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開放三周年·資深媒體人】騰訊開放三周年,騰訊開放平臺聚攏百萬開發者;《創業邦》雜誌執行主編方浩,8年砥礪求索,以一個網際網路創業媒體人的視角為創業者解讀成功創業團隊所具備的四種能力。
第一,敏銳的用戶洞察。成功的創業者,特別是在中國網際網路環境下創業,無論是草根還是精英都會敏銳地把握用戶需求,切入點非常準。創業邦曾做過一個名為「05級創業邦」的大型專題,今天的很多上市公司如汽車之家、去哪兒、58同城,都是那一年創業的。這些成功項目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創業之初在各自的領域都找準了用戶的痛點。
第二,前瞻的行業觀察。遠見於未萌,具備前瞻的洞察力、提前做好產品布局和規劃是創業者能否走在行業前列的一個重要品質。在這一過程中,聰明的創業者可以結合大環境對創業方向進行調整和把控,這一點也非常考驗創業者的應變能力。「上遊互動」《塔防三國志》這款遊戲在2012年上線騰訊開放平臺後徹底火了一把,三個月總收入就達到了1000萬。2012年底開始布局手遊,並根據現實條件分配好手遊、頁遊的開發比例,僅僅一年「上遊互動」就從0做到了13億,這是一個很典型的前瞻性布局。頁遊市場機會很好,畢竟競爭很激烈,而且做一款頁遊比做兩款手遊可能需要的人力成本以及難度還要大很多。所以對創業者來說,創業初期會面臨很多決策,一開始就要做對的事情,一定要做對,因為做對可以節省很多時間。
第三,持久的堅持韌性。一個項目從初創到最後走向上市,很大程度上在於創始人或者創業團隊對於所做的這個事、對認準的這個方向究竟有多大的定力和韌勁,這是非常重要的。拿汽車之家來說,80後創始人李想,2005年創辦汽車之家時,市面上已經有很多汽車導購垂直網站,包括2000年創辦的易車網、2002年的愛卡汽車以及太平洋汽車網等等。李想感覺市場上沒有一家讓他滿意的,他要親自一個最好的「一幫汽車產品愛好者的網站」,就憑著這股韌性,24歲的李想和創業團隊最終拼搶下了汽車垂直網站老大的地位。
第四,切換模式,背靠平臺,融入生態。移動網際網路平臺給創業者提供了一個新的天地、一個新的舞臺。眼下,很多移動網際網路創業者選擇棲身騰訊開放平臺,借勢騰訊提供流量支持謀求自身發展。這種平臺不斷推動創新的案例是中國網際網路創業者的福利。騰訊越來越重視開放,越來越重視草根或者說普通創業者的利益訴求,戰略眼光獨到而長遠。對於廣大創業者而言,從以往通過創業者的一己之力來跟大象共舞到背靠大平臺融入生態進行創新創業,這種模式的切換會逐漸成為中國網際網路創業環境的主旋律。
作為一個提供創業服務的媒體平臺,我們能切身感受到很多創業者在創業初期會有面臨這樣幾個剛性需求:融資、推廣、招人甚至創建辦公場所等問題。憑初創業者自身實力和資源很難快速實現創業突破,而依託平臺可能就更容易迎刃而解。騰訊不但提供流量支持、還在全國多城市建立了創業基地,開放能力也在不斷擴大,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一定會有更多平臺式創業者脫穎而出。
此外我們還觀察到一個重要趨勢,移動網際網路環境下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出海」正在從一個高大上的東西逐漸轉變為一個流行的趨勢。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很大程度上讓網際網路全球化真正成為現實,以前Web端的時候各個國家還都是區域網,如今移動產品抵達終端用戶的各項成本都變得更低了。對於中國網際網路公司或者網際網路產品,發力海外市場已是一個很明顯的趨勢,也是必要的選擇。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腳步不斷向前,更寬廣的視域已經出現在每個參與者面前,大平臺會助力創業者掌控更多先機與資源,一道把握成長機會,將願景變成現實。
(責編:李培勝、呂倩)
(原標題:創業邦方浩:資深媒體人給創業者的四個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