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瓜爾佳
近年來,在中國留學生群體中,開始流行吸食「笑氣」,俗稱「嗨氣球」。
近日,更有報導稱,一名中國女留學生被男友誘惑吸毒,最後還被查出攜帶愛滋病毒...
而「笑氣」在澳洲留學生群體中早已不是什麼陌生詞,有華人賣家通過微信,直接把「氣球」送貨上門。甚至還造成吸食者癱瘓、墜亡...在多國都釀成了悲劇。
與傳統毒品相比,「笑氣」這種「第三代毒品」,到底有多毒?
中國女留學生被外國男友誘惑吸「笑氣」,
還被查出攜帶愛滋病毒...
如果不是因為吸毒,今年6月,22歲的李艾(化名)就要學成回國了。
2017年,19歲的中國女孩李艾在美國留學期間,交往了一名美國男友Jack(化名),這變成了她悲劇的開始。
(圖源:秦楚網)
在交往期間,李艾被男朋友拉著一起吸食毒品「笑氣」,並參加了多次聚集性吸食活動。
短短幾個月下來,李艾已經離不開「笑氣」了。
(示意圖,圖源:網絡)
可是,更令李艾崩潰的還在後頭。去年,李艾的腿部被割傷,需要手術。
手術期間,醫生告知李艾,她的血液中攜帶了HIV(愛滋病)病毒。
李艾知道HIV病毒的傳播途徑,除了Jack,她沒有跟任何人發生過不正當男女關係,所以唯一的可能就是Jack。
李艾不得不將實情告知了父親,最後她只能中斷學業回國,一邊戒毒一邊治病。
據十堰市公安局一線禁毒民警介紹,讓李艾深受其害的毒品——「笑氣」,
成液體狀態,混合在飲料、酒水裡面,可以直接飲用。
據了解,「笑氣」學名一氧化二氮(N2O),日常生活中,「笑氣」常被用來製作DIY蛋糕裱花、花式咖啡和分子美食等。是合法銷售的。
然而,目前在一些年輕人群體中,大家會使用笑氣來製作「嗨氣球」。
通過吸食氣球內的「笑氣」,可以得到「短暫的快感」,
據吸食的人表示,感覺像「喝酒斷片一樣...」,這讓不少年輕人為之興奮和痴迷,視為聚會「調動氣氛」的工具....
(來源:網絡)
而在美澳加的留學生圈中,「笑氣」早已不是一個陌生詞了。
學生成「笑氣「消費主力軍,
華人賣家通過微信將笑氣送貨上門
「笑氣」在留學生群體中的流行程度,早已經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本網記者就曾經發現,在微信朋友圈中,就有賣家光明正大地宣傳:
「買笑氣氣球」送貨上門210刀一箱,一箱360個!
還宣稱一次吸食1、2箱嘛事沒有「但有些人一天吹個四五箱,連續一兩個禮拜,肯定出事兒的。」
而另一個賣家則表示,「這個吸得人挺多的,國內很火,年輕人都在玩「
在網上搜索「笑氣」,瞬間出來琳琅滿目的選擇,而且價格便宜,一罐甚至$1都不到。
根據包括UQ在內的大學及多個研究所研究發現吸食毒品的大多是年輕人,平均年齡僅有22歲。其中,45%都是學生。
而吸食笑氣的人數從2018年的50%,上漲到了2019年的53%。
許多澳洲留學生也分享過自己在澳洲與「笑氣」相關的經歷,有同學表示,之前並不知道笑氣的危害,直到朋友突然在酒吧暈倒,才知道原來是長期吸食笑氣所致。
還有同學表示,自己只是吸到了室友房間裡的笑氣,晚上睡覺就感覺身體在飄。
一位澳洲媽媽,也曾在公園裡帶娃時發現幾名Teenager在吸笑氣。
黃金海岸18歲男孩後墜亡,
癱瘓、脊髓受損、大小便失禁...
「笑氣」已引發多起悲劇
吸食「笑氣」的危害並不是危言聳聽,在澳洲等多個國家已經釀成了不可挽回的悲劇…
黃金海岸18歲男孩吸「笑氣」後墜亡
2018年12月,18歲的Hamish Bidgood與同學們在黃金海岸慶祝畢業,所有人都為即將開啟的新篇章而激動不已。
右為Hamish Bidgood
然而,Bidgood在Party上吸食了大量的笑氣,產生幻覺後突然從酒店11樓陽臺上縱身躍下,當場死亡。
新的人生還未開始,生命便戛然而止..
布裡斯班女子神經受損
布裡斯班女子Tamika Dudley從2019年開始吸食笑氣,每次想要High起來的時候都會「吹幾發」,吸食後那種意亂情迷讓Dudley不可自拔。
就在她以為笑氣並無大礙時,去年5月份,Dudley的下肢突然沒有知覺了。
她趕忙去了醫院,經過了層層檢查,才發現因為吸食笑氣,
造成了神經受損,體內B12嚴重缺乏。
(B12的主要功能是參與製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到破壞)
雪梨女大學生脊髓受損,無法正常走路
2017年10月,澳媒爆出雪梨女大學生一周之內吸食了360罐笑氣,
導致脊髓嚴重受損無法正常走路,
只得在醫院做長期的康復訓練...
還有年僅20歲的年輕人因為吸食笑氣,
去醫院檢測後,發現
身體狀況已經和酗酒40年的人無差了。
中國留學生猝死家中
去年,一位在加拿大上學的中國留學生,被發現猝死房間內!房間的地上,散落著數百個空「笑氣」罐。
中國留學生猝死家中
林娜(化名)是留學美國的一名普通留學生,在吸食了近半年的「笑氣」之後,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脾氣會特別暴躁。
(來源:網絡配圖)
除此之外,據林娜描述,自己的前胸和肚子上長了許多紅色點點狀的小包雙手也因為長時間握著奶油槍,開始脫皮。
(圖片來源:網絡)
更嚴重的問題很快出現了,林娜的雙腿時常會感覺無力,「我感覺自己站不起來,像癱瘓了一樣」。直到有一天,林娜嚴重到了大小便失禁的情況...
(圖片來源:網絡)
如今越來越多類似「笑氣」的毒品,被刻意包裝成無害的樣子,引誘人們上鉤,而一旦上癮,就會被拖拽進無底深淵。
這種隱蔽性的毒品,被稱為「第三代毒品」。
「第三代毒品」到底有多毒?
ID:bymooneye
毫不誇張地說,第三代毒品已成為全球公敵,不但種類繁多,而且變異快。
隨便調整一下化學結構,就可規避法律。
(圖源:紀錄片《毒品大企業》)
在美國,只要產品上標註「不宜人類食用」的字樣,就可以完全合法,加油站都可以買到。
一位美國父親的兒子迪克就是死於這種「隨處可買」的毒品。
在整理遺物時,家人發現迪克曾經服食過一種名為「香料」的「合法」毒品,但合法並不代表安全。
吸食這種毒品後會出現幻覺、幻聽以及被害妄想症的情況。
吸毒者如中邪一般產生自殘行為,甚至揮刀攻擊其他人。
(圖源:鳳凰視頻)
目前,全球已發現的第三代毒品從2012年的7類251種增加到2017年的9類789種。
短短五年間,漲幅竟達到214%。與傳統毒品相比,過低的價格讓吸毒者們可以輕鬆負擔。
比如,很多海洛因的吸食者負擔不起高額的費用,轉而使用一種低廉的毒品—鱷魚。
(圖源:《毒品大企業》)
而吸食「鱷魚」的慘狀,更是令人觸目驚心。
宛如現實版的「行屍走肉」,器官衰竭、身體潰爛、肌肉脫落...
一個「鱷魚」成癮者的平均壽命不到2年。
除此之外,「第三代毒品」強烈的興奮和致幻作用還會誘發惡性暴力案件。
2012年,美國邁阿密警方開槍擊斃了一名男子。
該男子在高速公路上,肆意攻擊路人,並啃掉一名流浪漢近80%的臉部皮肉。
警方調查後顯示,該瘋狂男子事發前曾吸食新型毒品「殭屍浴鹽」。
死亡並不是第三代毒品最直接的危害,那些未嘗可知的情況,更叫人擔驚受怕。
這些悲劇的每一幕,都在字裡行間寫著無知、好奇或是放縱。
尤其是對於年輕留學生來說,獨自一人身處異鄉,本就缺乏判斷力和自制力,加上如今這些毒品花樣百出,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稍有不慎就跌進了萬丈深淵。
選擇吸毒,就是選擇與惡魔同行。正如一句話說得好:
「人們之所以吸毒,是因為能擁有上天堂的快感,但是吸完之後的瞬間,就是落入地獄。」
來源:加拿大中文報