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此美好的季節,總是會收不住腳步,想出去走一走,看一看美好的風景,就算是度過兩天僅有的時光,但是只要能遠離這一片喧囂便足夠,於是又一次去到了樹山,這些年來已經涉足了這個地方很多次,但是總感覺有看不膩的風景,樹山角落的那一個民宿,每一次來到總是會選擇居住在那裡,眷戀的這一片熱土,在這樣一個周末開著車,又一次來到了樹山,到達後差不多已經是夜晚,依然是那一家民宿,聽著耳邊的風起雲湧,聽著潺潺流水聲,緩緩的進入美夢。一大早起床,老闆已經給我準備好了早餐,普普通通的飯菜,吃在口中卻多了一些味道美好的一天,從這一頓美食開始。說起樹山,可能很多人並沒有什麼印象,但是對於我來說卻是一份情結的所在,春天萬物復甦的季節,梨花開放,放眼望去一大片的白色,夏天的楊梅多了一絲傲嬌,秋天可以在這裡採摘幾枝青翠的梨子吃,冬天的白雪飄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風景,走在一條毫不起眼的小路上,你會愛上這一個小山村,雖然日子很平凡,但是只要你去尋找,在這裡的每一段時光,可能都會是詩情畫意。
站在窗前,望著不遠處的一大片的綠,山間的鳥獸蟲鳴,聽起來像是屬於大自然的一首樂曲,輕盈的飄進了我的耳畔,貪婪的吮吸著大自然的清新,頓時感覺十分滿足。走出門便可以看到一大片的茶園,還沒有到採茶的季節,所以看不見任何身影,徜徉在其中,聞著一陣茶的芳香,沁人心脾,可能是因為清晨的原因,整片環境顯得更加靜謐,蜀山的一陣微風吹過,不遠處的那一汪池水蕩起了層層漣漪,粉牆黛瓦倒映在湖面中,隨著那波紋蕩漾著。早上一輛單車在綠道上走一走,看看清晨的最好風景,在這裡無論哪個地方,只需要給你一隻椅子,感覺就能度過一整個春天,沐浴在陽光下,曬一個懶腰,舒服之極,喝上一杯暖暖的咖啡,看花開花落,樹山所有的一切,好像都在為我做著準備。在樹山景區中是有環線的,不了解的情況下,可以提前問一下工作人員,每一個都十分熱情,不會讓你感覺到有一點尷尬。但是對於我來說一般是不想坐景區內的車,畢竟旅行就要多在於行走,全當是散步,每一個景區間距離並不是很遠,於是步行去到第一個景點雲泉寺。
雲泉寺,靜靜地坐落在大石山中,已經存在了幾千多年,前面牆壁看起來多了一些古樸滄桑,寺廟中的美景也是不可或缺的,最讓我感嘆的還是雲泉二泓,一眼望見的水流緩緩注入小池,如果不是經過導遊介紹,根本不知道在湖裡還有一個按鈕,可惜的是在清朝被戰亂所毀,重建不久之後又在日本手中被毀,直到抗日勝利之後,才又被建立起來,雲泉寺經歷了大起大落,現在依然能以這樣一種姿態出現在我們眼前,這是我們的一種幸運。整個寺廟中,本來感覺並沒有什麼獨特的地方,逛過一圈後才發現可能就是在那樣一個角落,一處毫不起眼的石井,都會帶給我一種濃重的滄桑感。這麼多年來,因為雲泉寺與大石山的秀美風光,引來了不少文人墨客,被深深的隱藏在一片青山綠水中,整個寺廟仿佛與世無爭,淡淡的香火一直延傳至今。在雲泉寺的前面,便是一條深不見底的溝壑,就能看得見一大片的松海,站在那裡可以望得見遠方,看得見美好,所有的一切在這一刻都變得安靜起來,只能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大自然的喘息聲。在雲泉寺的邊上有一條小路,順著小路不斷走,上了一條木棧道,棧道的兩邊都是茂密的樹林,遮擋了大部分的陽光,帶來了一絲清涼。
在這一刻才發現,原來樹山的風景是如此美麗,幾座小山村矗立在山腰間,屋裡冒著嫋嫋的炊煙,仿佛開始了一天的生活,拿出手裡的相機,拍下如此愜意的田園生活,值得我去留戀,在棧道的邊上有許多支架,通過詢問導遊才知道原來是當地的居民採楊梅用的工具,再過差不多十多天就是採楊梅的季節,突然有一點遺憾,不能親自感受一番採摘的樂趣。走在山間,有時候生怕迷路,畢竟是一個路痴,幸好有指示牌的存在,不一會便走到了摩崖石刻的附近,走到石刻旁,很多都保存完整,雖然有一些自己已經不太清楚,但是字體看起來剛勁有力,依然不缺氣勢。在太陽光的照耀下,整個石刻看起來更神秘了幾分。如果夏天來到這裡的話,絕對是一個避暑的好地方,山間的一陣風吹過,都感覺比空調的效果好多了。下一站我去往了留白館,整個店的風格,帶著濃濃的歷史,感覺整個館子的名字很有意思,可能人的一生中,每一件事情都會有留白,只需要明白這一個道理,心情變得豁達起來。
來到樹山,一定不能錯過當地的美食,看過好的風景,一定要吃一下美味的食物,因為靠近太湖的原因,在這裡也是可以吃到不少的河鮮。看著眼前的河蚌,這可是三寶之一,營養價值很高,忍不住大吃起來,剁椒魚頭,吃到口中,辣的酸爽,吃過飯後再喝上一碗暖暖的雞湯,胃裡舒服極了,真的是一場味蕾盛宴。樹山村,來過多少次,依然眷戀你的柔情,看過的風景,吃過的美食,下一次來時一定不會再錯過採楊梅的季節...
轉載請註明來源於百家號:斜月吟風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