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一步步向我們走來,現如今的春晚雖然不如過去那樣萬人空巷,但春節當晚人們或多或少還是會轉臺到央視看看春晚。說是消遣也好找梗吐槽也罷,央視春晚都有其老大哥般的獨特地位。
但是在2020春晚即將到來之時,有這樣一個消息讓人不禁唏噓和感嘆。1月16日曾經在春晚留下無數記憶的趙忠祥老師走了,享年78歲,去世當天正是他78歲的生日。
斯人已去,記憶永存,趙老師曾經那些經典的作品,陪伴著一代又一代人成長,成為無可復刻的孤品。提起趙忠祥,大家的印象多來自春晚。但也許很多小夥伴不知道,在春晚之前,1978年當時36歲的趙忠祥老師成為第一代新聞聯播出鏡主播,1979年還隨鄧小平訪美採訪總統卡特,成為第一位進入白宮的中國記者。
1981年和83年兩次主持「蒲公英智力競賽」,1984年開始成了春晚主持人,一主持就是13年,可謂是見證了春晚輝煌時期的人物。有人評價趙忠祥的採訪和主持,各種場合切換自如,雖然是相同的聲線同一個人。新聞聯播時他莊重大氣,春晚和採訪時又像嘮家常。專業主持人的水準,卻是超接地氣的親切。
不僅是播報新聞和主持春晚,趙忠祥這把真正的「中國好聲音」在很多領域都留下自己磁性十足的印記。
還是在春晚之前,1981年趙忠祥就加入了至今都經久不衰的節目《動物世界》。「春天來了,萬物復甦,大草原又到了動物們交配的季節。」」成為難忘的經典開場白。節目過程中,我們看不到趙忠祥本尊,卻總能被屏幕後那個磁性又魅力十足的聲音感染。
那聲音中有溫暖柔軟,又有自然的力量與野性的鮮活。趙老師用聲音講述著動物們的故事,甚至你不看電視,只聽聲音依舊畫面感十足,一個個動物形象靈動充滿生氣。《動物世界》之後另一檔同類型節目《人與自然》依舊留下記憶。
雖然都是與自然有關,但節目所收穫的感動和啟迪卻絕不是簡單重複,更不雷同。有人統計,趙老師為欄目配解說兩千五百多部,解說文字一千八百多萬字。
除了幾十年的經典節目中配音,綜藝《聲臨其境》中趙老師配音的反派刀疤,根本就感覺不到那是在配音好嘛,動畫片裡的形象似乎從2d平面瞬間跳到了你的面前。有人說那就是原音,但其實早已秒殺原音,你會感覺自己耳朵中的刀疤是《動物世界》中的一員。說趙老師是聲音教科書也並不過分,在聲音領域趙老師的地位無可撼動。
除了主持和配音,趙老師很少參加綜藝,但兩次站在臺上唱歌的表現,可以說是創造了新記憶點。2018年《天天向上》時,大夥提議趙老師來一首,當時趙老師選了一首《再回首》。
如果從技術層面來說,趙老師的這次開嗓並不專業。但從情感上,竟然有一種魔力讓你開口跪。當一個年過半百充滿經歷和故事的老人,用他那帶有獨特金屬質感的播音嗓,唱出《再回首》時。那種氣場的契合,滄桑與榮耀往事如一幕幕浮現眼前,也包含了多少人的青春。
如果說讓觀眾開口跪是因為情懷與記憶,那趙老師和專業歌手孫浩站在一起同唱《光陰的故事》。張口幾句就把專業組的小夥伴孫浩唱到哽咽,捂住胸口強忍淚水。依然是不夠專業甚至略顯笨拙的歌聲,卻殺得人眼淚不自覺就前來報到,這是多少技巧都無法超越的。
如今趙老師帶著一生的光榮與夢像,還有那些私生活方面不被人讚揚的記憶走了。正如網友所說「趙老師走了,《動物世界》和《人與自然》大結局了」。
訃告的評論區卻也是出現了各種聲音。或許離去的趙老師並不一定要求的原來都原諒也並不非要人們如何如何記住他。只是趙老師所承載的,再回首,已成一段光陰的故事,一段金子般的歲月。
這一切,或許正如趙老師曾經在採訪中所說的那句:「抹掉我這個人是可能的,抹掉我這個符號是不可能的,因為那是一個時代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