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個院校錄取通知書的郵寄,高考已經接近尾聲。面對高校錄取通知書,真是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人高興自己能心想事成,被自己喜歡的高校喜歡的專業錄取,即將開啟美好的4年大學時光;不高興的人,看著錄取通知書上被調劑過的專業,想想未來四年的慘澹時光,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悲痛,尤其對一些分數考得很高的學生,真是可惜了大好分數。
看看這個家庭,孩子報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沒有被錄取,調劑到工商管理類專業,崩潰的父母。
這個孩子高考562分的成績,因為專業被調劑到理工大學,他的父母直接逼迫她走上復讀之路。
這些考生背後的家庭,因為專業調劑問題,真的是心都要碎了。
那麼,被調劑到不喜歡的專業應該怎麼辦,這個學還能不能上?用什麼心態上?
這樣的同學我建議直接復讀。
被調劑到差專業的考生,心理接受不了巨大的專業落差,這些考生往往是高考成績考得還不錯的,因為他們在報志願的時候出現了失誤,過於的注重志願「衝一衝」原則,希望能夠報一所相對較好的院校,但最後因為運氣不佳,沒有被專業錄取。
在家庭條件允許,父母同意的情況下,那麼復讀是最好的選項。因為復讀可以從新得到一次報考的機會,根據前一次失敗所總結的經驗,對於第二次報考十分有利;另外,選擇復讀的考生如果能繼續努力學習,那麼通常第二次高考的成績會好過第一次,在平行志願分數為王的時代,多一分的成績可能就會讓你被喜歡的高校和專業錄取。只要分數夠高,那麼選擇的範圍和機會都會變大。
但是,想提醒復讀考生們一句話,復讀路上是一次修行,一定要有抵抗壓力的勇氣和毅力,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壓力。如果沒有這些,就像把一座高樓大廈建在淺淺的地基上,高樓就會面臨還未到使用年限就轟然坍塌的風險,承受不了復讀的壓力選擇退學,這樣的結果誰都不願意見到。
復讀的考生
萬事都有操作的空間,不想復讀還想選擇其他的專業,這種機會也是存在的。
轉專業
各位一定聽過&34;這個詞,是學生由原專業轉入另一專業學習的簡稱。
轉專業的條件:
從上面的條件就能看出轉專業絕非易事,我只能說可以嘗試申請,有一些高校還是比較人性化的,允許學生轉專業的行為,但對轉專業的人數和成績要求有條件限制,如果報名人太多,學院會根據學生的情況,包括他在原專業在大學一年的學習成績、相關科目的學習情況,面試表現來統籌進行選拔。
其次轉專業後也很麻煩,需要認定學分,補修該專業沒學過的課程等等,所以這條路我只提供參考,不建議。
跨專業考研
另一項選擇就是跨專業考研。這對於想轉專業又想提升學歷的同學來說非常友好,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考研不但能夠提升學歷,還可以從新給你一次,選擇喜歡的專業機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選專業再加上研究生學歷,在未來找工作的時候,上一份雙保險。
考研需要你在學習本專業的同時,去了解或學習相關專業的知識,在大四上學期就可以報名。相比較轉專業,我認為還是跨專業考研更靠譜一些。
我們都希望命運總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人生有時就像一部電影,劇情已經被寫好,不是導演就改變不了劇情,這時只能跟著劇情走。
回頭看看被調劑的專業,了解它的過程中拋開你的認知偏見。
近幾年心理學不斷證明,人類的理性是有限的,我們在決策、認知中存在各種不理性的模式,導致我們經常會犯一些邏輯上漏洞百出的錯誤。我們選擇專業的時候,是不是一條路走到黑,只認為自己選擇的的專業就是最好的,未來無限光明。
這就是認知偏見,只重視自己已知的事情,忽視了自己未知的。
當你真的被調劑專業了,應該從新了解相關專業的信息和性質,是否與你的性格、興趣愛好有些許重合,找到這個重合點,那麼這就會成為你四年大學時光的學習動力,你也就不會為專業調劑而苦惱了。
總之,大學四年時光千萬不要荒廢,是自己喜歡的專業更好,不是自己喜歡的專業也要嘗試讓自己喜歡。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能在大學學習一些本領,在畢業的時候能混一口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