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恆之,南京醫科大學2019級臨床醫學(5+3一體化)專業學生,2019-2020學年費孝通立德獎學金獲得者。畢業於江蘇省徐州市第一中學。他成績優異,全面發展,曾獲校優秀學生等級獎學金一等獎、第十一屆「挑戰杯」江蘇省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銀獎、南京醫科大學第十一屆「創新杯」大學生創業大賽銀獎、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
張恆之很早就確立了學醫的目標。在高考後他如願進入了南京醫科大學,成為了一名醫學生,正式開啟了自己的醫學之旅。談及學醫的初心,他說道:「健康所系,性命相託,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救死扶傷這四個字,就足以讓我為之奮鬥一生。」張恆之希望用自己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為患者帶回健康,為社會做出一點貢獻。
懷著這份初心,張恆之嚴格要求自己,在學業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他曾多次獲得獎學金,還在「外教社·詞達人杯」江蘇省大學生英語詞彙大賽獲得一等獎。「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張恆之認為複習時首先要有一個明確的計劃安排,而不是盲目地看書做題。複習考驗一個人的自制力,因此也需要一點外力,比如去圖書館、自習室複習,或者是下載手機軟體來督促自己。對於英語的學習,張恆之強調:單詞的背誦在於精不在於多,不用每天背很多,但要堅持下去。學英語不僅在於背單詞,也需要聽說讀寫各方面的配合。多閱讀外刊、多練習聽力能讓英語的學習事半功倍。
進入大學後,張恆之對科研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大一上學期,他主動聯繫老師,加入了寒假的科研團隊,勇敢地邁出了科研的第一步。在大一下學期,張恆之跟隨基礎醫學院的靳建亮老師進行學術研究,目前已發表SCI論文一篇;跟隨公共衛生學院的彭志行老師做了一些關於疫情的數據分析方面的工作,研究成果之一已投稿至頂級刊物《英國醫學期刊》。在實驗中,實驗結果常常與自己預期的不一致,張恆之認為這時需要敢於質疑的勇氣和吃苦耐勞的精神。他很感激南醫提供了一個廣闊的科研平臺,也很感激老師們的認真負責和熱心幫助。
學習之外,張恆之也竭盡所能去幫助他人。他曾與老師同學們一起研究房顫問題。他和團隊其他成員運營微信公眾號進行房顫科普,還在揚州市、徐州市等地的農村組織了免費房顫篩查等。從線上的科普推文,到線下的走訪,這項活動讓許多人認識了解房顫,並在我校第11屆創新杯大賽中取得銀獎。公益讓他感受到了醫者仁心的大愛,也更加堅定了自己學醫的初心。
張恆之將激勵自己走過高三的一句詩分享給學弟學妹們:「過盡愁人處,煙花是錦城」。他希望學弟學妹們不忘初心,在最後的日子裡堅持下去,努力拼搏。他也希望更多的學弟學妹們選擇醫學,選擇南醫。
行遠自邇,踔厲奮發。小葵會和學長一起,在南醫等著大家!
南京醫科大學
2019-2020學年評獎評優表彰名單
(徐州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