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關於加強健康促進與教育的指導意見》《「十三五」全國健康促進與教育工作規劃》《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精神,持續掌握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變化趨勢, 2020年將繼續開展健康素養監測工作。
一、目標
(一)了解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和變化趨勢;
(二)分析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影響因素,確定優先工作領域;
(三)評價衛生計生政策、健康教育工作效果;
(四)提升健康教育專業人員的能力和水平;
(五)為制定衛生計生相關政策提供科學依據。
二、監測方法
(一)監測對象
本次監測的目標人群為非集體居住的15~69歲常住人口,不包括集體居住於軍事基地、醫院、監獄、養老院、宿舍等地點的居民。
常住人口是指過去12個月內在當地居住時間累計超過6個月的居民,不考慮是否具有當地戶籍。
(二)監測範圍
全省所有的縣(市、區)均在監測範圍內,抽中的縣(市、區)為監測點,分為國家點和省點。
(三)抽樣原則
1.以城鄉進行分層,考慮監測點和監測樣本具有省代表性。
2.考慮可行性及經濟有效性,採用分層多階段、PPS、整群抽樣相結合的方法。
3.考慮健康素養水平在家庭戶中的聚集性,1個家庭戶只調查1名符合條件的家庭成員。
(四)監測點
國家點由國家抽樣指定,省點(含貧困地區)均由省級抽樣指定。設區市點和縣(市、區)本級監測點均由設區市級抽樣指定,樣本量須報省級核實備案。
所有監測點的抽樣、調查方法和調查周期均相同。監測點抽樣結果詳見附表1。
所有行政區劃為區的縣級單位均視為城市監測點,行政區劃為縣(包括縣級市)的縣級單位均視為農村監測點。
(五)抽樣方法
1.樣本量計算
以2018年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6.77%為依據,則P=0.1677,設允許相對誤差15%,允許絕對誤差δ=0.1677*0.15=0.025155,μα=1.96,deff=2.5,則計算出每層最小樣本量為2118人。按城鄉分層,以及無效問卷和拒訪率不超過10%,計算得到樣本量=2118人/層×2層÷(1-10%)≈4707人。
考慮到各設區市或縣(市、區)需要完成具有自身代表性的健康素養監測,現為各級提供樣本量計算方法供參考,方法中的各項參數以及基線健康素養水平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和需求擬定。
(1)設區市代表性(不考慮城鄉分層)
以2018年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6.77%為依據,則P=0.1677,設允許相對誤差15%,允許絕對誤差
δ=0.1677*0.15=0.025155,μα=1.96,deff=2.2(市級計算樣本量deff可取2.0-2.5),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則計算出最小樣本量為1865人。
考慮無效問卷和拒訪率不超過10%,計算得到樣本量=1865÷(1-10%)≈2071人
(2)設區市城區代表性
以2018年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6.77%為依據,則P=0.1677,設允許相對誤差15%,允許絕對誤差
δ=0.1677*0.15=0.025155,μα=1.96,deff=1.5(市級城區計算樣本量deff可取1.5-2.0),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則計算出最小樣本量為1272人。
考慮無效問卷和拒訪率不超過10%,計算得到樣本量=1272÷(1-10%)≈1413人
(3)縣(市、區)代表性
以2018年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6.77%為依據,則P=0.1677,設允許相對誤差15%,允許絕對誤差
δ=0.1677*0.15=0.025155,μα=1.96,deff=1.0(縣級計算樣本量deff可取1.0-1.5),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則計算出最小樣本量為848人。
考慮無效問卷和拒訪率不超過10%,計算得到樣本量=848÷(1-10%)≈942人
(4)縣(市、區)城區代表性
以2018年我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16.77%為依據,則P=0.1677,設允許相對誤差18%,允許絕對誤差
δ=0.1677*0.18=0.025155,μα=1.96,deff=1.0,將以上參數代入公式,則計算出最小樣本量為589人。
考慮無效問卷和拒訪率不超過10%,計算得到樣本量=589÷(1-10%)≈654人
2.樣本抽取
採用分層多階段隨機抽樣方法,每個監測縣(市、區)抽取3個街道(鄉鎮),每個街道(鄉鎮)抽取2個居委會(村),每個居委會(村)抽取1個片區(約750個家庭戶),每個片區抽取55個家庭戶,每戶抽取1名15~69歲常住人口作為調查對象,每個片區內完成40份調查為止。每個監測縣(市、區)預計調查240人。
3.抽樣步驟(以省級監測點為例)
第一階段抽樣:省按照城鄉分層,採用與人口規模成比例的整群抽樣方法(PPS法),隨機抽取監測區(縣),全省共抽取20個縣(區)監測點,結果見附件1。人口規模信息採用家庭戶總數,數據源自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
第二階段抽樣:以抽中的區(縣)為單位,使用PPS法在每個監測區(縣)內隨機抽取3個街道(鄉鎮),全省共抽取60個街道(鄉鎮),結果見附件1。
第三階段抽樣:監測縣(市、區)收集每個抽中街道(鄉鎮)轄區內的居委會(村)名稱及家庭戶總數信息,上報至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使用PPS法隨機抽取2個居委會(村)並返回監測縣(市、區)。每個監測縣(市、區)抽取6個居委會(村),全省共抽取120個居委會(村)。 抽取居委會(村)之前,需將家庭戶數在750戶以下的居委會(村)與相鄰的居委會(村)進行合併,直到所有抽樣單位家庭戶總數均在750~1500戶之間。如果鄉鎮(街道)所轄村(居委會)人口規模較小,4~5個村(居委會)合併仍達不到750戶的,會將抽樣單位戶數降低至500戶左右。如果仍不能達到500戶左右,請與省級聯繫,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合併方案。
第四階段抽樣:監測縣(市、區)對抽中的居委會(村)進行繪圖列表,並將地圖和家庭戶信息(家庭戶列表)上報至自治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每個居委會(村)內隨機抽取55個家庭戶。
第五階段抽樣:調查員在每個抽中的家庭戶內,收集家庭成員信息,按照KISH表方法隨機抽取15~69歲常住人口1人開展調查,直到該居委會(村)在抽取的60個家庭戶內完成40份調查為止。抽樣步驟見表1。
表1 江西省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抽樣步驟
抽樣階段 | 樣本分配 | 抽樣方法 |
第一階段 | 抽取20個縣(區) | 分層PPS法 |
第二階段 | 每個縣抽取3個鄉鎮或每個區抽取3個街道 | PPS法 |
第三階段 | 每個鄉鎮抽取2個村或每個街道抽取2個居委會 | PPS法 |
第四階段 | 每個村或居委會抽取60個家庭戶 | 簡單隨機抽樣 |
第五階段 | 每個家庭戶隨機抽取1人調查,每個居委會(村)內40份調查 | KISH表法 |
由於以上各階段抽樣過程彼此獨立,且各個階段抽樣單元被抽中的概率彼此獨立,市級或縣級樣本可在國家級或省級樣本的基礎上,按照各階段指定的抽樣方法酌情增加該階段的抽樣單元(如國家點某縣區已抽中3個街道,可按照PPS方法在該縣區增加另外3個街道),各層的抽樣單元數量應儘量保證一致,如有問題可諮詢省級。
(六)監測內容
採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監測對象的健康素養水平,主要內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基本技能3個方面。
(七)現場調查
監測開始前,各監測縣(市、區)必須成立現場調查工作組,確定監測工作負責人、協調員、質控員、調查員及數據管理員,明確工作職責。
監測工作組人員工作職責如下:
1.負責人1名。由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分管健康教育或公共衛生服務的領導擔任監測工作的負責人。負責人按方案要求抽調監測人員,保證抽調人員有充足時間參加監測工作;規劃、落實項目經費的使用;取得監測街道鄉鎮政府及村居委會的合作支持,為監測提供基礎資料、安排現場帶路人員。
2.協調員1-2名。縣級衛生行政部門安排分管健康教育或公共衛生服務的科室負責人作為監測工作的協調員。具體落實負責人安排的工作,組織實施整個監測工作。包括採購健康教育傳播材料、調查平板電腦和電子問卷,組織現場培訓、現場指導和督導。
3.質控員1-2名。負責本地調查員的現場培訓技術工作,承上啟下控制監測技術質量,指導調查員調查,技術審核調查質量,匯總和審核有關監測資料並上報。應抽調有公共衛生學歷人員擔任,可多年擔任為好。
4.調查員。每個抽中的居委會(村)安排一名調查員。調查員從抽中的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鄉鎮衛生院抽調。一般不安排有日常固定工作(如免疫接種工作)的人員和單位領導擔任。
各監測縣(市、區)通過收集抽樣信息的過程與被調查對象建立聯繫,取得其同意和配合後,利用平板電腦進行調查。完成後填寫現場情況登記表。每天上傳問卷到遠程問卷存儲伺服器。
現場調查完成後,質控員審核調查資料後填寫《調查完成情況登記表》並提交數據管理員審核,數據管理員撰寫監測點工作完成情況報告,經質控員、協調員認可後上報監測點負責人,加蓋縣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公章,待市級完成問卷覆核檢查後,質控員或負責人將調查完成情況登記表、完成情況報告、市級覆核登記表等電子版材料統一上報至省健教中心。
三、質量控制
(一)調查前質量控制。現場調查要嚴格遵循指定的抽樣方法完成逐級抽樣,直至抽取調查對象。省健教中心負責培訓市級及監測縣(市、區)工作人員,培訓使用統一監測方案和操作手冊。
(二)調查階段質量控制。各監測縣(市、區)嚴格按照監測實施方案開展現場調查。充分取得當地有關機構、調查對象的配合。使用統一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原則上由調查對象根據自己的理解作答,自行完成調查問卷,調查員不做任何解釋。調查對象如有讀、寫等困難,不能獨立完成調查問卷者,則由調查員來詢問,根據調查對象的回答情況,調查員幫助填寫選項。調查員不能使用誘導性或暗示性語言,如遇被調查人文化水平較低或存在語言障礙時,可作適當解釋,但解釋要忠於原意。調查員要當場核對問卷,質控人員對當天所有問卷進行覆核,並填寫質控記錄登記表。
市級對轄區內所有監測點進行督導,在監測點完成現場調查後,對監測點的問卷進行檢查,並對每個監測點開展現場覆核或電話覆核,填寫提交健康素養監測覆核表。覆核方法為:每個監測點抽取至少15份調查問卷,採用《覆核調查表》以現場覆核和(或)電話覆核的方式進行覆核調查。監測點不合格問卷達到3份以及以上,則視為該監測點現場調查工作不合格,必須重新進行調查。
四、組織實施
(一)省衛生健康委宣傳處負責組織全省實施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工作,印發江西省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工作方案,成立監測技術指導組,組織開展培訓、督導等工作。江西省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為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配合開展培訓、督導等工作,具體負責全省監測有關數據及其他材料的收集、審核、上報、質量控制等工作。
(二)市級衛生健康委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健康素養監測工作,成立監測工作指導組,制訂本市監測實施方案,確定負責人、協調員、質控員(數據管理員),明確工作職責,規範實施整個監測工作,督促本地區各監測縣(市、區)按時按質完成監測工作,落實監測工作綜合評價標準(附件2)。所有人員均應參加省級培訓,並負責相關工作直到監測結束。市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負責為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配合市級衛生健康委做好培訓、督導、質控工作。
(三)縣級衛生健康委負責組織實施本地區健康素養監測工作,制訂本縣(區)監測實施方案,成立現場調查工作組,確定負責人、協調員、質控員(數據管理員),落實各有關單位工作職責,組織開展調查員培訓,負責協調街道辦、鄉鎮政府、居委會、村委會等有關部門做好數據收集、現場繪圖列表、入戶調查等工作。縣級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中心(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為監測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配合縣級衛生健康委開展培訓,負責牽頭實施健康素養監測各項具體工作任務。
五、人員培訓
各級參加監測的調查員、質控員、協調員、負責人均需參加培訓,培訓合格人員頒發調查員證。培訓合格人員才能參與調查。
(一)省級培訓
省級負責培訓市級和縣級質控員、協調員和負責人。
(二)市級培訓
市負責培訓縣級調查員。
(三)縣級培訓
由省級培訓合格的縣級質控員負責調查員的繪圖列表和入戶調查的現場培訓。培訓過程需全程錄像。
六、督導
省級監測工作組在調查過程中對20%的監測點現場督導;市級監測工作組在調查過程中對所有監測點現場督導。省級和市級監測工作組現場督導覆核問卷或電話覆核問卷,根據覆核情況填寫問卷基本情況覆核表,覆核一致率低於80%,則監測點需重調查;省級和市級監測工作組抽取20%現場調查錄音進行聽取,若發現問題,則監測點需重新調查。
七、監測經費
各級監測經費均從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開支,縣級監測經費預算按每完成1份調查問卷180元計。省、國家點監測經費從省財政下達。非省點經費參照省點經費在縣財政從本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中統籌,按照省點經費支出辦法支出。基於監測工作質量的全國同一性,所有參與監測人員均視為省級派出人員。調查現場繪圖列表和入戶調查工作日差旅費,應按照江西省財政廳頒發的最新差旅費標準計算差旅費,用以補助誤餐費和交通費。
省級下達的監測經費以監測點為單位包幹使用,不得截留經費用於其他工作。監測經費主要用於購買省健康教育與促進中心依據監測技術要求指定型號和數量的平板電腦及電子問卷,贈送調查對象的健康教育傳播材料,支付項目相關執行人員培訓費、會務費、差旅費(含交通費(含租車或油費補助)和誤餐費),支付帶路人員勞務費等。少量用於資料列印複製、通訊等辦公費。贈送調查對象的健康教育傳播材料一般預算以5-15元為佳。帶路人員勞務費每人每天50元,一村(居委會)1人。監測經費應於數據提交後1個月內基本完成使用,結餘監測經費需留存於監測點衛生健康委,用於下一年度的監測工作。
八、進度安排
2020年3—5月:啟動監測前期準備工作。
2020年5—6月:開展相關培訓,完成繪圖列表。
2020年6—8月:完成家庭戶抽取,開展現場調查
2020年9—10月:完成數據核查、清洗以及數據分析。
2020年11月:撰寫《2020年江西省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報告》。
來源:省衛生健康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