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陳菊為何成綠營「最大公約數」?

2021-01-08 中國臺灣網

  中新網2月23日電 香港《大公報》23日刊文說,民進黨最高權力核心機構中執會22日推舉高雄市長陳菊任代理黨主席,陳菊這個月來卻一直表示只重市政,無心黨務。不過,「神女無心,襄王有意」,中執委們依然「鍾情」她,頗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陳菊與各派系保持一定距離。「超脫」姿態使中執委相信她在處理黨主席選舉程序時能保持相對中立。

  文章摘編如下:

  在「大選」落幕一個月後,民進黨終於徐徐拉開了黨內人事調整的序幕。現任黨主席蔡英文在選舉中落敗,按慣例已宣布請辭,任期到下周三(29日)止。民進黨最高權力核心機構中執會22日推舉高雄市長陳菊任代理黨主席,並預定5月底舉行黨主席選舉。代理黨主席一職雖說只是過渡性質,但肩負著選出新黨魁的重要任務,亦不容小覷。陳菊這個月來一直表示只重市政,無心黨務,且中執會討論代理黨主席人選當天,她還在美國訪問。不過,「神女無心,襄王有意」,中執委們依然「鍾情」陳菊,頗有「霸王硬上弓」的味道。到底民進黨的高層們賞識陳菊的才幹,抑或別有所圖,值得深究。

  陳菊於2006年當選高雄市長,2010年高雄縣市合併後,又成為首屆大高雄市長,是民進黨內行政級別最高的地方首長。此外,陳菊還是民進黨內少有的仍掌握政治資源的資深黨員。早年她因參與美麗島雜誌社的運作,而與呂秀蓮一同在鐵窗下度過了6個年頭,出獄後更成為民進黨創黨10人小組成員之一,因此,在黨內輩分相當高,出任代理黨魁,黨內上下難有異議。

相關焦點

  • 賴清德陳菊相繼"被放話" 新潮流為何成綠營眾矢之的?
    新潮流6執政縣市。(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新潮流系」為民進黨內最大派系,「六都」中獨佔桃園、臺南、高雄「三都」,也掌握「行政院」、縣市長、「立委」、公營事業最多要職,讓黨內英系、「正國會」(遊系)、謝系皆想取而代之。臺灣《中國時報》指出,新系龐大的勢力,足可與掌握臺當局政權的蔡英文及其所屬的「英派」相抗衡,甚至猶有過之。
  • 綠營的大票倉高雄 究竟如何成為民進黨的老巢?
    高雄市七成以上的人口是本省人,而作為南部唯一的國際化大都市和臺灣最大的國際港,高雄市又具備臺南地區沒有的信息、政治和經濟優勢,因此高雄市既有濃厚的本土氣息,又不失政治敏感性、判斷力以及國際觀。民進黨成立後,在高雄市歷次重要選舉中,得票率都在三成以上。
  • 陳菊——接任蔡辦秘書長
    相對於2004年才加入民進黨的蔡英文而言,陳菊可謂是「根正苗綠」。由這位「德高望重」人物為蔡英文去打點島內以及黨內各種複雜關係,特別是聯繫與綠營重鎮臺灣南部的關係,顯然比較合適。   第二是彌補蔡英文團隊的執政能力不強。蔡英文辦公室前兩任秘書長,林碧照與吳釗燮,都存在「專業能力強、政治能力弱」的問題。
  • 綠營開鍘跑票議員挑心結 陳菊謝長廷兩派互推責
    綠營開鍘跑票議員挑心結 陳菊謝長廷兩派互推責 2010年12月30日 08:30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綠營各派爭市長寶座內鬥不休 蔡英文陳菊也鎮壓不住
    民進黨被曝各派為爭高雄市長寶座內鬥不休,蔡英文陳菊都已鎮壓不住。(臺媒圖)  中國臺灣網4月24日訊 臺灣「中時電子報」今報導指出,民進黨內為2018高雄市長黨內初選,已內鬥到刀刀見骨地步,且就連「小英」(蔡英文)、「花媽」(陳菊)都已鎮壓不住。  臺媒報導顯示,早在今年1月,民進黨高雄市長黨內初選即呈現「多搶一」派系大亂鬥。
  • 臺灣高雄市長選情民調:陳菊56% 楊秋興20%
    華夏經緯網12月27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聯合報》高雄市長選情調查發現,下屆高雄市長選戰,若由現任市長陳菊迎戰前高雄縣長楊秋興,陳菊目前以五成六支持度略勝一籌,楊秋興支持度二成。分析顯示,楊秋興在爭取泛藍選民的認同方面尚待努力,藍營支持者中,有五成五支持楊秋興,三成四擁護陳菊;綠營支持者中則有八成七力挺陳菊,僅百分之六轉向藍營;至於中立選民,五成青睞陳菊,一成四支持楊秋興。
  • 「最大公約數」練習題
    )(3)24和36的公約數有(             ),  (4)24和36的最大公約數有(            )四、先把下面兩個數分別分解質因數,再求它們的最大公約數。165=(      )×(      )×(      )      195=(      )×(      )×(       )165和195的最大公約數是(        )×(      )=(       )五、在3、10、18、19、35五個數中:(1)兩合數(    )和(     )是互質數,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是(
  • 陳菊盲目執行蔡當局政策 黃柏霖:高雄發展恐成犧牲品
    高雄市長陳菊。(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新聞雲」)中國臺灣網6月23日訊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TVBS民調顯示,蔡英文施政滿意度下滑至21%創歷史新低,國民黨高雄市黨部主委黃柏霖指出,這是蔡當局上臺後,包括「一例一休」、前瞻建設、年金改革、兩岸政策等一連串錯誤政策的結果。
  • 為護航陳菊,蔡英文下手快準狠,黃健庭將成國民黨無法承受之重?
    陳菊是蔡英文內定的「監察院長」,是蔡英文對陳菊在其成功連任後識趣地辭去蔡辦秘書長的回報。但陳菊身上背著十幾個案件,入主有著「御史臺」之稱的臺「監察院」,顯然有「裁判兼球員」之嫌。其實,對陳菊,「監察院」已經很客氣了。
  • 弊案涉及到陳菊就拐彎?民進黨雙重標準不問是非
    而不論「慶富案」還是「私菸案」,都跟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相關,藍營質疑,「難道檢調每次辦案,只要看到陳菊就自動轉彎?在島內的輿論生態下,各種政治人物的負面消息一經出現就會被對手揪住不放,批評嘲諷滿天飛,為什麼陳菊可以經常「神隱」成功?
  • 蔡英文陳菊虛實結合匍匐前進
    臺海網5月23日訊 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訪問大陸,震撼綠營,顯示在民進黨裡,有些事只能做不能說,有些事只會說不會做。陳菊登陸前到臺北看守所探視陳水扁,掩護她的破冰之旅;蔡英文在517遊行落幕、宣布推動反ECFA,罷免馬英九後,力挺陳菊的大陸行。意味著民進黨已開始務實地面對兩岸關係,以匍匐前進的方式衝破深綠鐵板。
  • 找到最大公約數
    &nbsp&nbsp&nbsp&nbsp即便是在全無情感的數學世界裡,一個數字與另一個數字之間,也還有存在著最大公約數。所以,人與人之間也必定能夠從分歧之外找到共識。消弭分歧、高效溝通最快的途徑,就是迅速找到雙方的最大公約數。
  • 【算法趣談】最大公約數
    比如說12和16的最大公約數就是4,因為12的約數是:1、2、3、4、6、12,而16的約數是1、2、4、8、16,它們共有的約數是:1、2、4,那麼很明顯,最大的公約數就是4了。    那麼如何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呢?最容易想到的方法就是——試!    如果我們要求a、b的最大公約數,就讓一個數,k,從1枚舉到a、b中較小的數。
  • 陳菊收服高雄綠派系 助蔡英文拼勝選
    (中評社 資料照)     (記者 高易伸分析報導)高雄市長陳菊在綠營2016重返「執政」道路上,協助蔡英文完成「最後一哩路」拚圖。不僅握有百萬張選票與行政資源,自去年「九合一」選舉迄今,更可見其運籌帷幄與精心安排,同時扮演黨內勢力平衡的砝碼與整合團結角色。   政治是實力原則,當美麗島世代逐漸退出第一線,陳菊依舊屹立不搖。
  • 大公報:陳雲林緣何樂見高雄辦兩岸兩會商談
    中新網1月21日電 香港《大公報》21日刊文說,日前訪問大陸的高雄市議會議長莊啟旺,向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建議,希望年底第六次兩岸兩會領導人商談能考慮在高雄舉辦。這一方面表達了大多數臺灣南部民眾的心聲,一方面也希望能夠早日圓了陳雲林去臺灣南部看看的心願。對此,陳雲林回應說「樂觀其成」。分析陳雲林的「樂觀其成」,顯然具有三方面意義。
  • 如何找到民意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如何找到民意最大公約數  中共中央、全國政協21日上午在全國政協禮堂隆重舉行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65周年大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人民政協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
  • 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
    原標題:尋求改革「最大公約數」   10月以來,有關養老改革的討論再次引發熱議。   「取消養老金『雙軌』,一併統籌?」北京公務員張寧聽聞「傳言」連連搖頭:「直接降低公務員待遇只怕不可能。」一些人卻認為,打破待遇不公,值得期待。   爭議背後是利益的多元。
  • python求兩個數的最大公約數
    前言提到最大公約數,那麼就不得不說什麼是公約數,它是一個能被若干個整數同時均整除的整數。如果一個整數同時是幾個整數的約數,稱這個整數為它們的「公約數」;公約數中最大的稱為最大公約數。對任意的若干個正整數,1總是它們的公因數。
  • 民進黨雙重標準 餘湘轟:陳菊也曾落跑過!
    民進黨雙重標準 餘湘轟:陳菊也曾落跑過!針對綠營狂打國民黨2020候選人韓國瑜是「落跑市長」一事,餘湘表示,蔡英文辦公室秘書長陳菊也曾落跑過。民進黨不能用雙重標準要求,若以同樣標準衡量綠營也過不了關,建議蔡當局把心力放在查私菸、慶富等弊案上。  餘湘指出,民進黨實在太過雙標,陳菊擔任高雄市長時也曾落跑過。其實「民進黨現在對藍營的很多爭議,如果放在自己身上評估,他們自己也過不了關」。
  • C語言求最大公約數代碼及解析
    問題描述從鍵盤輸入兩個整數,求任意兩個正整數的最大公約數(G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