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這些年可以說把自己的名聲越搞越臭,現在很多從業人員,根本不把豆瓣評分當一回事了,也就一些為了恰飯的所謂「影評人」「自媒體」把豆瓣當成一種恰飯的「武器」來引用,下面讓大家看看,濟南百麗宮影院 總經理在微博寫的2020年八月電影市場小結:
「#董小姐聊影市##疫情下的電影院#
【2020年八月電影市場小結】
八月結束了!這是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八月,因為《八佰》突然定檔,因為《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七夕節大賣,八月最終以33.86億的優異成績,引爆了中國市場。
這一個月,《八佰》拿下了20億成為票房冠軍,《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則以4.3億的票房位居第二。兩部復映國外大片《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星際穿越》排名三四。很明顯,《八佰》等國產片大爆以後,國外復映片就再沒有多少空間了,同樣是諾蘭的代表作品《盜夢空間》,在《八佰》以後上映,就再也無法像《星際穿越》那樣輕鬆過億。
{《八佰》是最大功臣}
八月最大的功臣當然是《八佰》,本片上映前後各種大戲,引發的爭議,我覺得比影片本身還有話題,到現在依舊爭論不斷,還各種熱搜。但是毫無疑問,《八佰》確實就像大家期盼的那樣,成為了影市的救市之作。這是市場對它的背水一戰的勇氣的獎賞。
我在此前曾經做過專題播客,說即便是在最低谷的市場,也有巨大的票房潛力。而從《八佰》大賣可以看出,這種蘊藏的潛力之巨大。
當然,潛在的力量來自觀眾,雖然不能簡單地說報復性觀影,但是觀眾內心壓抑的情感依舊還是需要找到一個出口的,而這個出口之一很明顯是電影。《八佰》雖然有爭議,但是它仍舊讓大多數觀眾產生了情感共鳴,而這樣巨大的群體性的情感共鳴,是很難在國外電影裡找到的,所以,這也就是國產片近年來,一直佔據中國電影市場票房冠軍的緣由。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真的黑馬}
單日最高票房在8月25日七夕節5.25554億的票房,《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以單日2.7745億的成績創下了復工以來單片單日票房紀錄,這估計是《八佰》票房紀錄裡最大的遺憾,在映期間沒有拿到單日單片最高紀錄。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不能單純的說因為是應景作品所以票房才這麼高,因為七夕以及以後,和它同臺競爭的還有《小婦人》《蕎麥瘋長》《盜夢空間》這些國內外影片,而且它依舊在七夕以後位居票房第二,拿下了1.5億的票房,看看八月有幾部影片能過億呢?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給這個市場最大的啟發是: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全力以赴地做好市場營銷。它其實是在宣發上做到了本分——最大能力下做到最極致。
{影院的排片不會以平臺打分為標準}
單從七夕以後的票房成績來講,《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已經很優秀了。至於那些口碑之爭,我此前也說過,票房從來都不是單純靠所謂的平臺打分決定的。
比如我排片,基本很少以豆瓣為標準,我會分析貓眼、燈塔上的數據,看各片的排場、上座率,來分析排片走勢。
影院排片經理的專業態度,就是一切都以觀眾的選擇為準繩,誰的上座率高,我們就多排誰。一部沒有流量明星主演,沒有IP的所謂「爛片」,在上映較長時間以後票房、上座率一直不錯,就說明它並不是真正的爛片。
藝術片我會有所側重,但也不會感性地在上座率很差的情況下給它多排片,我會選擇它最適合的時間段進行適當排片。
我從來不輕視觀眾的品位,很多所謂專業平臺的專業人員的打分,我只是看一看,但我更尊重觀眾們最直觀的感受。中國觀眾總體給我最大的印象是比較寬容,不勢利,很支持國產片,不會因為你是好萊塢電影,我就一定趨之若鶩,在打分的時候跪舔,也不會因為你是中東或者東南亞國家的作品就忽視你,只要我覺得打動我了,我就會呼朋喚友來電影院支持你。
總之,八月的電影市場,終於恢復了部分暑期檔的熱鬧。希望即將到來的九月,能夠有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