,此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衛外陽氣。風,穴內之氣為風行之狀也。該穴名意指三焦經經氣在此化為天部的陽氣。本穴物質為天牖穴傳來的熱脹風氣,至本穴後,熱脹風氣勢弱緩行而化為天部的衛外陽氣,衛外陽氣由本穴以風氣的形式輸向頭之各部,故名。
位置:在頸部,耳垂後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中。功能主治口眼歪斜、牙關緊閉、齒痛、頰腫、耳鳴、耳聾等頭面五官疾患;瘰癧。
緩解耳鳴方法:
1、按揉聽宮穴和翳風穴
聽宮穴和翳風穴是比較重要的穴位,如果你在生活中出現了耳鳴的情況,又擔心使用藥物的副作用,那麼可以用雙手的拇指分別按揉兩側的這兩個穴位,力度以感覺酸脹為止。
在按摩的過程中一定要稍微地張開嘴巴,每個穴位的按摩時間為60秒。聽宮穴是一個比較好找的穴位,張開嘴此處是屬於凹陷的狀態,這個穴位具有宜通氣血和開竅聰耳的功效,對耳朵疾病和各種疾病引起的耳鳴均有一些效果。按摩翳風穴可以通絡活血,也能夠起到安神通耳的功效,對耳朵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均有效果。
2、揉搓耳根
耳鳴的朋友不要處於比較嘈雜的環境當中,應該儘量讓自己待在比較安靜的環境裡面,如果耳鳴的情況還是無法得到緩解,那麼可以用食指來揉搓自己的前後耳根部,一般需要揉搓三分鐘左右。力度應該要適中,以耳熟根透熱為標準,這個方法可以提高耳內血液的循環速度,對缺血所引起的高音耳鳴有很好的緩解功效。
3、捻耳法
捻耳法是一個可以改善耳鳴的方式,主要是用拇指和食指同時揉臉兩耳輪和耳垂的地方,建議從上到下共操作三分鐘左右。這個方法可以刺激耳朵上面的穴位,有助於耳內環境的改善,也能夠幫助耳朵裡的炎症消除,因此可以輔助改善耳鳴的情況。
耳鳴為患者的主觀感覺,臨床上多指若僅患者本人能聽到,而他人無法聽到的耳鳴,老年人常出現高音調的耳鳴。耳鳴持續存在對患者生活質量影響極大,如果平時按摩穴位還是無法得到緩解,因此建議患者及時就醫,積極尋找導致耳鳴的原因,並進行對因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